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4600000006

第6章 人进行灌注的容器(6)

11岁的海伦是一家夏令营的辅导员助手,她负责照顾年幼的夏令营成员。而海伦的妈妈一向相信海伦的自理能力和出色的社交能力,因此,妈妈对于她几个暑假都在夏令营生活很放心。可是有一天,妈妈忽然接到海伦的电话:“妈妈,我们原来的辅导员走了,新来的辅导员莉莎小姐脾气很坏,对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很苛刻。”妈妈很意外海伦也会遇到这样的不顺,连忙问是什么原因。原来,由于海伦那天早晨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队员召集到早餐处,莉莎小姐竟当着全体队员的面,将她狠狠训斥了一番,让她在其他队员面前抬不起头。听到这些话,妈妈当然为女儿难过而且打抱不平:“你是义务去帮助他们的,她却这样对待你,太不应该了!我马上给你们的营长打电话,叫她同你的辅导员谈谈,或者你干脆辞了工作回家,在家里好好度过这个假期,放松一下。”

妈妈这样做对吗?当然不对!诚然,妈妈心疼女儿不无道理,但这样做,却不利于女儿意志力的训练。海伦遇到了挫折,正是让她自己迎难而上、找出解决办法的时候。此时,妈妈却挡在了她的面前,让她在困难面前放弃,这样做,只会让海伦丧失独立的个性,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更糟糕的是,一旦养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习惯,将会成为一个缺乏意志力的小可怜虫。

蒙台梭利非常强调儿童意志力的训练和培养。她曾研究过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和德佛里斯等人的遗传学说,认为控制人类行为是本能的冲动,儿童在来自先天的、自发的能动性的作用下,具有天赋的内在潜伏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继续发展的积极力量。在她看来,“在儿童的心灵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它是发展中隐藏的模式,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因此,她是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儿童的,她强调儿童和成人有本质的区别。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儿童的个性意志,是这个个体中的重要部分。

那些缺乏意志力的人,不能说与他(她)从小的家庭教育无关。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白松的种子,落在英国的石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矮小的树;要是将它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逐步认识自我、确定自我的过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认识自我和接触自我,也并不是每个教育者(包括家长和教师)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或者即使认识到这一点,也未必能够放手让孩子支配自我。要知道,人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而幼儿期正是这个创造过程的根基。人生不像草木,人是有能动性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所以,教育者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让孩子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来塑造自我。爱因斯坦曾说过:“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叔本华也认为:“意志是人类的本质、核心和根源,智慧则只列居次要地位。”这都说明了训练孩子意志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年轻人缺少个性,而是学校摧残了孩子的身体,削弱了他们的意志,致使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发展。

意志平时就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之中,有些时候,意志表现为一种动机,即人们无论采取怎样的行动,都是有其或隐或显的目的的,都在被44某个动机左右着;另外,意志也可以对某些行为加以控制,比如前面提到的维托里奥·阿尔费里的故事,再如它可以抑制我们因愤怒而产生的冲动,阻止我们因个人的欲望而去抢夺别人的东西等。意志可以对行为加以引导,假如不付诸行动,就不会有意志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的是,一旦你决定了某件事,你应该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如果没有任何行动,只是在心里作出所谓的“决定”,你就没有完成意志的活动,而只是处于想象之中。事实上,意志有多少生命力,行动就有多强的力量,所有的行动都是冲动和抑制两种力量均衡的结果。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就是意志力的体现。

2

意志不是水上漂泊的船

蒙台梭利认为,对个人来说,有能力用一种审慎的和沉思的方式来行动才是正常的,对于幼儿而言,这是非常难得的,是一种内在纪律的标志,外在表现则为一种有条不紊的行为。我们不难想象,当缺乏这种内在纪律时,个人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活动,而受另一个人的意志所支配,就像水上漂泊的船,成为外界影响的牺牲品。此时,人便不再作为人而生活,而仅仅是一件东西而已。因此,我们在这里应该认识到的一点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掌管自己的意志。

蒙台梭利所说的意志主要体现在自我控制上。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我控制最早发生在孩子出生后1~1.5岁之间,此时生理不断成熟,而与之相伴的注意机制也在成熟,其他心理能力正在持续发展。但是如果单纯是儿童生理的生长,其实并不能表示儿童自我控制也会发生。事实上,研究认为,自我控制的发生,必须以一些认知成就为基础,这也是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感觉训练的原因。当然,你会说,即使不做感觉训练,儿童的认知能力也会伴随成长而得到发展。这一点我们绝不否认。只是,如果多做些蒙台梭利日常生活练习,孩子的认知成就会发展得更好。

