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3100000013

第13章 树上有四十四只涩柿子

一个坑坑洼洼的操场,两只胡乱钉起的篮球架,三间歪歪扭扭的破草屋,十几个穿着破烂的孩子,几乎构成那所小学的全部。小学只有三个年级,挤着一间教室。现在孩子们正在学一句绕口令:树上有四十四只涩柿子,树下有四十四只石狮子……

小胖就笑了。口水淋湿了泥垒的课桌。他捅捅旁边的狗蛋说,编绕口令的人怎么知道,咱们有四十四只涩柿子?

他们真有四十四只涩柿子。四十四只涩柿子挂在学校后面的几棵柿树上,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灯笼。是前年县里的扶贫小组留下的。他们给村子留下十几句好话,十几袋面粉,十几棵柿子树苗。好话很快被村人忘记,面粉很快被村人瓜分,只剩下那十几棵柿树苗,无人理睬。村长把柿树苗带到了村里小学。那时小胖他们刚领了一年级的新书。村长说,这些小树苗,多像你们小孩子啊。小胖们就笑。村长说,村里把这些小树苗,送给你们。要好好爱护它们,让树苗和你们一起茁壮成长。将来结了柿子,全归你们。小胖们欢呼雀跃。他们把树苗栽到学校后面的一小块空地上,从此,树苗成了孩子们的牵挂。

今年他们读三年级。三年级只有三个学生:小胖,瓜妞,狗蛋。他们也许只能读到三年级。要读四年级,得翻过一座山,到十五里外的镇上。村子里读四年级的孩子很少。

今年是柿树头一年挂果。现在柿子们还小,还绿,可是小胖已经在计划怎么吃大红柿子了。他说我那两棵树,共结了九个柿子。爹两个,妈两个,哥两个,我三个。

瓜妞说我的柿子不吃。柿子再怎么甜,只能甜一会儿,不能甜一年。我要把柿子拿镇上卖了,给自己买几根铅笔。这些铅笔,就能用一年了。

狗蛋说就算铅笔能用一年也没有用,用完一年,就完了。我倒有个办法,能让咱仨用这些柿子念四年级,就看你们肯不肯合作。

小胖和瓜妞当然合作。

狗蛋就说,等柿子红了,咱们把它们摘下来,一个不吃,全送给村长。让他在村里再加个四年级。说不定他一高兴,别说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也有了。

小胖和瓜妞说,给他送四十四个红柿子,他就答应了?

狗蛋说当然。我们再在他面前说这个绕口令:树上有四十四只涩柿子,树下有四十四只石狮子。他一高兴,准行。

小胖说那不吃了?

瓜妞和狗蛋一起说,不吃了!

为这事,他们讨论了好几天,最后得出结论:肯定行。——因为村长是村子里最大的官儿。——因为他们送给村长四十四只大红柿子。——因为村里人从来没见过四十四只大红柿子。——因为他们还会说四十四只涩柿子的绕口令。——因为,增加个四年级,不过再盖一间草房,再买几本课本而已,不难。

可是当天晚上,天突然下起雨。雨越下越大,小胖就坐不住了。他怕树上的四十四只柿子被风刮掉,那他们拿什么给村长送礼?小胖披了雨衣往外跑,跑到院子,才知道不但下了雨,还夹着冰雹。小胖喊冰雹啦冰雹啦,顶了脸盆,慌慌张张往柿树那里跑。到了,拿手电筒一照,就傻了眼。地上横七竖八的,全是被打掉的青柿子。小胖还看到了瓜妞和狗蛋正缩在一边,头上顶个脸盆,抽抽答答地哭。

小胖说树上还有柿子吗?

狗蛋说有也没有用了,都打烂了。狗蛋的声音从脸盆下面传出来,很沉很响。

小胖开始一个一个捡掉在地上的青柿子。一边捡一边数,一个,两个,三个……四十四个。小胖说树上一个柿子也没有啦,四十四个都砸掉啦!

狗蛋和瓜妞哭出了声。

小胖说先别哭,听我妈说,没熟的柿子,放在开水里煮,就能把涩味煮掉,那柿子,就又是甜的啦!我们把这些柿子拿回去煮一煮,等柿子变甜了,再给村长送去吧。

狗蛋和瓜妞问,有用吗?

小胖说,试试嘛。

于是他们用衣服兜起四十四只涩柿子,去了狗蛋家。狗蛋的父母这几天走亲戚,家里只剩下狗蛋。

添水,烧火,把四十四只涩柿子扔进开水,拉风箱,不停拉风箱,三个孩子忙得满头大汗。

青柿子慢慢变成黄褐色。狗蛋问小胖,行了吗?小胖说,我不知道。应该不行,还没变红呢。于是再烧,烧一会儿,再掀开锅盖看。瓜妞问这次行了吧?小胖没变红怎么会甜呢?再烧。就再烧。一会儿再看,那些小柿子,完全成黑色了。狗蛋说小胖,你尝尝变甜没有?小胖说不能尝,尝了,就不是四十四只柿子啦,就跟饶口令对不上啦。再烧最后十分钟,听我的。

十分钟后,当他们掀开锅盖,哪里还有柿子的影子?只剩下一锅黑粥。

三个孩子愣了片刻,然后抱成一团,放声大哭。哭一会儿,小胖擦擦泪,说,不要紧。反正那些柿树,明年还能结柿子。明年我们还不吃,还摘四十四只大红柿子送到村长家。我们还给他念绕口令:树上有四十四只涩柿子,树下有四十四只石狮子……

小胖流下口水。孩子们破涕为笑。

……天亮了。村长披着衣服往门口走。婆娘在后面喊他,你去干嘛?

