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300000015

第15章 王维(五首)(2)

接下来两句是写他崇高的品质:“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燕弓”,是燕地出产的弓,以坚劲著名。这句是说老将希望得到强弓射杀大将。“大将”,这里指敌方的将领,一作“天将”。“越甲鸣吾君”,用典。《说苑·立节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越国的军队侵入齐国,齐国雍门子狄为此向齐王请死。齐王说“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你为什么要请死呢?雍门子狄说:“我曾听说,从前您在苑囿打猎,不是有个车右,因车子的左毂有响声惊扰了您,而向您请死吗?”齐王说:“有这回事。”雍门子狄说:“现在越兵入境惊动了您,难道还会在左毂响声的惊扰之下吗?车右可以因左毂响而死,而我却不可以因越兵入境而死吗?”说完便刎颈而死。当天,越国听到这个消息,便退兵七十里,并且说:“齐王有这样的大臣,侵犯齐国将对越国不利。”齐国以上卿之礼葬雍门子狄。诗人借用这个故事来表达老将誓死报国的坚强决心,他不愿眼看敌人侵入自己的国家,认为强敌犯边,“回郊多垒”,乃是将军们的莫大耻辱。

最后两句用汉代老将魏尚的故事作结:“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云中”,汉郡名,在今山西大同一带。“守”,太守。云中守,指魏尚。据《汉书·冯唐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深得军心,防御匈奴有功,后因上功首虏差六级,被削职为民。有一天汉文帝对冯唐说:“我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岂忧匈奴哉?”意谓缺少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名将。冯唐借此为魏尚打抱不平,说:“陛下(皇帝)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尚,坐(因)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是(此)言之,陛下虽得李牧不能用也。”文帝感悟,便命令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而且恢复了他的官职。这两句是说:不要嫌弃像魏尚那样的老将,只要朝廷起用他,仍然能上阵杀敌,为国立功。这里是老将悲愤的呼声,也是作者的不平之鸣。

以上十句为第三段,写老将闻边烽未熄,战事告急,便老而复起,仍想为国杀敌立功。

全诗通过对一位老将坎坷命运的描写,一方面歌颂了老将始终如一的爱国精神,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对将士的冷酷无情。

读完这首诗,我们不禁要问:这位老将英勇杀敌,劳苦功高,不但没有得到应得封赏,反而被废弃不用,甚至被彻底忘却,不再起用,难道真是命运吗?

在艺术上,此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运用边叙述、边描写、边议论抒情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老将的英雄形象。作者从老将青少年时的英勇无敌,屡立战功,写到被弃置闲居的空虚无聊,尽管身体、环境、职位和生活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报国的雄心壮志却并没有泯灭,当外族发动侵略战争时,他仍想重返前线,杀敌立功。这样的老将形象,不仅使人感到可敬可爱,而且会激起读者对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不满。

二、巧妙而强烈的对比手法。如:次段中老将被弃置闲居的凄苦冷落生活,不仅与首段中青少年时英勇有为的征战生活形成对比,而且与末段中他雄心勃起,准备重返前线的情景亦是一个对比。在每一段中,这种对比艺术也是很明显的,如首段写他英勇善战、屡建边功而得不到爵赏。次段写他被弃衰朽,但报国之心不衰。末段写敌人犯边,军情危急,老将心情激扬,决心再次上前线为国立功,但统治者已彻底将他废弃,并无再次起用之意。这样,老将的行动愈热烈,心情愈激动,就愈显出统治者的冷酷无情。句与句之间也有对比,如“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天幸”与“数奇”的对比),“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报国”与“好发酒疯”对比)。正是由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才使这位老将的形象更加感人,也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三、多用对偶的句法。如“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白额虎”对“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三千里”对“百万师”;“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天幸”对“数奇”;“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全目”对“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故候瓜”对“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穷巷”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飞泉”对“使酒”;“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三河”对“五道”;“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燕弓”对“越甲”,几乎句句相对,尤为工巧。

