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1200000005

第5章 文学的魏晋

公元584年,隋治书侍御史李谔,认为“当时属文,体尚轻薄”,于是上书隋文帝杨坚,要求领导采取一些措施。从此人职务上的“治书”二字看,显然是政府里主管文化方面的官员了。

李谔,也真是好一个了得,一下子寻本追源,把账算到了二百多年前的“魏之三祖”的魏晋文学上。九泉下的曹操、曹丕、曹睿,被他这样一上纲,实在是一头雾水,很莫名其妙,儿孙不争气,与老祖宗何干?

从历史上看,“左”一点也是要比右一点便宜,李谔因此得名,在《隋书》里,作为正人君子的形象,有传存焉。其实,此公心地不怎么样良善,看列传里他的一些作为,估计他是一位面色永远铁青,终日不苟言笑,以整顿世风为己任的清教徒。这类“左”大爷哪个朝代都会出现的,而且总在上风头站着。他曾经捣鼓杨坚发布了一个五品以上官员死后,其妻妾不得改醮的命令,居然明文立法,强迫妇女守寡,可见其是多么令人憎恶了。因此,这个道德狂,没事找事,上书隋文帝整风,规范士子,是做文化警察的这类人再正常不过的举动。

要不然,这世界太太平了,他不就失业了嘛!

杨坚本人,生性忌刻,不喜词华,一览李先生的奏章,认为正合孤意,随即下令全国“公私文翰,并宜实录”。不许繁文缛节,玩弄词藻。凑巧有个倒霉鬼碰上了枪口,“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这位刺史本想露一手,结果却因自己的骈体文、四六句做得太出色,而交付检察机关定罪。玩文学,玩不好,而玩出漏子来,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有什么办法呢司马先生只好为他的漂亮文章蹲班房了。

李谔之所以如此痛心疾首地开展文化批判,也并非绝对的无的放矢。当其时也,文学之矫情造作,华而不实,玄虚无物,夸浮伪饰,已成文人笔下的痼疾,也实在令人摇头。与他同朝做官的学者颜之推,此人先在南梁为仕,后在北齐做官,最终在隋朝任太子学士,可谓见多识广,他在他的著作《家训》中,讲到南北朝时的文风时,也是嗟叹不已,很不赞成的。

他举例说:“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撇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招延声誉。其妻,明鉴妇人也,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为妇人所容,何况行路!’至死不觉。”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为饵者,递共吹嘘。”因此,颜之推说:“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数百,责其所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

买一条驴的字契,写满了三大张纸,还没有提到一个驴字,若放在今日文坛,各式新潮评论家不赐以这位博士超现实主义大师的桂冠才怪。而从举例中所说的“虚相赞说”、“招延声誉”、“交诸名士”、“递共吹嘘”来看,与时下常见的有偿评论,受雇吹捧,收费叫好,红包文章等等手法,如出一辙。事隔千年,似乎历史被定格了一样,也真令人扼腕。看来,文学虽然进步,但作家们求名自售时的不择手段与无耻无赖,甚至愈到后来愈下作。

但这一切的堕落,与魏之三祖,和以他们为代表的魏晋文学无关,他们并不应负南北朝文风颓靡之责,这是李谔错误的判断。任何事物,包括文学的潮流,哪怕具有极好的开始,也会因缘时会,而产生出完全背离初意的后果。新时期文学的性描写泛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规律似乎是这样的:第一个作家刚刚才写到女人的脸,第二个作家就会写女人的胸,第三个一定来不及地写女人的性器官,他还未落笔,第四个勇敢者写性交的作品就会在地摊上出现。甚至有个老作家也忽然不甘寂寞,竟学起满清遗老辜鸿铭先生,大写女人的秀足,看来不仅弗洛依德,而且与辜先生同具嗜莲之癖,也算无独有偶了。

