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6600000001

第1章 海市蜃楼(1)

海面上刮着西北风。

一艘机帆快船打了个转,才张满双帆,也许是机器坏了,一时还赶不上前头那艘看似笨重的货船。眼看着”福”字号乌龙货船张满三帆,破浪前行,机帆船里便传出喊叫声:

“落帆!落帆!要开枪喽!”

顷刻间,海面上枪声大作。

货船老舵手知道船主事先与租船货主击掌相约:按航日收费,行、止听命于货主。因此,他此刻趴在甲板上,依约等待指令。货主林继祖在海上行商有年,此类事遇得多了,虽然听到了枪声一时难免紧张,却并不十分恐惧。他每次都无奈地听命:落帆停航,破财消灾。此外别无选择。但今次他既请人护航,自应听听保镖的意见。保镖阿海十分明白林老板“对付不了就应尽早停航”的交代,但他在听了几声枪响之后,只是凝神侧耳,未即刻作出决断。林继祖看着这位约莫二十岁的大块头年轻人,两腮毛茸茸的胡须连接到鬓角,浓得不能再浓的眉毛下,一对眼睛眯着,其镇静的神态像个老江湖剑客,因而断定这小子有御敌把握。

突然,阿海抓起步枪,猫着身,一出船舱就箭也似的纵身跃到船尾。他俯卧着,举枪眯一眯眼。于是近处过往航船上的人都看到,一艘双帆船随着两声枪响,绳断帆落,在海面上打秋千;远处船上的人,听到枪声才明白,那不规矩的落帆是怎么回事,无不认真地移目远眺那艘”福”字号乌龙船。

枪声停了。阿海站在船尾的甲板上,右手握住枪柄,枪口朝下;左臂略微举起,向逐渐远离的“快船”招一招手。那不是胜利的手势,只不过是说:“兄弟们,对不起了,各事其主!”是的,阿海不问便知,那快船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他同村的乡亲。

阿海不但眼神锐利,耳朵也特别灵。他一年只有看几次社戏的经历,却能透过震耳欲聋的锣鼓与京胡声,分辨出三弦琴是否弹走调了。因此,在家乡海域里传出的那几声低沉的老“汉阳”枪声中夹杂着偶然一响的“比利时”洋枪的尖叫,是瞒不过他的。他自幼就在村里的打靶场边看射击、听枪声,一共只有那几把枪,年复一年,早已能做到凭声调辨认出子弹是从哪支枪管里射出的。所以,他此刻根本不觉得是海匪在追赶,倒像是伙伴们在打靶呢。他断定奶哥郁家贵必在那艘船上,但他最担心的是结拜小弟郁牛弟跟着这位结拜老二被自己击中。这就是为何他初次护航,临阵能不慌乱。在他心里,大家都要过日子,不抢穷人就不算强盗,如果不是跟了这位林老板,自己或许也在那艘机帆快船上。这也就是为什么阿海放了两枪,击断帆绳就收手。再说,林老板再三交代:“商场上不可树敌,人货平安就好。”

阿海姓王,他从来没忘记自己的原籍是福建省福清县第三区龙田镇港头乡,只因双亲早丧,又无叔伯收养,自幼就投靠郁家村外婆家,如今原籍倒难得有人认识他。大概是天生苦命,元宵节那天,老外婆为他煮了一碗生日兼节日的蛋面之后,就撒手人间,那时阿海八岁。此地穷人多,无处讨饭,因此,当他把外婆剩下的几片“番薯钱”,即晒干的番薯片吃完了之后,只好跟着村里的阿婶、阿姆们,到海滩上摸小鱼、捉小蟹饱腹。在收获的季节,他就扛一把小锄头,自别人收后的田园里,找寻遗落的“番薯尾”,并把那些多半拇指大的番薯,晒干了留作年粮。老天倒也公道,没叫这穷孩子饿死,还让他身上照样长肉。

郁家村虽然穷,但村里倒有个雅称“书院”的所在。阿海听老人们说,多少多少年以前,本村还出过进士呢。这年头村里最有钱的几户人家,已把孩子送到龙田镇小学读洋书了,但一般人家的孩子就在郁氏宗祠办的私塾上学。不过,当家长的每年要交十斤番薯钱作杂费。老师是本村人,虽然是落第秀才,但经书背得很熟。教室分南北两间:南书房为幼学班,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北书房称四书班,读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一位教师要同时教两个班,郁老师只能轮流讲经,学子们也只好轮流听经或念经。因为阿海不姓郁,不能上郁氏私塾,况且他只有番薯蒂,交不出十斤番薯钱。但那难不倒小阿海,他每天吃过番薯蒂,就趴在书院窗前,听郁老先生讲经,算是插班旁听生。他第一次听到的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之后,跟老师转移到北书房窗口听:“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其实对小阿海来说,幼学班与四书班一样,不管老师怎么解释,他都是似懂非懂,反正统统把它记在肚子里就是。因为没有课本,所以他听了不少课,还是一字不识,更不知怎么写出来。

