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3900000007

第7章 你变了,世界就变了(1)

快乐来自于过程还是结果

前些天看到一条非常有趣的微博,作者在微博中说,他的导师,一个传播学教授,在四十六岁的时候终于抱得美人归,结婚了。然后他说,当别人在电脑前玩着游戏的时候,他的导师在图书馆里埋头读书,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

看了这条微博后,我觉得瞬间思绪有点混乱,我不明白这位作者到底是要说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不管是生理需要还是出于人类繁衍的需要,一个正常的男人到四十六岁结婚,都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不明白他是想说他的导师四十六岁结婚的最终结果很值得学习,还是想说这位传播学教授的生活方式应该提倡。

在讨论关于人生这个大话题时,人们常常会纠结于要过程还是要结果之中。这种纠结经常存在于对孩子的教育中。大人们经常把自己的价值观加于孩子们身上。

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回忆说:在他小时候,他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开开心心地玩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各种游戏。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生活慢慢开始改变了。父母和老师告诉他,要好好读书,取得好的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

我不知道在孩子们的心中,会认为体面的生活是怎样一种概念,但是这种从小对孩子灌输超过他们年纪的价值观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

在大人方面,他们也有他们的为难之处。一位母亲说:如果我现在给他一个童年,我就无法给他一个未来。

人类社会的竞争真的如些激烈吗?激烈到要让孩子们牺牲掉自己的快乐童年,让他们早早地就开始自己忙碌奔波的一生吗?

还有,是否孩子们牺牲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未来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快乐的结果呢?

诚然,减少游戏和玩乐时间能够提高考试成绩,但是这样并不一定代表用这种方式就能够获得一个完整的人生。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开心地落泪,认为自己十几年的努力最终有了结果。但是现实是这样吗?

进入大学后,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停下来休息,他们依然得继续忙碌奔波。一个导师给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草原上,一只狮子在告诉小狮子,你必须努力学习奔跑,如果你不能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你将会饿死。这时候,羚羊妈妈也在告诉她的孩子,如果你不能比狮子跑得更快,你将会被吃掉。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样的道理,教授们是想借这个故事告诉他们的学生,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同样有效。

于是,在这种更快更强的想法下,很多人犹如在运动场上比赛一样,拼命想让自己做到最好。

这种没有止尽的追求中能够找到快乐吗?答案很难。一些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说,他们每天奔波忙碌于教室和读书馆之间,还要尽量地挤些时间出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做准备。但是他们内心依旧很惶惑,因为他们并不确定自己的努力在将来走上社会后能得到多大的认可。

小学生被老师和家长告知要努力学习,考一所好中学就好了。中学生被老师和家长告知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就好了。大学生被老师和家长告知要努力学习,找一份好工作就好了。等到这一切目标达到时,很多人发现,他们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快乐。

原来成功并不是快乐,成功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目标。那么努力的过程呢?同样地,我们并没有在中间发现多少快乐,当然,也有开心的时候,那就是在一些艰难的努力过后,会有短暂的,如释重负的感觉。

同这些学生一样,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被这些不知就里的努力占据了。我们忙碌,我们无法让自己安静下来。因为我们觉得只有忙忙碌碌才能最终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但是一直到最后,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也没能明白,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由于害怕我们的努力不够,达不到事先要求的目标(这也是我们一段人生中的唯一目标),我们中间的很多人都背负着极大的焦虑。于是学生们盼望寒暑假,在职工作的人盼望休假,大家都知道这是自己唯一能够不需要为了学习和工作烦恼的时候。尽管这样,我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就算在休假的时候,也一样并不能完全从工作中解脱出来。

有些人会猜想,那些安安静静地从事一些技术性工作的人,工作中的焦虑感可能要少些。但是调查发现,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因为长期独立地工作,他们的孤独感反而更加强烈。

编程员阿程每天埋头在电脑前,他今年34岁了,至今没有女朋友。一半因为社交圈子太窄,一半因为他的工作没有多少机会和人接触。偶尔的时候,他会从电脑桌前抬起头来,大吼一声。办公室的同事们并不为他的这种怪异行为而吃惊,因为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烦恼和焦虑。

工作是寂寞和孤独的,阿程有时候暗暗会想,哪一天自己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就好了。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当和他一起进入公司的同事还只是拿着公司的薪水过日子时,他被公司通知,他将拥有公司的股份。

好像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地来临,阿程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如今阿程在他工作的城市买了房子和小车,也找到了一个可人的女朋友。但是他的焦虑感并没有随着这些的到来而有所缓解。

过程不是幸福,结果也不是幸福,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决定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呢?