文学潮流的变化,常常是每况愈下,虎头而蛇尾的,总是把路越走越狭,倘不弹尽粮绝,无以为继,就是走向自己的反面,而彻底完蛋,这是始作俑者所想象不及的。就看看新时期文学以来,举起多少旗号,打出多少招牌,最后一蟹不如一蟹,全部偃旗息鼓告终。所以,魏晋文学的一代风流,与李谔所指的江左宋齐梁陈的颓废浮艳,已是不相干的两回事了。

但李谔振振有词于大江南北的“体尚轻薄”之风,也不是绝无数据。因为风气既成,就不仅仅表现在文学上,整个社会也随着魏晋以来的清谈玄议而“其弊弥甚”。当时构成社会精英层的士族和知识分子,咸以门阀相重,名士自居,崇尚黄老,追求通脱,做实事者受讥诮,唱高调者被抬举,昏昏然视作智慧,醉醺醺以为清醒。连开创东晋偏安局面的王导也这样说,你们今天说我“愦愦”,将来你们还要怀念我这“愦愦”呢!

以“愦愦”自慰的王导,与登碣石、临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怎可相提并论呢《资治通鉴》里载南朝宋时大名士袁粲的事例,便可见江左风气之一斑。这位当朝大臣既无“经世之才”,而且“好饮酒,喜吟讽,身居剧任,不肯当事”。他的下属去向他请示,要他做出决策,他躺在卧榻上,高声咏哦,所问非所答,来一个驴头不对马嘴,让人家不得要领而归。此类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而竟传为佳话,视作风雅。平日,他只是“闲居高卧,门无杂宾,物情不接”,大家认为他很清高。于是,追求名士风度,蔚为风气,遂成了二百多年间南北朝文人的终极目标,社会精英层大率若此,还有什么振作可言!

这些人聚在一起,无非“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世说新语》里介绍领导这种清谈新潮流的主要人物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于是,“谈”,便是清议的代名词。一边摇着麈尾,一边大谈黄老,既不顾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也不问江南黎庶,水深火热;只是寻景探幽,游山玩水,品评人物,竞谈玄理,魏晋文学中那种伤时感世、赋物寄怀的精神,根本就不存在的。

其实,就在魏晋当时,对于空谈误国的现象,也是有微言的:王恭就发过牢骚,虽然他本人也不怎么样。“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所以,即使在江左,持反感者也不少。南齐的将领陈显达任江州刺史时,他儿子为郢府主簿,上任,路过九江,去拜望老爹。老爷子一看他手里拿着的麈尾蝇拂,火冒三丈,一把抢过来,说这些东西,“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当着面给烧了。隐居茅山的陶弘景,忧虑“士大夫竞谈玄理”会带来的消极后果,曾经写过一首诗:“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不幸而言中的,侯景就是在昭阳宫里活活饿死了梁武帝萧衍。

任何事物风行起来,成为民众时尚,社会潮流,就如颜之推形容的:“递相夸尚,景附草靡。”便具有蛊惑力,所向披靡了。名士豪族,权贵高门,达官要员,文人清客,倡导于上。街头巷尾,市井巷闾,蝇营狗苟,等而下之者流,呼应于下。清谈玄议造成的民风颓废,世俗恶浊,人情奢靡,事理败坏,便不可抑制了。

颜之推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那些“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屐,出则车舆,入则扶持”。不但思想精神颓败,身体四肢也荏弱下去。有个叫王复的建康令,身为首都市长,一辈子不但没骑过马,大概连马也没见过。有一次,手下人给他牵来一匹,请他上马,那马受惊,嘶鸣跳跃,把他吓坏了。他责备下属:“这不是老虎嘛!你怎么把它叫作马呢”所以,梁武帝时的侯景之乱,围困建康数月,这些坐而论道、空谈误国的名流,“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哪怕打开台城大门,放他们逃生,也走不动,跑不脱了,只有坐以待毙,朽死而已。

