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00000015

第15章 抛开包袱,生命步履轻安自在 (3)

从前有个财主,他对自己地窖里珍藏的葡萄酒非常自豪——窖里保留着一坛只有他才知道的、某种场合才能喝的陈酒。

州府的总督登门拜访。财主提醒自己:“这坛酒不能仅仅为一个总督启封。”

地区主教来看他,他自忖道:“不,不能开启那坛酒。他不懂这种酒的价值,酒香也飘不进他的鼻孔。”

王子来访,和他同进晚餐。但他想:“区区一个王子喝这种酒过分奢侈了。”

甚至在他亲侄子结婚那天,他还对自己说:“不行,接待这种客人,不能拿出这坛酒。”

一年又一年,财主死了。

下葬那天,那坛陈酒和其他酒坛一起被搬了出来,左邻右舍的农民把酒统统喝光了。谁也不知道这坛陈年老酒的久远历史。

对他们来说,所有倒进酒杯里的仅是酒而已。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享受生活,没有必要像苦行僧似的,总是一味虐待自己。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比一般人更能感觉到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

著名的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有次给朋友一盒上等雪茄,朋友表示要好好珍藏这一特别的礼物。“不,不要这样,你一定要享用他们,这种雪茄如人生一样,都是不能保存的,你要心量享受它们。没有爱和不能享受人生,就没有快乐。”钢琴大师对朋友说。

钢琴大师的话蕴涵深奥的人生哲理,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读懂它,记住它,运用它。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下面这样的事情还是经常在我们身上发生。

玛丽家里有3个开水瓶。平时,只要哪个开水瓶里没有水了,玛丽总会及时去烧开水,把那空着的水瓶注满。

这天,玛丽烧好水,刚注满两个空着的开水瓶,玛丽的丈夫走过来,拿起其中一个就往茶杯里倒水。玛丽止住了他,指了指另一个瓶说:“先喝昨天烧的。”丈夫只好放下手里的瓶,提起那个瓶,往杯里一倒,水已不热。丈夫虽皱了皱眉,但他还是从容地喝了这凉开水。他知道,如果不喝,玛丽又会说,自己家烧的水,不能像公司里那样,隔夜的开水凉了就倒掉。玛丽天天都要烧开水,但玛丽一家人天天都只喝凉开水。

玛丽买了一箱梨。买回当天,玛丽清理出几个烂梨子。她把好梨装回箱子时,把那几个烂梨子剜去烂掉的部分,洗净,然后动员全家人一起“消灭”了那几个烂梨子。

过了几天,玛丽打开箱子,发现又烂了几个梨子。她再次把烂梨子清理出来,剜去烂掉的部分洗净,再次动员全家一起突击吃烂梨子。

梨子仍在烂。玛丽一家吃了一箱烂梨子。

玛丽家有了冰箱后,玛丽上街买菜一次便买很多,回来时,把把冰箱塞得满满的。这样可以吃上一些日子。

玛丽每次发现冰箱里面的菜不多了,便提上菜篮子,上街又狠狠地采购一批。回来时,除了菜篮子里装满了,还大包小包提着几个塑料袋。每次把冰箱里原来剩下的菜清出来,把刚买的新鲜菜放进去。玛丽是这样划算的:先前买的菜必须先吃,不然坏了可惜。

玛丽家冰箱里的菜总是在循环,新买的新鲜菜总是被玛丽放进冰箱里,玛丽家每日吃的都是在冰箱里储存了一段时间的菜。

玛丽的丈夫出差回来,给玛丽买了一套流行的套装裙。玛丽很高兴,她把衣裙试了一次后,便舍不得穿,将衣服挂进衣柜里,又穿起那些旧衣服。她觉得那些旧衣服都还没穿坏,搁在那儿不穿挺可惜的,新衣服可以存起来以后再穿。

玛丽的丈夫仍在不断地给玛丽买时兴的衣服,玛丽也喜欢。可玛丽总是舍不得丢弃旧衣服。一天,玛丽从箱柜里取出自买回来只穿了一次的踏脚裤,玛丽走在大街上,引来了不少人侧目,玛丽却一脸灿烂,为引来如此高的回头率而自我感觉良好。玛丽自己当然不知道,这种裤子早已过时,人们看她就像看见了一个怪物。

