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5800000008

第8章 服药之风(4)

第二,皮肤敏感,干燥,易生皮屑。这本来是“生理并发症”,影响到文化上,特别是人的服饰和行为举止上,就是魏晋名士喜欢穿宽大舒适的衣服,所谓“宽衣博带”。为什么呢?鲁迅先生分析说:“因为(吃药之后)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下同。)

鲁迅还认为,魏晋名士爱穿高高的木屐,也和服药有关。他说:“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象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但是,我以为这个说法未免简单化和绝对化了,不能因为吃药之后必须穿宽大的衣服,不鞋而屐,就武断地认为,爱穿宽大的衣服,或者穿木屐,一定和吃药有关。这个推理在逻辑上不能够自洽。要说穿宽大的衣服,汉代人就已经开始了。甚至相比我们今天而言,古人一直都是宽衣博带的。同样,穿木屐也未必全由皮肤干燥,否则就很难解释日本人和中国闽南地区的人一直都喜欢穿木屐。其实,追求自由,舒适,潇洒,从来都是人的本性。比如,现代人喜欢休闲装,穿拖鞋,穿沙滩裤,甚至每到盛夏,大街小巷都有一些坦胸赤膊的人,总不能说,这些人都是从魏晋“空降”过来的,都吃过“五石散”!

《世说新语·贤媛》篇有个故事说:

桓车骑不好着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车骑大怒,摧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而故?”桓公大笑,着之。

桓车骑就是桓温的弟弟桓冲,他不喜欢穿新衣服,有一次,洗完澡后,妻子特意让人给他送来了新衣服。桓冲大怒,让来人把衣服拿走。片刻,妻子又让人把新衣服送回来了,并且传话说:“衣服不经过新的,怎么会旧呢?”这话说的很幽默,也很有水平,桓冲听罢大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地穿上了。有人以为桓冲“不好着新衣”,也是因为吃药的缘故,我以为这个说法未免牵强附会,旧衣比新衣穿着舒服乃生活常识,何必要喝“五石散”而后才明白呢?

换句话说,不能认为魏晋名士如果不喝药,魏晋风度就会荡然无存,因为说到底,魏晋名士的风度更多的还是与精神上追求自由和超越有关。鲁迅的说法虽然很好玩,却把“魏晋风度”的精神品性给降低了。

此外,因为皮肤干燥易破,衣服不能常洗,还会有另外一个“后遗症”,就是容易生虱子。虱子这东西我们现在觉得挺恶心,可在魏晋时代,却是一个显示身份的雅物,有的名士一边清谈,一边在身上捉虱子,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晋书·王猛传》记载:“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王猛的做派真叫做名士风流,他愣是把虱子这种俗物彻底“雅化”了,成语“扪虱而谈”即由此而来。其实,世间再尴尬、再不上台面的事,只要你在做的时候能够“旁若无人”,立马就能改变人们的观感,原因无他,就因为你能够不在乎别人的观感!

第三,服药之后,人会暴躁易怒,晋人的痴狂之气应该就与喝药有关。这是由生理作用到心理乃至精神气质的一个症状。这个观点也是鲁迅先生的“发明”。他说:“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药的缘故。比方有苍蝇扰他,竟至拔剑追赶;就是说话,也要胡胡涂涂地才好,有时简直是近于发疯。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概也是服药的缘故。”前面讲过的“王蓝田食鸡子”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吃过五石散之后,人的内脏发热,常常会导致心烦意乱,焦虑失眠,食不下咽,脾气当然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晋人的狂气,痴气,虽说并不全是吃药惹的祸,至少也与吃药有关。“八王之乱”中,“竹林七贤”的王戎向齐王司马冏进谏,话说得不中听,被司马冏身边的谋臣怒斥可杀,王戎急中生智,就借口上厕所,然后假装服药散发,跌倒在茅厕中,这才免于一死。为什么?因为服药之后人会神志不清,甚至胡言乱语,王戎搞这么一出“苦肉计”是为了“否定”甚至“取消”自己所说的话。可见,假托服药后装疯卖傻,甚至还可以虎口脱险,保全性命!

