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2600000001

第1章 普通青年的英雄梦——这么远那么近(1)

我大学之前所有的寒暑假,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那个年代没有电脑和网络,手机是大人才能使用的神秘盒子,父母整日忙着工作,思考如何升职加薪,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学校放假他们不能让我终日一个人待在家,于是便把我扔到外婆家。

听母亲说,暑假第一次到外婆家,我的哭声便传出了二里地,和当年第一次去幼儿园哭天喊地的动静差不多。

这个事实是母亲对我说的,我一直不相信,在我印象里,只要上午学校放假,下午我就会收拾东西催着他们送我去外婆家,在我的记忆中,压根没有抵触过这件事。我对母亲说,你瞎说,我特别喜欢姥姥姥爷,我着急回去和他们住。

母亲白我一眼,这或许是理由,但你主要是去见王凯。

哦对了,还有王凯。这是我从小的伙伴,母亲不提我差点就忘记了,想想确实有那么一段时日,我在外婆家闭门不出,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作业也懒得写,喜欢看电视和吃凉皮,每天吆喝外公给我买冰棍,他溺爱我对我言听计从,可外婆却不乐意。

外婆给母亲打电话:你家这兔崽子每天睡得不起,作业不写,也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咋办?

母亲是个比较嫌麻烦的人,给出的建议是,这孩子从小就不乐意和同龄人玩,找个大点儿的伴,管着他就好了。

于是过了几天,王凯被外婆领到家里,那时我正在睡觉,掀开被子露出眼睛怯生生地看着他问,你是谁?

王凯一瞪眼,我是你妈派来管你的。

从小我就是一个小角色,还不怎么讨喜,黑黑的皮肤,小小的眼睛,留着可以看得出头皮的寸头,厚厚的嘴唇总爱张着,因为爱吃糖又不听话,长了一排不整齐的大板牙,学习成绩中下游,不爱好体育,贪吃,又懒。

这都是母亲教训我时说的话,我听完总和她嚷嚷,那都是别人家的小孩,不是我,我心高着呢。那时我觉得同龄小孩没劲透了,整天就是翻洋片打游戏,我宁愿在家看柯南,也不想和他们在土地上玩无聊的游戏。

就是那天,外婆在宿舍区遇到了邻居家的奶奶,闲话家常说了我的事情,于是邻居笑眯眯从屋里唤出了正在写作业的王凯,他就被外婆带到了我的面前。

我不记得当时初次见他是什么表情,但绝对被他的眼神唬住,悄悄哦了一声就蒙住头,任凭外婆怎么喊都不起床,后来渐渐没有了声音,我好像睡着了,做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梦,醒来后觉得胸口闷得慌,探出头发现王凯竟然还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当时我觉得他的行为带着一种强烈的顺从,好像是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最看不惯这样的人,年长几岁又如何?我坐起身,故意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问:你看的什么书?

他把书立起来给我看封面,喏,这本,刘晓庆的《我的自白录》。

这是外婆家书柜里的一本书,是母亲之前带过来的,我从来没有翻开过,但是他却看得出神,我问他,好看吗?

他歪着头想了一下,好看,我就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继续盯着封面,上面写着: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我问,你是想做明星还是想做富翁?

他笑了一下,都想。

王凯长得很好看,用外婆的话说是很喜人,浓眉毛、大眼睛、红扑扑的鹅蛋脸,头发浓密,额前还有一个斜刘海,基本每天都穿着浅色的衣服,领口只松一个扣子,穿一双皮凉鞋,完全没有小孩子邋遢的样子。再看看他身旁的我,外婆微微摇摇头。

在那座钢铁厂背后的平房宿舍区里,王凯也是最受人瞩目的孩子,不仅因为他读书好人也乖,更重要的是他有威信,用现在的话说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三日五日我们便混熟,他便让我进入他的圈子,他告诉我,在这个小地方,不怕混不熟,就怕被排挤。我听着他像大人一般的口吻,没办法接话,只能抬着头张着嘴愣愣地看着他,这个表情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我第一次被他领着去玩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宿舍东边所有的孩子都会聚集在这里。宿舍分东西两半,以一座荒废的学校为界限,彼此少有来往,而我们东边所有的孩子,每天下午都会聚集在学校里,而王凯就是这里的组织者,大家叫他凯哥。