阿海识的头几个字,是在龙田镇“公共厕所”里,奶哥郁家贵教的。那时福清厕所的墙壁上,都写满白字打油诗。有一首“杰作”,全县厕所都可读到:

脚踏两边翘,手捏毛(无)钱票。

身体没有病,哼得唉唉叫!

阿海蹲在茅坑上“唉唉叫”时,面对墙壁,就照奶哥所说的,用瓦片在地上“自左至右,先上后下”依样画葫芦。不出数日,村里各家的墙上都可看到阿海的“书法杰作”。识字的人自然感到这句子不雅,但不识字的人就无所谓了。既然大人可在龙田镇的白墙上写满“仁丹”、“鹧鸪菜”等等大字,小孩子阿海为何不可在村人墙上写小字?不过他写来写去也只有这几个字。

年复一年,小阿海把老师教的经差不多都记到肚子里了,但他还是要继续听经,因为老师说“学无止境”、“温故而知新”。此外,他对老师每学期结束前讲的《增广贤文》特别感兴趣。他认定评话(说书)先生的“自古道”,多半是从这本经里来的。不幸有一天阿海出了问题。原因是老师每隔日都要考学子“默写”,奶哥郁家贵每到此刻都坐到窗口去听奶弟阿海背经提示,因此成绩总是第一名。不服气的学子们也都争先恐后地抢占靠窗座位,这样一来,近视加老花眼的郁老先生终于识破天机,再也不许阿海旁听了。阿海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旁听生涯,那是无奈的事。不过,阿海把这些窗前学到的经典,加上戏台看到的———他认定那是有凭有据的历史,再加上评话先生的诸多警语,组成了满腹经纶,满嘴“书语”,说起话来可以文绉绉,不那么粗俗。他跟大人们一样,知道这世界分做两国:中国与外国。但那外国就是番邦,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不是所有大人都知道。

阿海虽然好学,但有时也觉得学得越多,疑惑越大。那评话先生最痛恨的是“男盗女‘枪’”(福清话“娼”与“枪”同音),使他百思不解。他曾大胆地在散场时去求教,评话先生却用扇子敲他的脑袋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于是乎他把一切都寄托在自己尽快长大。他恨不得一年只有十天,只有一天更好。周瑜十三岁当都督,不同戏班都这么演,是不会错的。他屈指算算,自己也快了。可是,福州来的评话先生每次开场都唱道:“时光流逝,马齿徒增。”他用手指往嘴里摸摸,发现自己倒真的长了不少牙齿,可是还这么穷,这么没出息,难免感到伤心。

一条南北走向的土路把郁家村分成东西两半。同是郁姓族人,村西人多种地,村东人多捕鱼。农闲未必遇上歇海,因此,每年“拳馆”、“枪馆”东西村分别举办。教馆的都是无事村的俞老教师爷,他是公认的龙(田)海(口)天下的盖世英雄,十九般武艺样样精通,比别的师爷多出一般放枪的新法。阿海不分东西南北,有“馆”都去凑热闹。他跟着练了一套“少林童子三制拳”之后,感到乏味并悔恨自己生得晚,不然,必能学到俞老英雄当年“力举千斤,飞檐走壁”的武功。如果那样,自己的本领就跟周瑜“相搏不过田埂”,不相上下了。但也不错,周瑜不会放枪,这使得自己大有机会与他打个平手。想到这里,小阿海又乐了,只不过因年少端枪不稳,况且子弹钱要各人自付,这使得他一时还不够资格上场摸真枪。虽然如此,小阿海还是借木棍学着师傅的身法,馆内馆外,年年岁岁,嘴里不时发出尽量响的“啪、啪”声。工夫不负有心人,在阿海有机会真枪实弹射击之前,已从“形似”练到“神似”老师傅了。