还有一种“文化后遗症”也很值得注意,就是魏晋名士有一种“居丧无礼”的风气,也是和服药有关的。按照儒家丧礼,父母去世,办丧事的时候,是不许饮酒食肉的,但是因为服药的缘故,必须要喝温酒才行,所以,一些名士便在居丧期间不遵礼节,照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种行为其实是从东汉的戴良就开始了,但是尚未形成风气,到了魏晋,人们就利用服药之后必须喝酒这个借口,在丧礼上狂饮大嚼而不受礼法限制,如“竹林七贤”的阮籍、王戎就是。后来,“居丧无礼”就渐渐成为魏晋名士展示放达个性的一种风气了。

无药可解

作为一种剧毒之药,“五石散”有没有解药呢?

事实上,古代的确有不少《解寒食散方》之类的文献,如皇甫谧就列举了许多解毒方法,如喝三黄汤、栀子汤、针灸等,效果还是有的,只是一般人不懂。我们这里不再展开。值得一说的,倒是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发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解毒之道。这事跟东晋大名士王羲之有关。众所周知,王羲之有个爱好,就是喜欢鹅。通常的观点认为,大书法家王羲之喜欢鹅,跟鹅这种动物脖颈颀长,转动伸展之时姿态多变,深合书法之道有关。这当然是可能的。但是,陈寅恪先生经过审慎考证,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他认为王羲之喜欢鹅,和服食养生有关,因为鹅肉可解五脏丹毒!要知道,王羲之一家都是信奉天师道的,而天师道讲究服食炼丹,史书上说,王羲之经常“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甚至说:“我卒当以乐死。”(《晋书·王羲之传》)可见,王羲之是把服食养生与游山玩水当做人生一大乐事的。

那么,活了58岁的王羲之到底是不是“乐死”的呢?恰恰相反,王羲之差不多是被“气死”的,把他“气死”的不是别人,就是那位被他看不起的王蓝田。《世说新语·仇隙》篇记载,王羲之特别瞧不起王蓝田,但是王蓝田晚年时声名越来越好,这让王羲之十分不平。有一次,他趁王蓝田办丧事的时候前去闹事——按照当时丧礼,丧事的主人哭过几声之后,前来吊孝的客人也要哭几声还礼,并且还要握一握孝子的手,没想到王蓝田及家人哭过之后,王羲之竟然拂袖而去,存心羞辱人家,从此两人就反目成仇。后来王蓝田做了他的顶头上司,王羲之听到这个消息,忍无可忍,竟然派人上报朝廷,希望把自己所属的会稽郡单独划出来,成立越州!这事不仅没能成功,反而引起当时贤达名士的耻笑。王蓝田也以牙还牙,趁机派人察看王羲之郡中的不法行为,整他的“黑材料”,并且告诉他:你自己看着办吧。王羲之于是称病辞去郡守一职,发誓再也不做官了,朝廷因为他发的誓太重,也就不再起用他。最后,王羲之就在愤慨中抑郁而死。由此看来,风流潇洒的王羲之也有瑕疵,由于是“五石散”的老用户,他的脾气并不比王蓝田好多少,从某种程度上说,坏脾气几乎是导致他死亡的主要原因。

总之,魏晋名士的服药之风,看似很另类,不可理喻,但的确富有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是魏晋士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服药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也的确值得今天的人们好好反思。不过话又说回来,最能展示魏晋名士风采的倒不是喝药,而是饮酒。

那么,饮酒之风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饮酒竟会成为魏晋名士的一个重要标志呢?

