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2200000003

第3章 散文卷(3)

阿古顿巴接过小林递过来的话筒,笑着对大家说:“呵呵,这难不倒我。我们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远行放牧,一去就是一二个月。在草原,我们骑着马,赶着牦牛,或者羊群,没伴说话,就自己放声高歌一曲。现在,我就唱一首我放牧时经常唱的歌,献给大家!”

“要得!”全车的团友都学着四川话高呼,欢声笑语充满车厢。

阿古顿巴对着话筒,清了清嗓子,放开喉咙清唱了起来,嗓音里透出一股原始的野性,我的眼前仿佛有一群牦牛在晃动。他用的是藏语,原生态风格。整车人,估计就林导游才能听懂,她也是藏族,尽管被汉化了。虽然听不懂,但,小伙子的激情,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团友,大家情不自禁地随着歌声旋律,用双掌和起了拍子。

趁着阿古顿巴纵情高歌的当儿,我仔细地打量起他来:高高瘦瘦的身材,大约在一米八左右。上身穿的是棕灰色夹克短装,下着深蓝牛仔裤,脚蹬一双黑色休闲旅游鞋,标准的精明汉子模样。最具藏族风格的地方在头部。他戴着一顶皮毡帽,像美国西部牛仔帽那种。受青藏高原气候影响和长期紫外线照射,他那长方形的脸庞呈古铜色。

一曲刚完,掌声再起。“再来一首要不要得?”“要得!”豪爽的藏族小伙也不推辞,接下来又大大方方地唱起下一首。《九寨汉子的歌》唱得声情并茂,阿古顿巴完全进入了状态。只见他一会儿弯腰,一会儿挺胸,一会儿仰头,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尽情地演绎,那么的激越,那么的豪迈。声音是原生态的,动作是原生态的,情感是原生态的,在我听来,简直就是天籁之音,比“九寨汉子组合”唱得还九寨汉子。

欣赏了两首歌曲后,车上的团友们见阿古顿巴用手指刮了一下额上沁出的细汗,不忍心再让他唱下去了,怕累着他,就要他坐下来休息一下。兴头上的阿古顿巴并没有马上坐下来的意思,他站在原地,拿着话筒,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起来。

“‘5.12’大地震,对我们阿坝州的破坏真是太大了。我们感谢共产党,感谢全国人民,灾后重建很快就改变了这里的面貌。你们的到来,也是对我们藏羌同胞的大力支持,你们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阿古顿巴的话音刚落,全车人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健谈的阿古顿巴继续用不太地道的普通话说道:“现在,我们藏族同胞的生活和你们一样过得好,你们有的我们也有,电视、电话、汽车;你们没有的我们也有,牦牛、羊群。”大家哄堂大笑,边笑边点头。他说的是事实。“现在公路修得这么好了,我打算把家里原来的那台旧车卖掉,换一台新车回来。”我坐在前排座位,阿古顿巴就在我的旁边,得地利之便,我问他:“要卖掉多少头牦牛才能换回来一辆小汽车?”他说:“十头。一头牦牛可以卖一万多块钱,卖掉十头牦牛就可以买回来一台中档小汽车。”大家微笑地看着他,再次信服地点点头。

“怎么样?后面的美女,你们是不是应该留下来,嫁给我们这里的藏族阿哥做老婆啊?”阿古顿巴放大声音打趣地问,向坐在车后排的几位姑娘。

“要得,要得!”满车厢的人起哄道,笑声四起。

看他上车时肩上挎着个当下时髦的真皮包上来,我就在心里好奇地猜想着他现在的职业。谈话中得知,阿古顿巴有三兄弟,都在做玉石生意,并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大哥在西藏从事玉石原材料的采购,并负责运回到阿坝州松潘县;他本人负责在松潘县城开了一家玉石加工厂,进行玉石项链、吊坠和手链的加工;二哥则在CD市租下了两间店面,专门负责把他加工好的玉石饰品往外销售。

“你看,我手上戴的这几条玉石手链和脖子上戴的项链、吊坠,都是我们自己加工的产品。”阿古顿巴边说边把这些玉石饰品从自己身上取下,分别递给我和就近的其他几位团友看。大家传递着,欣赏着,纷纷称赞阿古顿巴兄弟仨的精明能干。“还是国家政策好啊,我们藏区发展快,交通道路四通八达,为搞活流通、发家致富提供了便利。”阿古顿巴发出感叹。

