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讲说话要根据内容,适时变化语调、节奏等,但只有这些还不够。如果仅仅做到这一点,很难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烦恼:我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差啊,说话也很顺畅,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好像总是吸引不了别人。
我想这大概是语言不够生动,过于平淡造成的。其实也不赖大家,从小到大,学校里教的都是如何把文章写得生动,没有一门课是告诉我们如何把话说生动的。但是,不论是跟谁说话,如果能生动活泼起来,一定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也会使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你想想,如果一个人说话总是像写文章一样,文绉绉的,即使技巧再高超,也让人觉得缺乏真实情感,干巴巴的。而口语即使不那么完美,语法也不一定很规范,但是它却亲切、自然、有感染力。
很多人在说话时喜欢用点成语,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太过书面语的成语会使人觉得你脱离生活,不容易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比如下面这组对比,同样的意思,看看哪种表达更生动:
躁动不安—心里好像长了草一样
惭愧不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兴奋不已—心里乐开了花
很明显,在与人说话时,同样的意思,比喻除了让人感觉形象以外,更能够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生动有趣的印象。
当然,模仿和表演也是让话说得生动的一种方法。如果讲话的时候能配以肢体语言,在声音、语调、手势、体态上模仿和再现所讲的情节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自己的思想,那么听者就会身临其境,大受感染。例如下面这段话:
那天晚上我正睡得香呢,突然一阵电话铃“玲玲玲”地响了,把我吓了一大跳。我惊得差点没从床上翻下来……
说话的人在说电话铃响的时候,就模仿了铃声;再说“吓了一大跳”的时候,还可以做出吓一跳的动作,例如快速抖一下肩膀;最后说“差点没从床上翻下来”时,也可以做出模仿翻下床的动作。这样说下来,一段描述就会显得丰满、生动、富有画面感,仿佛让听者身临其境。
除了动作上的模仿,更进一步,我们在说话时还可以适当夸张调侃一些(请注意,严肃的话题请不要夸张),这样表达出来的效果会更加不错。比如苏轼兄妹俩的夸张调侃,流传至今,成为一段佳话。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出名的才女,两人平时在一起总是互相逗乐。
相传苏小妹的前额比较突出,苏东坡曾调侃说:“未出门庭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
苏小妹听后毫不示弱,针对苏东坡脸长的特点,回敬道:“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还未流到腮。”
苏东坡和苏小妹对彼此的形象进行夸张调侃,显得意趣盎然,也显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幽默,不但没有伤和气,还能增进兄妹之间的友谊。
除了上面讲到的口语化、模仿和表演、夸张调侃以外,我们再来说下对比。对比也是让话说得生动的技巧之一。就像某洗衣粉广告似的,去污效果的好坏,有了对比,才能看得出来。说话时用一些对比的方式,也能让自己把意思表达的更生动,更形象。
其实,想要语言生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因为能让语言变生动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口语化、模仿和表演、夸张调侃、对比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多引用俗语、俏皮话、制造悬念等方式。关键是在于诸位平时的积累和练习。
如果你觉得自己说话不够吸引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人气女王,那么我建议你把每天看到的有意思的事,讲给别人听,同时配以自己的动作、表情,从而观察对方的反应。这是一种很好很实用的训练方式,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魅力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