李谔所指责的南北朝“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这笔账算不到魏晋文学的头上。应该说,魏晋文人个性精神的发扬,是中国文人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在此以前,屈原、宋玉之于楚怀王,贾谊之于长沙王和梁怀王,邹阳、枚乘之于梁孝王,司马相如、司马迁之于汉武帝,王褒之于汉宣帝,扬雄之于汉成帝……他们虽然在文学上有不朽的建树,但他们作为文人的个性,很大程度上要服从于他们作为侍从的职业需要,他们的文人人格,是并不完整的。所以,当屈左徒放逐,太史公瘐毙,贾长沙失意,司马长卿冷落,斯时斯刻,他们的心理状态,更多是做臣下的诚惶诚恐,谦谨卑微,而缺乏文人应有的自由质素,大概是可以断定的。要不然,他们就不会产生“忽驰骛以迫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的幽怨感,失落感了。这种实际自视“臣仆”的思想特征,一直到了魏晋文人身上,才开始大大淡化。

且不说祢衡像红卫兵小将一样,跳出来公然批判曹操了,也不说孔融敢于组织裴多菲俱乐部,在首都许昌搞个“红三司”什么了,文人意气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虽然这两位先生最后弄掉了脑袋,但他们被砍下的,却是一颗颇为自负的文人的头。由此开始,中国文人才由秦汉时依附于统治者的从属地位,成为独立的能够与统治者分庭抗礼的自由思想主体,是文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一个作家意识到他不是谁的下级,附庸,奴仆,而是自己作品的上帝,这一点觉醒,实在是难能可贵。

尽管“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在这位操生杀大权的司马昭大将军面前,连曹姓皇帝都要视其眼色行事,但作为文人的“阮籍在座”,却“箕踞啸歌,酣放自若”。令人为之侧目。甚至在今天,也很难想象在一间会议室里,有某作家于别人讲话时吹口哨,抠脚丫,但魏晋文人却敢这样行事,不能不对他表示钦佩。这当然不值得仿效,而且也未必表示他对司马昭多么不买账,只是他有勇气坚持了一个文人的通脱不羁的自由品位,便载之史册,流传至今。

如果说,文人地位由附属体变为主体,始自魏之三祖,倒也不错。特别是曹操和曹丕,他们既是帝王,又是文人,而且还是不用花钱雇吹鼓手,就很伟大的文人。固然他们以帝王之威,“设天网以该之,顿八?以掩之”来统治这些文人,但也总是以其中一员的姿态与众多文人,平等交往的。

从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中所写:“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我们可以想见他与吴质友情之笃厚,交往之平等,看不出身为王储,任五官中郎将要职的曹丕,有一丝王孙公子的骄气傲势,而只不过是一个很有情趣,会风雅的文人罢了。若是再想到王粲死后,曹丕领着诸位文友,到坟头上去祭奠,他提议,王先生生前喜好作驴鸣,如今走了,我们大家都叫两声为之送行吧!仅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把自己视同众人,毫无特殊的。

虽然,魏晋文人有许多疏狂狷介的表现,诸如纵酒作乐,长醉不醒,服散行发,佯狂痴癫;裸裼披发,长啸驴鸣,女服傅粉,扪虱玄谈……这些荒诞不经的举止,为后世所诟病。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文人对于当时险恶政治环境的消极抵抗。因为曹氏篡汉为魏,司马氏篡魏为晋,都伴随着血风腥雨的大屠杀,因此,或逃避,或装疯,或沉醉,或隐逸,只是斗争手段。但到了南北朝,文人们继承其消极的表象部分,并未把握其抵抗的实质,余风所及,谬种流传。治书御史李谔的责怪始起者,就完全没道理了。

其实,这个道德狂,并未认识到,打出“礼岂为我辈设也”旗号的阮籍,那些惊世骇俗的行为背后,所具有的反礼教的革命意义。而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公然发出“非汤武而薄周孔”声音,触犯了司马氏父子,以致招来杀身之祸的嵇康,那种敢于反主流的精神,开创了与统治者背道而驰的非正统文学,那才是对提倡孔孟之道的如杨坚之流的帝王,构成真正的威胁呢!

