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900000007

第7章 道家(2)

古代民权不发达,一国之事,恒操于少数贵族之手。此少数贵族,则惟务剥民以自利,以遂其淫侈之欲。甚至争城争地,或眩惑于珠玉重器,糜烂其民而战之。民固深被其殃,彼亦未尝不还受其祸。古代之亡国败家,由此者盖不少也。详见拙撰《大同释义》第五篇。故老子深戒之。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又曰:“甚爱者必大费,多藏者必厚亡。”又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又曰:“夫隹同惟。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古所谓大同郅治之世,其民初无阶级之分。故其利害不相冲突。利害不相冲突,则无相贼害之事。人既不相贼害,自不必有治之之法律,并不必有教之之训条矣。道德此非老子书所谓道德,乃今日通常所用之道德字也。法律,其为物虽殊,其为既有恶之后,乃教人去之,而使之从事于所谓善,则一也。然则既有道德法律,其社会,即非纯善之社会矣。故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又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又曰:“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也。随社会之变乱,而日出其法以治之,此犹治病者日事对证疗法,而不为根本之图。治法愈繁,其去健康愈远。则何如尽弃现在之法,而别为治本之计乎?故曰:“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所谓圣知者,非明于事理之圣知,乃随社会病态之变幻,而日出其对证疗法以治之之圣知。然则所谓孝慈者,亦非真父子相爱之孝慈,乃父子相夷,而禁之使不得然之孝慈;所谓巧者,非供民用之械器;所谓利者,非厚民生之物品;乃专供少数人淫侈之物,使民艳之而不能得,而因以引起其争夺之心者耳。老子又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言有奢侈者,则使人相形之下,自觉其贫乏。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言以权力伏人,即不啻教人知有权力,而其人亦将用权力以相抗。民之轻死,以其奉生之厚”,言轻死者,皆因迫于贫乏,而其自觉贫乏,正因其生活程度之高。

谓此也。所谓绝圣弃知,自非争讼未息,而先去法庭;盗贼遍野,而先去军警。然徒恃军警及法庭,终不可谓治之至,而必别有其根本之图,则其义皎然矣。《老子》曰:“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此上疑夺“镇之以”三字。夫彼也。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此语看似迂阔。然设使今日之豪富,能尽革其淫侈之习;有权力者,能尽弃其权力,而一与凡民同,民果尚有欲乎?民皆无欲,天下尚有不定者乎?此义诚非旦夕可行,然语夫治之至,则舍此固莫属也。

人心之险恶,既因社会组织之堕落而然,非因物质文明之进步而至,则知《老子》所谓“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绝不足怪。何则?人对于天然之知识,及其克服天然之能力,虽日有增加,断不至因此而相欺相贼。至于诈愚之智,侵怯之勇,则本乃社会之病态;此犹病者之神经过敏,本须使之镇静,乃能复于康健也。故谓道家欲毁弃物质文明,或谓道家欲闭塞人民之知识,皆全失道家之意者也。

(第三节)庄子

庄子之学,与老子相似而实不同。《天下》篇曰:“笏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此数语,最能道出庄子学术真相。庄子之意:以为天地万物,皆一气变化所成,其变化人无从预知之;故同在宇宙之中者,彼此亦不能相知。世之执其所见,自谓能知者,均属妄说。执此妄说,而欲施诸天下,则纷扰起矣。故治天下之法,莫如泯是非。泯是非则不执成见。凡事皆当尽力考察,随时变换办法,以求适合,即今重客观而戒恃主观之说也。至于人之所以自处,则将来之祸福,既不可知,自莫如委心任运,听其所之。心无适莫,则所谓祸者,即已根本无存矣。老子之主清虚,主卑弱,仍系为应事起见,所谈者多处事之术;庄周则意在破执,专谈玄理,故曰其学相似而不同。然其宗旨,则究于老子为近。故《史记》谓其“于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而《庄子》书中,称颂老子之辞,亦最多也。

庄周,《汉志》云宋人。《史记》云“蒙人,尝为蒙漆园吏。”汉蒙县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故宋境也。《汉志》云其书五十二篇,而今传本只三十三篇。陆德明曰:“《汉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言多诡诞,或类占梦书,故注者以意去取。其《内篇》众家并同。自余或有外而无杂。惟郭子玄所注,特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郭《注》即今本也。其注实本于向秀,可看《四库书目提要》。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除《杂篇》中之《说剑》、《渔父》、《列御寇》三篇外,大抵精绝。盖其杂者,已为前人所删矣。论者多独重《内篇》,实未免以耳为目也。

