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8200000001

第1章 序

在筹划编写这本图文集子的时候,曾经有很多朋友问过我,为何要取名为“长城边的中国”。而不是“长城边的中国人”,或“长城边的家园”,“中国长城与农业社会”,“长城人家”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其实,我也并没有刻意要起一个什么出格哗众的题目,以取悦读者。我既不是社会学者,也不是历史学者,更没有政治上的远大抱负,不想写一个与自己身份和能力不相符合的题材。准确地说,我充其量只是一个满腹猎奇心态的普通“驴友”。行走长城八年,车马劳顿、风餐露宿,一直以同一种心情、从东到西在一个地理地貌基本相似的地域范围中游历。所到之处,大漠黄沙、枯草砾石、峭壁危崖、黄土漫天,基本上均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而生活在这条纬线上的人们,却没有我们臆想的那样愚昧、消极、无所作为。他们与华夏土地上的其他民众一样,历代繁衍,祖辈相传,根深叶茂,香火不息。他们生性乐观,温厚大度,含辛茹苦,默默耕耘,我把他们视做这片土地的化身,是“坚韧”的代名词,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缩影,是中华民族的符号。从2001年的秋天开始,我多次沿着长城沿线行走,倒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意识驱使,只是怀着对古长城建筑历史和建筑艺术的好奇与敬仰的心绪,作漫无目的的游走。后来,走的地方多了,与长城边老百姓的接触也日渐增多,我慢慢离开自己的帐篷,走进了老乡的院子,坐上了他们的炕床,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聊起了相互都感兴趣的话题。我开始从单纯的对长城建筑与历史的敬畏,延伸到对长城两边百姓的敬畏,对古老民族的敬畏。

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国土著”与长城边的北方百姓拉近了心灵的距离。

从辽宁丹东的明长城起点到山海关,再到居庸关,一直向西延伸到西北的嘉峪关、玉门关、阳关,我反复行走在长城两边的山山水水和田园乡村间。我曾走过富庶的关东平原,也曾走过燕山山谷里的沟沟坎坎;走过贫瘠的陕、甘、宁、晋的黄土高原,也多次在河西走廊广袤的戈壁大漠流连忘返。八年间,在那无数的日日夜夜,连我自己也数不清楚,这万里旅途下来,我曾路过了多少各式各样的村庄,见过了多少不同形象的农民,睡过了多少次老乡的火炕,吃过了多少家不同口味儿的饭菜,受过了多少老乡无私的帮助。生活在长城两边勤劳简朴的农民给予我的温暖和关爱,如同我的兄弟姐妹,如同我的爹娘。我对于他们,除了敬仰,别无他念。从某种社会视觉角度观察衡量,他们用自己微弱的气息,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于是,我便产生了一种要把他们摹写出来、留存下来的心理冲动。

《长城边的中国》描述的那些人和事,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接二连三的睹物思人,自然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这种情感其实不仅是同情,还是一种敬畏与祈望。长城边的地域尽管至今依旧是十分的荒芜与贫穷,但也并不尽是满目疮痍;长城边的人们尽管贫穷拮据,却也并没有丧失对幸福生活的期待;长城边的社会尽管闭塞落伍,但终究阻挡不了历史车轮的驱动。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革,他们的处境和状态会有所改变,我也相信一定会有所改变。但是,历史是不会改变的,历史不会因现实的变迁而呈现虚幻、苍白或失真。这些曾经存在过并且很可能还会发生的事情曾是那样深深地震撼过我们的心灵,拷问过我们的良知,我将终身难忘。我们只有深刻地了解和解读这个民族、这段地域的历史,才能更有力地变革与把握现实,我想,这是不应该有什么异议的。我希望,我所讲述的这些小故事,能够得到读者的共鸣与认同,以及对长城边的社会与人的关注与关爱。

仅此而已。

作者

2011年6月

同类推荐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牺牲了,穿越了,是隋末,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夺你老李江山,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我来隋末,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我做主!我为王!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如果这是宋史1:太祖开国

    如果这是宋史1:太祖开国

    乱世是一只万花筒,能变幻出任何意想不到的东西。军阀郭威在家人尽被屠戳后登上了人世间至高无上的皇位宝座;柴荣众叛亲离濒临绝境却开始了自己百战百胜、波澜壮阔的一生;赵匡胤穷极无聊受尽白眼选择离家出走,没有任何人看好他的前景,几年之后居然轮到他来设计新一代帝国的蓝图……这一卷宋史里有太多的传奇与谜团,是一段恢弘的史诗,更是一团光怪陆离的烟云,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理解。
  • 大明军侯