川藏小伙子的豁达开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他产生了一见如故的好感。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请身边的团友为我俩拍了几张合影,留作纪念。

松潘古城到了。下得车来,几位团友借了阿古顿巴的皮毡帽,当作道具,戴在自己的头上,站在“松州”古城墙大门口的“藏汉和亲”雕塑前,喀嚓喀嚓,作了永久性的定格,留下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影像。呵呵,看来,对阿古顿巴心存好感的,不仅仅是我一个,有一批啊!

还回毡帽给阿古顿巴后,他规规整整地把帽子戴好,回头向我们旅行团一行挥了挥手,然后大步流星地迈向前方,办他的事去了。

蜀道逶迤上青天

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没去过四川的人,很容易被这句话镇住:四川是个山高水急、险象环生的高危地带,千万千万轻举妄动不得。我也曾作如是想。

于是,去CD,坐航班。

春日暖阳,飞机翱翔在天空,银光熠熠。上是蓝天,下是白云,洁净世界一片。涛走云飞,白雾茫茫,诗意般的图景从眼前飘过。快降落了,青山绿水露出峥嵘,楼宇跑道由远及近。哪有险象,惟有清风,一路上,全然没有感觉出蜀道有多难。

然而,蜀道又确实是难。

九寨沟之旅,让我对李白的诗句有了切身领悟。

通往九寨沟的路,山道弯弯,千回百转。坐在车上,这会儿往左拐,一会儿又急速地向右转。它的弯道,没有前奏作铺垫,也不向你发出任何信号,更不消说会给你分成几个阶段,就是一步到位,让你猝不及防,一不小心,就倒在了邻坐的怀抱里,哪怕邻坐是位异性。当然,这种时候,绝对没有谁会说你“耍流氓!”,因为现在出行的人都是有文化的,都懂得这个道理,此乃向心力或离心力惯性作用使然。

“瞧,马上就要到七道拐了。”在一片嘘唏声中,导游林小姐提醒大家。顺着她的纤纤细指,我们望见前方公路左侧立有一块牌子,上书:“七道拐”。

“大家刚才见识了这条盘山公路,这一路上,弯道拐点何止七道?处处是弯,比比皆拐,只是此处的七个弯道特别的逼仄,一道接着一道,而且一道比一道拐抹。人们为此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情人弯。”

情人弯!这个词从林导游嘴里一出来,刚还在惊悸中的人们一下子被这个有趣的名字抚平了心胸,一个个像吃了兴奋剂,眼睛放光,精神焕发,纷纷追问:“这么说,这里发生过浪漫的爱情传奇故事?快快讲来!”

小林看着团友们个个迫不及待的样子,便笑着讲开了。

曾经,有一对青年男女,他们素昧平生,均以散客身份前往九寨沟旅行。上得旅游大巴,他们的座位被天设地造地安排在一起。因为陌生,话语不多。汽车越往里开,路越来越陡,弯越来越多,一会儿他不小心碰她一下连忙道句“对不起!”,一会儿她没坐稳撞他一下赶紧说声“不好意思!”一路上礼貌用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说得多了,俩人都觉得多余,也就作罢。还是说点别的吧,比起“对不起”“没关系”来有意思多了。于是俩人开始客气地你问我答、扩大话题。待得到达九寨沟,这对男女青年没有了先前的拘谨,彼此有了好感。上山游览时两人相跟,一会儿我给你拍照,一会儿你给我拍照,亲切自然,相互友好。几天的九寨沟之旅结束了,在下山的路上,又经过一路的弹性碰撞,两人终于碰出了爱情的火花。等到达CD时,他们已成为一对情侣,下得车来,拉着同车团友为他们拍照合影……

这个爱情故事,把车上的几位小伙子羡煞得不得了:“哇噻,这样浪漫的故事怎么不发生在我身上呢!”