阿海十六岁那年,已长得比村里的大人都高。老人们常说,本村海滩的小鱼小蟹最补筋骨,你看那缺粮的阿海,臂上的肌肉会随着他握拳收缩,多么有力。这一年,他跟着老大哥郁阿土,抬花轿、扛棺材,不论本村外村,只要有机会,都争着去赚几个钱。他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反复数着,一天又一天地等着,秋去冬来,终于又开馆了。他在师傅指点下,端起了真枪。一发子弹要带走他多少汗水呀,怎能轻易放出!他按师傅规范姿势俯卧,眯着眼,瞄准,再瞄瞄准。在急迫的呼吸过后,屏息,开响了他平生的第一枪!不知怎么的,他自己好像没有听见响声,或者说枪声没有他平时嘴里叫的那么响,但俞师傅翘起了大拇指。因为第一枪就能打中鹿头靶心的徒弟,阿海算是第一人。原先俞老最得意的徒弟是郁家贵,他是第三枪击中靶心。

在四九即三十六天的“枪馆”结业时,阿海已能多次击中活动靶鹿茸支端的定点,虽然还不能做到“百发百中”,但除了郁家贵心里还有保留之外,所有人都服了。才过了第二馆也就是两年之后,“神枪阿海”的名声,就以本地人特有的传播方式,向四乡八里扩散开了,越远越神。替阿海宣传最出力的无疑是俞师傅,以至于人们一见到他,就先说声“我的徒弟神枪阿海”,以节省老人家重述故事的口水。大家心里都明白,俞师傅是最无私的,他完全是为了“我的徒弟”。不幸阿海名声虽大,但认识阿海“本尊”的外村人,可说一个也没有。本地同名人实在太多,在村里这不成问题,人多的时候,大家叫名字都加个定语:村东阿海、前厝阿海、老阿海、小阿海,如此等等,从来不曾弄错,但出外就不一样了。你如果在龙田街上大声喊叫“阿海”,少说也有三五个来自不同村庄的人回头看你。因此,阿海空有一身好枪法,还是找不到饭碗,还得在家喝番薯汤。那一粒粒可以数出来的白米饭,只有等到给喜家当帮工时,才能尝到。听老天安排罢,也许得等机会下海当“梁山好汉”。自己人自然不应把“劫富济穷”的事叫做当海盗,那难听,该叫“走海”。请记住,走海!

阿海未遇到走海机会。农忙时他到处打短工,闲了就跟结拜兄弟们混着过日子。

在郁家村,结拜兄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形式。除了阿海,村里人都姓郁,他们本来就是叔伯兄弟等关系,为何要重新洗牌,乱了辈分,结拜成“兄弟”呢?说来话长。

不知从哪个年代开始,村里风行自年初四至元宵节,各家轮流吃饭,那就要有十二个家庭参加轮转。每家办一次饭菜,可“闲吃”好饭好菜十一天。这对于一年到头吃番薯汤的种地人或渔民来说,的确是创造性的安排。但近邻往往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必都能凑满十二家,这就要结远亲了。男孩子过了十六岁若无处结拜就会很孤独。既然找人结拜仅仅是为了那十二天,那么,他们之间可能亲近些,但并非“不同生,必同死”的铁血关系,正月十五之后,就各忙各的事,未必密切来往。

阿海这一帮人,有些例外,他们中的许多人未结拜的时候就常在一起。因为阿海一人为“家”,他那儿可以海阔天空、“七粗八臭”地瞎扯,没大人管。这些人或者因为家贫办不起饭菜,或者因为“正月头”里仍可挤在阿海屋里干聊天,虽然没有饭菜可吃,却也不觉得寂寞,所以都迟迟未结拜。但这帮人中郁大乐是个活跃分子,他不但话多、声腔大,绰号“大锣”,还不甘寂寞,多次鼓动要热闹一场。有一天,他买了一壶番薯烧(酒),约齐了十二个同村小伙子,趁夜黑时刻,到余家村财主哥地里,每人偷拔一捆花生,在郁家村边的墓埕上用稻草烧烤。他们没有“山盟海誓”,也不必上“刀山火海”。十二个人轮流往酒壶里吸吮一口番薯烧,随后一起跪下,对火焰拜了三拜,就成兄弟了。接着,大家七手八脚往草灰里摸花生吃,乐到鸡叫了才散伙。

第二天,郁大乐问了每个人的生辰并依次把它写在阿海家的墙上,他自己排行老五。他是阿海家的常客,有他在,屋里总热闹。

老大郁阿土,比阿海大六岁。阿海外婆去世后,这位当时十四岁的大哥主动来跟八岁的小弟弟合床壮胆。后来,也就是他带着阿海去打零工赚点钱过日子。即使烈日当空的大暑天,他也不戴斗笠,因此脸面晒得像包公。他年轻时跟大锣相反,话很少,常常是想了半天才说出一句。但阿海很听他的,也与他最亲近。

