登陆注册
292400000008

第8章 侍讲与经筵:皇帝与太子的课堂(1)

皇帝入学,国之大事

历代皇子的入学是非常严肃的国家大事。据史书记载:皇子入学首先要挑选吉时。清光绪帝入学时,皇室根据钦天监观天象、查历书,确定二月二十一日在养心殿举行入学典礼。二月二十一日那天上午,养心殿东暖阁中,香烟缭绕,气氛肃穆。光绪帝先祭告天地,拜谒孔子;然后翁同龢、夏同善等弯腰进宫,先行拜见皇帝的跪拜大礼。礼毕,皇帝从御座上站起来,走到翁、夏等人面前,向他们作揖打躬,这是拜师傅。

仪式完毕后,光绪帝来到一张小桌子前坐下,桌上放着文房四宝。

然后翁同龢上前,提起御笔,饱蘸浓墨,写下八个大字:

天下太平 光明正大

然后翁师傅准备好描红本教光绪帝“描红”。光绪按照事先的吩咐取笔、墨和纸张,五岁的皇帝抓起笔来,红润的小手颤颤抖抖,好不容易才歪歪斜斜地描下了第一笔。翁师傅走到皇帝身后,手把着手描完了“天下太平”四个字。

之后,翁同龢又在另一张纸上写下“帝德”二字,清廷议政王奕、光绪帝的伯父接过笔,紧贴着“德”字写下“如天”二字。翁师傅指着这四个字,教皇上朗读“帝、德、如、天”,皇上随着师傅的调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重复多次。

翁师傅又将一本叫《帝鉴图》的画册放在皇上面前。这部画册,画的全是尧、舜、禹以及历代帝王的肖像。翁师傅又一页一页地翻着帝王的肖像,逐一讲述帝王治国的故事。光绪兴趣盎然地盯着这些画像,专心致志地听师傅解说。这就是皇帝接受的第一课。

接下来是体育和满文课,师傅们领着光绪来到毓庆宫,按照满族旧习,依次学习拉弓、射箭、蒙古语、满文字头。当时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武器,御批奏章已用汉文,但光绪帝仍然学习弯弓搭箭,诵读蒙语满文,这是为了使皇帝“不忘祖宗法度”、“不改祖宗章程”。

皇子入学拜师的礼仪,唐代行束脩之礼,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在唐代,皇子入学注册后,就行拜师礼。根据《通典》和《唐会要》记载:学校择日举行仪式,学生行礼,再三拜请为弟子,得博士应允后,将束脩献于博士,以示尊师重道。等级不同的学校对束脩多少有所不同,国子学、太学各绢三匹,四门学绢二匹,其他诸学均绢一匹,同时皆有肉脯。皇子入学,同样要行束脩之礼,其意义不在经济上,而主要是通过这种仪式表达对老师的尊重。

仅仅通过中国历史上皇子入学的两个片段,就足以反映出皇家对皇子入学的重视。

侍讲与侍读

侍讲侍读和经筵进讲,是中国古代君主教育的重要方式,就是由廷臣入禁中在皇帝或太子面前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

侍讲从西汉时已经开始,只是当时没有这个名字。据史料记载,汉昭帝八岁即位,因为他当时年幼,辅政大臣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入禁中授于御前。及宣帝诏诸儒讲经于石渠阁,这是侍讲经筵制的开始。

从东汉开始有了侍讲的说法,侍讲本来指朝臣入授太子,并非官名。光武帝立阴之后子为皇太子(明帝),并未仿西汉置保傅设官僚,而是改由朝中儒臣负责教授太子。

唐开元十三年(725)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与侍读直学士,讨论文史,整理经籍,备皇帝顾问。

到了宋朝,设有专门给皇帝讲读经文的经筵官,也称讲读官。宋咸平二年(999)置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后又置侍读、侍讲,天章阁亦有侍讲,皆以他官中之文学之士兼充,掌读经史,释疑义,备顾问应对。宋神宗后,太子官亦有侍读、侍讲。

真宗朝又有了崇政殿说书的制经筵,每年二月至五月,八月至冬至,每逢单日举行经筵,由讲官轮流入侍讲读,名曰春讲、秋讲。举行经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味道研经”,探究经书中的微言大义;一是“以古证今”,亦即以史为鉴,吸取封建统治经验教训。经筵之制虽于宋代已形成,但形式并未固定,非但历代有异。以明代为例,初无定日,亦无定所。直到英宗时候,经筵讲学自此制度化,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为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