村长说开个会……庄稼都被冰雹砸啦……顺便把那几棵柿树砍了。那些柿树,不中用……还不如换几棵槐树什么的栽上……将来村里这些娃娃们结婚,兴许还能打个炕柜……

同类推荐
  • 在劫逃难

    在劫逃难

    苦等几个月,梦寐以求的调令终于到手了。明凤桢几乎是半跑着进了警察局——终于告别枯燥乏味的户籍警工作了,现在,她马上就要成为专管要案侦缉的警佐于飞的手下,这意味着她的人生将有一个质的转变于飞的办公室门外拥堵不堪,一大群人把入口围了个严严实实。明凤桢踮起脚尖,朝人群里看,只见于飞正跟着两个黑面警长走出办公室,走道里没有人说话,这安静的热闹让气氛显得十分怪异。“于长官?”明凤桢扒开人群跑过去。
  • 葵花(中篇小说)

    葵花(中篇小说)

    这是五间大北房,是娶老二媳妇前一年盖起来的。这房原是家里给老大田柱娶媳妇盖的。没想到老二抢在老大前头结了婚。也不是老二故意抢先要在老大前头结婚,是这家的老大田柱人实诚。现在的姑娘定婚,不像以前,看着小伙子老实就嫁。现在的姑娘是看着哪个小伙子聪明才嫁。这家老大田柱一看就是个不聪明的人。他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快三十年了,碰上姑娘愣是抬不起头,他一碰见姑娘,眼前一下子像出现了金光灿烂的活元宝似的,头一直低着,还憋着张脸,那脸红得不是要打人,就是被人打了。老大也不会赶时髦。他就两件褂子,这件脱了,换那件,两件都穿得快要破皮了。老大这样精简着,还是想着有一天能娶上媳妇。
  • 巴蜀图语(全集)

    巴蜀图语(全集)

    巴蜀图语(套装共3册)包括:《巴蜀图语Ⅰ:古羌圣山》《巴蜀图语Ⅱ:蚕丛宝藏》《巴蜀图语Ⅲ:大禹地宫》。揭秘巴蜀文化,展现异族文明!在长期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古蜀人发展出一套独有的天人理论,并将文明记载在后世至今无法破解的“巴蜀图语”中。相传,只要掌握了巴蜀图语,就能寻找到远比三星堆、金沙遗址更大规模的祭祀坑,那是古蜀人在去往人类最后的伊甸前,留给世间最后的一笔财富,里面更记载着整个华夏文明在夏商时期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及关于人类能在短短数万年间成为世界主宰的真相……
  • 家事村事

    家事村事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枕边人

    枕边人

    深夜,一间坐落在幽静海边的别墅突然灯光通亮,别墅台阶上出现纷乱的人影。“救伤车来了吗?快去催呀,去打电话!”“已经催过几次了!”宽敞豪华的睡房中铺着厚地毯,郭颖怡在昏迷中,还没有醒来。颖怡苍白的脸上没有血色,在轻软阔大的粉红色睡床中,尖削的脸显得特别瘦小。她双目紧闭,失去知觉。看护和女仆围在床前看着她。这是他们度过新婚初夜的睡床。
热门推荐
  • 萌物王妃

    萌物王妃

    世界上最崔悲的事儿不是一朝穿越,沦为爹不详的小可怜,而是她一个如花似玉的小美人被误认为是男人。苍天啊,她很想一巴掌拍死他,可郁闷的是,十个她也不是这二货的对手?好吧……小女子报仇十年不晚。她发誓总有一天要把他打成猪头,连他爹妈都不认识的那种……王爷有什么了不起,本姑娘照扁不误!
  • 穿越之农女贵妻

    穿越之农女贵妻

    二十一世纪的孤女高秀,因一场意外穿越到大庆国一个偏远贫瘠的村庄,成为九岁的高家长女。面对家徒四壁的困境和长期营养不良的妹妹弟弟,她决定:努力发家致富!挖野菜、猎野猪、卖菜谱、卖月饼、开店铺……好不容易吃饱穿暖有余钱,麻烦却接踵而来。还有眼前这位自称与她青梅竹马的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 绿茵教父

