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5200000009

第9章 卷一(6)

康成,指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治经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网罗众家,融通为一,曾遍注群经,是汉代最为著名的经学集大成者。所著《六艺论》、《驳许慎五经异义》等叙述经学传授的源流及论《六经》要旨,今佚。清袁钧《郑氏佚书》和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均辑有一卷。

宋均(22—?),字叔庠,南阳安众(今河南南阳)人。少好经书,通《诗》、《礼》,善论辩,官至河南太守。他是东汉时期纬书的主要诠释者。著有《尚书纬考灵曜》、《易纬通卦验》、《易纬传》、《书纬注》、《礼纬注》、《乐纬注》、《春秋纬注》、《论语谶注》等。

郑小同,郑玄之孙,三国魏北海人。少有名誉,学综六经。历官郎中、侍中,封关内侯。为高贵乡公曹髦讲授《尚书》。司马昭曾疑郑小同窥其密函,被毒杀。传郑玄经学,生前曾编定郑玄论著十一卷,已佚。今存《郑志》、《补遗》等。

贾,指贾逵;马,指马融;何,指何休;许,指许慎;均属东汉经学家。贾逵(30—101),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西汉名儒贾谊后裔,西汉经学家贾徽之子。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兼通《穀梁》等今文经学。史称其所撰经传义诂及论难达百余万言。今均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汉学堂丛书》均有辑录。马融(79—166),字季长,左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古文经学家。安帝时,任校书郎,诣东观(朝廷藏书处)典校秘书。桓帝时,外任南郡太守。后拜议郎,重返东观,从事著述,教授弟子数千。著有《春秋三传异同说》,遍注《孝经》、《论语》、《诗经》、三礼、《尚书》及《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晚年为外戚梁冀草奏李固,并作《大将西第颂》,颇为儒林所讥。何休(129—182),字劭公,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东汉今文经学家,长于《春秋公羊传》。著有《公羊经传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盲》、《穀梁废疾》等。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曾任郡功曹、举孝廉,迁太尉、南阁祭酒。师从名儒贾逵,并与马融同校书于东观,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誉。所著《说文解字》对后世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另著有《五经异义》,今佚,可参考清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

孙奭(962—1033),字宗古,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博平城)人。北宋端拱二年(989)以九经及第,为莒县主簿,迁大理评事,后为国子监直讲。曾奉敕与邢昺等人校正诸经正义,著有《五经节解》、《五服制度》、《乐图记》、《祀录》等。

臧玉林,指臧琳(1650—1713),字玉林,江苏武进人。康熙间补县学生。生平博极群书,尤精《尔雅》、《说文》之学。著有《经义杂记》、《尚书集解》等。

郦氏,指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郦范曾经担任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仕途通畅,由太守、刺史至河南(今洛阳)尹等职。《水经注》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更为丰富。《水经注》不仅是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黎崱,字景高,号东山,安南国人。元至元中,元世祖伐安南,崱入朝,授奉议大夫,居于汉阳。所撰《安南志略记》,叙述详赡,可与《元史列传》、《明史》参稽互考。

孔广森(1752—1786),字众仲,一字撝约,号顨轩,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八代孙,袭衍圣公。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戴震门生,又师事桐城姚鼐和常州庄存与,以骈文知名,并对公羊学复兴有一定影响。著有《春秋公羊通义》、《大戴礼记补注》、《礼学卮言》、《经学卮言》等。

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修编。以治汉代象数易学著称,学界有“孤经绝学”之称。善诗词,与恽敬同为阳湖派之首。著有《虞氏易礼》、《虞氏易事》、《虞氏易言》、《虞氏易候》、《周易荀氏九家义》;还著有《茗柯文集》、《茗柯词》。并编有《词选》、《七十家赋钞》等。

刘逢禄(1776—1829),字申受,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任礼部主事。少从外祖庄存与、舅父庄述祖研习今文经学,笃守今文经学家法。著有《公羊何氏释例》、《公羊何氏解诂笺》、《申何难郑》、《春秋论》、《论语述何》等多种。本书卷四载有他的小传。

董子,指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汉景帝时立为博士。以治《春秋公羊传》闻名。因上“天人三策”,建议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所著《春秋繁露》十七卷,是汉代《公羊》学的代表性著作。

陈硕甫,指陈奂(1786—1863),字硕甫,号师竹。晚年因居苏州南园,自号“南园老人”。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咸丰时,举孝廉方正。受学于段玉裁。同治二年(1863),应曾国藩之聘入幕,不久病逝。所著《诗毛氏传疏》,以考据详明,引证赅博著称。本书卷五载有他的小传。