“别急,几天后我们还要经过一段叫十二道拐的地方,比这里还急转弯。说不定,你们的艳遇会在那里发生哦。”小林导游说完,捂嘴笑,一车人也随之哈哈大笑起来。

七道拐的险峻惊心,在一片轻松的欢声笑语中,似乎变得温顺了许多。望着窗外的高山深谷,我遐想联翩,只要心灵里有真情在流淌,自然的艰难险阻也便做了回忆的背景。

往十二道拐行进,需跋涉一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大山,这座山叫杜鹃山。这里到处被冰雪覆盖,白茫茫的一片。山峰白雪皑皑,树竹结成冰凌,大地就像普洒了一层细盐粉沫,公路好似一条洁白的哈达。开了一段平路,要爬坡了。司机把汽车开至路旁,缓缓停下。只见他跳下车去,径直走到汽车轮子跟前,摆弄起来。原来是装防滑链。不大一会儿,汽车上路。我们坐在安装了防滑链的大巴上,心里稳当多了。

行驶了大约有一个来时辰,汽车到达杜鹃山的峰顶。放眼远眺,前方的景色和刚才有天壤之别——这里没有冰雪覆盖,有的只是满眼春色。导游解释道,杜鹃山分东西两面,东面是阴山,终日不见阳光,积雪终年不化;西面是阳山,阳光雨露,风和日丽,与季节同步合拍。“噢!”团友们纷纷点头。司机卸下防滑链,汽车欢快地往山下蜿蜒。

下得山来,细心的团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山时还饱满圆润的矿泉水瓶,此时,个个都被挤压成“阿扁”。“呵呵,原来矿泉水也会出现高原反应啊!”有团友揶揄。

如果说,七道拐拐出了一个浪漫故事,那么,十二道拐,则拐出了一段惊心动魄。它的险峻,是七道拐所无法比拟的。

几天后,我们途经十二道拐。坐在车上的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想更多的人感受到的,肯定也如我一样,是蜀道的险峻,那些风花雪月的浮想定会随了一个个的惊险化为空白。

十二道拐,山高得望不见顶,渊深得看不到底,盘山公路蜿蜒曲折,急转弯道旋转瞬间,感觉大巴似有三分之一的车身悬于崖外。拿出手机一看,这里没有信号。更吓人的是,我探头往外侧一瞥,但见公路护栏断裂,留下个口子。这说明前不久这里发生过车祸。

突然,司机的方向盘一打,车头就直直地向那断裂处奔去,老虎的那张血盆大口立时在我眼前闪现。我不由的心头紧缩,脑子一片眩白,攥着的手心冷汗涔涔。我屏声息气,忍住呼吸,大气不敢喘一下,生怕气喘得深了,会影响到汽车的平衡,还会影响到司机的情绪。好在司机小薛是土生土长的羌族小伙子,人称“穿山甲”,不但对地形路况熟悉,而且技术娴熟,反应敏捷,只见他方向盘一打,一个急拐便化险为夷。我的心也随之放了下来。

一路上,一个个恶魔般的险情一一被小薛降服。每一天,他载着我们一行人,准能如期、平安到达一个个目的地。

汽车奔驰在平坦的水泥公路上,我的心情开始放松,思绪也发散开来,不禁为刚才的胆战心悸感到好笑。这条通往九寨沟的公路,即便两年前遭到“5.12”大地震重创,但现在已修复一新。标准的两车道水泥路,路面规整,路况极好,各种规范性的线条和警示性的路牌一应俱全。尽管如此,我仍觉得,如今的蜀道虽然不至于如李白所说的“难于上青天”,但所及之处,你还是会切身地感受到蜀道的险峻和莫测。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也许只有置身其中,才会深刻地彻悟。蜀道之难,确实是难,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波高谷低,峰回路转,怎么会不难呢?!但,再难,我们旅客的安全都是有保障的。其实,蜀道之难,主要的并不是难在当今旅人的行车上,更难的是难在昔日的开山辟路上。

乘坐火车,同样让我领略到了开路先锋们的“蜀道之难”。从CD回江西时,我明显地感觉到,四川段的铁路隧道特别多,列车就像敏捷的山鼠一样逶迤穿行了山岭沟壑间。四川的地理结构真的太复杂了!

