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900000002

第2章 先秦学术之渊源

凡事必合因缘二者而成。因如种子,缘如雨露;无种子,固无嘉谷;无雨露,虽有种子,嘉谷亦不能生也。先秦诸子之学,常以前此之宗教及哲学思想为其因,东周以后之社会情势为其缘。今先论古代之宗教及哲学思想。

邃初之民,必笃于教。而宗教之程度,亦自有其高下之殊。初民睹人之生死寤寐,以为躯壳之外,必别有其精神存焉。又不知人与物之别,且不知生物与无生物之别也。以为一切物皆有其精神如人,乃从而祈之,报之,厌之,逐之,是为拜物之教。八蜡之祭,迎猫迎虎,且及于坊与水庸,《礼记·郊特牲》。盖其遗迹。此时代之思想,程度甚低,影响于学术者盖少。惟其遗迹,迄今未能尽去;而其思想,亦或存于愚夫愚妇之心耳。

稍进,则为崇拜祖先。盖古代社会,抟结之范围甚隘。生活所资,惟是一族之人,互相依赖。立身之道,以及智识技艺,亦惟恃族中长老,为之牖启。故与并世之人,关系多疏,而报本追远之情转切。一切丰功伟绩,皆以传诸本族先世之酋豪。而其人遂若介乎神与人之间。以情谊论,先世之酋豪,固应保佑我;以能力论,先世之酋豪,亦必能保佑我矣。凡氏族社会,必有其所崇拜之祖先,以此。我国民尊祖之念,及其崇古之情,其根荄,实皆植于此时者也。

人类之初,仅能取天然之物以自养而已。所谓搜集及渔猎之世也,见第三章。稍进,乃能从事于农牧。农牧之世,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天。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焉。自物魅进至于人鬼,更进而至于天神地祇,盖宗教演进自然之序。而封建之世,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至于庶民奴婢,各有等级,各有职司。于是本诸社会之等差,悬拟神灵之组织,而神亦判其尊卑,分其职守焉。我国宗教之演进,大略如此。

徒有崇拜之对象,而无理论以统驭之,解释之,不足以言学问也。人者,理智之动物,初虽蒙昧,积久则渐进于开明。故宗教进步,而哲学乃随之而起。哲学家之所论,在今日,可分为两大端:曰宇宙论,曰认识论。认识论必研求稍久,乃能发生。古人之所殚心,则皆今所谓宇宙论也。

宇果有际乎?宙果有初乎?此非人之所能知也。今之哲学家,于此,已置诸不论不议之列。然此非古人所知也。万物生于宇宙之中,我亦万物之一;明乎宇宙及万物,则我之所以为我者,自无不明;而我之所以处我者,亦自无不当矣。古人之殚心于宇宙论,盖以此也。

大事不可知也,则本诸小事以为推。此思想自然之途径,亦古人所莫能外也。古之人,见人之生,必由男女之合,而鸟亦有雌雄,兽亦有牝牡也,则以为天地之生万物,亦若是则已矣。故曰:“天神引出万物,地祇提出万物”;《说文解字》。又曰:“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也。

哲学之识,在能解释一切现象,若或可通,或不可通,则其说无以自立矣。日月之代明,水火之相克,此皆足以坚古人阴阳二元之信念者也。顾时则有四,何以释之?于是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说。《易·系辞传》。日生于东而没于西,气燠于南而塞于北,于是以四时配四方。四方合中央而为五;益之以上方则为六;又益四隅于四正,则为八方;合中央于八方,则成九宫。伏羲所画八卦,初盖以为分主八方之神;其在中央者,则下行九宫之太乙也。《后汉书·张衡传》注引《乾凿度》郑注:“太乙者,北辰神名也。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地神之所居,故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乙下行九宫,从坎宫始,自此而坤,而震,而巽,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由此而乾,而兑,而艮,而离,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之星,而反紫宫也。”至于虞、夏之间,乃又有所谓五行之说。五行见《书·洪范》,乃箕子述夏法。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盖民用最切之物,《礼记·礼运》:“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饮食即指土,洪范所谓“土爰稼穑”也。宗教家乃按其性质,而分布之于五方。思想幼稚之世,以为凡事必皆有神焉以司之,而神亦皆有人格,于是有五帝六天之说。见《礼记·郊特牲正义》。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主春生。南方赤帝赤熛怒,主夏长。西方白帝白招拒,主秋成。北方黑帝汁光纪,主冬藏。而中央黄帝含枢纽,寄王四季,不名时。以四时化育,皆须土也。昊天上帝耀魄宝,居于北辰,无所事事。盖“卑者亲事”,《白虎通义·王行篇》。封建时代之思想则然;而以四时生育之功,悉归诸天神,则又农牧时代之思想也。四序代谢,则五帝亦各司其功,功成者退。故有五德终始之说。见第十四章。地上之事,悉由天神统治;为天神之代表者,实惟人君;而古代家族思想甚重,以人拟天,乃有感生之说。见《诗·生民疏》引《五经异义》。凡此,皆古代根于宗教之哲学也。