所以,文学的魏晋,确立了文人自由个性,开辟了非正统文学的天地,在这场文学的变革中,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始于前,竹林七贤继其后,这种开风气之先的勇气和行为,与二百八十六年的战乱中,南北朝消极的,遁世的,颓废的,委靡的文学,毫无共同之处。曹操若知后人想指责他,肯定会说:“正如西谚所云:我播下的是龙种,哪想到收获的却是一帮跳蚤呢”看来,这位隋代的“左”派李谔先生,智商实在不高,“左”得也不是地方。其实,从历史唯物观点看,隋的建立,隋的灭亡,与“文笔日繁,其政日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不过,他吃这碗饭,管这份事,不上书又有什么可干的呢?

同类推荐
  • 天际月长明

    天际月长明

    本书收录乐黛云先生的随笔四十篇,分为五辑:辑一《怀旧与乡愁》《如梦如幻的水神》等篇属文化漫谈,探讨传统文化中思旧、怀乡以及水神崇拜。辑二《蜻蜓》《别了故乡,别了山城》《我的选择,我的怀念》各篇属忆旧性质,追叙早年用大豆虫吓唬英语老师的顽劣。辑三追怀父母、亲旧以及中学时代的国文老师,《纪德与张若名》一篇追叙留法的学人张若名。辑四为读书札记,其中读《世说新语》《红楼梦》所写的几篇谈魏晋时代的名士不为物累、逍遥自适的洒脱情怀;《红楼梦》开篇的那块石头既是叙事的契机,在表达题旨、刻画人物方面又颇多寓意。辑五的几篇为他人所作的序言,也都写得意味深长,颇见功力。
  •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奥州小路:日汉对照(双语译林)

    奥州小路:日汉对照(双语译林)

    《奥州小路:日汉对照(双语译林)》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在日本被称作俳圣的松尾芭蕉(1644—1694)的一篇游记。它不仅被称为是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最高水平的游记,也是松尾芭蕉文学的巅峰所在。1889年5月16日(旧历3月27日),46岁的松尾芭蕉与弟子河合曾良一起从位于江户(现东京)深川的采茶庵出发出游日本的东北地区和北陆地区,历时约150天。《奥州小路》就是这段历程的游记,松尾芭蕉以细腻的文笔和真实的感觉记录了旅程的所见所闻,并创作了大量的著名俳句。
  • 梅山诗稿

    梅山诗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诗歌集结,主要为古体诗,内容多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抒情为主,辅以叙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全书由四百多首诗歌组成。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来。书名取自书中诗《梅山诗稿》。
  •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主要内容包括离家——调寄《减字木兰花》;秋收——调寄《鹧鸪天》;知青小屋——调寄《桃源忆故人》;春播——调寄《卜算子》;夏忙——调寄《渔家傲》;大会战——调寄《浣溪沙》;冬闲——调寄《西江月》等。
热门推荐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阅读已经被认定为人一生最重要的素养。阅读素养高的人,不仅求职的能力、转换行业的能力强,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讲,也更容易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本书选取了中外经典童话,这些童话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相信有了这本书,孩子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The Perfect Wagnerite

    The Perfect Wagneri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爆萌妃:一起来宫斗

    火爆萌妃:一起来宫斗

    作为一名资深的宫斗小说中毒者,刘芸希穿到了大楚王朝,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一把真实版宫斗,于是,卯足了劲儿冲入了后宫。等进了宫,侍寝的旨意是左等不来右等不到,就连整个后宫也风平浪静。这让渴望宫斗的刘菇凉整个人都不好了。于是,刘菇凉一边施展钓黄桑三十六计,一边振臂高呼:后宫诸位凉凉,咱们宫斗吧!============新文《一宠成瘾:萌妻养娇娇》,有存稿,坑品有保证,请放心跳坑~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黄河故道人家