玛丽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改变喝凉开水、吃烂梨子、吃冰箱菜、穿过时衣服的习惯。她认为这是生活中一种美德。

玛丽自认为的美德,其实是一种束缚。如果她永远抱着这样的生活态度,便将永远过着自虐的生活。如果换个方式想一想,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舍弃一些东西,这并非浪费,能使你获得更多的东西。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提倡尽量享受生活,不是超前享受,更不是奢侈,而是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去享受。比如和家人一起看场电影,和朋友一起做一次短途旅行,和心爱的人一起享受一顿美食,等等。

总之,该享受的时候便无须吝啬,这样的日子才会过得有滋有味,这样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不是撑着不死,而是好好活着

哀莫大于心死,撑着活其实就是已经心死。

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遵守这“人生幸福三诀”,就不会活得太累。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总是如此。世事没有一帆风顺的,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表面看来没什么区别,其实质却大相径庭。

生活的画卷已经摊开在你面前,是屈服地背道而行,还是坦然地积极描绘,生活会告诉你不同的答案。

有人说,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爷的事”。今天做什么,今天吃什么,开不开心,要不要助人,皆由自己决定;别人有了难题,他人故意刁难,对你的好心施以恶言,别人主导的事与自己无关;天气如何,狂风暴雨,山石崩塌,人力所不能及的事,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过于烦恼,也是于事无补。

人活得“屈服”,离道越来越远,只是因为,人总是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的事。所以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

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萎了。“天哪,快浇点水吧!”小和尚喊着,接着去提了桶水来。“别急!”老和尚说,“现在太阳晒得很,一冷一热,非死不可,等晚一点再浇。”

傍晚,那盆花已经成了“霉干菜”的样子。“不早浇……”小和尚见状,咕咕哝哝地说,“一定已经干死了,怎么浇也活不了了。”

“浇吧!”老和尚指示。水浇下去,没多久,已经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站了起来,而且生机盎然。

“天哪!”小和尚喊,“它们可真厉害,憋在那儿,撑着不死。”

老和尚纠正:“不是撑着不死,是好好活着。”

“这有什么不同呢?”小和尚低着头,十分不解。

“当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我问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

小和尚低下头沉思起来。

晚课完了,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面前问:“怎么样?想通了吗?”

“没有。”小和尚还低着头。老和尚严肃地说:“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得一天寿命,就要好好过一天。那些活着的时候天天为了怕死而拜佛烧香,希望死后能成佛的人,绝对成不了佛。”

说到此,老和尚笑笑:“他今生能好好过,却没好好过,老天何必给他死后更好的生活?”

对于禅院里的花来说,“和尚没浇水”虽然很不如意,但那是和尚的事,“好好生长”才是它自己的事,这盆向前看的花,得一天寿命,便好好过一天,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哀莫大于心死,撑着活其实就是已经心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都没有领悟何为真生命,还能指望他能死后有全新的生命吗?

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都会为自己的过错而痛悔,的确,“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并不是一种很容易达到的境界,它需要“胸藏万汇凭吞吐”的大器量,而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日沉浸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

生活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笔,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认为不尽如人意的一笔,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有烦恼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同样,能认真对待你眼前的各种纷扰的人生才是最舒坦的。

生活就是有风、有雨、有快乐

一边是死亡的震撼,一边是活着的琐碎,我们很容易被死亡所震撼,然而我们更容易被活着的琐碎所淹没。不要去在意那些繁杂的纠葛,活着就是幸福。

有位青年,厌倦了生活的平淡,感到一切只是无聊和痛苦。为寻求刺激,青年参加了挑战极限的活动。活动规则是:一个人待在山洞里,无光无火亦无粮,每天只供应5千克的水,时间为整整5个昼夜。