根据于宗教之哲学,虽亦自有其理,而其理究不甚圆也。思想益进,则合理之说益盛。虽非宗教所能封,而亦未敢显与宗教立异;且宗教之说,侗而不确实,本无不可附合也;于是新说与旧说,遂并合为一。思想幼稚之世,其见一物,则以为一物而已。稍进,乃知析物而求其质。于是有五行之说。此其思想,较以一物视一物者为有进矣。然物质何以分此五类,无确实之根据也。又进,乃以一切物悉为一种原质所成,而名此原质曰气。为调和旧说起见,乃谓气之凝集之疏密,为五种物质之成因。说五行之次者,所谓“水最微为一,火渐著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也。《洪范正义》。既以原质之疏密,解释物之可见不可见,即可以是解释人之形体与精神。故曰:“体魄则降,知气在上”;《礼记·礼运》。知与哲通,哲、晰实亦一字,故知有光明之义。又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也。《礼记·祭义》夫如是,则恒人所谓有无,只是物之隐显;而物之隐显,只是其原质之聚散而已。故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也。《易·系辞传》。既以是解释万物,亦可以是解释宇宙。故曰:“有大易,有大初,有大始,有大素。大易者,未见气也。大初者,气之始也。大始者,形之始也。大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浑沌”,及“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而天地于是开辟焉。《周易正义》八论引《乾凿度》。《列子·天瑞》篇略同。《列子》,魏晋人所为,盖取诸《易纬》者也。

然则此所谓气者,何以忽而凝集,忽而离散邪?此则非人所能知。人之所知者,止于其聚而散,散而聚,常动而不息而已。故说宇宙者穷于易,而《易》与《春秋》,皆托始于元。参看第七章第二节。易即变动不居之谓,元则人所假定为动力之始者也。《易》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系辞传》。又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彖辞》盖谓此也。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亦指此动力言也。

人之思想,不能无所凭藉;有新事物至,必本诸旧有之思想,以求解释之道,而谋处置之方,势也。古代之宗教及哲学,为晚周之世人人所同具之思想。对于一切事物之解释及处置,必以是为之基,审矣。此诸子之学,所以虽各引一端,而异中有同,仍有不离其宗者在也。昔在苏州讲学,曾撰《论读子之法》一篇,以示诸生。今节录一段于下,以备参考。原文曰:古代哲学,最尊崇自然力。既尊崇自然力,则只有随顺,不能抵抗。故道家最贵无为。无为非无所事事之谓,谓因任自然,不参私意云耳。然则道家所谓无为,即儒家“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之意;亦即法家绝圣弃知,专任度数之意也。自然之力,无时或息。其在儒家,则因此而得自强不息之义。道家之庄、列一派,则谓万物相刃相靡,其行如驰,“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因此而得委心任运之义焉。自然力之运行,古人以为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其在道家,则因此而得祸福倚伏之义,故贵知白守黑,知雄守雌。其在儒家,则因此而得穷变通久之义,故致谨于治制之因革损益。其在法家,则因此而得“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之义,而商君等以之主张变法焉。万物虽殊,然既为同一原质所成,则其本自一。若干原质,凝集而成物,必有其所以然,是之谓命,自物言之则曰性。性命者物所受诸自然者也。自然力之运行,古人以为本有秩序,不相冲突。人能常守此定律,则天下可以大治。故言治贵反诸性命之情。故有反本正本之义。儒家言尽性可以尽物,道家言善养生者可以托天下,理实由此。抑春秋之义,正次王,王次春,言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而法家言形名度数,皆原于道,亦由此也。

万物既出于一,则形色虽殊,原理不异。故老贵抱一,孔贵中庸。抑宇宙现象,既变动不居,则所谓真理,只有变之一字耳。执一端以为中,将不转瞬而已失其中矣。故贵抱一而戒执一,贵得中而戒执中,抱一守中,又即贵虚贵无之旨也。然则一切现象,正惟相反,然后相成,故无是非善恶之可言,而物伦可齐也。夫道家主因任自然,而法家主整齐划一,似相反矣;然其整齐划一,乃正欲使天下皆遵守自然之律,而绝去私意,则法家之旨,与道家不相背也。儒家贵仁,而法家贱之。然其言曰:“法之为道,前者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则其所攻者,乃姑息之爱,非儒家所谓仁也。儒家重文学,而法家列之五蠹。然其言曰:“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则亦取救一时之急耳。秦有天下,遂行商君之政而不改,非法家本意也。则法家之与儒家,又不相背也。举此数端,余可类推。要之古代哲学之根本大义,仍贯通乎诸子之中。有时其言似相反者,则以其所论之事不同,史谈所谓“所从言之者异”耳。故《汉志》譬诸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本册从科学发明、数学成就、天文历法、农业科技、中医科学、纺织科技、教育科举、古代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科教知识,多角度地展示了科教的精华,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入门级的科普读物。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园冶