跟阿海亲近的还有两位:

老二郁家贵比阿海大个把月。他母亲分娩后卧床不起,奶水欠缺,把他饿得皮包骨头。阿海母亲回娘家时,见对门这孩子可怜,就接过来喂奶。自然,郁家也补贴她一些番薯钱。就这样,他与阿海同吃一个母亲的奶水长大,算是奶兄奶弟。他在私塾之后曾跟着父亲到镇小学读过三年洋书,可是因过早失学,进不了村里的读书帮。一年过一年,他只好跟着奶弟阿海,加入这个“做田猴”帮,要不然,正月初四到十五的日子难过。他是这帮兄弟中识字最多的人。

同类推荐
  • 流水落花

    流水落花

    一个出身世家的著名作家夫人,在经历了解放、文革、改革开放直至今天的社会变迁后,她内心被迫建起了一道无形之墙。在彬彬有礼背后,是什么造成了亲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在我母亲的南方故乡有一个传说:经历过生死大病的人们,其灵魂就像受惊的鸟儿般容易飞走。你务必当心,你更要留意,因为当他们返回人间时,身体里很可能栖居着别的东西。我姨妈周璇在88岁那年接受了结肠癌切除手术,从监护室出来的第三天,我来到医院。半掩的窗帘遮住了阳光,她躺着,苍白的脸在幽暗中影影绰绰。我把一大束百合放在床头并向她问好,她沉默着,那异乎寻常的寂静让我怀疑她是否昏睡。
  • 画景儿

    画景儿

    旅行大巴沿着109国道进人大同段后,旅客们手忙脚乱地把车窗玻璃拉上来。车速也明显地慢下来,路面上挨挨挤挤到处都是拉煤的大卡车。那些巨兽一样的车子,车头硕大,轱辘比人都高。本地跑黑车的小摩的手们灵活地游走在大车身侧,每次都能有惊无险地通过。云冈合上书,瞄了一眼外面灰茫茫的景物。国道两边自建的简易房,层层叠叠,歪歪斜斜地漫延到山上。有点累,摸出烟盒,里面孤零零的只剩下一支。点上烟吸一口,长长地吐口气,云冈看着外面发呆。又堵车。
  •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沒有女人的男人们》是海明威发表于1927年的短篇小说集,中文版权威译本首次完整呈现原貌。《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汇集了海明威最有名最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如《杀手》、《白象似的群山》等,代表海明威短篇小说的成就。简单直接的白描,更是开创一代文风,充分体现了其“冰山理论”,影响了许多现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用同名小说向大师海明威致敬。
  • 饥饿游戏3:嘲笑鸟

    饥饿游戏3:嘲笑鸟

    在“饥饿游戏”系列结篇里,伊夫狄恩·凯特尼斯——燃烧的女孩,她的家乡十二区被无情摧毁。打猎伙伴盖尔逃离了虎口,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战士,“恋人”皮塔被凯匹特抓走。传说中的十三区真的存在,那里出现了反抗和新的领导者,革命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
  • 尔雅书院(中国好小说)

    尔雅书院(中国好小说)

    《尔雅书院》是杜鸿最新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写了棒匪宝爷向往儒家文化,向往读书人的生活,送其儿子宝楠去尔雅书院读书,宝楠与女同学黑荷、先生秋儒之间的爱情纠葛。故事曲折,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妃本傲骨:腹黑王爷绝世妃

    妃本傲骨:腹黑王爷绝世妃

    因传说中的月牙石,她遭到竹马和姐妹的背叛;悬崖坠落,醒来已穿越到了风岭国;和她有着婚约的八王爷对她多次出手相救,一次偶然,她发现这个男生拥有着另一半月牙石。而后和八王爷调查后发现她身上消失的灵力竟是有人用生命所封印,层层迷雾,她该做何选择?佛说五蕴六毒是妄,将因果都念作业障;当揭开迷雾里的爱恨嗔痴时,谁能够得到救赎?
  • 一法定乾坤

    一法定乾坤

    本出身王公贵族,却从小生活窘迫,亲眼目睹母亲走向死亡却无能为力,父亲对他的冷酷无情。迫使他走上一条充满荆棘的强者道路!当踏上天路后,人族,战族,神族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 大嫁光临:宝贝,我宠你

    大嫁光临:宝贝,我宠你

    他说婚礼没有新娘,她立马穿上婚纱跟他结婚。他说生意不好谈,她立马化身小秘书为他张罗事业。他说晚上好饿,她立马卷起衣袖准备下厨。“我说的不是这个饿。”他的眼睛直盯她脖子以下的部位,贼光闪闪。她一愣,立即明白过来,但是……要不要脱衣服呢?
  • 穿越之情系千年(已完结)

