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8300000003

第3章 爸爸妈妈管的太多了

更年期的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常常会以多管闲事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下面是几个中学生在一起讨论他们对父母教育方式的看法。

张扬第一个发言:

爸爸妈妈管的太多了,有一天,天气有点凉,妈妈就对我说:“天凉了,要多穿点衣服。”我就对妈妈说:“日本孩子穿的衣服很少,但是中国孩子却穿得很多。”妈妈突然说:“可你是中国人。”我已经没法和他们沟通了,有些事,我现在已经可以自己处理了。

……

父母在孩子眼中大多都是罗唆的,家里无论大事小事,父母都要管。

父母之所以会爱管闲事,除了个别是因为性格因素引起之外,大部分是受心理影响造成的。父母爱管闲事,多半是因为父母没事做,他们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儿女身上。

美国著名的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敬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人的需要在表现出来的时候非常复杂,每一方面的需要都很复杂,但有时候这些需要却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有的需要清晰,有的需要却深藏在人的意识中,当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有失落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一旦出现,人就会想方设法地排除这样的感觉。更年期的父母,他们往往会通过多管闲事来打发这种失落的挫败感。

父母如何克服多管闲事的毛病呢?

第一,父母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同时要采取正确的方式。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尊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能真正关心别人,信任别人,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但是如果为了得到别人的喜欢而搬弄是非,则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长此以往,一定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第二,更年期的父母需要有自己的事情,当父母为了目标而努力的时候,就不会把心思放到管闲事上面了。

同类推荐
  • 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家庭教育的核心首先应该是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长大成人,然后才是成绩、成才、成功。对于孩子来说,少年时期健全人格的培养正是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因此,家长不能本末倒置,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成长过程中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教子实例,旨在告诉家长,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希望家长能在阅读中得到启迪,掌握智慧育子的方法,从而更懂得如何去关爱自己的孩子,增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父教缺失是中国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导致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对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和骁勇精神的培养,影响了孩子自信、独立、坚韧、勇敢、果断、豪爽等性格品质的养成。实践证明,“父教”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家庭教育原创之作,也是一部纪实随笔集,是东子第一次全面分析孩子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本书在详细记述作者引领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感受着 做父亲(家长)的幸福,淳朴的情感、质朴的文字让人动容。?
  • 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长期研究青少年发展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Damon)针对全美12~22岁的年轻人所做的大型调查与深度访谈里,他发现目前的年轻人大约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疏离者;第二类,空想者;第三类,半吊子;第四类,有目的感。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年轻人的不同?根据戴蒙的研究与观察,今天年轻人心里所缺乏的,是动机的来源,是对于目标感的缺乏。缺乏目标会摧毀人生快乐与满足的基础。对目标的追求可以主宰一个人的一生,它不只赋予人生意义与快乐,也赋予了人生学习与追求成就的动机。目标在顺境的时候,带给人喜悦,在逆境的时候,带给人复原力,而且终其人的一生皆是如此。
  • 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

    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

    孕妇可不可以滚床单?宫外孕是老公没瞄准吗?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剖宫产什么时候该做?老婆在产房生孩子,老公们该做些什么?……一本让育龄女性安全生孩子的贴心读物。作者精选并解答了30余万人关注的关键孕产问题,是孕产版的《只有医生知道》,直播妇产科实况,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各种热播医疗剧。在这些典型的案例中,您不仅可以了解到更为细节化立体化的孕产知识,还可以真正走进产科医生们的内心世界。不看就亏大了!市面上的孕产书,真的很难选,好像都差不多。这本书寓知识于故事,还随书赠送孕期大事录,让你知道怀孕的大小事,真正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果断拿下,不纠结。愿你一儿一女拼个“好”。
热门推荐
  • 追影空梦

    追影空梦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青年不败热血!当梦在舞动,望你也心动。也看作者随影舞动,随心悸动,随笔流动!
  • 超级骗仙

    超级骗仙

    一把剑划过天空,刺破黑暗,带着呼啸的破风声,扎进粉碎的大地之中,以九尺为中心,一股庞大的波动席卷四周,似乎要将一切所见碾为尘埃!“剑来!”黑皮肤少年,五指张开,冲着天空大声的咆哮,喊出了这句经典的台词。右手化掌,仿佛握住时间所有,灰袍老者微微一笑,看着面前的黑皮肤少年,轻言细语,所有的话语消失在风中,没人听得清他在说什么,然后右手轻轻一握,远处的大地都在颤抖,一座山峰四分五裂,云海起伏,缥缈的一句话才回荡在表情惊讶的少年人耳边,“此式名为搬山。”一片漆黑的天空,如同末世降临,一个身影无比高大的巨人朝着天空愤怒地咆哮,似乎要发泄心中所有的不满,在他的脚下更远的地方,密密麻麻的敌人朝着他本来,而在巨人的身后,同样有一群修士,大喊着冲向敌人,“云宗荣耀!”下一刻,便粉身碎骨。无数的怪谲遍布城池脚下,守卫国土的将士们面漏绝望之色,却仍然没有后退一步,因为身后是更多无辜的百姓,城在人在。这里是大唐长安,它危在旦夕。
  • 当被神选择后的NPC生活

