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1500000005

第5章 “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3)

理念只有转化为行为,也就是说,理念必须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创造性地转化为具体的与学生相适应的行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顾泠沅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的确如此,你看魏书生、李希贵、李镇西、窦桂梅、华应龙、吴正宪,有哪一个不是教研双馨的呢?有哪一个不是既“下得了厨房”(上课)又“上得了厅堂”(著述)的呢?事实表明,没有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用经过日常教学的“实践操练”的,也没有一个教育名师名家的成长不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为什么说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因为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这种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具体教学情境的历练和教学实践的体验。基于这种认识,教师要发展,就必须要坚持实践的路径取向,必须立足课堂。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育实践是教师成长的最好环境,真正的优秀教师都是产生于课堂教学实践中,而不是出现在书斋里的。当然,实践不是盲目的操作,而是有理论指导或者以观念和理论为基础的。要上好一堂课,未必有多难,有行家点拨,新教师也有可能在一节课上出彩,把一时段的课上好也不算难,只要教师熟悉教材,善于扬长避短。可是,要能长期直立于课堂,有自己的创造,有自己的风格,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靠的是我们常说的治学。《高考1977》中,数学老师陈甫德在写给场长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知识乃人之应该有,人须臾不可以离开知识,若无知识,人和禽、和兽还有什么两样呢?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亲身得之于实践,二就是读书。”我以为,最好的方法是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

五、 思维自觉

恩格斯曾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对教师而言,思维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使教师作出不同的选择。而一旦思维方式出了问题而不自觉,就会使教师固守着传统的知识经验,面对变革或者不知所措,或者横加阻扰,或者逐步被“边缘化”。因此,教师要有思维自觉,努力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认识到变革是这个社会的常态,积极参与变革并在变革中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的事业。教育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者思维方式的转变。一名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才能使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在很多时候,处在一线的教师明明知道自己的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许多教师面对问题或困惑时的真实体验。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教师专业成长不仅是接受教育理论、学习他人经验、吸收同行成果的过程,还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特别需要敢于突破传统、突破自我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师更多地把自己放在执行者的位置上,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缺乏主动、系统的思考,常常是“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做”,因此,一旦遇到问题自然就缺乏自我觉醒、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当成钉子”。在一个问题上形成思维定势的时间越长,重复的次数越多,它对人创新思维的约束就越强。但如果能转变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许会从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正确定位自己。尤其是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更需要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勇气。一般来说,由于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你得出的见解和结论也会与别人不同。特别是当你遇到困境和难题时,一旦有了“思维自觉”,就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得见“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景。可以说,人是离不开思维的。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如果离开了思维自觉,你就失去了创新与发展的活力和生命。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要求“君子日三省乎己”;西方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思”。反省,就是问自己有哪些缺点;反思则不同,反思是问自己: 我还有多少能力和长处没有发挥出来,我如何做得更好。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来说,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有的人“一节课备了一辈子”,而有的人“一节课用了一辈子”。不难看出,前者备课是在不断反思、不断修正、不断创新,演绎着教育“春天的故事”;而后者备课是在年复一年地套用教案,一直重复“昨天的故事”,如此备课,其课堂教学效果必然“涛声依旧”。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反思,还要有哲学思维。有了哲学思维,你就能从更高层次去理解、思考问题。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他所说的幸福,是心无旁骛的哲学思辨。哲学需要闲暇,在闲暇之中我们才能进行哲思。与教育研究者相比,我们一线教师最不缺少的就是实践,源自教学的真真切切的实践,我们每天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但因为我们缺乏对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对问题的哲学思考,所以我们的智慧并未得到切实的、理想的提高,这恐怕也是一些教师不能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不少专家倡导教师课后写反思日记的做法,我认为是很有效的。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像顾泠沅、李镇西、杨瑞清等名师,他们都有写教育反思的习惯。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反思,就会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那么,什么是反思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说,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教师学会了反思,就会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增长教育智慧,提高教学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了思维自觉,面对新思想、新观念,教师就不会失语。尤其是在面对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时,教师也有自己的话语权。在教育工作强调专业化的形势下,要求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言说能力也要增强“专业味道”。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有赖于教师理论水平、科学素养、课堂教学能力等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表现在教学技能与实践能力方面,而且表现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

值得指出的是,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教学反思,也还是默默无闻,原因在于,他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是零碎的。没有教育信念的教育随笔就是一地鸡毛,就是一堆没有灵魂、没有线索、散落在地的珠子。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凭借很多因素。以爬山为例,学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人都知道,成功有三个因素——志向、力量和外物,把它们分成两类,就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但对教师来说,客观环境和条件我们个人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自己出发,做到内外兼修。俗话说: 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李政涛教授曾引用过这样的比喻,即每个教师的生命就如同一条船,船的启动和远行需要帆和桨。“帆”就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它涉及教师如何看待教师职业,如何看待学生和同事,也事关如何看待自我。有没有帆,是什么样的帆,主导了船将驶向何方。“桨”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有没有这样的动力,这样的动力有多大,决定了“船”能够走多远。因此,我们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自我意识问题。于漪老师说:“只有当自己平凡的日常工作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站得高、看得远,才会看到你的工作是多么的有意义、有价值。”如果只有外力驱动而缺乏内心的深度觉醒,教师就不可能实现专业上的自主发展。“文化自觉”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影响着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文化自觉不仅是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教师有了文化自觉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中,不断自我更新、自主发展。显然,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越强,他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情感依赖与投入程度就越高,幸福感也就越强。