虽然很多人认为奔波劳碌是一种痛苦,认为这世界上应该有一种更好的更适合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但是另外一些人,却仍旧快乐地忙碌着,他们并没有认为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是一种不好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成功需要努力,但并不需要牺牲快乐。

你尽可以忙碌,可以每天花十二个小时在工作和学习中,你也可以用最大的热情去工作。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你不快乐的理由。

快乐应该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享受中,我们快乐,不能只是因为我们的目标实现。如果单纯地把目标当成一种任务,一种你的人生必须完成的事情,它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你的快乐的标准也就成了人生理想的实现,而不是过程,更谈不上对生活的享受。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地奔波着?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果努力,我们就能得到回报。

从小,家长告诉我们,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学校,老师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似乎我们的人生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最终的目标。为了这些,我们常常忽视了眼前的快乐。

对于结果的追求,让我们忽略了过程,忽略了人生的旅途一些原本可以享受到的东西。

对于结果的过分追求,容易造成一种极端,那就是一旦目标实现,常常会让人觉得生活一下子失去了目标,这也是很多人即使人生目标得已实现,仍然会觉得茫然失措的原因。

一旦目标实现,我就要如何如何。仿佛达到目标的过程越艰难,目标实现时,自己就会越快乐。在这种错觉下,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加重我们努力过程中的困难。因为潜意识中我们认为,成功的幸福感和努力的艰辛程度是成正比的。

虽然成功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当目标达成时,也会让我们有一种终于解脱出来的快乐感,但是这种感觉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幸福。

有一位著名的长跑运动员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讲到她训练时的艰苦时哭了。有些人质疑她的眼泪有作秀的成分,因为那时候她已经功成名就,在很多大型比赛中获得过金牌,在人们眼里,她面对的是胜利者所拥有的鲜花和掌声,这时的她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她的付出有了最终的收获。但是我相信她的眼泪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

不错,成功是给她带来了很多她以前所不拥有的东西,但是这些并不能抵消她之前所受的苦累。好比一个人受伤了,每天被病痛折磨着,有一天他痊愈了,于是他非常高兴,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了,于是他感到非常幸福。但是很多健康的、没有体会过他所承受过的那些病痛的人,就不会有和他相同的喜悦的体验。

在谈话节目中哭泣的运动员之所以哭泣,是因为她想起了以前训练时所受的磨难。虽然现在的成功带给了她喜悦感,但是这种喜悦并不能等于给了她一个完整的幸福的人生。

同整天忙忙碌碌而找不到幸福,还有一类人,他们耽于享乐,幻想从欲望的满足中得到快乐。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欲望的满足才能带来最终的幸福。

有些号召人们努力的口号往往会给人带来这种认知上的误会,比如“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和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都对人有一种心理上的暗示。那就是努力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否则为什么要用以后的不好的境遇来激励人们去努力呢?

努力不等同于幸福,但是,它也不等同于痛苦。如果可以,我们大可以幸福着去努力,开心地去做一些我们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

找到适合你的那支麦穗

三十年前,当改革的风潮漫延全国时,有一位学者选择了出国。三十年后,他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他回到国内时,很多朋友祝贺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但是这位学者却不无遗憾地说:“虽然我在国外得到了很多,但是却错过了国内风起云涌的经济奇迹,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人生就是这样,选择的永远会少于得到的。

一次和一位朋友聊起那个大家熟悉的关于麦穗的故事。我问她,如果能让你重活一次,你能够活得比现在更好更精彩吗?她笑着摇头说:活一次就够了,人生能够选择的这样多,即便再活一次,我也未必能活得比现在更好。

很多人总在遗憾当初,如果我们当初能如何如何,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的事情发生了。

真的会是这样吗,即便你现在过的是你所期盼的生活,你就能够肯定你会没有任何的遗憾吗?

