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1200000008

第8章 吹的学问

怎样吹自己,是一门学问。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侃侃而言:“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以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把自己的光辉鼓吹以后,接着把荆州刺史韩朝宗,足足捧了一顿。“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然后,进入主题。凡吹,无不有明确的目标。“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以上引文,不足百字,要吹的全吹了,想达到的目标全表达了,而且,文采斐然,豪气逼人。我绝无厚古薄今的意思,当今一些作家们在包装、广告、促销、叫卖方面,比之“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青莲,可谓瞠乎其后了。到底是大诗人,大手笔,直到今天,这篇吹自己的杰作,还被人诵读,还令人动情。看到时下文坛上,诸如那种酸溜溜的,假惺惺的,娇滴滴的,笨兮兮的突出个人,或者浑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负,狗屁不是,粪土一切的吹嘘自己,不禁气短,为之沮丧。

若这位大诗人还魂,看到这等每下愈况的吹家,准会有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之叹了。

文人好吹,与文人相轻,其实,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无相轻他人之意,还吹个什么劲呢惟其要吹,那才必须把同行看轻的。文坛能够热闹,就在于这谁也不尿谁的相轻上,以及谁也不在眼中的好吹上。相轻,源于曹丕的《典论》。好吹,也始于这位魏文帝,只是没有明确提出来罢了。他在《典论》里说过的:“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夫事不可谓己长”,就是这个意思了。

如果说,文人十个有九个相轻,那么,至少有九个半人好吹,不算夸张。至多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有的人吹得邪乎些,有的人吹得含蓄些而已。

就是这位曹丕,也忍不住要吹的,他在《典论》的《自叙》中说到,“上曹操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听他父亲的“惟吾……”和他的“靡不……”,也是吹得很不弱的一对。

文人好吹,大概是不争的事实。但不管怎么说,曹氏父子也好,李白也好,他们的诗和文章,却是一流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有得吹的吹,并不是一件坏事,由此可以看到这些文豪狂放不羁的另一面。而让人痛苦的,是没得吹的也吹,充其量,一只瘪皮臭虫,能有多少脓血硬吹成不可一世的鲲鹏,便不大好恭维的了。

一个作家,写了些东西,想让人叫好,是很正常的情绪。尽管“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并不是每个作家写出来的都是陈年佳酿,玉液琼浆。因此,街头吆喝,巷尾叫卖,推销产品,便属必要。所以,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拉点赞助,雇人鼓掌,也不必大惊小怪。不有那种寓吹于不吹之中,口口声声甘于寂寞,其实倒是最不甘于寂莫者,在那里卖苦,卖穷,卖清高,卖可怜,更没有必要去拆穿那种变相的吹。

别人不吹,自己来吹,形同做广告,是正常行为。

从古到今的文人,只有神经不太正常,存心悖谬,或别有隐情,不得不尔,才把写好的作品,藏之名山,束之高阁,希望下一世纪的人,从类似敦煌的洞窟中挖掘出来,奉为至宝。绝大多数的作家,还是愿意生前看到自己作品有反应,有回声,好评如潮,洛阳纸贵。因此,在信息泛滥得无所适从的今天,给读者打个照会,不必不好意思,无非广而告之。适当吹吹,无伤大雅。如今铺天盖地的广告,有几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呢?不过,做广告,不实和误导,是有工商行政部门管着的。但作家的吹,好像只有社会道德的约束了。由于吹不吹在作家,而信不信在读者,吹者可以不必负什么责任,所以,文坛吹风才不绝如缕吧!

尽管作家有吹的自由,可吹,是一种有限度的行为。适当夸张,还能承受,言过其实,就有危险。上海话里有“穿帮”二字,就是专门为“吹”的过度而准备的。我至今不明白,穿破的是鞋帮呢,还是船帮无论哪一个“帮”出问题,都不是好事。鞋帮穿了,就得光脚走路;船帮穿了,弄不好有灭顶之灾。

这就是说,吹是可以的,但要吹得适可而止,吹得恰到好处,那才算会吹。可这个尺度,实在不大容易把握准确。凡吹者,总是缺乏节制能力,总是过之犹恐不及,于是,十吹九穿。因为读者从信,到半信半疑,到不信,到不但不信,反而连该信的也全部否定,是一环套一环的。一旦越过了半信半疑的临界线,吹破了天,那吹家的信誉度就一下子降到零。这也是要敦劝诸位吹家,必须慎之又慎的,吹豁了边,吹穿了帮,就狗屁不值了。