四、多用典故。诗中通过用典来描写人物形象,十分耐人寻味,同时使诗的语言显得含蓄、精炼。但由于用典过多,几乎句句用典,有些典故也不够贴切,近于堆砌。

精妙的画笔雄伟的形象

——读《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是唐代杰出的山水诗人兼画家,他深厚的绘画造诣使其诗特别富有诗情画意。早在唐代天宝年间,殷璠《河岳英灵集》中便有“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的赞誉。到了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此,“诗中有画”便成了王维诗的定评。的确,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有不少是以绘画技法来表现大自然,塑造景物形象的优秀之作,这首《终南山》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历代传诵,脍炙人口。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终南山时所作。诗中着力描绘终南山高大雄伟的动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赞美之情。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开篇便以极其精炼的笔触,勾画出终南山的总面貌。首句写终南山的高峻,次句写山脉的绵远。“太乙”,即终南山,在陕西省长安县南,又名秦岭。《陕西通志》说:“终南山西起陇山,东逾商洛,绵亘千里有余,南北亦然。”这里用“近天都”来形容太乙峰的高峻,直逼天帝所居处,具有巨大的气魄。“海隅”,即海边。“到海隅”,极言山脉之广大,绵延不绝,直达那遥远的大海边。着一“到”字,变静景为活景,形象十分生动。

实际上,终南山的东边只达河南陕县,距海甚远,这里分明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借以唤起读者的想象。这开头两句,落笔不凡。诗先树起终南山的主峰,居高临下,总揽全山,然后宕开一笔,气势雄浑,意境阔大,引人入胜。

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则通过对山中云气变幻的细致描绘,进一步烘托出终南山的雄伟壮观。诗人从远处望去,山顶白云环绕,烟雾迷茫。当他快步登上山峰时,烟雾反而不见了,回头一看,半山腰间忽而白云聚合,四望如一。此联看似平淡无奇,但闭目一想,却生动逼真,妙不可言。“白云”、“青霭”,一“合”一“无”,山中云气变幻多姿的奇景如在目前,暗托出山的高峻雄伟。没有“白云”、“青霭”,山的风姿韵致就显现不出。这种表现手法,也就是王夫之说的“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回望”和“入看”,更是传神传情。寥寥几笔,便把诗人观赏山中景物时的惊喜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由此可见作者的巧心妙笔。

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承接上两联对终南山的雄伟形象作具体而鲜明的刻画。“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按天上二十八星宿的区分来标志地上的界域称为“分野”。这里形容山之广袤。它的主峰所占的地域就跨过了不同的分野,那连绵不绝的支脉就更不待说了。一个“变”字,更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登峰纵目回望的主观感受。这样写,正与首联“连山到海隅”相应,使其语言夸张而又不失真实。“阴晴众壑殊”从侧面再作渲染。“众”字写山谷之多。“殊”字写气候之差异:同一时间内,各山谷间有阴有晴,半阴半晴,光怪陆离。如此神奇绝妙的景物气象非高山深谷是不可能有的。这句与“白云”、“青霭”一联相应,是在给山着色点染,使诗人笔下的终南山,既有高峻广大之貌,又有妩媚多姿之美。

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运用白描手法,写诗人在山中游赏了一整天,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想找个地方投宿,但山深人稀,不见村落,忽闻隔溪有伐木声,便寻声探问。这一联虽在写人的活动,但仍是写山,以人烟稀少,从旁烘托山势之高。“暮投”二字,暗点山景之胜。诗人流连忘返,尚不足以尽兴,故探询住处,以待明日再游。如此匠心经营,意在以小衬大,以有限显无穷。所以清人沈德潜说:“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集》)这是很有见地的。如此结尾极为精彩,犹如画龙点睛,使全篇呈现光彩,生趣盎然,具有玩味不尽之妙。

全诗八句四十个字,采用了大笔勾勒、远近结合、大小相衬、虚实相生等手法,把终南山巍峨磅礴的气势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诵读这样的山水名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是一幅雄伟高大、壮丽多姿、气象万千、意境空灵的山水图。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的确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沈德潜评此诗说:“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这评语并非过誉。

情调高昂风格豪壮

——读《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虽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但他早期也创作了不少以军旅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篇。这些诗,情调高昂,风格豪壮,代表了他诗歌创作雄浑的一面。《使至塞上》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大胜吐蕃。是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塞上,宣慰将士,写下了这首边塞名篇。有人说此诗是他出使途中所作。诗人写诗即景成篇的固然有,然而事后命笔的更为常见,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王维创作这首诗的时地。