阮文达,指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授编修,历任巡抚、总督,至体仁阁大学士。在任职期内,组织编纂《经籍纂诂》、《畴人传》,汇刻《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撰写《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创建了诂经精舍、学海堂,推阐古圣贤说以教士,主持学术五十余年,其著述均收录于《揅经室集》。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宋齐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裴松之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八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他为之作补注。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

服,指服虔,初名重,又名祗,字子慎。河南荥阳人。不以清苦建志,入太学受业。曾以《左传》驳何休所驳汉事六十条。官拜九江太守。事载《后汉书·儒林传》有传。著有《春秋左氏解诂》。今存。

杜,指杜预(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魏司马懿之婿。西晋时官大将军,受封当阳侯。为人机敏多谋略,时人誉为“杜武库”。自称“左氏癖”,锐意研究《左传》,所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唐以前研究《左传》最著名的著作。

钱仪吉(1783—1850),初名逵吉,字蔼人,号衎石,又号新梧(一作心壶),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工科给事中,罢归。主讲粤东学海堂及河南大梁书院凡数十年。论学不持汉、宋门户。编有《三国晋南北朝会要》,体例视徐天麟有所出入,不限断以本书。著有《衎石斋纪事稿》、《刻楮集》、《旋逸小稿》、《皇舆图说》、《国朝献征集》等。

同类推荐
  • 孽海花

    孽海花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汮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龢,梁超如指梁启超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热门推荐
  • 血咒情缘

    血咒情缘

    斗气,魔法,到底什么才是主宰?爱情,仇恨,到底什么才是想要的?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里。
  • 礼仪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礼仪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以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快来看看这些礼仪常识吧!
  • 刺客列传 秦乱纪

    刺客列传 秦乱纪

    《刺客列传》讲的是三个刺客的故事,分别是曹沫、专诸、荆轲。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让他选择一个理想的生活时代,他就选择春秋战国。因为那是一个个性突出、充满浪漫色彩的时代。浪漫的时代,一切事情都会变得很有情调,很有戏剧性。这三个刺客都很有名,如果说到刺客就不能不提到他们。尽管这三个刺客出身不同,动机不同,手法不同,甚至结局也不同,但他们都是刺客中的典型人物,连太史公都在《史记》中为之立传,就算是刺客中的三个代表吧!《秦乱纪》讲的是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天下混战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内在矛盾。
  • 七少的契约旧爱

    七少的契约旧爱

    为救兄长,她被迫向早已决裂的前任求助。一纸契约,她再次回到他身边,却再不是当初被他捧在手心里的女友。签订契约的时候,他笑着说:“我的情妇不少,可是白纸黑字签订契约的,柏小姐你还是第一个。”她漠然,从女友到情妇的差距固然极大,但她早已对他了无爱意,名分又能算得了什么?后来他问她:“如果当年你知道自己家族的这段恩怨史,还会义无反顾地跟我分手吗?”她沉默良久:“我想,相对于未来不确定的事,我还是更愿意跟着自己的心走的。”终究,他们之间的爱相差太多。
  • 关于爱你,只有我知道

    关于爱你,只有我知道

    五年后,他高高在上,她低如尘埃。她扬唇微笑:“你给我三十万,我就和你在一起。”他咬牙:“苏南安,你可真贱。”五年前那场变故,她以为那是他们的结束,没想到五年后,他们的故事从一场欢爱开始……
  •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兵甲武经

    兵甲武经

    人与兽并存的世界。谁才是阴谋者!谁才是善良人!谁才是真正的王者!我又到底是谁!
  • 小魔王的成神路

    小魔王的成神路

    魔族与神族的战争永无止境,却在第十七代魔王上位后开始有了改变,因为这代魔王的第四位妻子是神族第九代神王的幺女,虽然是第四位但却是魔界的魔后。这里要讲的是第十八代魔王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墨尘。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 跟世界首富隐婚之后

    跟世界首富隐婚之后

    【完结】唐未晚重生归来,要欺她之人付出代价。只是,一不小心惹上传说中的神秘大佬陆北骁。车内,他指尖烟雾缭绕,嗓音低沉而撩人:“给你一分钟,嫁不嫁?”“你是在求婚吗?”他忽然靠近,挑眉:“我求婚的态度,不够明显么?”传闻,他不喜欢女人,不如,先闪个婚?“嫁,当然嫁。”婚后,她才知道,传闻都是假的,他分明就很喜欢女人。“乖,不要腹议,老公只喜欢你。”之后,陆大人用实力告知什么是宠妻狂魔,将她疼入了心尖。离人未晚,离人未晚,晚儿,你可知,我换你重生,为的,是能有一世与你共白头——陆北骁新书:《我靠团宠爆红娱乐圈》《我被偏执大佬霸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