春秋时期,赵国想起用大将廉颇,派了一个使者到魏国去看他。那个使者回来汇报,老将军虽然还能吃一斗米的饭,但一餐饭间,却去了三趟厕所。于是,赵国对他不感兴趣了。所以,北京人喜欢说:“你是吃几碗干饭的!”来判断这个人的实力,恐怕源出于此。对读者来说,也许一下子摸不透某位作家,吃几碗干饭,但天长日久,这位作家吃多少,拉多少,有多大学问,有多少才华,都历历在目。因此,离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十万八千里,大可不必先把燕尾服穿得整整齐齐,在那儿等着。当今中国,把自己吹成诺贝尔奖的候选人,成了一种心病的作家,决非一位。一见与此奖有关的人物,马上立正,不敢稍息的样子,是很令人窃笑不已的。

吹牛虽然不上税,但不宜太夸张了,因为吃几碗干饭,别人心知肚明,所以有保留地,适可而止地,不用太脸红地吹吹自己,人家也不好意思揭穿,大概是吹家的最佳的状态了。

阿Q站在未庄大街上,说老子先前也曾阔过的。这种吹,不但别人不信,连他自己也未必信的。焦大在宁国府大门口,说太爷跷起一只腿,比你的头还高,这种吹,说的人信,听的人大概也信,但时间地点不对了,同样是笑话。吹是一种语言艺术,作家就是玩语言的,因此更要讲究一点技巧。如果,像阿Q那样直露,像焦大那样浅薄,那就太没水平,白当这个作家了。但也奇怪,这些年来,凡文坛吹家,都缺乏恩格斯所说的“观念愈隐蔽愈好”的精神,直扑主题,惟恐别人不知道他吹似的,整张脸就显那张嘴。

吹来吹去,也就成了吹八股,说来可怜,不是借重洋人来抬高身价,就是攀附名流以光大门面,花拳绣腿,实在玩不出什么新花样,真让人失望。《唐诗纪事》载:“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以富家子,尚气决,好弋博。后游乡校,乃感悔修饰。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谓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惊问,子昂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百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郡。”

这就是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开唐诗风气之先的陈子昂。他的吹,也真是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不靠洋人,二不靠名流,就靠自己这一充满戏剧性的举动,把自己吹出来了。看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文人的吹,还是局限在小儿科的做法,一无吹的资本,二无吹的技巧,三无吹的才情,纯靠城墙一样厚的脸皮,能不令曹氏父子、陈子昂、李白等先辈遗憾:我播下的是龙种,却想不到收获的是跳蚤!所以,什么该吹,什么不该吹,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老实讲,国门开放到今天,眼界早已打开,新、马、泰平趟,自费亚特兰大助威奥运,洋人已经无甚稀奇,等闲视之。假洋鬼子手里那根哭丧棒,所贩卖的那些外国文学理论的唾余,更是吓不住人。商品经济的竞争,价值规律的无情,新时期文学的代谢,知识结构的变化,人们经过这番历练以后,已经冷静成熟,那种对于名人的崇拜心理,也在渐渐淡化之中,甚至带有一点不恭。至于一些假充名流的银样镴枪头,无论老的少的,不过徒留笑柄而已。

因此,即使有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洋鬼子捧场,排着队叫好,也不见得就是国际影响。在海外出版了几本书,堆在书店里卖不出去,也不能成为世界级作家。到北欧去一趟,见到北极光,并不等于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上了什么《剑桥名人录》,掏英镑再买若干部,也不等于“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样不管怎样攀亲搭故,与名流套近乎,也不能由此就跟着同样是家学源渊、学富五车地辉煌起来;不管打出是名流的门生、弟子、亲戚,或者是曾经递茶送烟的侍从等名义,与自己作品的好坏,压根儿没有关系。因为文学既不能遗传,也不会传染。围着名流啃招牌边,涂在自己脸上的脂粉,早晚也要剥落的。

作家的吹嘘,是瞒不住人的。无论用隐讳的,用曲折的笔墨,来表示自己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具有一纸洋人认可的专家鉴定,具有一些读自己作品的外国读者,具有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极大可能性,具有家学渊源或差不多的先天功底,具有和名人、名流、名家的哥儿们、爷儿们的深厚友谊,不用敲门,就可以登堂入室的亲近,也不能由此证明写出来的就是传世佳作,或已经不朽了。

对作家来讲,怎样吹自己,先得有可吹的作品。如果作品够十分,吹成十一分,十二分,像李白那样,“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地狂一下,也许是诗人风流,骚人雅兴。而作品只有三分两分,尚不及格,吹成十分的话,那就是信口雌黄了。

说了归齐,作家的吹,是建筑在他有得可吹的作品之上。作品,这才是第一要紧的事。怎样吹自己,恐怕先要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来,否则,虽然不吹白不吹,但结果,肯定是吹了也白吹的。