“使至塞上”是出使边塞的意思。

起首两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即将赴边宣慰将士。“单车”,即轻车简从,说明此次出塞车仗随从不多,规模不大,暗含独当重任之意。“问边”二字,交代了赴边的任务和目的,是慰问边防将士。一个“欲”字,告诉读者,诗人即将出发了,此去征途有多远呢?“属国过居延”,远在居延之外。“属国”,汉代把那些已属于汉朝而仍保留其原国号的附属国,称为“属国”。一说“属国”,为典属国的简称。“典属国”是秦汉时官名,说苏武出使匈奴,回朝后被任为“典属国”(外交官),王维奉使问边,故以“属国”自称。此说亦能讲得通。但古代以官职自称的例子恐怕不多,故此说不太可靠。“居延”,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凉州有张掖,是居延属国。汉末居延已设置为县。不少选本把“属国过居延”解释为“经过居延属国”的倒文,这是不对的。居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诗人要去的甘肃武威(凉州)距离还很远,再说诗人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根本就不可能要经过居延。因此“属国过居延”的“过”字,不是“经过”,而是远过、超过的意思。此二句,有的本子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如《文苑英华》、《唐宋诗举要》),疑是后人所改。

同类推荐
  • 壶怪

    壶怪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对宜兴紫砂壶的赞美。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应该看到,这个赞美并不过分。但是如果古诗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信的话,宜兴的紫砂陶在北宋时就与龙泉窑的青瓷水注或哥窑的笔架山一起摆在文人墨客的案头了。不过它一开始并没有以艺术的面目出现,而是像其它许多陶瓷器创始时一样,是作为日用品解决生活问题的。直至明代洪武七年,废龙团茶改散茶以后,它才逐步成为文士把玩的茗器或案头清供。
  • 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

    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

    本书收录了作者55篇研究《红楼梦》的文章,附录5篇,收录有媒体不同时期对作者的采访。作者在自序中说:“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曾担任过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杂志社主编,2004年当选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这些工作经历使得我与新时期红学发展的许多事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的一些文章、讲话以及接受的采访等,对了解新时期红学的发展,或许还是有一些价值的。”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 我欢喜生命本来的样子

    我欢喜生命本来的样子

    本书为李叔同作品精选集,收录了李叔同有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禅心修养、私人书信等方面的文章,分为“出家前后”“艺术丛谈”“明月禅心”“经国文章”“良师益友”五辑。其文风真挚朴实,充满情感,尽显弘一大师生命本来的样子。文中配以李叔同的书法、绘画、照片等,领略他博大而独具魅力的精神世界。
  •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何处不江湖,随处皆梁山,山不高,名却大。有逼着去的,有裹挟去的,有去发财的,有曲线做官的,有龙有蛇,有猪有狗――最后,人去了,山还在。
热门推荐
  • 观涛奇禅师语录

    观涛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爱暖时光

    唯爱暖时光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她以为自己捡到了宝,哪知却是个让人无比头疼的麻烦精。他那两张面孔,一张天真无邪,一张复杂难懂。双子座的典型楼歆也不知自己是幸还是不幸——替人跑个腿把自己跑进了警察局,吃个饭把自己吃上了餐厅的黑名单,就连参加个Party,家里都能凭空多出一个不速之客……哎,等等,这个人……不就是让自己倒了一串霉的“始作俑者”吗?!可是,怎么感觉他现在有点……蠢萌蠢萌的?“我是谁?你是谁?你认识我吗?我是干什么的?”“……”天哪,这个失忆了就变成话痨的“巨婴”到底是谁家的!
  • BH穿越:七皇子,你死定了!

    BH穿越:七皇子,你死定了!