在蒙氏练习或者工作中,儿童必须将自己视为独立的、具备自主性的个体;对于孩子的认知过程,大人不要横加干涉,除非在孩子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加以引导或者援助。如果想让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意志力更好地得到发展,还必须要求幼儿有一定的表征和记忆能力,能将大人的指示和要求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将自己的意志内化到行为之中。意志并不是突然出现的,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成人也不能完全由意志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幼儿尤其如此。但我们都知道,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力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融入社会。鉴于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我控制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孩子1~2.5岁时,对他们的注意力加以观察,由他们维持注意的能力可以预测在2岁以后的自我控制水平。

幼儿的行为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本能和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本能和冲动越来越被自我控制能力所代替。而自我控制能力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对认知活动的控制,对情绪情感的控制。

首先,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这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第一步,动作的发展是随着儿童生理机能的成熟而进步的。对儿童来说,学会停止、抑制某些行为并非易事。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常常被一些大人所控制。

比如,当你去问一个孩子,樱桃是什么颜色时,这小家伙可能由于一直在母亲的庇护下长大而不知道自己作出回答和决定。对于这个他明明知道的答案,他可能犹豫半天后会说:“我回去问妈妈。”这就是典型的孩子的意志被成人所替代的例子。

其次,很多成人也无法以自己的意志去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人(可能也包括你自己)在出门时,明明锁了门,还会将锁把摇几下,更有甚者会走出几步后又回来试试门锁,就是因为他怀疑门没锁上,尽管他知道门是锁上的,并且清楚地记得他还摇过门的。这就是意志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直接表现。

在一些孩子身上也同样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他们在上床睡觉以前,总喜欢朝床底下看看,是否有猫、狗之类的动物。当然,他们什么也没看见,而且他们心里也明白,其实下面什么也没有。尽管如此,过了一会儿,他们还会爬起来,往床底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因此,如果要让意志在身体有效地完成任务时体现它的价值,我们就应该对意识进行必要的训练。意志对认知活动的控制,对于幼儿来讲也十分困难,因为他们的经验和阅历太少,而且他们的认知系统本身并不完善。前面提到的“樱桃是什么颜色”的例子就很典型。

最后,对于情绪情感的控制,是不少人的弱项,更何况孩子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当然这个应该是最基础的),可以控制自己的认知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一项研究发现,让2~4岁幼儿对某种信号不作出反应比让其作出意志反应要困难得多。由此进一步得出,对于儿童来说,能快速进行的某种活动让其慢慢进行时,儿童很难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对自己运动速度的控制能力相当差,但又在不断进步。不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服从和反抗的反应都在增长,过于注重反抗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叛逆”心理和表现。因此,要让孩子的意志能够有所指有所为,游戏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也许这听起来很不近人情,但是如果儿童能够适当地忍受挫折、克服冲动、抗拒诱惑,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是非常有利的。

在教育儿童的时候,注意不要给他们带来消极情绪。因为这种情绪会带来消极的调节能力,相反,积极的情绪可以预测有利的调节能力,而自我控制可以预测积极与消极的调节。每一个大人都深有体会,当我们感到不安时,会倾向于采用短时的能使他们感到快乐的行为(比如大吃、抽烟、饮酒、疯狂购物、攻击),而不是长远的自我调控的目标。所以,让孩子保持积极的情绪非常重要。

总之,幼儿的意志主要由坚持性、自觉性、自制力和自我延迟满足组成。它表现为幼儿通过抑制直接的、短期的欲望而控制冲动的能力。

因为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很多刺激都不被加工,致使他们的行为受冲动和欲望的影响很大,缺少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因此,缺乏思考、容易冲动是幼儿行为的重要特征。但是,如果能够按照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训练和培养,随着注意机制的不断成熟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他们会渐渐学会对自己的冲动行为、冲动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

幼儿正是在抑制冲动中逐渐积累了对自己行为、情感控制的体验。当然,我们很难指望2~6岁的幼儿在某种困难情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完全自由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他们可能对短期冲动的控制会让48你满意,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生活中要更多地要求幼儿在一段时间内能够维持这种控制力。这种控制力和意志力明显相关。

此外,意志还表现为一种自觉性,如果幼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对禁止的事情能够做出令人满意的举动,那也是幼儿意志力成功发展的一种体现。

3

孩子自我发展的能力需要保护

意志力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能力,一种对自我的掌控、对自我的思想和行为控制的能力。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赢得成功。