人生永远都是在得到与失去之中徘徊,当你害怕失去时,是因为你已经得到。当你得到时,同时你也失去了更多。

我很欣赏这位朋友对待人生的态度,谈起逝去的时光,她并没有后悔。虽然她的人生也并不完美,也并不是事事如意。年近三十未婚,事业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她对人生的这份洒脱,很是让我羡慕。

与这位朋友相反的是,很多人谈起过去时,总是会满是悔意。

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根甘蔗,有些人喜欢从头部吃起,开始会觉得淡而无味,但是会越吃越甜;还有些人喜欢从根部吃起,刚开始很甜,但是慢慢会越来越觉得没有味道。

简单的一根甘蔗,何止两种吃法。还有人会把它榨成汁,一饮而尽;也有人把它们带在身边,口渴时就拿出来嚼几口……真的就像人生一样,有着无尽丰富的选择。

也正如人生一样,虽然有着无尽丰富的选择,但是属于你的甘蔗只有一根。不管怎样丰富的人生,也只是一次人生,你只能活一次。你尽可以用无数种方法来选择你所要找到的那支麦穗,但是游戏规则告诉你只能摘取一支麦穗。

生活幸福的人,可能会享有比别人更多的快乐,面临比别人更多的选择。但是过多的选择也许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很多拥有过多的选择的人,常常因为选择太多而无所适从,最后反而变得一无所获。

有个朋友,父亲是卫生局的官员,母亲是主任医师。大学毕业后,她进了一家时尚杂志做编辑。因为家庭和个人条件都很优越,所以追求者甚众。一半是因为有得选择,一半是因为那些追求者都有某些地方让她感到不是很满意,所以年过三十她迟迟没有结婚。大凡男女年纪大些,如果没有结婚,总会有些人帮忙考虑这些事情。这位朋友虽然是性情中人,把那些好心人的关心一笑置之,然而听多了觉得烦的时候也不免开始担心起来。于是她试着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但是她发现,这时她又面临另外一个难题。一些和她不太熟悉的异性在经人介绍和她认识后,都会有着这样一种疑惑:为什么像她这样条件优秀的女性,会到了这样的年龄还没有结婚,而且她的条件和要求也并不高啊?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无论你的选择条件怎样,如果你没有找到那支合适你的麦穗的话,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婚姻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关键并不在于你坚持怎样的选择,而在于你有没有在适当的时机,遇到适当的人。

现代生活给了我们更多选择的机会,也让人更加无所适从。很多人生活在一种没有幸福感状态中,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有人开始怀念原始的乡村的生活状态,认为这种状态优于都市的生活。

当那些疲倦了繁华的都市生活者有机会去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乡村生活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理想。漫长的、黑暗的夜晚,电视是唯一的消遣。想要购买任何物品,都要去集镇。即便如此,我们也会常常为购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发愁。虽然日常的生活用品不会缺乏,但是大家都清楚,现代社会中,大家需要的并不仅仅是那种衣食上的无忧。远离了城市,远离了现代文明的中心,也许可以躲开一些烦恼,但是肯定不能让我们真正地解脱。

虽然每个人对于生活的选择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追求宁静安宁的生活就会成为一种必然的生活趋势。放眼望去,人们对于繁华和热闹的向往,远胜于那种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事实上,即便很多鼓吹追求内心的安静,建议人们要远离尘嚣生活的人,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也不能免俗。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成长课堂:决定一生的8种习惯

    青少年成长课堂:决定一生的8种习惯

    谁不盼望有所作为?谁不追求伟人风范?谁不想拥有成功?想有所作为,首先就要使自己具备那些有所作为者身上的闪光习惯。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难移并非不可移。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已经注意到人的许多东西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成功揭示了一些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习惯奥秘,剖析了成功与良好习惯的互动关系;书中蕴涵的智慧和思想,能给您以启迪和震撼,能够帮助您鉴古知今,鉴人知己,重视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把握自己的命运,做一个人生的成功者。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靠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实际有效的方法。对于职场人士来说,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是主动找方法解决,还是找借口回避责任,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前途。《方法总比问题多(白金版)》详细介绍了众多成功方法,结合大量案例指导读者灵活运用思维技巧,将问题和挑战转变为机遇。《方法总比问题多(白金版)》适合企业管理者、企业普通员工和企业培训师阅读。
  • 事半功倍读书法

    事半功倍读书法

    本书整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法。如朱予读书法、鲁迅的“跳读法”、华罗庚的“厚薄法”,以及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如模型读书法、先读序文法、“SQ3R”读书法、五步读书法等。作者用亲身体会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 李嘉诚的人生哲学