    大明军侯

    新书《汉当兴》发布!!!杀异族,戍边关!报家仇,卫大明!目标十分明确的张枫在未来的永乐大帝朱老四的手下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妃常选择

    妃常选择

    穿越到陌生的朝代,初见他的那天,一袭白衣风度翩翩,心不知不觉遗落,为了他,她历尽千辛,几世轮回,只为寻求当初的承诺!他说:我爱你,我想娶你,可是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那道看不见的鸿沟要怎样跨越!她回复:不管多艰辛,我一定会来到你身边!等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智慧是对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是知识的最完美的形式。智慧虽然在各个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如对于艺术家来说,智慧指的是创造的能力,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则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外交家的智慧则更侧重于反应和语言的能力等等……
  •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侠者悼

    侠者悼

    江湖中最有威望的正派豪侠不幸陨落,从此天下大乱。恶人横行,邪教祸害人间。江流儿出身普通人家,却得豪侠的毕生功力传承,从此走上成为一个侠者的道路。“我初入江湖时便是那最高的山。”“但是,我真的好孤独啊!““儿女情长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啊!““称霸江湖?没兴趣。但你若想为非作歹翻了这天,我定将你斩于刀下。不负侠者悼。“
  • 异兽横行

    异兽横行

    当游戏世界逐渐变成另一个现实,人类打开了上帝的枷锁,进化开始继续,异能突现世间;当魔法与科技发生碰撞,是融合进化还是汰弱留强......当第三世界的恶魔降临人间,是联合反抗还是接受征服;满身猩红的主角正轩,突破人类进化的极限,继承了大破坏神蚩尤的血脉,变身成为杀戮的异兽......
  • 白莲攻略

    白莲攻略

    新书《重生影后驭夫记》已开,欢迎大家前去抚摸、宠爱。求入坑,求不养肥,养肥不是好淫~白莲说:对于想让我给他做谋士的男人,我靠得是脑子。白莲又说:对于我将来要嫁的男人,我靠得是脸。某人说:那对我呢?白莲无奈道:全身心!某人:嗯。白莲:……正经文案:这辈子,换了个身份地位,白莲知道,自己所要操心的事情就是嫁人,嫁个好人。可是,当有一天她知道了,上辈子亲人还陷在那场权利的漩涡里,是拨云见月,还是继续嫁人?某人:姑娘,这两者冲突么?
  • 诛仙前传:蛮荒行

    诛仙前传:蛮荒行

    八荒六合,九幽魔障。青云众志,锦绣河山。是年,仇忘语初登圣魔之位,率众魔屠戮青云,意图取而代之。天空里风云激荡,战局已到了扣人心弦最紧要的关头,一柄看起来平凡无奇、毫无光泽的长剑,出世、对阵前方!天成子得诛仙古剑相助,力挽狂澜,一时,仇忘语饮恨剑下,蛮荒魔教众,作鸟兽散!通天峰下令,护山法阵落!七日后,英魂归处,云海生涛。天成子两大爱徒久久僵持仍没有结果,灵尊嘶吼,天成子突隐后山禁地祖师祠堂。只是临台的两端,分别站了一人,保持着同种姿态,仿佛亘古不变……
  • 奎尔萨拉斯

    奎尔萨拉斯

    新书已上传,新书《阴阳双瓶》,希望各位能够支持一次。欢迎各位继续支持围观!!!!希尔瓦娜斯唱上层精灵的挽歌时,想的除了自己悲惨的遭遇之外为什么还有思思思念之情?洛瑟玛·塞隆为何见到他要单膝跪地?可以让伊利丹称兄道弟的家伙,是怎么做到的?为何吉安娜见到他就逃跑?想知道这些,就看这本书吧!
  • 谎毒

    谎毒

    通过梦幻离奇的叙述,来讽喻高科技社会人们的精神脆弱。
  •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本书从导向、示范、约束和惩戒等社会风习变迁影响要素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晚清时期、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至今的社会风习的表征、成因及演变趋势,着重梳理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基本脉络、动力和规律,强调导向的权威性、示范的褒贬性、约束的广泛性、惩戒的严肃性,旨在为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