    一朝穿越遇到美若谪仙的他,她对他一见钟情,然而,他的心里却始终只有另一个女子。当她想尽一切办法,将她勾到手,对他甜腻的说着:“师父,抱抱。”然而,她却意外的发现,他的身份竟然是当朝的七皇子。好呀,居然隐瞒她,骗她骗得那么的悲惨,那么,七皇子,你死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灭道主

    不灭道主

    神魔在大地深处沉睡,大妖在高山之巅俯瞰。皇朝帝国,门阀世家,仙道巫蛮,江湖帮派纷乱交织。少年弹剑高歌,一曲剑音惊九天,双掌降龙镇乾坤,叱咤万界,诸天至尊。
  • 豪门绝恋,总裁独宠美艳妻

    豪门绝恋,总裁独宠美艳妻

    三年前,她被一个恶魔占为己有,并且总是在事后她一颗避孕药。有一天,他也厌倦了,大发善心将她放走,可是那被折磨的日夜,却牢牢的刻在了她的心上。她牺牲一切,只为只为救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只是老天是不公平的,最亲的弟弟还是走了。而那一夜,她还失去了自己另外一位至亲……殷虹的血迹,从楚以宣的腿间流下。楚以宣流产了。“宫尚溪,我肚子里的孩子加上我弟弟两条人命,我不欠你什么了!”多年后……“妈妈,这个叔叔长得好好看哦,妈妈,就让他做我的爸爸吧!”楚以宣一直拒绝,而宫尚溪恢复了自己的健康之后,一直在穷追猛打着。而楚晗晗这个小丫头,人小鬼大。不仅将自己的妈妈给卖了,还坑的一手准爸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霸之帝国学院

    学霸之帝国学院

    季琀君:“这位同学,请问高三报名点在哪儿?”孙锦然一个眼神都未施舍直接飘过。当季琀君向孙锦然表白时,“不管你有什么,哪怕是怪病,我也还是很喜欢很喜欢你!”当季琀君决定与孙锦然在一起时,“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孙锦然迟疑了,“你真的愿意吗?”季琀君点头。孙锦然释然地将季琀君拥在怀里,“我会好好的,你也要好好的。”
  • 将门医妃

    将门医妃

    蕙质兰心,满腹才华的将门庶女,嫁给满腹权谋算计,不受宠的三皇子。她护他,他防她。她爱他,他负她。当他幡然醒悟时,她却为他徘徊生死之间,病入膏肓。“活下去,我允你一事,否则,大将军府和相府将血流成河!”沉稳腹黑,算无遗策的三皇子,从未说过,他的心,早已为慕子衿着迷,恨入骨髓、宠如心。魔,且无药可医。
  • 那一段岁月

    那一段岁月

    我挪着拴了铁链似的双脚,沉重地走在这个小城的桥头,悲凉的心情难以言表。正当我心灰意冷打算往回走的时候,夕阳的余晖中,那个怀抱二胡的人突然出现了。我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怔怔地望着他,望着他……啊,他向我这边走来了,走近了……我一动不敢动。怀抱二胡的人来到我身边,停住了。他怯怯地说:“大姐,想听二胡吗?曲子随便点,有两元钱就给,没有也无妨,就算行个方便吧。”这个人刚说完,就在桥边的石阶上坐下来,将二胡放在膝上,拉了起来。他拉的是一首老曲子《望星空》。
  • 重生末世追妻帝少

    重生末世追妻帝少

    穿成小说中快要领盒饭的实验体女配,某女欲哭无泪。死前见到女主,某女发狠了,你丫不让我好过,你也表想当成末世女王!报复成功的某女再次醒来,没回到自已的世界,却重生在原主末世前。明知女主将她当眼中盯,某女却还含泪放过女主一百次。遇上个冷男少将,第一次被冷冻;第二次被告白;第三次被求婚;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末世第一强者绝对是弯的。“你!我娶定了!”对于某少将霸道求婚,某女只是酷酷地回了句:“有病。”“楠楠乖,相爱的人不在乎性别的。”面对着如此厚脸皮,某女无语望天,她真的没时间,女主还等着跟她‘相爱相杀’!一生缘,缠一生,事事非非,唯爱不变!
  • 怨你一眼温柔

    怨你一眼温柔

    高露露记得刚刚开始和乐雨霖在一起的时候,乐雨霖对自己非常照顾,经常对自己嘘寒问暖,有时候也是经常看到自己在寒风中,就会脱下自己的外套,当时高露露觉得这就是自己一辈子想要找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