    当被神选择后的NPC生活

    退伍军官牧林意外接触到游戏世界的‘神’,为了复活自己喜欢的人,从此走上了无敌的道路,一步步成为游戏世界以及现实世界最强大的‘NPC’!且看他如何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下杀仇人,上杀魔神,为了复活自己喜欢的人,成就最强大的‘NPC’!
  • 有你倾世不孤单

    有你倾世不孤单

    抬眸,慕容樱玖盯着一旁的司寇顼,好奇的问道:“你怎么会喜欢上我呢?心悦你的天之娇女不胜其数……”话没说完,司寇顼的唇便贴了上来,堵住了她的唇。慕容樱玖红着脸躺在司寇顼的怀里,气喘吁吁。司寇顼看着慕容樱玖透红的笑脸,深情款款地道:“可我喜欢的只有你……”闻言,慕容樱玖好笑地开玩笑道:“那我让你弃尽所有也愿意吗?”又是一吻落下,而入慕容樱玖耳畔的,是司寇顼那一句毕生来实现的话语:“有你倾世不孤单……”
  • 透视地球

    透视地球

    主要从各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起源、运动、构造和特征,海陆变迁、构造运动、山川地貌等各类地质地理现象,人类对地球研究的认识方法、过程和成果。中外主要地质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透视地球》语言通俗易懂,可以让读者对地球的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本书汇集中国国学与西方文化的智慧精华,以上下篇的形式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全景展示。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昂振奋,在现代史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
  • 美男给姐笑一个

    美男给姐笑一个

    有些人的美在外貌,有些人的美在心灵,夏年初的美,大概是在名字。一心只想和江涵影过平淡生活的大男孩,在面对家庭的变故之后,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的还是最初的那份纯真。爱情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失去和拥有?挣扎与救赎?其实你只要想一想,就会明白,最美的,是你的回忆。
  • 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

    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

    你的见识,决定了你未来的样子。一个人能看得多远,离不开见识多少。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去改变现状,而是我们缺乏改变的意识和思路。本书是自媒体红人Jenny乔全新正能量“醒脑”之书。50余篇犀利且真诚的文字,篇篇有毒,句句戳心。无论是你是疑难杂症还是常见病,它都能分而解之。它不是灵鸡汤,不负责爱护你,而更像是一杯醒酒汤,隔空打醒每一个读者!帮你认清这个功利的世界和充满欲望的自己,让你更加从容和有底气。只愿你把握好眼前的每一个当下,趁着年轻美好的岁月,去见识更多的风景,让生活活出更多的可能。
  • 绝色病王公主妃

    绝色病王公主妃

    是公主,还是王爷?聪明如她,谋略如他,温柔如她,冷酷如他……到底是哪一面,又到底是哪个身份?一惜殒落的传奇:有背叛、有伤痛、有离别、有爱……他心如止水,只因疾病缠身,他攻于心计不为自己,只为那些关心他的人十几年前的一个约定,让“他”她和他相遇,从此“他”她甘愿为他血染天下,他撕掉面目,只为和“他”她长厢厮守
  • Double Tongue

    Double Tongue

    An aged prophetess at Delphi, the most sacred oracle in ancient Greece, looks back over her strange life as the Pythia, the First Lady and voice of the god Apollo. As a young virgin with disturbing psychic powers, Arieka was handed over to the service of the shrine by her parents. She has now spent sixty years as the very medium, the torn mouthpiece, of equivocal mantic utterances from the bronze tripod in the sanctuary beneath the temple. Over a lifetime at the mercy of god and priest and people she has watched the decay of Delphi's fortunes and its influence in the world. Her reflections on the mysteries of the oracle, which her own weird gifts have embodied, are matched by her feminine insight into the human frailties of the High Priest himself, a true Athenian, whose intriguing against the Romans brings about humiliation and disaster. This extraordinary short novel was left in draft at Golding's sudden death in 1993 but it is a psychological and historical trium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