第一天,青年颇觉刺激。

第二天,饥饿、孤独、恐惧一齐袭来,四周漆黑一片,听不到任何声响。于是他有点向往起平日里的无忧无虑来。

他想起了乡下的老母亲不远千里地赶来,只为送一坛韭菜花酱以及小孙子的一双虎头鞋;他想起了终日相伴的妻子在寒夜里为自己掖好被子;他想起了宝贝儿子为自己端的第一杯水;他甚至想起了与他发生争执的同事曾经给自己买过的一份工作餐……渐渐的,他后悔起平日里对生活的态度来:懒懒散散,敷衍了事,冷漠虚伪,无所作为。

到了第三天,他几乎要饿昏过去。可是一想到人世间的种种美好,便坚持了下来。第四天、第五天,他仍然在饥饿、孤独、极大的恐惧中反思过去,向往未来。

他责骂自己竟然忘记了母亲的生日;他遗憾妻子分娩之时未尽照料义务;他后悔听信流言与好友分道扬镳……他这才觉出需要他努力弥补的事情竟是那么多。可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挺过最后一关。此时,泪流满面的他发现:洞门开了。阳光照射进来,白云就在眼前,淡淡的花香,悦耳的鸟鸣——他又迎来了一个美好的人间。

青年扶着石壁蹒跚着走出山洞,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五天来,他一直用心在说一句话,那就是:生命是上天赠与给我们的美意,活着才是幸福。

活着的理由需要我们自己寻找。你想让生存具有何种意义,全在于你的选择。快乐、爱、激情和幸福感都应该存在于你的内心,再从你的内心世界发射出来,通过你身边的人和事反馈于你,让你产生美好的感觉。正如文中的年轻人再次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他对生活充满热爱,他想要活着。

即使生活中有诸多不利环境,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对环境的态度和反应方式,从中去寻找积极因素,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让生活充满意义。

参加过追悼会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边是死亡的震撼,一边是活着的琐碎,我们很容易被死亡所震撼,然而我们更容易被活着的琐碎所淹没。

我们应该有这种心理:趁现在好好活着,活着就是幸福,什么利、权、势,轰轰烈烈了一世,最后还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什么是活着?心理学家们认为,生存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我们自身赋予生存的。

有时候我们因为没有明白上天的美意而常常抱怨,以为生活就是一种折磨。可是,当我们放下苦难的包袱,敲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时,我们才发现,原来生活并非全是苦难,当我们细心品味的时候,就能发现幸福。

幸福是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拥有的名和利,不会成为幸福与否的评估条件,相反的,过于追求那些事物会让我们失去幸福。

不要去在意那些繁杂的纠葛,苦痛、伤害、低迷等,它们仅仅是生活中小小的注脚而已。活着,即意味着追求幸福的资本和契机。活着就是幸福,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鲜活的生命。

同类推荐
  • 放下就是幸福

    放下就是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攥在手里、挂在心里的东西是该放下的!可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和思想,使我们无法获得自由,无法感受幸福。一个人若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执念,任凭欲望和贪念无限膨胀,最终会使自己不堪重负,人生也会变成一场痛苦而无聊的游戏。为了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放下就是幸福》就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心灵导师,教你找到让自己痛苦的根源,放下那些早已失去、从不曾拥有,却在心里挂怀不忘的东西,解脱心灵、释放自我,在尘世的喧嚣中聆听生命的真谛。
  • 赢在变通

    赢在变通

    学会变通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个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主动将变通思维融入工作,以变制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让变通成为习惯。本书引用大量的企业案例,加上精彩、深刻的哲理评析,为中国企业培养具有变通思维品质的人,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和培训方案。
  •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如何做事决定命运、财富源于方法。这是每个人都应认可的名言。人与人的差别,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做人做事的观念方式上的差别。我们从小就会被教导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也是一种人们所习惯的常理。做事的态度要讲究方法,讲究思路,思路对,就会柳暗花明、思路错,就会山重水覆。凡事换角度,凡事逆向思维一番,也许这样一换,对事物的本身原貌就会看得更清晰,准确。从而正确地把握事物,进而产生正确的思路和行为。如果本书能帮助各位读者发现自己的盲点,修正自己某些偏颇式错误的观念,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助益,那么我将感到由衷的高兴。
  • 出语惊人(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语惊人(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语不惊人死不休!常言说得好: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可真是“成也说话,败也说话”。有魅力的人,是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演说的,哪怕是再热闹再亢奋的场合和状态。所以,说话也是一件很讲究、很费心的事情。相信本书的故事会给你启示,帮助你练就良好的谈吐,让听者欲罢不能。
  • 西点凌晨两点半(白金珍藏版)