我问他,有些人比你还大,怎么叫你凯哥?他眯着眼睛看我: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孩子们三五成群站在空地上,王凯领着我到处走,介绍他们给我认识,我头一次发现了类似黑帮电影里的眼神,那些人看王凯的眼神带着敬畏、害怕,更多的是崇拜,顺带我也沾了光,他们都乐意和我说话,往我手里塞“洋片”。我头一次有这样的待遇,于是我看王凯的眼神马上和他们一模一样了。

等到人差不多齐了,王凯挥手让大家聚集在一起,询问每个人暑假作业的情况,督促完成的进度。那架势仿佛和学校的老师一般,连那些比王凯年长的人都唯唯诺诺的,之后他清清嗓子,开始讲故事。

王凯讲的故事实在是好啊,那些无非是动画片情节和报纸上看来的文章,被他绘声绘色一讲,仿佛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所有人的神情跟着他的语气发生着变化,时不时还传出或惊叹或惋惜的声音。

更让我惊奇的是,那本王凯在外婆家看的书,都能被他拿出来绘声绘色地描述,大人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注定对小孩子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每个人都听得入了迷。后来我问他,你怎么这么会讲故事,你能记得住吗?

王凯骄傲地抬起头:我好像就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我将来希望像风一样,到外面去闯,我想做一个演说家,或者是作家。你说我能成吗?

我的鼻涕差点儿从鼻子里流出来,我使劲吸了一下,用力地点点头。

那时的王凯对我而言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每天带着我参加各种小孩子的聚会,他会给他们讲不同的故事,带着所有人去煤场放风筝、打羽毛球,然后在草丛里站成一排撒尿。无论现在看起来多么荒谬的事情,那时跟着他一起做都觉得天经地义。

只是我骨子里依然顽劣,不爱写作业,渐渐厌烦了他每天的大道理,开始躲着他,不是称病就是说今天犯困,一开始他见我意兴阑珊倒也顺着我,两个星期后便不依不饶了。我不听话,他便摆出一副臭脸,我大声喊:你那些糊弄小屁孩可以,对我没用!

他盯着我看了许久,拉着我坐下,认真地问我,你将来想做什么?

不知道别人如何,在我年少的时候,人们还不流行谈论人生和梦想,这样的词汇还没有进入我们的生活里,大家最爱谈论的是你将来想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从小的观点就是过好今天,对于未来,从没有想过。

于是我愣了一下:没想过啊。王凯斜眼看我:你都十几岁了,应该考虑一下你的未来。

我反问,那你呢?你有想过吗?王凯点点头:当然,我马上就要中考了,我要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将来上重点大学,然后去北京和上海工作,还要把我爸妈都接过去住,让他们过好日子。

我问,在这里不好吗?王凯冷笑了一下:这里有什么好?四方的天,四方的地,一辈子穷。还是外面的世界好,我是肯定要走出去的。

那天王凯对我说了很多很多,说了他的计划他的构想,他要如何完成自己的目标。那天他走后,我思量他的话,感觉自己身体都热了起来,心在不自觉地躁动,感觉从脚底有一股热气冲了上来,脑袋晕晕乎乎的,脚底一下没站稳摔在了地上。

外婆以为我病了,急着去给我找医生,我躺在床上,感觉眼睛里亮亮的有东西,我知道自己身体没事,是脑子病了,我感觉自己以前的日子都白活了。

从那以后,一到寒暑假,我有事没事就往王凯家跑,跟他参加聚会,并且自愿担负起了组织的责任,挨家挨户唤他们来聚会,也在穿衣打扮上刻意向他学习,把仅有的几件衣服每天洗得一尘不染,并且开始整牙,留长头发,拼命练习跑步,参加学校鼓号队,报名作文训练班,我把曾经不愿意做的事情都做了。

王凯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他第一次主动来外婆家找我,进门便愣住了,他疑惑地问,你是……

我也奇怪地看着他:我是我啊,不然能是谁。他拉过我仔细端详:好像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我抿嘴一笑:是不是挺像你的?他慢慢地点点头:确实变化挺大的。然后他又像突然想起什么事情似的说:对了,我成功了!我考上重点高中了!