《庄子·天地》篇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此言万物之生,皆系分得大自然之一部分。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有分,言有彼此之分界。盖物体同出于大自然。设无彼此之分界,则只浑然之一体,不能成其为物也。且同祖,始也。然,成也。无间,即小之义。物之始成,其体极小,所谓万物始于至微也。留《释文》云“或作流”,当从之。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此推原物之所自始也。《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朽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朽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寓言》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此言物既成之后,仍变化不已也。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又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此等变化,庄子以为即万物所自为,而非别有一人焉以司之。故《齐物论》篇,譬诸风之万寂怒号,而曰:“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咸其自取,怒者其谁”也。

设使世界而如宗教家之说,有一天神焉以主之,则其原因至简,能知此天神,即能知世界之真相矣。若万物之变化,其原因即在乎万物,则以世界之广大,现象之纷繁,遍观尽识,势有不能,又何从知变化之所自,而据以逆测其将来?故庄子之论世界,迳以为不可知也。其说尽于《秋水》篇“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四语。量无穷,从空间言;时无止,从时间言;分无常,言物之变化不定;此可为彼;彼亦可以为此,故其界限不立。终始无故,则言其因果之不可知也。

人不惟不能知世界也,亦彼此不能相知。以凡物所恃以为知之官能不同,而其所处之境又不同也。《齐物论》:“齧缺问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曰: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即此理。

不惟彼此不能相知也,即己亦不能自知。以人之情缘境而异,而其所处之境,无从预知也。《齐物论》曰:“丽之姬,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始之泣也。”此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何异?“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故曰:“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同溺。丧而不知归者邪?”

人之有知,惟恃感觉,而感觉实不足恃,此世界之所以终不可知也。《天道》篇曰:“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同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谓此也。

即谓形色名声,为可以得物之情,亦惟能得其形迹,而合诸物而成之共相,不可知也。《则阳》篇曰:“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今指马之百体而不得马,而马系于前者,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理者分形,道者共相,合马之百体,人能知为马;合殊理之万物,人不能知为道,以其一有形,一无形;一体小而系于前,一则不能遍察也。

然则人之所谓知者,皆强执一见而自以为是耳,所谓“随其成心而师之”也。若去此成心,则已空洞无物。故曰:“未成乎心而有是非,犹今日适越而昔至”,言其无是理也。名家之“今日适越而昔来”,别是一理,见后。此则随俗为解,以为必无之义,盖此本成语,名家反其意以显名理,庄生则随俗用之也。

是非既不可知,故辩论之胜负,全与是非无涉。《齐物论》曰:“使我与若辩,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我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盖世既无一人能真知他人,自无一人能判定他人之是非者,顾执一己之是非,而欲强天下以从我,无怪其徒滋纷扰也。然执一己之是非,以为天下之公是非不可,而在一定标准之下,而曰:我之是非如是,则固无不可。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也。故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秋水》。

天下既无是非矣,复事学问何为?曰:不然,摧邪所以显正。庄生之齐是非,正以执一己之是非,以为天下之公是非者,贻害甚烈,故欲辞而辟之耳。知一己之是非,不可以为天下之公是非,则能随顺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而己之所以自处者,亦得其道矣。《秋水》篇:北海若语河伯以齐是非之旨。河伯诘之曰:“然则何贵于道。”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知道者必达于理”,谓明于原理,则能知事物之真相。“达于理者必明于权”,言能知事物之真相,则能知其处置之方也。解牛者“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养生主》。养虎者“时其饥饱,达其怒心”,《人间世》。正是此旨。《则阳》篇:“长梧封人谓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则其实亦灭裂而报予。”强执一己之是非,而施诸天下,终必召卤莽灭裂之报,正由其不知道,不明理,故不达权,以至于是也。

此皆庄周之治术也。至其自处之方,则在于顺时而安命。盖自然之力甚大,吾固无从与之抗;不能与抗,而强欲抗之,则徒自寻烦恼而已。《大宗师》曰:“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又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惟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皆极言自然力之不可抗也。自然力既不可抗,则惟有委心任运,听其所之。故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夫一切听其自然,似不足避祸而得福者。然所谓祸福者,本非身外实有此境,乃吾心自以为福,以为祸耳。《庚桑楚》篇所谓:“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心苟泯乎祸福之见,则祸已不待去而去,祸去即得福矣。故“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为庄周所谓养生之主。

同类推荐
  •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本书选取了顾炎武的励志佳作,系统阐述了他在政治、经济、政事等方面的观点,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作品质朴方正,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构建了对未来的美好蓝图,表现了顾炎武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最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公是吸血鬼