    西点凌晨两点半(白金珍藏版)

    在西点,优秀是一种习惯。两百多年来,西点军校培养了两届美国总统、4位五星上将、3700多位将军、数千世界500强CEO及高管……它就是一座打造优秀男人的“魔鬼训练工厂”!无论多么懦弱、胆小、懒散的男孩,只要能从这个“工厂”走出来,他就会变得独立、坚强、勇敢,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社会精英。
热门推荐
  • 小小道修行

    小小道修行

    重生归来,执掌冰火,冰封千里,火烧燎原,退守长江。
  • 九玄剑祖

    九玄剑祖

    曾经的飞云宗天才修剑少年,因参加“荒芜神境”,误食一颗神秘彩蛋,从而修为尽毁,从天堂坠入地狱,承受女友的背叛、宗门的唾弃……两年之后,体内沉寂的彩蛋终于有了动静,巨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惊天秘密?人的体内只有八脉,而唯独我有九脉,在奇耻中再创辉煌,携风云之势高歌猛进,成就九玄剑祖!一柄剑,杀出未来!
  • 前清旧梦

    前清旧梦

    爱上一个人,可否是罪过?时光流逝,千帆过尽,那些痴情人的耳畔依然听不到回答。若是,为何还要相遇,且心底执着不知悔恨?若不是,那你为什么此刻,不在我身边?只道是万劫不复,恨红尘却把终身误。
  • 盛夏之吻:都是情书惹的祸

    盛夏之吻:都是情书惹的祸

    夏静茵常常告介自己不要做好事,一做好事就会出坏事。只是一时好心帮朋友递封情信罢了,却被误会成是她跟他告白的花痴小妹。他不旦止紧抱着她不放手,还硬要她对他负责任。这是那门子的笑话啊?
  •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扭曲

    扭曲

    秦老师把亮亮带到了地上。地下很阴凉,地上很炎热。那阿姨也送了上来。那阿姨还给了亮亮一张名片。秦老师和亮亮一起走着。秦老师突然说:“亮亮,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你必须抬起眼皮,睁大眼睛。”亮亮很听话。亮亮垂挂的眼皮卷闸门似地卷了起来。亮亮的眼睛很亮很亮。秦老师幽深地叹了口气,说:“亮亮,你朝前看。前面是黑夜,但眼前有灯,脚下有路。”亮亮朝前看,万家灯火,繁星闪烁,脚下的柏油路有些绵软,但富有弹性。秦老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要是能像亮亮这么年青,那该多好!”亮亮说:“秦老师,我都恨不得一下子长得跟你这般大。”
  • 贺卡题辞(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贺卡题辞(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曲江歌女

    曲江歌女

    本书原著名为《绣襦记》。关于它的原著者,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今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十大悲喜剧集》编者认定的明代无名氏。我在改写时,将其改名为《曲江歌女》。这是因为原名费解,不通俗不响亮,又因为有人曾改用过此名。我认为《曲江歌女》突出了女主人公身份,并有地名界定,通俗而又响亮。李亚仙是唐代人,是京城长安曲池风景区的著名歌妓。她与书生郑元和真诚相爱。就是郑元和穷得沦为了打莲花落的街头乞丐,甚至被他当太守的父亲郑儋打死后弃之而去的情况下,李亚仙仍然不变心地将他救活并爱之如初;最后,还劝说与激励他发愤攻读,高中了头名状元。
  • 舌尖上的毒

    舌尖上的毒

    孙焕平是江苏淮安楚州淮城镇闸口村的一个农民,从2009年4月7日至11月7日,他开着自己购买的小卡车,走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行程5万里,耗资10多万元,自费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有人说他“神经病”,妻子要跟他离婚,但他没有放弃。孙焕平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引起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等150余家媒体对孙焕平的事迹予以报道,被人们称为中华之大挑毒者。2011年12月,孙焕平与“两弹元勋”朱光亚、“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一起,成为中央电视台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