    黄河故道人家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198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改道东流后,留下的黄河故道,飞沙走石,稼穑不立。一百多年来,故道两岸的人们几乎伴随着泪水和汗水苦熬岁月。《黄河故道人家》虽然是萌生在这片灾难的土地上,但作者却不是悲悲切切地抚摸伤疤,不是泪痕满面地诉说痛苦,而是用一种萌发于心底最深处的情感,以故黄河为背景,对生活在故黄河两岸的一群小人物进行描摹、刻画,用质朴的语言叙述展现黄河故道发生、发展和丰富了的民族乡土文化,勾勒出黄河故道两岸的世俗风情画卷。
  • 在华五十年

    在华五十年

    司徒雷登的《在华五十年》,记录了中国近现代最风云激荡的历史,对于毛泽东、蒋介石等历史人物有着细致入微的描画和分析。从当今的视角去审视那段历史,会有一种别样的体会。
  • 自救常识悦读

    自救常识悦读

    自救就是在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扶持下,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本书是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自救常识。收录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食物的储存与使用、安置点食堂卫生要求、灾区水源分类及水源保护、居民家中饮用水安全”等等自救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常识吧!
  •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好多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 仙武帝尊

    仙武帝尊

    在下白如墨,以刀相邀,请君共赴无间。转世的北落仙尊再登天路,镇压世间一切敌!
  • 极品男神的夺妻大战

    极品男神的夺妻大战

    曾经,这栋别墅里合租了四个“极品”女人.妩媚妖艳的拜金女:“女人就该用吃饭的钱来装扮自己,这样,自然有人请你吃饭;男人就该用睡觉的时间来赚钱,这样,自然有人陪你睡觉。”霸气侧漏长相平平的土豪女:“不是你传统保守,是上天没有给你性感奔放的机会。”都市金领大龄文艺女青年:“风飘飘兮易水寒,青春一去不复返.”那.我们的女主呢?她没有拜金女性感妩媚,却让拜金女挖空心思追来的富N代放弃金窝绞尽脑汁地入住合租别墅。某富N代扔了一张一百万支票狠狠砸在某拜金女的胸上,“我,进来。”他指了指门,“你,出去。”她没有土豪女多金吊炸天,却让土豪女的哥哥一掷千金,只求她的青睐。“你要是今儿跟了哥,”霸气地指了指身后的金店,“咱进去,一样给你称十斤。”她没有都市金领文艺有才,却让这个“白骨精”的上司,放弃骄傲尊严,千里追妻。“我说你,什么时候玩够了。就跟我回去结婚。”所以,后来,这栋别墅内就入住了三个极品男神,和一个,额.片段一某富N代欠扁道,“她一直想看的那场电影,最近不是一票难求吗,我已经在最好的电影院把最好的场次包了。你们.”挑眉,“想去吗?”某土豪男,当场笑尿,“哦,忘了告诉你。我刚把那电影院买了。你的包场票我不认可,”遗憾地拍了拍某男的肩,“不过你放心,除了全额退款外,我还会给你一笔可观的赔偿。”某腹黑男,轻轻一笑,旋即拿出电话,淡然道,“今天李书记会来市探访,淮海路一段停止营业半天。”顿了顿,眼睛发亮,“迅速警戒,闲杂人等禁止通行。”片段二“你知道高富帅和土豪的差距在哪儿吗。”某富N代骄傲道,“品质,气质,素质,各种质。”“你和我比品质?”某土豪脱掉那件可以买一辆车的西装,“你和我比气质?”某土豪站起身,居然比他还高出了一个头,“你他妈敢我和说素质,老子就废了你。”“哈哈~”一旁看戏的腹黑男却笑了。“你TM吃多了翔啊?!”震天的怒吼。“我,”腹黑男乖乖闭嘴,捂住蛋,“我,我蛋疼。”三个极品男神从此展开了一场硝烟弥漫的夺妻大战。比手段,碎节操,无下限。最后.简介中一直未露脸的女主究竟情归何处,请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