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6900000026

第26章 领袖与烟草的逸闻趣事

有人说当今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自然,凡人或伟人,名人或庸辈,群众或领袖,皆可如此划分。政治家和常人一样,他们中间嗜烟者也不乏其人。

列宁曾是吸烟者,据说他从17岁就染上这种习惯。后来,在母亲玛丽娅·亚历山大洛夫娃的告诫下毅然戒烟,终生不复吸。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自己的办公室墙上贴了一张“禁止吸烟”的纸条,但刚开始时,进列宁办公室开会的人并未遵守这项规定。有次会议之后,室内烟雾弥漫,烟气熏人,列宁见此,当即把墙上“禁止吸烟”的纸条扯下,并说:“免得糟踏规定!”这对开会吸烟者是个很好的教育。从此以后,进列宁办公室开会的人都严格执行这项规定。还有一次,列宁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有位年轻的红军指挥员请列宁抽烟,列宁婉言谢绝了,并微笑着对这位军官说:“同志,你在战场上能和敌人勇敢作战,为什么不能跟吸烟作斗争?”

斯大林吸烟达50年之久,有人说他手中烟斗是他政治生涯中惟一不被猜疑的伴侣。1943年11月,他在德黑兰同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会面时,因为招待的是贵宾,没有带烟斗,而拿特别准备的烟盒请美国客人抽烟,罗斯福奇怪地问道:“斯大林元帅,你那赫赫有名的烟斗哪里去了?”有一幅绘画,题目是“斯大林的烟斗,喷倒了人民的敌人!”这未免有些夸张。但这位前苏联的大人物在处理公务时嘴里常常含着烟斗,这一点是确确实实的。

英国的丘吉尔嗜好吸雪茄烟,他还喜欢把雪茄烟放在威士忌酒里蘸一下再点燃抽吸。丘吉尔从未戒过烟,直到91岁才与世长辞。

美国历届总统有不少是著名的“瘾君子”。不过,林肯或许不吸烟。据传林肯之妻奇悍,林肯虽以总统之尊亦为之慑服。南北战争期间,林肯与军官们在家里开会,军官中有吸雪茄烟者,浓烟笼罩室内。林肯夫人偶入室,觉其难忍,几至呕吐,就生气地说:“啊哟,这臭味真难闻,我不能在这里再留一分钟!”言毕夺门而出,军官们失色,林肯则捋其短须微笑说:“我但愿也会吸雪茄,借此躲避了她。”大家相视一笑。

罗斯福的烟瘾也是很大的。罗斯福含着烟嘴,以露牙的笑容咬住向上翘,已成为他的肖像特征。这位受人拥戴的总统在1945年临终的一刹那,还将一支烟装在烟嘴里,并点燃抽了一口。忽然,他用极轻微的声音说:“我的头非常痛”。随即就因严重的脑溢血溘然长逝。

另一位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抽烟也很多,但这位政治家在重要的外交场合,很注意吸烟这个小节。凡要拍照时,他总是自觉地把雪茄放在一边。他说:“不能让美国的孩子看见他们的总统在抽烟。”这位总统是在1901年任内被人暗杀的。

罗纳德·里根总统,原来在好莱坞从事电影工作和在电视台任体育播音员期间,是一个与香烟结缘的瘾君子。据说直到竞选总统获胜,入主白宫,仍然烟不离口。后来,在妻子里根·南希的殷勤体贴、劝告和鼓励之下——按中国一般说法,在“妻管严”的影响下,开始以糖代烟,以此为戒烟法宝,锲而不舍,终于取得成功。这样,他居然又养成了糖不离口的习惯。他还常向别人介绍吃软糖的好处,有时甚至把软糖带到内阁会议上让大家边嚼边谈。

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曾经很爱吸烟,但后来以惊人的毅力戒掉了。1947年11月28日,这位将军当众宣布戒烟,这是他为纪念在这天逝世的老战友勒克莱尔将军所作的决定。戒烟后他曾后悔过。那是1959年,他向身边的人承认这个许诺把他折磨了许久,不然的话,在写《回忆录》时一边吸烟一边写作,那该多舒服啊!他建议那些有意戒烟的人,不要把决定公诸于众,以免受其束缚。

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个人,代表两个对立的政治势力,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蒋介石。恰好,这两个人分属于吸烟和反吸烟两大阵营。蒋介石一生对烟草十分反感,从不沾边;而毛泽东则嗜烟如命,顷刻不离。据说毛主席青年时代赴京求学时,因生活窘迫,三九天常靠吸烟和吃辣椒取暖。他在长征途中残酷的斗争环境里,甚至以树叶和干草代替烟草。建国后,毛主席一直保持着吸烟的嗜好,而且烟瘾很大。为了控制烟量,常常将一支烟折成两截,只把半截烟插到烟嘴上燃吸。有一次身边人员问他:“主席,您为啥把烟掰两半呀?”毛泽东笑着回答:“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么。”

无论是领袖、伟人或名士,首先都是有共同生理需要的普通人,当他们点燃一支香烟有限度地放松一下时,也应该和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不过,政治家吸烟或戒烟会产生什么样的政治或经济效果,却是一个模糊而又十分有趣的问题。

同类推荐
  • 红楼之豪门才子

    红楼之豪门才子

    说好的红楼万花丛,贾瑜却来到了孩子堆。。。。
  • 中国通史(二卷)

    中国通史(二卷)

    《中国通史(全2册)》以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起,历代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的事迹,全方位介绍了历朝历代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科技文化的突出一成就,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等各个领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要理解现实必须懂得历史,借鉴前人得失。《中国通史》正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采用全新的体例形式编纂的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历史的新型图书。
  • 江湖行