同类推荐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
  • 大隋燕云

    大隋燕云

    他们快如风,烈如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他们神出鬼没,长枪硬弩,冲锋陷阵,以一敌百。他们是异族眼中的魔鬼,他们是骁勇恐怖的无敌铁骑,他们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特种部队--致燕云十八骑。膜拜完毕,林峰也不含糊,双手把电力能源奉上,长枪火炮贡献出来,直接把隋朝拉进能源科技时代。
  • 三国之出将入相

    三国之出将入相

    大汉丞相钟飞一生的传奇经历。群号:214528040
  • 执宰大宋

    执宰大宋

    未央觉得登州太穷,于是登州成为天下第一富庶府州。未央觉得皇帝太仁慈,于是赵祯横刀立马,操刀来到了前线。未央觉得辽国太欠,于是辽国被狄汉臣帅大宋铁骑灭了。未央觉得西夏太嚣张,李谅祚立刻去除国号,俯首称臣。不一样的宋时明月,不一样的晓风残月。新书《唐司命》,请大家收藏一下。
  • 明朝大悲咒

    明朝大悲咒

    本书是熊召政研究明朝历史的感悟笔记,刻画了明朝的皇帝、大臣、读书人、大太监等,同时还叙述了明朝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在这部书中,作者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如权臣不一定是奸臣,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对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者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剖析,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at Angler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at Ang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当时主要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影响极为深远。本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选取了部分精华,对原著中的书目做了适当删减,对标题做了重新提炼,撷取了一些在为人处世、才智谋略、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帮助读者开启通往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之门。
  •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

    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世间的情和爱

    世间的情和爱

    每次我都会讲人间不同的情和爱,喜望你们喜欢。
  • 快穿系统之cp拆不停

    快穿系统之cp拆不停

    为什么要拆cp?某系统理直气壮的表示,因为我们要做一个成功的女配,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们的不一样。拆拆拆!捣乱捣乱捣乱!这就是我们的宗旨!漓一:我觉得不行。某系统: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OK,就这样,听我的。后来……某系统:宿主,你在干什么?!漓一:我在做任务啊。(磨刀霍霍向主角。)某系统:不是这样的,我觉得不行!漓一:我觉得行,听我的。某系统:……
  • 丹心射天狼

    丹心射天狼

    谁说“崖山之后无中华”?且看一群中华儿女如何守卫中华之魂。丑未必真丑,俊未必真俊。善未必真善,恶未必真恶。是未必真是,非未必真非。一个好看的元朝武侠故事写给你。
  •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原名:重生之俏千金扛上律政美男)苏晚晚一觉醒来发现上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重生回十六岁,重走一次青春。带着前世的记忆,她重新把自己人生规划了一次。爱情上,她拿出拼命十三娘的勇气,把他逼得无路可走,最后乖乖同于送她的怀抱。亲情上,她为了帮妈妈报仇和继母斗天斗地,终于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抢了回来。友情上,她善于和各种奇葩打交道,最后拥有一帮猪朋狗友为她卖命。学业上,她越挫越勇,从低分率蹦到了年纪第一名,这都是爱情的力量。……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她成功从一个屌丝千金逆袭为职场女强人,随着她爱情事业即将丰收之时,她原本以为上天开的玩笑原来是一场阴谋,她前世的死因慢慢浮出了水面。是爱情还是复仇,她改如何抉择?
  • 恋上痞校草

    恋上痞校草

    周晴雯,一个泼辣且难搞的女生,转学第一天,就因为坐位的问题与校草何瑞哲杠上了,不仅打了他的跟班小弟,动了他的女人,还将他摔得四脚朝天!用她的话说,谁让她不痛快了,她就让谁不快活,信奉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绝对开打不说废话!同样是脾气差得出了名的校草何瑞哲,无论走到哪,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围着他团团转的女生,想不到新学期刚开始却碰上这么个火爆小辣椒,野蛮粗鲁,行为乖张,完全不把他这个校霸放眼里,所有别人不敢做的事,她全包圆了!就这副德性还敢跟他做同桌?那就看他怎么整死这个死丫头!PS:本文是《撞个恶男当男友》的姐妹文,但又是两个不同且独立的故事,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因没看过《恶男》,而看不懂这篇文。
  • 仙尊天下

    仙尊天下

    她,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特工。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也竟然狗血的穿越了!废材?我也可以逆天!某尊正在惬意的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