我也替他高兴,兴高采烈地抓着他的手,激动地大叫了起来。但与以前不同的是,我激动的不是他可以成功,而是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他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

那个暑假的第一个月,王凯表现得格外勤奋,几乎每天都召集小伙伴们到空地上听他讲话,他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考上重点高中的心情,规划自己的未来,描绘自己去大城市之后的生活,我耐着性子听,环顾四周,发现至少有一大半的人和我是一样的心思。

后来他便很少出现了,听他奶奶说是他的父母把他接回了家,参加各种各样长辈的聚会,接受学校的表彰,他给我打过电话,兴奋地告诉我他去的酒店如何的金碧辉煌,他拿到的奖金如何的多,我听着不耐烦,以后便不接他的电话了。

王凯不在,我便担任起了孩子王的角色,外婆喜滋滋地说我今非昔比,家里来找我玩的人络绎不绝,大家用曾经看王凯一样的神情看着我。我也效仿他给他们讲故事,安排游戏,督促作业,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只是,偶尔心里会有一点沉甸甸的感觉,王凯如果回来,我该去哪里,是不是大家又会回到他的组织之下,王凯知道我现在像他一样并取代了他,会不会不开心?可我转念又想,自己又做错了什么?我是真的很想成为他那个样子啊。

同类推荐
  • 灵氛回响

    灵氛回响

    《百花谭文丛:灵氛回响》是著名学者、诗人陈建华的个人文学记事。“灵氛”来源于本雅明的“aura”一词,有多种译法,有的译作“灵光”,有的作“光晕”等,陈建华更喜欢译为“灵氛”,有一种通向远古的蛊惑,有一种“上下求索”的醒世者的感叹。本书特色明显,有六十年代的文学回忆、七十年代的回忆片断,还有九十年代回到上海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虽是回忆文章,但有现代人的思考,视野开阔,见人所未见,文史交融,启人心智。"
  • 用诗歌冒犯时代的疯子:诗人食指

    用诗歌冒犯时代的疯子:诗人食指

    诗歌该不该存在,诗人该不该存在,若无死亡的冲动别再去碰诗,北岛远行,顾城已逝,海子自杀,食指疯了。
  •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本书收录了他零散发表的长短篇散文六十多篇,分七辑,大致依作品面世年代为序排列。老舍的作品以幽默朴素、语言口语化见长,从这些散文里,读者可以再次领略老舍先生民间语言大师的风范。
  •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是一本散杂文作品集,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外文学研究员郑恩波。《恭王府文评》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新中国文学目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刘绍棠的文学作品和点评文字;第二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一些诗词作品的感悟、对阿尔巴尼亚文学、电影,以及卡达莱、高莽、张抗抗、范承祚等人述、文学艺术的浅评;第三部分主要辑录了作者曾经为自己作品和友人作品做过的序言、前言等文章。
  • 皇粮

    皇粮

    一步,一拐;一拐,一步。心里一美气,瘸腿竟不耽搁行程。拐上一道梁,光棍岁球球就想把有些疲软的身子撂倒在一面向阳坡上,顺顺气,舒舒筋。瘸的是左腿,就用手把瘸腿盘到了裆里,拿右腿抵住了前面的土埂子,把屁股妥实地安顿在一个松软的干土包上。想到自己终于被乡粮站聘为专门验收公粮的验粮员了,好歹也算个半脱产的干部,就感觉天上的云儿飘得很美,半山腰的鸟儿飞得也爽。浑身一放松,就吱吱吱地吸了几口旱烟。在吐出的烟圈里,他恍惚看到了肥肥美美的寡妇牛翠翠,神儿就一愣,一愣,又一愣。
热门推荐
  • 时先生的小心肝

    时先生的小心肝

    【超甜宠爽文,原书名,《第一宠婚:帝少大人,你好棒!》】第一次见面,他对她一见钟情。第二次见面,她遭陷害,他挺身而出。第三次见面,他们火速领证,闪婚——成为全国羡慕的对象。他是商业帝王,权势滔天的大人物。传闻冷酷、桀骜的帝少十分爱她,却无人知道,她被爱到有多内伤!被人问及他宠妻无度的理由,他勾唇,“一眼钟情的,只有她!”【已有百万完结老文,《报告Boss,你出局了!》】【连载新书,《薄夫人她大佬马甲又爆了》,坑品保证!】
  • 两个人的行走

    两个人的行走

    作者立足西部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用独特视角观察生活,叙述生活,《一头雾水》中,主人公胡一宁因渴望城市生活而逃离农村,却又因厌倦城市生活而希望回归农村;《进城打工》中,民工张二狗痛失爱侄,无法面对亲人,恐惧回家;《梦醒时分》中,魏小丽因生活闲散无聊导致感情出轨,无颜面对家人,选择自尽;《铁面柔情》中,程英为帮丈夫戒毒,不料失手杀夫……总之,每一篇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家庭,一段难忘的记忆。
  • 给儿子的信(2011—2012)