但是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孩子,凡事都由大人来包办,结果却导致他们的能力太差;而有些孩子,却是“散养”的,任由他去闯,错了再重来,也没人多管。结果这样的孩子,反而更有能力。这个问题,在若干年前,蒙台梭利已经敏锐地看到。她说:“许多孩子,特别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他在生存能力上反而减弱。原因就是许多应该他自己去完成的事被交给了女佣或父母,这是不可取的。”一切被代办,与其说是帮助孩子,不如说是在剥夺孩子对自我掌控的宝贵权力。

这其实是为我们阐明一个问题:我们大人所安排的,不一定是孩子喜欢而且能接受的,这些对于他的心性、头脑没什么帮助。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教育虽然越早越好,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倾箩筐似的拼命灌输。很多家长都犯了这样的错误,恨不得把自己二三十年的知识和对孩子的期望,一下子全灌输到孩子的骨子里去。这种做法只不过反映出父母急功近利的心态,最容易造成孩子只会死记硬背、不能思考的结果,这样就剥夺了孩子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仅仅是对于幼儿,对于学龄的孩子也是一样。强制学习导致了他们恐惧、厌倦和精力的耗竭。一直以来,他们生活在大人们为他们设计的“模子”中,让他们变得毫无信心,不应该有的、超出年龄的忧郁代替了自然的快乐。家长和老师们看得最多的是孩子们能够通过考试,尽可能学得快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一张社会通行证。这些都是畸形的教育,正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中所描述的梅花一样,失去了天然的姿态,不是真正的美。

蒙台梭利教育法中,自由是基本的原理。我们都知道,生命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生长,生命之花才会艳丽地绽放。我们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在我们的教育中,将自由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学法”,其目的就是让孩子自由发展,蒙氏教具也是本着这项原则,以“自我纠错”的方式督促孩子来完成工作。因此,把握“自由发展”的内涵,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本质。我们只有真正了解蒙台梭利教育中的自由的概念、懂得自由发展的真谛,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引领孩子。

同类推荐
  •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孕妈妈40周生活全书

    孕妈妈40周生活全书

    为了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面对怀孕,女性应该如何去做呢?怎样才能使孕期生活更完美,家庭生活更幸福呢?这是每一位育龄妇女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能顺利度过孕产期,既可以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又无损自身的健康,为此,我们编撰了次书,旨在帮助广大育龄妇女科学怀孕,健康度过孕产期。本书从准妈妈的角度出发,以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为目的,为保证母子平安而科学全面地论述了怀孕条件、孕前生活、孕期变化、营养饮食、生活保健、异常护理、安胎养胎、科学胎教、产前检查、分娩等方面的问题,让每一位准妈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自己的孩子。
  • 贵族家训

    贵族家训

    成功的家族和精英人物并不是天生的,他们都有自己宝贵的教育思想和对子女教育的真知灼见,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又被子女用在教育上,如此继承和发扬,才有了优良的家族传统,最后成为贵族家训。本书从中外历史中挑选出14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启发意义的家族,通过他们的成长历程,总结出一些教育方法,为今天迷茫的家长们指明了教育方向,值得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研学。
  • 培养孩子独立性越早越好

    培养孩子独立性越早越好

    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不仅要求孩子具有承受挫折和战胜困难的意志,更要求父母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和高度竞争的独立型人才,所以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就显得越发重要了。罗伯特·汤森说:“人最终要独立地走向社会,就必须拥有自主独立的能力。因此从小就要培养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认知和实践能力。自我发展本身也是个人对自身的一种反思。正是从这种反思中人才不断地找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是的,孩子只有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关系,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才能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进取。
  •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育好孩子只有一个关键,就是去赢得孩子的心。当你赢得孩子的心,那么,你的话就可以“一句顶一万句”。所以,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挫折、学习、交往、生活,如何说话谈心就是父母最迫切需要学习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所以,无论是赞赏或激励孩子,还是批评和拒绝孩子,爸爸妈妈都得让说的每一句话进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让这些话成为孩子自己的思想,乃至愿望。教育原本是心灵的对话,爱你的孩子,与之心灵交融,它也就变得简单了。
热门推荐
  •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人生的道路,没有坦途,但也并非尽是奇趣,只要坚定目标,明确方向,乐观坚韧地走下去,就能笑到最后。青少年朋友们,未来的路就在脚下,把握好航向,以一颗平常心。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寻找人生旅途的乐趣,享受生命的美好!
  •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不言而喻,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女性想让人感到悦目很容易,一个女人或天生丽质,有漂亮的外表;或后天修饰,靠着装打扮让自己变得悦目起来,但是一个女人真正让人感到赏心就绝非易事了。一位让人从心里欣赏赞叹的女人,她一定具有超出外貌的吸引力,这恰恰是心灵之美的魅力;是超出常人的品格的魅力;是女人的气质之魂。
  • 女主的炮灰日常

