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8400000014

第14章 “如沐春风”典故考辨

陈建生

俗语“如沐春风”源自“如坐春风”,说的是学生受到老师温馨而细致的教导。这个典故中的老师是明道先生程颢(1032—1085),是成语典故““程门立雪””中老师伊川先生程颐(1033—1107)的兄长。这两个典故所要表现的,正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与“祖国的未来”及其与“社会大学”之间重要而又复杂的关系:老师应当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学生应当尊敬师长、刻苦好学、会当凌绝顶,社会应当尊师重教、从善如流、千里莺啼绿映红。虽然“程门立雪”还略有“师道尊严”的微词,“如沐春风”却是士子求学的美好境界。

一、“如坐春风”出处辨析

《辞海》(1979年版)所列的词条不是“如沐春风”或“如坐春风”,而是“春风”,略嫌简单,其“春风”条第2项谓“比喻良师的教导”,则似过于粗略,也与向来的语词使用习惯不相符,即人们在表达这一意思时通常使用“如沐春风”或“如坐春风”而不用“春风”;其在“比喻良师的教导”此项下引用《二程全书.外书十二》谓:“朱公掞来见明道(程颢)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这只是“如坐春风”典故出处之一说,而且也不够精确。

依朱熹《二程外书》卷十二《传闻杂记》,“如坐春风”典故的这一出处是侯仲良的《侯子雅言》,主人公确实是朱光庭。朱光庭(1037—1094),字公掞,偃师(今属河南)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官给事中,以集贤殿修撰出为知州。《程氏外书.传闻杂记》与《闽南道学源流》卷二《微言》皆谓:“朱公掞来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箇月。”其中“箇”为“个”繁体字。《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卷首《师友叙述》所引前有“《侯子雅言》”句,《游定夫先生集》卷首《诸儒论述》作:“侯师圣曰: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侯仲良本名淳,字师圣,其姑妈侯氏(1004—1052)为程颢、程颐兄弟之母,即侯师圣为“二程”表弟,故其真实性很强。

典故“如坐春风”出处另一说,是张九成所记之事,主人公是游酢。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师从杨时,宝庆二年(1226年)谥文忠,著有《横浦集》二十卷,故有“张横浦”之称,其学派也被称为“横浦学派”。《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师友叙述》亦记有游酢“如坐春风”之故事,谓:“定夫一日来访,先生曰:适从何来?定夫曰:某在春风和气中坐三月来。问其所之,乃自明道处来也。试涵泳春风和气之言,则仁义礼智之人。其发达于声容色理者,如在目中矣。”《游定夫先生集.诸儒论述》所录前有“语录云”三字。《宋元学案》卷十四《明道学案.附录》谓:“张横浦……又曰:……游定夫访龟山,龟山曰:公适从何来?定夫曰:某在春风和气中坐三月而来。龟山问其所之,乃自明道处来也。试涵泳‘春风和气’之言,则仁义礼智之人,其发达于声容色理者,如在吾目中矣。”其中“张横浦”即张九成,是杨时的弟子,游酢是杨时的同窗加亲家,可见其真实性也很强。以故,宋黄去疾《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年谱》(见《杨时故里行实考》)亦载录这一故事,谓:“绍圣元年甲戌(1094年),公年四十二。二月二日,离家赴浏阳任。四月十二日改元……按语录所载,定夫一日来访公,公曰:适从何来?定夫曰:某在春风和气中坐三月而来。公问其所之,乃自明道处来也。试涵泳春风和气之言,则仁义礼智之人,其发达于声容色理者,如在日中矣。”其中“如在日中”之“日”为“目”之误。按黄谱与《游定夫先生集.诸儒论述》所称“语录”应当是指《龟山语录》,但查杨时《龟山集》之四卷《语录》皆无此语,或许黄去疾于宋末所见《龟山语录》版本不同。

黄谱将游酢“如坐春风”即“定夫一日来访”之事编列于“绍圣元年”误甚,《杨时故里行实考》所收包括黄谱在内的五种杨时《年谱》皆谓明道先生程颢卒于元丰八年(1085年)六月,杨时于元丰八年“六月晦”闻明道先生之讣。那么,1094年的绍圣元年,游酢怎么可能“自明道处来”呢?那不是活见鬼嘛!