    李嘉诚的人生哲学

    本书是对李嘉诚的事业、生活、家庭以及人生态度的解析。结合人生的幸福要素,让我们看到李嘉诚是如何建立幸福人生的,让我们明白如何发现并经营自己人生中的幸福,同时它也会帮助我们建立起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找到幸福与人生的关联之处,让我们发现原来幸福这么简单。
  • 新月集(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新月集(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呆鹅女配

    快穿之呆鹅女配

    小白人顾安意暗恋校草哥哥二十年,终于鼓起勇气想要表白的时候,却和贱人系统绑定了!从此她可以是学霸,科学家,医学专家,跆拳道冠军,人生在一次次人物中加持着一项项技能。从此她从一个自卑的小白人蜕变成一个强大女王的牛叉故事。贱人系统和呆鹅女配的故事;为了校草哥哥,她不得已被一个贱人系统支配,穿梭在一个个的初恋小说中扮演恶毒女配,给男主女主做嫁衣,然后清除掉更狠绝的男二,然后让男二号爱上自己。
  •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真相

    真相

    方兵从小是一个袖珍的小公主,后来却身高异常。一次事故后,她惊异地发现自己能透视他人呈现在额头上的心理活动,她和家人极力掩盖这一“异禀”,但百密一疏,她说出了同学和英语莫老师的私情,同学失踪,她不得不离家出走,而父母为了传说中的升迁考察,没有找寻。母亲深夜独自长跑,孤独地大声哭泣,某日在路边离世。父亲挪用了客户50万,被捕入狱。方兵的妹妹方圆无法抵御觊觎财富的人不断的攻打,遭遇悲惨。
  • 太浊

    太浊

    新书《大道途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剑、一念。一武、一真。大道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宋稗类钞

    宋稗类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古孔子

    千古孔子

    本书的孔子不是一个神化的孔子,而是一个布衣孔子、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一个真实的孔子。全书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洋溢着感人肺腑的师生情。本书不仅成功地刻画了孔子,史诗般地再现了孔子的伟大非凡,而且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孔子的十个著名弟子:颜回、子贡、子路、曾子、冉求、闵子骞、冉耕、冉雍、宰予、子夏,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批杰出的贤人,讴歌了他们的情操人性和理想。该书文笔优美凝炼,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魅力,既给人以历史感悟,又让人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 传奇从我是歌手开始

    传奇从我是歌手开始

    title:传奇从我是歌手开始----巨星?不,我是传奇十八线歌手梁冬不小心穿越到新世界,穿越后他有娇妻,有可爱的女儿,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正当他想混吃等死过一辈子的时候,突然得到一个通知。“什么?我参加了《我是歌手》,而且还是第一季第一期的最后一名?”眼瞅着要成为《我是歌手》第一位淘汰者,梁冬满心惆怅。“身为穿越者,怎么能第一期就被淘汰。不行,我要逆袭!”于是,穿越者的传奇之路就此开启。
  • 如果下辈子我还记得你

    如果下辈子我还记得你

    在结婚的前一刻被甩,金融危机中又遭遇失业……梁洛心是最“灰”的灰姑娘。为了几千万的业务单,她纠缠上地产巨子郑凯文。他终结了她的平凡,可豪门梦浅,他的爱来得别有居心,她在这场爱情中一无所有。而前男友化身电子新贵杜泽山,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违背了家族意志,重新出现在她的身边。在家族势力面前,她的爱情,飘渺得如同泡沫。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她终究碎落在他遗失的记忆里,梦归阑珊处。而今生欠你的幸福,请你在下辈子等我来偿还。
  • 专宠呆萌小甜心

    专宠呆萌小甜心

    那晚,韩筱筱一不小心被人灌醉进错了房间上错了床,没想到却招惹到了一只沉睡的恶魔,还被夺走了初吻。被迫与恶魔绑定了契约关系,由“契约女仆”变成了“契约未婚妻”,从此两人的关系牵扯不清。“冷墨希我受够你了,我要解除契约。”韩筱筱终于忍无可忍的爆发了。“我们契约开始与结束,只有我说的算,是你先招惹我的。”冷墨希嘴角露出邪魅的笑容,游戏才刚刚开始而已。(甜甜甜,宠宠宠)
  • 留守的天空

    留守的天空

    小说讲述的是贵州苗家山寨一群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的故事。以贵州一个偏远的苗寨小学六年级学生阳晓月、孔祥兵和李家明的视角,展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坚强,还有对生活不灭的美好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