清朝仍旧以经筵日讲作为帝王教育的方式。清顺治九年(1652)后始以大学士知经筵事,以尚书、左都御史、通政史、大理卿、学士侍班、翰林等二人侍讲。经筵设御桌、讲官案。清代皇帝在文华殿行经筵仪,先讲《四书》、《五经》,然后由皇帝宣示满、汉文御论,各官听讲。事毕,由各官行礼,于文渊阁赐茶。康熙帝最重视这一制度。康熙好学出于天性,自五岁便知读书。康熙帝一方面自己用心读书,一方面继承历代传统,开设“经筵”,即由当时的博学硕儒给他系统讲授经史。并把“经筵”作为一项典制而明确规定下来。康熙十年(1671),在保和殿隆重举行“经筵礼”,即举行“开学典礼”,告祭先师孔子。

自此,每年分春秋两季举行,在规定学期之内,皇帝要按规定“上学”读书。讲课的老师,名为“经筵讲官”,简称“讲官”。开始时,康熙帝在弘德殿听课,每隔一天,一早进讲一次。自康熙十二年二月,改为每天讲读一次,以后天天如此。康熙帝一天也不肯耽误,始终认真听讲。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隔日进讲为日日进讲,虽避暑瀛台,未尝间断。康熙帝每天还要到乾清门听政,处理政务后,即到懋勤殿听课。为进讲方便,又设一南书房,命各讲官分别轮流入值。南书房就成了皇帝专门读书、日讲官传授文化的专门场所。南书房为内廷机构,在此任职的官员,还负责给皇帝起草谕旨,或者咨询。他们向皇帝进讲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兼及其他。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讲解,让帝王掌握治国之术,有效进行国家管理。

张居正为幼年皇帝订立的读书计划

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老师,他十分重视教育,把教育看作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看到明穆宗生活越来越荒淫无度、身心萎靡,认为这与皇帝接受的教育有关,所以他多次向穆宗皇帝建议皇太子应出阁讲学,但是穆宗皇帝以太子年幼恐劳身心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张居正劝告明穆宗对太子的教育要尽早。他认为皇帝的儿子也和庶民百姓的儿子一样,在智力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先天素质上也没有本质的区别。然而,要使皇太子成为贤明道德的君主,就要及早对他实施教育,而且还要讲求高质量,要施予高于百姓儿童之上的特殊教育。在他的极力争取下,8岁的皇太子终于成为张居正的学生。开始进入正规教学阶段,一年半后,皇太子的学习进步很快,不仅识得许多的文字,而且知道了不少的国家大事。

同类推荐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魏国永兴三年正月,燕国倾国之兵二十万步骑南下,连克幽、蓟,略地于冀。老程新书《盛唐太师》求支持一下。
  • 四国逐锋之我是张角

    四国逐锋之我是张角

    (注意,本文后期为黑暗向,圣母什么的别乱喷。)张焦穿越为张角,不甘平凡的他成天带着自己的小弟四处浪,无聊了就和政客等一些心脏的人玩玩心机,最后带着自己发育极其良好的黄巾军与蜀魏吴三国争帝位。
  •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1911年,清朝即将灭亡的那一年,华丽帝国的遮羞布下,满是能致它死地的痼疾和菌群。看似平静的表层下面,涌动着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潮流:革命!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高喊“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强烈呼吁改革。手无寸权的光绪帝,书生气的维新臣,赤手空拳地与老迈而阴奸的慈禧及其羽翼争斗。辛亥革命的枪声脆然一响,二百六十多年的大清龙旗,应声而落……无数坚忍不拔的革命士兵、知识分子,抛头颅,洒热血,以身殉志,以命酬国。“自立军”首领唐才常率先倒下;史坚如、吴樾、徐锡麟赤血横流;一生戎马倥偬的民族英雄赵尔丰,摇身一变成为成都“赵屠户”;袁世凯养敌自重,“篡夺”胜利果实……辛亥革命,是一首个人英雄主义的伟大史诗,也是一首民族主义的雄浑交响曲!铁血华年,革命早夭。近百年的岁月已恍如云烟,革命的激进者翘首企盼的苦涩,在辛亥革命枪响后,长久萦绕于我们的心头。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热门推荐
  • 樱舞之荡

    樱舞之荡

    此文纯属作者练笔!剧情可能会有点沙雕哈。——高中三年,一对欢喜冤家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了对对方的情愫,却还不自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海之妖