    园冶

    《园冶》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也是世界首部造园学专著,被日本宫廷评价为“开天工之作”,被欧美国家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它不仅展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度,也为现代别墅的建造与私人家居装修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
热门推荐
  • 丞相保重

    丞相保重

    何谓王道?不服就治。何谓霸道?服了也治。何谓王霸兼用?不管服不服,要治就治。杂王霸而兼百家,善治戎而长理政,领骄兵而御悍将,诛虓臣而戮豪强,起万众而征四海,覆一朝而定天下,蜀相杨羡也。穿越而来的杨羡本想要过着没事溜溜鸟,调戏调戏妇女的没羞没臊的生活。谁知道一下子穿成了一国之丞相,还是快要亡国的丞相。对此,杨羡只想要说:“主公啊!你的傻闺女我带不动啊!”--------------------------------------------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调教大魔王的故事。群号:799131863
  • 亦有所爱曾经少年

    亦有所爱曾经少年

    对于十七岁的林一一来说,这个盛夏,喜欢也需要拥有巨大的勇气。我们总是过多的否定自己,关于少年时的自己好像只有自卑的魔咒。当我们长大后,是否对少年时,亲手推开的如同迷雾般的爱情、亲自放弃的少年而后悔呢?
  • 神圣之渊

    神圣之渊

    在一个魔幻的世界中,鲜血抛洒战场,骑士凯旋而归,淑女小姐们抛着鲜花,魔法师匍匐着探求真理,神学家卑微着撰写经义。神权王权对立,不同教派争锋,异端邪恶躁动。就在这样一个大世之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一段属于奥托的英雄史诗开始谱写。
  • 吸血鬼的牙印

    吸血鬼的牙印

    被吸血鬼咬过的人,无一例外地,都会加入到夜行的行列中……他的故事十多年前,像他这么大的少年,敢于做出同样抉择的并不多。他和别的孩子不同,从差不多记事开始,就不曾因为打针之类的痛苦而掉过眼泪。他对周遭的白衣人们有着一种天生的信赖,无论面对的是他们挂在脸上的微笑,还是捏在手上的针尖。他就这样仰面躺着,仿佛睡在小船里一样悠哉,唯有不断闪现的刺目灯光能在他心头扬起微澜。与他的淡定相比,周遭那些神情严峻的医生、护士们倒更显得紧张。
  • 江宁探案录

    江宁探案录

    南京城侦探王江宁与农学教授梅檀、神秘道士吕冲元因一起离奇案件而结识并携手踏上千里追凶之路。静止在荒野上的死亡列车,一夜之间血流成河的土匪村寨,寺庙中离奇横死的古董商,从不涉足俗世却另有隐情的封闭村落……他们能否抽丝剥茧,拨开层层迷雾找到隐藏的真相?
  • 凰权歌天下

    凰权歌天下

    后世对南梁顺统帝推崇备至,盛赞其在位期间,乃大梁盛世之序幕。有趣的是,在所有歌功颂德的文献记录中,都非常一致的提到,顺统帝一生唯一之污点:帝独宠皇后谢氏甚!“你要做什么?”他瘫在地上,只见她一手拿着匕首一手却伸进他的亵衣之中。“殿下以为呢?”她缓缓扯开他的衣襟,举起手将匕首一举刺下……“你就不怕遭报应吗?”她懒懒地躺在榻上手上慢慢涂着丹蔻,瞧这下面一脸狼狈的女人邪邪一笑道:“报应?在这里,本宫就是报应!”
  • 背叛(吸血鬼日志系列#3)

    背叛(吸血鬼日志系列#3)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wkkk.net (Turned)BETRAYED is book #3 in the #1 Bestselling series...
  • 情深不悔,季先生别来无恙

    情深不悔,季先生别来无恙

    谈云舒与季庭安的渊源要从一辆公交车说起,“徒手勒脖子”事件后,季庭安对那个一头卷发的小姑娘印象深刻。后来,他看着她被接回谈家,成了谈家的养女,和他成了亲密的好朋友。他自己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放不下她的,也许是夜晚回家的公交车上,他看着她微红的脸出神;也许是那次他们被困在山顶,谈云舒第一次对他吐露心事;又也许,是一起演奏的时候,他对上她的双眼……他一直耐心等她慢慢长大,最后却等来一场惊天的事故,家仇母命,他们被迫走到两个对立面,再也无法牵手。五年之后,当所有的迷雾层层拨开,他们还能否并肩如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断剑魔刀

    断剑魔刀

    沈锦样子看上去有些讷木,但他这并不是真傻而是太过于憨厚老实!龍剑飞一身冷傲之气,好强争胜,江湖中人都称其为快剑手;李芊芊谈吐风趣优雅。
  • 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当来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