二、游酢师从程颢与林志宁“乃语”考辨

游酢(1053—1123),字定夫,谥文肃,福建建阳人。游酢“如坐春风”必定发生于元丰四年,而其缘由则要从游酢与杨时以师礼拜见程颢而“学焉”说起。

游酢师从程颢始于元丰元年(1078年)程颢知扶沟县而兴办县学之时,而且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已明确说:“公欣然往从之,得其微言,於是尽弃其学而学焉。”其中“其学”一作“故所习”。也就是说,游酢于当时已然“以师礼见明道先生”了。不过,堂堂的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却要硬拗,说游酢“未至”,其卷一百八十五《人物》谓:“元丰二年,颢再知开封府扶沟县,方兴学校,邀酢掌教事;酢欣然往,未至,而颢坐事罢官。先是,建安林志宁游文彦博门下求教,彦博令往见颢及颐,及志宁归,以语酢,酢遂偕将乐杨时执弟子礼见颢於颍昌,尽弃所学而学焉,闻颢微言奥旨,欣然有得。”而夹注谓“《宋史》本传云:程兴扶沟学,招使肄业。案《墓志》:召公来职学事,乃掌教诸生,非使肄业也。又考《二程遗书.外书》:颢以熙宁八年差知扶沟县,元丰二年召判武学,为李定、何正臣所劾,仍归扶沟,坐盗逸狱罢。《年谱》:元丰四年,酢始与杨时以师礼见明道先生於颍昌。与《语录》所载林志宁语合。颢罢扶沟日,酢必未至,故逾两年始往颍昌。”《关于游酢研究的几个问题》(《游酢研究》第2辑和《南平文史资料》第15辑)所引清同治《重纂福建通志.卷185游酢传》为:建安林志宁往见“二程”,“归以语游酢,酢遂偕将乐杨时执弟子礼见颢于颍昌。”

道光通志这是很搞笑的,既然承认“《墓志》:召公来职学事,乃掌教诸生,非使肄业也”,又怎么会“颢罢扶沟日,酢必未至”呢!“酢必未至”则又如何“掌教诸生”呢!“《语录》所载林志宁语”并无年代,则凭什么依据错误百出的游酢《年谱》去否定杨时所撰的游酢《墓志》呢!

道光通志夹注中所谓“《语录》所载林志宁语”,朱熹《二程外书.传闻杂记》转录的《龟山语录》为:“明道在颖昌,先生寻医,调官京师,因往颖昌从学。明道甚喜,每言曰:杨君最会得容易。及归,送之出门,谓坐客曰:吾道南矣。先是,建安林志宁出入潞公门下求教。潞公云:某此中无相益。有“二程”先生者,可往从之。因使人送明道处。志宁乃语定夫及先生,先生谓不可不一见也,于是同行。时谢显道亦在。”其中“颖”皆为“颍”之误。《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师友叙述》所引《龟山语录》唯“于是同行”作“于时同行”。

这就牵涉到林志宁“乃语”的时间、地点和对象。元丰四年之前,游酢与杨时曾于熙宁六年(1073年)春三月礼部试下第补太学生。其中,游酢于补太学生后多在京师太学以及扶沟、颍昌等地,而杨时则于补太学生后“归乡”,至熙宁九年登进士第乃至熙宁十年“授汀州司户参军,以疾不赴任”,基本上是“居乡”。简言之,游、杨二人基本上并不在同一地点,偶尔可能在一起也应当是在京师。因此,“建安林志宁”的“乃语”如果对象是游酢与杨时二人,则应当在京师,以现有资料来看,游、杨、林三人都同时在京师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所以才有将“乃语”解读为“归以语”;那么如果是“归以语”,则其对象就只有杨时一人,不可能是“志宁乃语定夫及先生”,更不可能是“志宁归,以语酢”。