    给儿子的信(2011—2012)

    移动互联网空前发达的当下,手写的书信已经成为稀罕之物。本文就是一位叫徐怀平的父亲写给他七岁儿子的信。在信中,他说故事、讲道理、授知识……尽量用小孩能懂的语言,告诉他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让人感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期许与责任。无独有偶,2013年出版的漫画家丁午的书信集《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也饱含着一位父亲宽阔的爱,读者可以看到丁午1969年至1972年下放干校期间写给或者说画给八岁女儿小艾的信。丁午在信中将农场生活画得生趣盎然,既有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拳拳之爱,也折射了那个时代的心灵哀伤。
  • 我的老婆是个修仙大佬

    我的老婆是个修仙大佬

    本来我以为你们修仙界都专业,认真,严谨,仙风道骨,无欲无求,万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仙子。被雷劈也是一种找到仙女老婆的操作方式?还有这种操作?
  • 绝剑与幽灵子弹

    绝剑与幽灵子弹

    活下去的后续外传。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弥补你们的遗憾,以及他们的遗憾。
  • 宫府佳人

    宫府佳人

    错犯上神,背负诅咒。被囚在冰冷宫府,无尽的黑暗孤独相伴。岁月长流里,阿离,一个名字无奈的化为一个代号,一个延续,永远的延续着忏悔,也延续着悲伤。一曲情殇,泪水滴落,若不能爱,便狠心伤害。有一天,葬川咲钓到了个女孩,那女孩总是让他忍不住想逗一逗。然后,逗着逗着葬川咲有一种越来越冲动的想法,好想捏一把脸,抱在怀里宠上天!将一切东西摆在她面前,只为她脸上那一抹淡淡的微笑。你有想要实现的愿望吗,只要付出代价,宫府阿离便会帮你完成。一场宿命的相遇,一路暖心的陪伴,与他相遇,上演一场世间最美童话,她是他的小幸运,他亦是她的...
  • Hothouse

    Hothouse

    The Hothouse was first produced in 1980, though Harold Pinter wrote the play in 1958 just before commencing work on The Caretaker.'The Hothouse is one of Pinter's best plays: one that deals with the worm-eaten corruption of bureaucracy, the secrecy of government and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experience.'Michael Billington.'The Hothouse is at once sinister and hilarious, suggesting an unholy alliance between Kafka and Fedyeau.'The National Theatre presented a major revival of The Hothouse in July 2007.'The foremost representative of British drama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Swedish Academy citation on awarding Harold Pinter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2005
  • 初生记

    初生记

    开始讲述这个故事前,那条忧郁的煤渣小路还未消失。小路两边的竹林遮天蔽日,阳光遗失在路上,好似汗湿的手心里炽热的硬币。穿过竹林,眼前便豁然展开大片刚从冬天醒来、翻滚着墨绿波光的小麦田。我和哥哥走出家门,很不情愿地踏上这条永远潮乎乎阴森森的小路,走向麦田那边的学校时,常常一边走一边把双手举到胸前,摊开来,承接从高高的天空上撒落的阳光。我们越走越快,光点从手上飞到身上,渐渐地我们跑起来了,光点飞得越来越快,在我们身上翩翩飞舞。我们总是为这情景兴高采烈。哥哥跨开两条腿,左手虚虚地握着,横在胸前,右手则攥一根细竹枝,满脸通红地催赶着他胯下虚设的马跑在我前面。
  • 重生宫闱之觊觎后位

    重生宫闱之觊觎后位

    入宫有风险,炮灰女配当不得。上一世,死于冷宫中,还落得个“死不瞑目”。老天垂怜,她重生一世,她再次走上入宫这条路,表示鸭梨山大。这里的每个人都在争、都在斗。皇后之位?似乎是个不错的职位,一定要夺下它。
  • 染仙记

    染仙记

    一路奋斗的故事。故事不长,努力挣扎在修仙界中,常常奋斗在一线。万年大家族做后盾,频临灭绝的家族。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大能者护她周全,天涯海角任她闯。一场惊天阴谋,暗流汹涌,莫名其妙卷入其中,成了这主。一代女仙的成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