离家好些天,想趁着在火车上无所事事的这段空闲,给家人和朋友发个短信,表达思念,报个平安。短信拟好了,正欲按键发出,突然,窗外响起风驰电掣的呼啸声,接着窗口出现“黑屏”——火车进隧道了。只好等待。等到火车钻出隧道,准备发送短信,又见前方有个隧道,急忙赶在进隧道之前按键。嗖——,火车钻出隧道,一看捏在手里的手机,屏幕显示:“发送失败!”——隧道内无信号。一路上如此这般反复操作若干次,直到手机没电,也没把想要发的短信发出去。没办法,隧道太多,只有空着急。

忆当年,那些英雄的开路先锋们是克服了怎样的艰难险阻,才打通“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打通通往川西高原的“天路”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今天,当人们引用李白名篇《蜀道难》中的诗句说事时,透过他们的话语,我捕捉到一个信息:他们话语中所表达的意思里,其中有一层,是对无数开路英雄们大无畏牺牲精神的高度颂扬和由衷褒奖!

蜀道弯弯,谁持彩练当空舞?

一个人的旅行

1

圈子聚会。等人间歇,搓麻的搓麻,品茶的品茶,来者各得其所。

我与A君平坐于沙发间,呷着茶,聊着天,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的样子,亲切友好。有些时日未曾谋面,不少话题可以交谈。

最近去了趟四川,CD,九寨沟。我话语平实又表情亲和地说。

哦,单位去的?朋友微笑着,显得饶有兴趣。

不是,自费,放年休假。

几个人?

就我一人。

朋友瞪大眼睛,看着我,像看天外来客。

是不是坐火车去?

去,坐飞机;回,坐火车。

再一次的,他目不转睛盯着我,像是一架X光机,似要把我的内心作番彻底透视。不知这次他把我当什么看了。

同类推荐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 并非闹剧

    并非闹剧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特区文学》发表的三个中篇《并非闹剧》、《并非虚构》、《并非游戏》,其中《并非闹剧》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和《领导科学》杂志转载;《并非虚构》被《作品与争鸣》转载;《并非游戏》被《中篇小说月报》转载。《特区文学》和深圳大学2012年5月还召开了以上三部作品的研讨会,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等给予了较高评价。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李长声著的《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系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的三卷本自选集中的文化与历史篇。“知日”渐成潮流,然而大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几乎只从一个位置、一种角度去品评这个邻居的种种,作者则建议我们动动步子,调适距离。此书汇集了作者关于日本文化众多切近又深远的描摹,从幽玄的枯山水到别具一格的赏花姿态,从能乐的变迁到日本人的审美与自我反思,将文化与历史熔于一炉,同时阐释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繁复的历史勾连,也澄清了诸多误会。文字之间,作者自身的文化史观也恍然可见。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对文化、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由熊召政的20篇演讲集结成册,主讲作者对文人、文化的理解和体悟,其中以湖北楚文化为重点,多篇都有涉及。本书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讲文人,第二章讲作者自己对文化、生命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第三章以楚文化为主题,也有篇章讲其他地区文化和中外文化对比。
热门推荐
  • 天欲明

    天欲明

    光年之外的平行宇宙之中,时光追溯到两宋之际,一个号称安西都护府的势力于西域边陲崛起,于数代人之间重新掌控了丝绸之路,成为大陆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绍兴十九年,安西都护府的年轻主人前往中原,想要寻找一位合适的君主,却在不经意中,于宋金乱局之间,在南宋的混沌天地下,掀起了一股风浪。天欲明,天下变!
  • 扛着相公回山寨

