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7200000007

第7章 书卷多情似故人,词解心中意(3)

19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他的母亲是位明白事理的女性,她鼓励儿子说:“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不能因为我在,就像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里,无所作为。”徐霞客听了,心里非常激动,决心去远游。临行前,他头上戴着母亲专门为他做的远游冠,拿上简单的行李,就离开了家乡。这一年,他22岁。从此,直到56岁逝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经过30年的考察,徐霞客写成了《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徐霞客游记》系统地考察了祖国的地貌地质,同时也描绘了华夏风景资源,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笔间波澜

一只公鸡在荒芜的田野里寻找食物,找了很久,却一无所获。就在它饥饿难忍之际,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但它却扔掉了宝玉,说:“我需要的是一粒麦子,而不是一块宝玉。”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迫切地希望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却常常因为一路追逐,错过了其他可能更有价值的东西。《徐霞客游记》却不同,它对每一处资源与景物的描绘,都是很清晰、很富有目的性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感悟到作者眼光的独到:将那么多很典型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时候,眼光可以决定前进的距离。眼光就如同你选择的方向,它可以帮你确定自己的目标,从而沿着自己选择的方向,一路向前。

质疑权威,选择性地接受——《本草纲目》

24岁时,李时珍开始学医。多年的临床经验使李时珍懂得,做一名医生,不仅要懂医理,也要懂药理。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弄错了,肯定会闹出人命来。他阅读了很多前人留下来的医书,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和纰漏,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比如,兰花只能供观赏,不能入药用,而有的本草书,将兰花当作药用的兰草;更严重的是,竟然将有毒的钩藤当作补益的黄精。李时珍认为古代本草书上的错误,主要是缺乏对药物实地调查造成的。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应该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

5年以后,为了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朝廷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李时珍接受了推荐,进入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

他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阅读了大量医书,并对其他学科广泛涉猎,同时仔细观察了很多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搁下去了,借故辞职。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后写成的。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新增374种),分成60类,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笔间波澜

发现了古人关于医学记录的缺陷和不足,李时珍决定给予合理的补充和改进,于是经过努力,写成了《本草纲目》。很多时候,前人总结的经验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他们也可能因为实践不够或者认识片面而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我们在学习前人经验和听取前辈给予的意见的时候,要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质疑,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选择。旧的观点可以成为你的拐杖,在你需要的时候扶你一下,但是你如果一直都不想抛开它,它就可能变成枷锁,锁住你的思想,也锁住你的自由。

医德仁术,心怀救济之志——《千金方》

孙思邈医道很广,内科、外科、针灸、按摩等无不精通。一次,深州刺史得了一种怪病:头颈肿得像葫芦,三天不进水米,眼看命在旦夕。刺史家人找到孙思邈,请求他设法解救。他按脉诊断后,用金针在刺史右手扎了几针。第二天,刺史颈肿消退,饮食正常,恢复了健康。

还有一次,在回家路上,孙思邈看见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一位老婆婆跟在后面恸哭。他停步仔细观察,发现棺材的缝隙有鲜血渗出,忙上前问是得什么病死的。老婆婆哭着说:“这是我的独生女,因为难产,折腾了两天两夜,小孩没生下就死了。”孙思邈从地下蘸起一点血,看了看说:“看这血不像是真死,把棺材放下,让我看看。”

大家赶忙把棺材放下。孙思邈上前一瞧,那妇人脸色惨白,没有一点血色,仔细摸了摸脉搏,还在微弱地跳动。孙思邈忙选定穴位,给病人扎针,还用了特殊的手法捻针。不一会儿,产妇苏醒过来,接着,婴儿的“哇哇”哭声引得众人都破涕为笑。产妇救活了,婴儿得救了,老婆婆激动得给孙思邈磕了几个头。

一针救两命,起死回生,孙思邈的医术轰动一时。从此,来找孙思邈医治的人络绎不绝。

经过50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孙思邈于公元652年编写成《千金方》一书。他以人命重于千金为比喻,强调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职责。全书共30卷,分232门,合方论5300篇,还收录了已失传的多种医学文献,是一部不朽的医学巨著。

笔间波澜

《千金方》寓意人命重于千金,其实救人治病,最难得的是医者的品德。做人要思虑精细、智慧圆融而行为端方,这是孙思邈对于良医的要求。其实,何止于医者,仅从为人的角度上来讲,恐怕要做一个有气度、能担当的人,也不能悖此道吧!在欧美,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盗贼叫戴蒙德,他偷窃手法高明,偷窃时来去自如,警察也拿他没办法,可是他却因为偷了慈善家朱利安给穷苦人捐助的现款而深感自责。终于,他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安,决定将钱还回去并补上了自己的一些钱,但就在还款时,他被警察抓住了,被判了终身监禁。在接受采访时,戴蒙德说:“如果分析我失手的原因,我只能说,我对善良没有丝毫的免疫力!”是的,高尚的品德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回绝的,也只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成就崇高的人生。