    绿茵教父

    那一年,意甲七姐妹如日中天,德甲豪强傲视群雄,西甲高唱黑马当道,英超遭遇红魔霸权。那一年,巴塞罗那持续动荡,皇马迎来世纪变革,曼联迎来创造历史的巅峰,拜仁横扫欧罗巴所向披靡,切尔西还没有等到俄罗斯人的卢布。那一年,穆里尼奥还在巴塞罗那当助教这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博斯克还在卡斯蒂亚带二队,偶尔客串一下救火主帅;瓜迪奥拉在为自己的前途迷惘和踌躇;贝尼特斯还在意大利和英格兰游学。那一年,有一个叫做叶秋的中国人,来到了阿贾克斯的德托克莫斯特训练营,开始了一段传奇之旅。
  • 战神狂妃:邪王乖乖臣服

    战神狂妃:邪王乖乖臣服

    前世引狼入室,九族俱灭,惨死军营,今世踏血归来,战甲一身,定要仇人血债血偿!侯门深宅,家门之斗只为练手;京城纨绔,看我出丑,就让你们自取其辱;仇家云集,百般刁难,只落个啪啪打脸。奈何,遇到个亦正亦邪又难缠的妖孽怎么办?吃饭睡觉逛街相亲,科考练兵出征开战……哪样都有他横插一杠。女正色:“民女相貌丑陋,身份卑微,配不上王爷!”男笑:“姑娘谦虚,是本王高攀!还请姑娘莫要嫌弃本王太美!”女严肃:“民女壮志未酬,不喜男色,王爷莫要错爱。”男笑:“姑娘客气,本王是男色女色,都按姑娘喜欢的定!”女抓狂:“王爷,我直说吧,我不喜欢王爷,请王爷要点儿脸!”男笑:“今儿...
  • 马兰店

    马兰店

    本书是作家格尼的短篇小说集。写了17个和传统节气有关的故事。作者试图从节日节气里发生的故事中,抓住变革中的矛盾与冲突,深入人物内心,捕捉和探究人们在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中的挣扎和彷徨、坚守和撕裂、甜蜜和哀伤,以认知天地、考量生命、挖掘人性。
  • 母亲在左,我在右

    母亲在左,我在右

    实际上,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犹如“母亲”的成长,她也有她的痛苦,只因“她”很少向“我”描述,虽然在一个阳光暖暖的午后,她轻描淡写地向“我”诉说,但终究是时过境迁,物影渐淡,导致“我”不能彻底体会到“她”那个时代的痛,正如“她”不能体会“我”这个时代成长的痛一样。“小西施”只是想穿一条带口子的牛仔裤,却遭到母亲的责骂,她没有权利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更没任何办法去争取到那条牛仔裤,也许她索要的不是一条牛仔裤,只是一种“正常家庭”的温暖,一种“不被扭曲的童年”的渴望。而“母亲”呢,她只需要稍微发发慈悲,就可以满足“小西施”的愿望,可她偏偏没有“慈悲”的意识,造成了母女之间相互排斥、相互抵触的局面。不是“偷窥”问题,即使没有“偷窥”问题的矛头,“小西施”也需要那条牛仔裤。不过还好,小说中并没有出现“冷漠”二字,因为最无可救药的不是恨,而是比恨更糟糕的一种东西,叫“冷漠”。
  • 板仓绝唱

    板仓绝唱

    她是伟人背后的女子,她的内心世界始终是一个难解的谜,她与他的爱情、婚姻至今仍带有许多神秘色彩。1917年,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被爱情的神箭射中,从此,她除了“为母而生之外,就是为他而生的”;她是一个“哭得厉害也会闭气晕倒”的纤弱女孩,为了他,却可以在大牢中一声不吭地忍受酷刑,一任皮鞭、竹桠、木棍和水牢折磨,无所畏惧——这就是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她究竟是怎样的敏感多情、柔情似水?又是怎样的从容淡定、坚贞不移?余艳的《板仓绝唱》通过杨开慧的手稿情书为我们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儿女情长,一个始终沉默在历史迷雾中却又是惊天动地的杨开慧。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下)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下)

    经过孤独的小学时光,混乱的初中生涯,罗琦琦来到了高中。和所有走过那段岁月的人一样,面对高考的折磨,罗琦琦虽然不情愿,却也无法做到不在乎,学习并不好的她,性格倔强不服输的她,究竟如何才能完成完美转身?爱情,也是挑战她的另一大命题。她和他又走到了一起,他对她似乎已经倾心,只是她们身后还有一个他。她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选择?青春期的友情叫人唏嘘和心碎,青春期的爱情叫人甜蜜又纠结,世纪末的社会如此复杂,叫人难以理清头绪。
  • 尘归尘 土归土

    尘归尘 土归土

    荆自以为还算得上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子,她没料到自己会对一件身外之物这么念念不忘。那是一只天然水晶手镯,玲珑剔透的,却不是一味的冰清玉洁。无论戴在腕上,还是置于白缎精制的匣子里,总泛着微黄的银光,浸透了几千年的月色一般,有一种旷古而寂寥的景象。荆却总疑心这个光洁透亮的圈子,是用了眼泪凝固的冰制成的,那幽幽渺渺、隐隐约约的黄,正是泪水才有的颜色。而她即便不用手,哪怕只用了目光去触摸,也能感觉出它从里到外的沁凉。
  • 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