    江湖行

    仗剑天涯。挥不去离愁别恨,斩不段恩怨情仇。鄱阳湖水;长安城泪;化作幽州恨。纵有《六合诀》、龙泉剑,剩下孤独酒一壶。
  • 人文常山

    人文常山

    本书辑录了《今日常山》2012年至2015年间的“人文常山”专版约150篇。书稿大部分文章均为挖掘整理常山本土的、蕴含正能量的史志资料、村居历史、民间传说等。采编时着力增强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提升内容的推广力和影响力。同一处人文遗迹,可能在多篇文章中涉及,但是角度和重点不一样,编辑选稿时我们尽量把住这个标准,让各篇内容互为补充、印证。本书不失为了解常山人文景观的一部综合性史料读本。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热门推荐
  • 没有目击者

    没有目击者

    “看来,你真的是出道了!”山岸高兴地拍了拍修哉的肩膀说,修哉听了一头雾水。顺着山岸手指的方向,他看到了墙上贴着的“上月销售业绩表”。还是老习惯,修哉在最底下寻找自己的姓名,但最末尾是别人的名字。他一个个往上找,终于在抬起上颚的位置看到了自己——倒数第五,位置在表格的中间。“营业本部葛木修哉”。他从未感觉这个姓名是如此地帅气。但是才一会儿他就觉得不对劲——难道上个月其他人的业绩都特别差?“干吗愁眉苦脸的,不高兴?”这次山岸笑出了声,用力拍了拍修哉的后脑勺。修哉晃了晃身子,终于咧嘴笑了笑:“嗬,怕是瞎猫逮着死耗子吧。”
  • 票据法学

    票据法学

    本书的特点是:其一,总结汇聚各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用平易精练的语言对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述,主要采纳学界通说,同时兼顾对前沿问题的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提供可持续的知识基础。其二,根据学科细分的知识发展趋势,突出中财法学特色,在教材选题上,以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宪法行政法学、诉讼法学为重点,以理论法学为支撑,以财经私法和财经公法为特色,以证券法、金融法、物权法、公共采购法、保险法、税法、拍卖法、金融刑法、法律经济学、代议制法、司法鉴定学等三级学科方向为创新点。
  • 第二块血迹

    第二块血迹

    一份有关国家的绝密文件不翼而飞,里面的内容一旦外泄,整个欧洲都会战火纷飞……首相亲自造访贝克街,力图挽回损失……紧张的国际局势一触即发……福尔摩斯能把失窃的文件找回来吗?神奇侦探这次可以力挽狂澜吗?
  •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从“文明演变”的视角观察从远古至当代的世界历史进程,以时间为序,分五编叙述了农业文明在东方的兴起,蛮族入侵引起的文化交流,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孕育,欠发达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的各种尝试,以及高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变迁。围绕着经济条件,政治组织、道德传统和文化艺术四个重心,《世界史》呈现了一幅关于人类各主要文明产生、发展、传播和交流的丰富多彩的画面。
  • 拳变纪略

    拳变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人的故事

    别人的故事

    作品讲述了音乐奇才高牧甫从一个自小酷爱音乐的青年,成长为一个音乐才子的故事。高牧甫乃将门之后,却一改先辈持刀征服世界的做法,笃信“乐使人和”的古训。1962年逃港,赤手空拳、衣衫褴褛,在命运的安排下,渐次成长为横跨新加坡、香港、台湾中乐界的音乐奇才、中乐交响化的奠基性人物。故事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为切入点,采用浅近的语言娓娓道来,使人流连忘返。正如席容的诗句: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作者深绿洋为广东省作协会员,长篇小说《鸟儿才听得懂》曾获广东省2004年度新人新作提名奖,多部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
  • 无所忧,无所执:唯有淡然欢喜

    无所忧,无所执:唯有淡然欢喜

    介绍女人最宝贵的财富不在别处,在于保持一颗柔软安宁的心。因为生活就像一个黑洞,谁都无可逃脱,唯有心存欢喜地过生活才能助你超脱。不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给自己一点呼吸的空间;不做生活的奴隶,给忙乱的生活做减法,倾听内心的声音;积蓄满满的正能量,修炼自己,温暖他人。这本书不是要告诉你该怎么生活,而是用略带禅意的小故事与你一起看看生活本来的样子,让你那颗疲惫的心重新鲜活起来。温暖时光,照亮前方。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绯色云烟

    绯色云烟

    绯色没有抬头,只把唇角微微向上一扬,脸上依旧看不出笑意,却比之前严肃生硬地盯着缎面时要柔和几分。大概也要好看一些,如果没有那道疤的话。与此同时,她手中的长针正穿过茜色的缎面,纤长的手指随着针脚来回跳跃,落下一道一道含着墨色的青。直至一只七彩的孔雀在锦缎上栩栩如生,绯色落下针,慢悠悠地起身:“阿衍。”她开这家铺子已经两年了。人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就会熟悉周围的一切事物,比如远远听见了脚步声就猜得出是谁。一身青褐锦衣的纪衍温文有礼地站在一丈开外:“是谁家的喜事?”
  •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诗词中的传奇女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诗词中的传奇女子

    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穿越千年时光,从诗词入手,在珠玉之中去拾掇那些离尘绝俗的灵慧之气,从她们身上学习那些我们一直似懂非懂的生活真意。那些诗词中所咏叹的女子,她们或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或是来自于文人们的天才想象,她们都是诗词中缱绻着的一缕浪漫传奇,一抹悒郁清愁,一丝恬柔回忆。作者带着我们一起寻找那些传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