同类推荐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绝命追杀

    绝命追杀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意大利政府和警方剿灭意大利黑手党的艰难过程。本书生动地介绍了意大利黑手党起源、发展和派系以及犯罪行为,重点描写了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安全不惜一切代价同犯罪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意大利黑手党,是世界上最大的犯罪组织之一,百年来它无恶不作,将罪恶之手伸向各个领域,企图超越正义与人民。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在政府与警方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打击下,意大利黑手党已经成为逝去的传说……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灾难性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历史罕见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灾区人民需要救援,需要医药、帐篷、食物等物资。于是,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奉上自己的爱心,这爱心迅速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爱心催人奋进,支撑着灾区人民勇敢地面对灾难。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青春的日子,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默默关注,偷偷喜欢,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热门推荐
  • 韬晦术

    韬晦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祭言师

    祭言师

    “求求你,不管他是生是死,请让我见他一面好不好?”少女双眸泪光闪烁,那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惹人心疼。“你先起来,”她将少女扶到床上躺好,她玉指轻轻地点在少女的额头中间,“睡吧!当你醒来的时候,你就能与他相见了。”她话音刚落,只见玉指散发出一点亮光,紧接着少女便昏昏沉沉地进入睡梦中。。。。
  • 小白菜爱萝卜头

    小白菜爱萝卜头

    傻冒而又执着的白领楚云飞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钻石王老五,却在偶然中邂逅了温柔而又刁蛮的美女舒月眉。一向与美女绝缘的楚云飞原本以为有美女垂青已是三生有幸,岂料她竟霸道地把行李搬进他家,美女要和我同居?匪异所思的同居生活开始了,接二连三的生活小磨擦惹出不少笑话,也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萝卜头”楚云飞爱着“小白菜”舒月眉,为了心中的天使他毅然从别人胯下钻过……淡淡的温馨与甜蜜,构成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佳话。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清晰、健康气息,搅动了每个人心底尘封已久的爱情向往……
  • 最佳天后(上)

    最佳天后(上)

    律政男神方纫秋万万没想到多年后再遇令嘉居然是在谈判桌上。十年前的‘杨顺心’简直女大十八变,他没压抑住内心的洪荒之力,主动套近乎,开口便问她是否整容了?令嘉是娱乐圈里的低调女神,不仅人美戏好歌还唱的妙。人前她是自拍界的泥石流,人后她是装逼界的巨匠。方纫秋则是一朵高岭之花,他以八块腹肌和盛世美颜绝杀律政界。活了二十多年,令嘉第一次遇上对手。方纫秋比她还表里不一,人前衣冠楚楚,人后毒舌自恋。看似温和有礼居家必备良品的他,表现上对她各种嫌弃,背地里各种使坏儿,破坏她的恋情又是什么鬼?嘴炮天后杠上律政界的禁欲男神毒舌律师,这对青梅竹马、久别重逢后的欢喜冤家上演了一段段子一样的笑闹生活。
  • 天价萌宝,妈咪有毒

    天价萌宝,妈咪有毒

    她不听家人劝告,执意嫁给凌沐臣。谁料结婚当夜,她穿着性感的睡衣,只听到他咆哮“你要的妻子名分我给你,但是记住了,我的女人只有欧雪曼”。此后三年,他对她不闻不问。当她看到丈夫和那个女人的新闻时,终于忍不住酒吧买醉和一个陌生人上床,谁料却被他缠上,再也离不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哆啦A梦会修仙

    哆啦A梦会修仙

    一个过着平凡生活的上班族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包裹,没想到里面竟然放着一个哆啦A梦,而且还是一只会修仙的哆啦A梦。更神奇的是,这只会修仙的哆啦A梦,还告诉我们的主角一个惊天大秘密,那就是我们的主角竟然是当年给压在五行山下的孙大圣摘果子的那个牧童转世。惊讶之余,我们的主角便跟着这只会修仙的哆啦A梦踏上了修仙之旅。【本书QQ群:511324997。欢迎大家加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万千世界轻松游

    万千世界轻松游

    猪脚虽然有点犯懒,但活着压力太大,没法子,总要为吹过的牛逼做点事吧,天怜之,一个小人物的心态努力而做的改变。
  • 大明王朝:洪武篇章

    大明王朝:洪武篇章

    康熙评价明朝“治隆唐宋”,清朝官修史书《明史》评价明朝“远迈汉唐”。明朝何以享有如此盛誉?且听长篇小说《明》娓娓道来。第一部《明1:洪武篇章》述写朱元璋艰苦卓绝的登顶之路。
  • 时光里的守望

    时光里的守望

    若干年后,三斗坪古老的镇上迎来了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对老人就是已经上了年纪的何鹏飞和他的妻子。现在的何鹏飞已是年过古稀之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何鹏飞想到了他的母亲,便带着妻子来寻祖。在这之前,他以为他的母亲在日本投降的那一年随所有的日本人回国了,他现在回来,也只是看望何家的一些后人。可是当他踏上这片土地,那些老人向他们讲述了他的母亲在这里的一切之后,何鹏飞再也等不住了,他流着泪说:“我该死,我好混。其实我原来离开之后回过武汉,我为什么就不能去看看母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