    海之妖

    对美人来讲,传奇是最鲜红的胭脂;对侠客来说,传奇是最锋利的剑。她却将传奇看得那么透彻,因为她知道,传奇终究只是传奇。她只拿出十六岁最辉煌的岁月,燃烧出一段传奇的火,然后戛然而止。风铃是一颗铜铸的心,被风叮叮当当敲响,她的心,却永远沉寂着。她是一只飞蓬,在风中飘摇着,任命运吹拂,做纵欲横来去。
  • 重生影后求生手册

    重生影后求生手册

    “江小姐,听说你和陆影帝共同出入医院,是好事将近吗?”江楼月吓得差点跳起来,“你胡说什么!我跟陆影帝什么时候一起出入医院了?我不过就是感个冒,还不能去医院了?”回家后,江楼月看着正拿着怀孕报告单的某个男人,胆战心惊。“你别生气,我都解释了跟那个人没有关系!”该死的记者,害苦她了。“那这个是什么回事?”男人面无表情,眼里尽是危险气息。江楼月笑眯眯,“很明显啊,你不会不想认吧?"“不是一直有做措施?”男人脸色很黑,她是不是厌弃他了?要找个小三在他们中间?江楼月:”……“她能说她悄悄把那些tt都扎了洞?就是不想天天在床上哄这个男人?而且,那是他们的孩子,怎么就是小三了?
  • 创业有啥了不起

    创业有啥了不起

    创业就是这样的一种游戏,反对在那种害死人的封闭场景下把孩子弄成呆板的人以后再去给他们忽悠创业,主张所有的人都要呼吁与创造让青少年闯荡的机会:实践、实习、沟通、尝试,然后我们就能得到一种新品种的创业素养,真的适合创造的人才。创业从闯荡开始,闯荡从现在开始。
  • 怪医杜立德

    怪医杜立德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杜立德医生,非常喜爱动物,他的家里到处都有动物的影子,有住在钢琴里的小白鼠们,有住在食品储藏柜里的兔子们,地窖里还住着一只刺猬。杜立德医生有一只会讲话的鹦鹉波利,自从波利教会杜立德医生动物语言之后,杜立德医生便开始专门为动物看病,他甚至还为近视的老马配了副眼镜。从此,医术高明的杜立德医生口碑传遍了全世界。一天,一只燕子从非洲远道而来,告知杜立德医生非洲有一大群猴子生了病,希望他能前去诊治。于是,杜立德医生借来船只和粮食,带上几位动物朋友们一同开启了去非洲的旅程。一路上他们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都因医生的好口碑获得了陌生动物们的帮助,从而化险为夷。最终,他们来到了非洲,治好了当地的猴群。为了报答杜立德医生,猴子们邀请非洲的一只稀有动物“推来搡去”和医生一起回家乡。在回程路上,杜立德医生从海盗的手里救下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舅舅,并劝说海盗成为了农夫。
  • 人气女王说话术

    人气女王说话术

    有些女人,不开口的时候堪称美女,可是一旦说话却会让人对其印象大打折扣。而另一些女人,她们看起来并不显山露水,但是谈吐动人,让人会忍不住刮目相看,人际关系也非常融洽。所以,说话是女人魅力和人气的源泉,一点都不为过。阅读本书,女人能学到:话要怎么说,对方才爱听;分寸要怎么掌握,才不会伤到人;面对不同的人,要如何区别沟通;明明是坏事,如何把它说“好”等说话技巧,让你成为一个会说话、受欢迎的人气女王。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三界的爱

    穿越三界的爱

    ——初始的梦中相遇,命运之轮已经开启,千年的缱绻,三界的追寻,原来只为遇到你……第一卷《魔鬼契约书》第二卷《黑白羽翼爱》第三卷《魔王守护星》第四卷《缱绻三界情》
  • 拿破仑成功之道全书

    拿破仑成功之道全书

    希尔从事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并利用私谊写信给美国政界、工商界、科学界、金融界等取得卓越成绩的高层人士,积极与他们结识。在以后的20年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拿破仑·希尔访问了包括福特、罗福斯、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在内的500多名成功人士,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书是对拿破仑希尔成功学的详细阐释。
  •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她是天真娇憨的代嫁小新娘,冷漠无情的庄主相公那边在欢喜的娶妾,她则包袱款款的准备离家出走,行走江湖间,遇美男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