这期间,林志宁是有专程前往杨时“家乡”登门拜访过杨时的,因此杨时才有《酬林志宁》,诗云:“君不见昔时卜年公,坼龟食墨瀍涧东。伊流洛水环紫宫,广轮千里天地中。真人一往不复见,鼎湖弓剑空遗踪。阴阳所交风雨会,和气自古生英雄。迩来百千岁,零落多奇穷。鸣皋少室峥嵘倚天阙,下有回渊万仞蟠双龙,蒸云结雨气濛濛。惟有苍髯紫颔包玄珠,时发光焰凌烟虹。成周太平郁余策,但令洙泗生清风。羡君妙龄有仙骨,乘槎暗与天潢通。万里不一息,去若孤征鸿。决开银河浪,分出一派悬秋空。顾予山野姿,未老心已慵。谬从君子游,营道术偶同。有如退之与东野,自惭青蒿倚长松。感君惠然抵山谷,开谈冰雪清吾胸。高堂黑发颜如童,未须念此心忡忡。幸有山前清泉冷可酌,与君啜甘茹草忘春冬。”《〈杨时集〉诗文编年考证》将杨时《酬林志宁》此诗编列于“元丰五年壬戌”而谓:“此为酬谢林志宁‘惠然抵山谷’登门拜访之作。林志宁,建安人。元丰六年,杨时《与游定夫书》云:‘春初至建安,曾托志宁附书。’此为杨时临赴徐州任前,专程回访志宁,并托书志宁,捎给尚在程门的游氏。由此推之,志宁‘惠然抵山谷’当在此前,故次于壬戌。”

然而,此诗题注“志宁从学河南二程先生”,且诗中先是赞颂“伊流洛水”,其后“羡君妙龄有仙骨,乘槎暗与天潢通。万里不一息,去若孤征鸿。决开银河浪,分出一派悬秋空”,正是“羡”林志宁“万里不一息,去若孤征鸿”且因文彦博(潞公)而得以“往见颢及颐”之事;而“感君惠然抵山谷,开谈冰雪清吾胸”则说明,林志宁“惠然抵山谷”登门拜访之前,杨时尚未“以师礼见明道”,所以“开谈”之后就犹如“冰雪清吾胸”,因而“感”谢林志宁;如果是杨时已见过程颢而后林志宁“惠然抵山谷”且“开谈”,大概没有这种效果。因此判断,《酬林志宁》诗应作于元丰三年秋之前,参考黄谱称杨时于元丰三年“秋,赴调”,则林志宁应当是在元丰三年秋季之前“归以语”杨时一人。同时,林志宁“归”之前则可能是与“职学事”的游酢同学于程颢,因为元丰三年冬之前程颢在任扶沟知县并且“兴扶沟学”;不意后人因此而误谓“志宁归,以语酢”及“志宁乃语定夫及先生”。

三、杨时师从程颢与游酢“如坐春风”考述

据五种杨时《年谱》,杨时师从程颢是在元丰四年(1081年)。也就是说,元丰四年之前杨时与程颢并无直接的关系。

然而,朱熹《二程遗书》卷二上《二先生语上》所录元丰二年(1079年)即“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开句即为“游酢、杨时是学得灵利高才也”。《游定夫先生集.诸儒论述》所引同,《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师友叙述》所引“学得”作“学问”。按吕大临(1040—1092)字与叔,京兆蓝田(陕西蓝田县)人,程门四先生之一。其中“元丰己未”即元丰二年符合游酢已拜见程颢之状况,却与杨时于元丰四年才拜见程颢之状况不符,故疑其中“杨时”为后来所补。因此判断,开句与其后之“杨时于新学”等语原本应属二节,即分属不同时期之所言,而编者合编为一。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文肃游广平先生酢》谓:“谢上蔡先生曰:昔在“二程”门下,明道最爱中立,伊川最爱定夫。观其二人气象,亦相似。”《师友叙述》和《诸儒论述》所引皆作“昔在二先生门下,伯淳最爱中立,正叔最爱定夫。观二人气象,亦相似。”也就是说,由于“明道最爱中立”,而明道既然称“游酢是学问(得)灵利高才”,怎么可能没有“杨时”?后人记《二先生语》之时径自补之,却不想在年代上出了问题。