同类推荐
  •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熊培云继《重新发现社会》之后最新力作。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出版四年来,累计加印三十余次。本次增订,加入新作六万余字,特别增加“历史与心灵”一章,并对自由与责任、中国人的自由传统等内容作了必要增补。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热门推荐
  • 上仙多娇,城主易驯服

    上仙多娇,城主易驯服

    被表姐和闺蜜陷害?然后又挂了?确定剧本没错?没关系,换个身份,重来一次。这次,只有她戏耍别人的份,什么坏人都请靠边,背后有师父大人做靠山,身边还有一堆桃花。不过,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美男嘛,一个就够了。“帅哥,快到我碗里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叶罗丽精灵梦之水陌灵络

    叶罗丽精灵梦之水陌灵络

    我本是仙境的公主,火领主的妹妹,水火同体,却因一场阴谋被封印人间,抹去记忆,当再次苏醒,我要怎么选择?
  • 我到异界放卫星

    我到异界放卫星

    新书:异界铁血商途已经上传。带着3008年的资源卫星,穿越到异界。炼武什么的弱爆了,啥秘籍弄不到?打仗什么的兄弟真不会,可敌人在哪儿,看一眼就知道了。赚钱啥的就不说了,守着资源卫星。首富啥的,真心懒得作,钱够用就行。
  • 谐铎

    谐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引力波

    引力波

    本书以通俗晓畅的语言系统介绍了人类对黑洞和可感知黑洞存在的工具“引力波”在整个20世纪的探测过程。从最初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预言,到科学家们将理论从头脑中带到实验室里进行实践,期间的艰辛和不易超乎想象。这是一段发现宇宙源头、本质和洞悉其未来的历史,是人类听取宇宙声音、不断挑战技术和自身想象力的历史。雷纳·韦斯、约瑟夫·韦伯、基普·索恩等科学家的学术精神令人肃然起敬,LIGO探测天文台代表的天文物理技术革新令人印象深刻,总之,这是一本了解黑洞和相对论发展实践科学史的普及性读物。
  • 七零甜蜜蜜:小娇妻,深度宠!

    七零甜蜜蜜:小娇妻,深度宠!

    单纯做作性.感.妖.娆的妖.艳.贱.货从末世来到了七零年代,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沈安琪的目的只有一个——混天度日,极力作死……~~~~~~~~~~~~~末世女一朝穿越,成为七十年代被恶婆婆磋磨死的小媳妇身上,渣男要离婚,开玩笑,升官发财死男人,姐姐户口本上只有丧偶,没有离婚这个选择!可是,为什么丧偶后,她身边那个喜欢撩人的痴汉是怎么回事?痴汉:“女人,你嫁,或者我娶,二选一,你自己选?”某女双手插着小蛮腰,眼神微闪,“男人体力好,让人受不了!”
  • 盛宠宫心

    盛宠宫心

    一个他,冷酷腹黑却又处处护她周全。另一个他,温润如玉却又若即若离。她要选择谁呢?又何必要选?她靠自己的智慧,斗宫女,斗皇后,斗太后,斗命运!男人不是等来的,不是选来的,是靠自己的能力赢来的!她说,因为我不漂亮,我就要很多很多的聪明,这样才不至于失身又失心,他说,因为我不温柔,我就要很多很多的计谋,这样才能赢得天下赢得你!
  • 大荒武神

    大荒武神

    大荒之内百族并立,万国称雄,武道繁荣昌盛,精妙绝伦,武者强身健体,粗壮筋骨而力达千斤。其中高手,一拳打出暗合天道,江河倒流,大地碎裂,武道至极,破山河,碎日月,手握乾坤,不朽成神。 身世诡异的古昊出生在这波澜壮阔的大世界之中,从而掀起一页新的篇章。新建的书友群:162183876
  • 大秦公子君

    大秦公子君

    在秦时三百年前是怎么样的世界? 往后三百年又是怎么样的时间? 上承武庚,下继未来。公子君!何为公子:先秦王储称为公子何为君:一国之主成为君公子君,本不可能出现在历史中的嬴政之子,他为何会出现?他的出现又会带出咋样的恩怨情仇?一切尽在:大秦公子君!
  • 红尘符仙

    红尘符仙

    紫雷天降,曾经的仙界大能坠入异界...一次偶然的“英雄救美”后,仙尊周阳意外地踏入了现代的修真世界。学园诡事,坑钱算卦,邪族入侵,除魔卫道...本已不问世俗的一代仙尊,在故人特意策划的重逢之下,又将在这片阴谋诡谲之地掀起怎样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