    扛着相公回山寨

    本文现半价,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本文慢热,不喜勿入】你说啥?我叫啥名?桂见初!桂见初?寻思着,反复咂磨着,咦?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桂见初怎么这么像‘鬼见哭’呢?叫啥不好,偏叫这名!若干年后,“听说了吗?扬城首富桂府的三小姐,长得是奇丑无比啊!”路人甲。“是呀是呀!皇上想把她赐婚给皇子,可是一见了她那脸,吓得皇上三天没吃下一口饭,从此再也不谈赐婚的事!”路人乙。“哎,你们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桂家上上下下全都是美人,怎么就出了这么个‘鬼见哭’呢?连鬼看到她都得吓哭了,比鬼见愁更上一层楼!”路人丙。“唉!你们可不要乱说了,听说三小姐和百里之外的红叶山的山寨寨主有一腿,有一次一个人说了三小姐的坏话,被山寨大王抢了,本来是个富裕人家,现在是一贫如洗啊!”路人丁。红叶山山脚下:“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想要过此路,留下买路财,有财过路,没财留色,没财没色,妄想过路!”“报告大王,这有个美男!”小匪甲说道。“报什么报告,扛上去!”一身男装,妖魅身姿,头没抬,眼没睁,倚在树上睡大觉。小匪看了看雌雄莫辨的山大王,流了口口水,山上已经三个压寨相公了!尘埃落定,花落谁家?山寨居中,虎皮椅上,一人斜躺,抛个杏核,选个新郎,今夜拜堂。抛到半空,小匪接下,“大王,不能拜堂,皇上要赐婚!”“虾米?”“皇上给您赐婚,将桂府的三小姐嫁给你!”小匪颤抖着说。“啥?我嫁给我?”眼瞟向那群美男,那我的美男怎么办?“是,大王!”“兄弟们,操家伙,咱和皇帝小儿谈谈去!”呼拉一阵风吹过,所到之处草断树折。原来他还未放弃……欲知故事详情,请点阅读此书!----------------------------------------------【推荐:飞水的文】《黑帮狂妃》完结:一女N男噢!《桃花朵朵开》《丫丫江湖游》----------------------------------------------
  • 天昏地觉

    天昏地觉

    天地九州,各有其幽,万古道统,吾辈长修!
  • 狐妖有点飘

    狐妖有点飘

    少林寺毕业的白小糖业余爱好就是吊打自己的死对头祁尘,可能老天同情祁尘的遭遇,一经穿越白小糖竟然生活在祁尘统治的妖族,新仇旧恨一起算......(已完本)
  • 穿越成侠客

    穿越成侠客

    忽然一夜之间,段凡的世界烽火硝烟起,身着长衫宝剑,人们称它大侠,原本生活在平凡世界的他终于实现了梦想,独步天下,万夫莫敌。只是心中却莫名的有了些感伤。
  • 没有人像你

    没有人像你

    作者通过十五个短篇故事,呈现青春的不同状态。擦肩而过的感情,成长岁月里的暗恋、遗憾和错过……这里记录了与青春有关的所有情绪。不管你随意翻开哪一篇,都能找到一种共鸣,这是一把打开时光大门的钥匙,带你重回年少时代。可是无论舍不舍得,我们都要对过去说声再见,都要去往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还是会流泪,会欢笑,会与旧人告别,与新人相逢。还是要全心全意、好好地去爱人。
  • 将军的填房妻

    将军的填房妻

    眼看路口就要变红灯,小娇开始加速,冲过去,不然就要迟到了!但怎么总感觉手上没劲儿,再加速。一辆右拐的油罐车从后面驶来,司机没想到这辆电动车居然会大着胆子冲黄灯,一个刹车没刹住便撞了上去。“啊……”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传出一声惊呼,待人们回头时,只瞧见一个急速的身影向着电线杆子飞去。‘咯嘣’小娇听到自己额骨碎裂的声音,犹如铁器钻入脑中一般,并且浑身支离散架,“好…………
  • 代孕皇妃

    代孕皇妃

    红绡帐内,他不知是她,她不知是他。红绡帐外,惑君心,媚帝侧,一切本非她意,一切终随他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劫武尊

    万劫武尊

    叶凡,一个受尽冷嘲热讽的少年。五年后,他带着神秘古玉踏天崛起。洗经伐髓,逆天转运。败尽圣地天才,打趴古族翘楚。逆天而行。一指崩山河,一拳灭星辰,一念碎苍穹,一剑破万法万劫加身,天地之间,唯我独尊。
  • 往昔之歌

    往昔之歌

    1938年(昭和13年)创元社出版的中原中也第二部诗集。以1934—1937年的作品为中心,收录了58篇诗歌。这本诗集是以诗人置身“在世之日”,观感现实与虚幻,书写对幼年的追思和死亡的预感,充满了渴望创造和追求理想世界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