细心呵护求知欲——《周髀算经》

1876年的一个傍晚,在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叫伽菲尔德的中年人正在黄昏中散步。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声音时大时小,时断时续。出于好奇,伽菲尔德向两个小孩走去——他想弄清楚那两个小孩在干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我们想知道,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道:“是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伽菲尔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又说:“先生,你能证明其中的道理吗?”伽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因此心里很不是滋味。

伽菲尔德立即回家,潜心研究小男孩给他出的难题。经过反复思考与演算,他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并做出了简洁的证明。这就是西方有名的伽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故事。

西方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最早是毕达哥拉斯给出的,可是在我国,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这一重要的数学原理了。在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第一章,就有这条定理的相关内容。《周髀算经》是“算经十书”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原名《周髀》,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还使用了相当繁复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

笔间波澜

与以往的数学著作有所不同,《周髀算经》属于算经类,对于计算方面有很专业的阐释。它的成书,是人们对于数学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也是对人们求知欲的解答。因为求知欲,人们才有了探求的动力。孩子在小的时候,总是喜欢缠着大人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这就是强烈的求知欲望的体现。如果这个时候大人没有很好地给孩子解答,而严厉呵斥孩子,那么无疑会抹杀孩子对世界的探知欲望。所以对待孩子的求知欲,就如同在扶植一株幼苗的生长,千万不要掰去它的枝丫,而应该给予很好的照料,让它渐渐地长成参天大树。

保持完美不如不断完善——《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阐述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现在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著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由这些地区传至欧洲。

同类推荐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热门推荐
  • 每天一堂业绩课

    每天一堂业绩课

    如果你还在为每日的业绩发愁;为不得好客户而苦闷;为同行的竞争而憔悴,那么这说明你还不够强大,你需要对你的职业补课。每天一堂业绩课,每天一条销售秘籍,恶补你的职业素养,让下单更轻松。
  •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眼慧心的故事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眼慧心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九州朝龙

    九州朝龙

    莽莽大道,轻描淡写霸江湖;红尘粉海,香酥玉骨撩君心。只身对敌,万马军中只一笑;沉浮宦海,一杆长枪镇军国。放眼江湖,众生碌碌谁与斗;踏遍闺阁,无意却把芳心获。一柄长剑,天下武林拜尊皇;高手败尽,九霄云外我独孤。生在江湖,却不被其所容;无心权利,却不能独善其身。一次次在阴谋和仇恨中死去,又从死亡中觉醒。
  • 波外乐章

    波外乐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兔牙小绅士(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兔牙小绅士(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本书是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儿童校园小说!杨筱艳最新力作!绿绿的新学生——四(3)班的比比是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小男生,有点儿腼腆,有点儿害羞,有点迷惘,跟谁都笑眯眯地打招呼。比比每天都拉着一个巨大的箱子来上学,这是为什么呢?比比纯真善良,心地非常纯净,总是默默关爱别人。因为从小生长环境的不同,比比做出了一些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有一回,他坚决不肯交作业;还有一回,他居然到校长那里去投诉了!比比的迷惑、胆怯、烦恼,都在和绿绿的相处中一点一点被化解,而比比身上那些珍贵的闪光点,也因为得到绿绿的呵护而越来越美好。
  • 名人名言金典2

    名人名言金典2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抓作风(成风化人)

    抓作风(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系列丛书,从机关作风、家教家风、行业行风、学校校风四个角度,记录了和平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承载了和平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和平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发挥了讲述和平好故事、传播和平好声音的文化引领作用。
  •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蚀骨罪爱:公爵夫人道晚安

    蚀骨罪爱:公爵夫人道晚安

    她,身份被换,从千金小姐沦落成了杀人犯。四年后,她走出大牢却落入他的陷阱,百般折磨千般羞辱。而他,血统尊贵高高在上,最终却栽在了一个万人唾弃的坏女人手里,万般宠溺,甘之如饴。明知她对他毫无感情唯有算计,他还是说:“女人,嫁给我!”“凭什么?”她问。男人说道:“就凭你才是我的正牌未婚妻!”大婚消息传出,全城哗然,众人皆道:霍少眼瞎,蛇蝎都要!他一把将报纸撕了,冷然一笑:“我宠我的女人,关别人屁事?公爵夫人名至实归,这世上无人能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