    女主的炮灰日常

    "人死了还有重生的环节?一开始香尧语以为只是APP的穿越游戏,结果竟然是真的。每个女主都具有光环,但香尧语都是下场悲惨的炮灰女主。为了不被抹杀,她不仅要改变命运,还要征服留魂大人和她一起做任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忠诚胜于能力

    忠诚胜于能力

    无论你的能力多么出色,无论你的智慧多么超群,没有忠诚,就没有人会放心地把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就没有人会让你成为公司的核心力量。本书从“培养企业最忠诚员工”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忠诚胜于能力”和“你该如何忠诚”两项命题的解读,详细地论述了忠诚与成功、忠诚与责任、忠诚与方法、忠诚与执行的关系,以及“在良好发展中和企业共同前进,在发展的逆流中和企业同舟共济”的理念原则,把忠诚从理念变成了实务。本书诠释忠诚,注解能力,适合每一位管理者及被管理者阅读,是最精练的员工培训读本。
  • 追寻迹

    追寻迹

    你相信有另外一个世界吗?在那个世界你和你一样,不过你们拥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那个你做着一切你所向往的事情,拥有着你想拥有的一切……
  • 沟通无极限

    沟通无极限

    本书避免了一般口才读物中常见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教条,也没有罗列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口才奇迹,而是从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沟通无极限”这个口才理念,将一系列提高口才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一过程遵循了“了解-学习-实践-应用”的科学学习步骤,并且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出的106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每一位读者切实提高自己的口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有助于读者从中有所感悟,提高锻练口才的积极性。
  • 半夜妃翻墙:王爷,追!

    半夜妃翻墙:王爷,追!

    她,医界一枝花,春风得意时,却狗血穿越!白天,她手撕盛世白莲花,完虐大胸心机婊,夺双宝,驯神兽,风华绝代,英姿飒爽;晚上......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去爬墙!?往哪儿爬?北唐国最无法无天的混蛋王爷家的宅子!某男墙下站着,邪魅一笑,妖孽无双:“你就那么迫不及待进王府?那好,我给你一个理由!”说完,把她往床上扔,“这下,名正言顺,我的人!”苍天为证,她是无意识去翻墙的,白天她是她,夜晚却被人控制心智,貌似原主还在,女主是精分,这个穿越系统有bug!
  • 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处世哲学系列丛书: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凝结了幽默口才的精华,系统地向读者阐释了幽默口才的本质、养成技巧和实际操作方法,通过对不同场景下幽默口才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解读,直接给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不仅如此,书中还包含大量的口才案例,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幽默的真谛。通过阅读《处世哲学系列丛书: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读者既能迅速掌握幽默语言艺术的精髓,又能阅读中享受语言的魅力,愉悦间掌握幽默技巧,自我修炼成为一名出色的幽默高手。
  • 相灵师

    相灵师

    相灵师是个神秘的职业,传说中这个职业能看到阴阳二气,还能通过特殊的手段改变阴阳二气的比例,用灵术操纵天下气运……那一年,我用乡下池塘里一条黑鱼精的内丹,打开了相灵师的神秘世界……相灵?养灵?除灵?可以改变阴阳二气的我,未来的道路如何抉择!天池里巨大的铁索,楼兰古国千年不死的王,野人山长满人脸的妖树……千年谜团,人谋,鬼计,到底遮掩着什么?一切都是谜团……
  • 下个路口再见

    下个路口再见

    题记:路口即选择,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屠夫或者羔羊,如果你选择做一只羔羊,记得一定要在一个恰当的时机逃脱。本文主人公方琼完美主义,容不得生活中出现岔子,期望过简单的生活。一个电话将她平静的生活搅乱,重情,仗义,却使她伤痕累累,后来,她全身而退,却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迷茫,犹疑,最终她能否战胜自己的命运呢?她的朋友翟盈盈被生活所迫沦为歌女,一个众人唾弃的职业,却最终收获爱情,领悟人生的真谛,浪子回头金不换。灵魂是飘渺无形的纱,我们的心是一支孤独的箭,射向广袤的天空。什么是爱,什么是情,什么是人生?尽在《下个路口再见》。Ps:朋友们,【推荐】【收藏】【砸票】清莲不会让你们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