    我的老公是吸血鬼

    在一个雨天被我救下的婴儿是血族的后裔,也就是吸血鬼。等我知道真相的时候,已经回不了头了,他已经成了与我‘血脉相连’的‘儿子’,我承认我离不开他。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爱上冷血的吸血鬼,更没想到过,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变成那样的生物。众叛亲离,无力挽回,若命如此,用命破之。
  • 我让你走投无路

    我让你走投无路

    天润公司陷入瘫痪。天润公司主营现代办公用品,代理销售进口办公用具,诸如碎纸机、复印机、装订机之类。天润公司在高新区一幢写字楼里租了一间四十平米的写字间做经营场地。里外两间,里间用铝合金窗隔开,是经理田宗骐的办公室,外间散放着几张写字台,供销售人员使用。天润公司很长时间都处于清闲状态,没有几个销售人员,也没有多少客户登门,可是今天人却多得找不到插脚之地,而且清一色都是天润公司的债主,像是事先约好的一样,债主们从早上8点开始,就一个跟一个的鱼贯而入,各自寻着自认为舒适的位置,坐下来专候田宗骐的到来。
  • 刀走偏锋

    刀走偏锋

    本书围绕一九五五年四月“万隆会议”期间,国共情报机构展开的针对中共代表团暗杀与反暗杀的较量。主人公林川是中共情报机构培养的新一代情报人员,在敌我双方的又一轮博弈中被上级派往印度尼西亚。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孤身打入国民党情报机构驻雅加达特别行动队,代号“铁血军”的组织,面对一道道扑簌迷离的凶险考验,他赢得了敌特头子“蝰蛇”的信任,并在关键时刻中流砥柱,和他的战友们挫败了“蝰蛇”刺杀周恩来的阴谋。他是一个孤胆英雄,谋略与胆量使他将历史的偶然转换成历史的必然。
  • 女人成功的资本

    女人成功的资本

    本书从“束缚女人发展”的个中缘由入手,深入地剖析了女人要想成功需要突破的重重障碍与樊篱。让女性朋友们在阅读的同时,明白“自我”“梦想”等因素的重要性。有自我才有资本,有梦想才能成功,有强大的心灵,能扛得起生活重压的女人,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本书实例实用性强,贴近生活,是女性朋友成功路上的一个小帮手。通过阅读本书,每一位女性都可以找到提升自身资本的良方,如果你能够从中吸收营养,擅用自身的女性资本,就能为自己的人生平添一份自信,就能更加游刃有余地游走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神魂游戏界之无名系统

    神魂游戏界之无名系统

    爱情还是力量,神族还是魔族,成神还是入魔,成功还是堕落,天地浩劫,爱谁,,,,,
  • 九龙奇案录

    九龙奇案录

    辰御天代替天子,带着一幅虎画,去凌州府替老献王祝寿,却不想从此卷进了一连串的离奇迷案之中......
  • 逍遥自在生

    逍遥自在生

    逍遥自在生,又名仙灵九道。仙创世,骨肉为九灵。神魂创世界,衍生无尽生灵。万万年来,生灵不断繁衍,掠夺无数本源。九圣化九邪,开启灭世之战。一个能够突破九灵血脉桎梏的黑色心脏,九灵毁灭大战,道则尽消,天地破碎。而无数年后,杨旭来到了这片世界,开启了一段又一段的传说……PS: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喜欢!投资推荐收藏!每一次点击都是一种支持!
  • 暮焚绡情,腹黑将军别宠我

    暮焚绡情,腹黑将军别宠我

    他本是手持长枪的战神焚暮,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杀敌无数,屡建奇功,却在一次征战意外中被奸人所害掉落悬崖被她所救。她本是在山谷里长大的少女萧绡,却在采摘药草中遇无意中发现了身受重伤的他。他本是才艺双绝的梅子轩,一向深谋远虑的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在遗落的棋局中竟然把她也算进去了。为了给与她想要的自由,宁可负天下人也绝不负她。而等她满怀欣喜去找她所爱的那个人时,她深爱的男子却娶了别的女子,她黯然神伤悄然离去,却被人陷害毁掉了容貌废掉了武功。等他找到他时却发现她已对他恨之入骨,只是一心想要杀了他。可有一个人从头到尾默默守护,纵使心已经千疮百孔,他也一直都原地等着他。既然如此,黄泉路上,究竟她会如何选择?
  • 登岭望

    登岭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殊师利问经

    文殊师利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