    穿越之情系千年(已完结)

    情系千年共三部第一部:《莺歌绝舞》初恋的美丽,芷婷和李威彼此相爱,而她,宁愿付出自己的性命也不肯嫁给他;为帮表姐徐柔婧复仇,她不惜使用卑鄙的手段(已完结)。第二部:《瑞雪飞舞》莫度,一个高傲、风流的左贤王,他不惜放弃王位,只为追逐自己的最爱;而他,伟大的大央国皇帝李刻,为了得到她,寻访天下名医,只为唤醒她。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守卫爱情,最后却累累伤痕,在遥远的古代留下凄美的童话。她冷傲地把王位、权力和荣华踩在自己的脚下,站在两军交战的城楼,寂寥地歌舞,只为在陌生的古代寻找梦一样美丽的真爱。第三部:《相约千年》伤痛的爱,坎坷的人生。醒来后,她与最讨厌的人订婚,却成为父亲事业中利用的工具……生命的尽头,是如烟花般灿烂,还是在寂静中消逝……推宣新作《鸳梦系列:幽幽萱香》!《鸳梦系列:蝶纷飞》!
  • 中国历史上的非凡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非凡女人

    人物:中国历史上的非凡女人 情节:始于上古之传说,经前秦、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止,历经中国上下五千年之悠远,集历史相关之典籍,寻名家相关之著作,终得历史有载之数百非凡女子。 其中女子形色各异,不乏美貌贤良者,如:夏朝后缗、商朝妇好,唐朝长孙,清朝孝庄…… 不乏祸国殃民者,如:夏桀末喜,殷纣妲己、周幽褎姒、晋献骊姬、鲁庄哀姜、陈女夏姬…… 不乏权利熏心者,如:汉代吕后,唐代武则天,清代慈禧……之流; 亦不乏貌丑而贤者,如:黄帝(次妃)嫫母、梁鸿之妻孟光、齐宣之后钟离春……之辈; 此部作品以时间之序为“筋”;引众多古籍,名家著作为“骨”;以数百女子之故事为“肉”,打造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现代版《列女传》。
  • 神水

    神水

    院里洋井前,大嫂二嫂各自搬来了两箱矿泉水。大嫂说:“我这三块钱一瓶,肯定是真的。”二嫂说:“光真的不行,得是最好的,我这四块钱一瓶。”二人揭开箱,拽出瓶子拧开瓶盖,咕嘟咕嘟就往井里倒。“用不用再兑点糖精?”老太太女儿凑上来,掏出个小纸包。大嫂二嫂都说:“兑点兑点。”女儿就把糖精倒进去。“还用不用兑点味素?”二嫂又掏出一个纸包。
  • 婚不由己

    婚不由己

    大学刚毕业,她嫁给了林安森。可是结婚三年,电视上常看到他出席各种场合携女相伴,她却再没再亲眼见过他。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两家势力结合的纽带,第一次见他时,他就已经说的很明白,“我可以给你任何你想要的,除了爱情。”小女人的她就在那之后,成了大女人。三年后再次相见,他竟然还被冠以单身黄金男的称号。她却是作为他的危机公关,处理他与影星的绯闻事件……她藏在工作人员中毫不起眼,本想悄然走过,无知同事却大声叫出了她的名字:“莫子言!”林安森蓦然皱起眉来,这个名字他记得……
  • 嫡女凤华:绝色痞妃太撩人

    嫡女凤华:绝色痞妃太撩人

    一张圣旨将两个毫无干系的人凑到一起,是对还是错?京都有名的废物小姐和圣上嫡亲的弟弟?世人觉得皇上的脑子怕是进水了。国师说:他们天命如此,这世间,他们彼此便是救命的良药,是天赐的姻缘!错不了......姬南溪却嗤笑一声:天赐姻缘?呵呵哒!她怕是摊上大事儿了!沐清池伸出爪子,悄咪咪的探上姬南溪的腰……然后被踢了出去!听说,堂堂靖南王沐清池竟然死皮赖脸的堵在姬南溪的门前,一向冷清的人居然可怜兮兮的扒着门框:王妃,为夫能进来了么?
  •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此为第四本。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伊沙的编选不含门户之见,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气象,他对每首诗所作的精彩点评加在一起也可看做是对中国当下诗坛所做的一次整体性观察和评价。
  • 仙戒系统

    仙戒系统

    大道三千,遁去其一,可化万物,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