杨时诸《年谱》谓,元丰三年“秋,赴调”,四年“授徐州司法。自京师如颍昌见明道先生,以书乞留门下受业”,五年又“居乡”。当时,一同作陪的游酢与谢良佐皆已先拜师,从程颢学习有年矣;而游酢“如坐春风”即“定夫一日来访”之事,就发生于元丰四年杨时“乞留门下受业”中的某一天。

回头再考察朱公掞光庭“如坐春风”的时间,上述资料都说,“朱公掞来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也就是说,明道程颢在“汝”的时候“朱公掞来见”,那么,程颢何时在“汝”呢?《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所收诸星杓《程子年谱.明道先生年谱》卷五载:“(元丰)六年癸亥,五十二岁。监汝州酒税。先生以亲老求近乡监局,得监汝州酒税。(《明道行状》)……(九月)朱公掞来见先生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箇月。”又,所收杨希闵《程纯公年谱》则载,“(元丰)五年壬戌,五十一岁。……以亲老求近乡监局,得监汝州酒税。(行状)六年癸亥,五十二岁。在汝州。七年甲子,五十三岁。在汝州。”

显然,朱公掞元丰六年在“汝”的“如坐春风”,时间上晚于游定夫元丰四年在“颍”的“如坐春风”。需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这先后出现的游定夫与朱公掞两种版本的“如坐春风”典故,并非排斥不相容,这是明道程颢的性格所决定的。(作者系南平市委台办研究室主任)

同类推荐
  • 自述五种

    自述五种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梁漱溟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梁漱溟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梁漱溟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 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对一位普通老干部退休生活的点滴记录。有令人向往的境外旅游,更有孜孜不倦的返聘兼职。大量照片和散文,让读者领会如何老有所为,又如何营造淡泊和愉悦的人生。作者文笔优美,叙述自然,对生活充满无尽的热爱之情。
  • 流过的泪是爱过的证明

    流过的泪是爱过的证明

    春花秋月,最是情浓迷离。而时光,总会在不经意里唤起一些久存的故事,如青春,如爱情,如缓缓流淌的光阴,在某个回转的瞬间,就和记忆撞了一个满怀。冬来听雪,等一场雪来温暖爱情,浪漫到极致。春来看花,尤其的三月的花事最美撩心,那些花呀朵呀都成了妖精,红得妖娆,蓝得沉迷,绿得隔着时光,也能感受那份暖意。夏来,小美可观,凉风阵阵,既有清辉月华的夜,也有慢时光里的温情。时间一天一天的过。有风的日子里,看秋起,落叶翻飞。枫叶惹起感情,即便是枯萎,也是最美。
  • 岁月静美

    岁月静美

    你渐然领略了世界的美丽与丑陋。让你打开心门,欢喜迎接爱情的入驻,也让你强颜坚忍,凝望另一个背影的决绝和消泯。这是一本中篇小说集,讲述我们都曾经历的年轻时光。
  • 高原美丽人生

    高原美丽人生

    这是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主要人物,均为真实姓名,事件也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讲述的是西宁市湟中县下麻尔村残疾(无手)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在读了他的新闻和深入采访他之后,我的灵魂被深深震撼。他用别样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意义,演绎着生命的美丽。在三尺讲台,在生活中,他用超出常人想象的顽强和毅力,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认识马复兴老师的人都会说:“马老师有手,他的手在他的心里。”马复兴曾荣获中央电视台“三农人物”、“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热门推荐
  • 县令契约娘子要种地

    县令契约娘子要种地

    他的爹和她的娘姻缘差错没在一起,契约娃娃亲延续到她和他,任他守她护她,她的眼里心里身体里都是别的男人……那个渣男。这一世,他反省,余生珍贵,不与无缘未婚妻纠缠,她偏赖他床上,还带着他的种偷跑了,把这个县令惹火了……得了,爷认输,媳妇儿跑哪儿,咱跟上,你种地,我帮你扛锄头,好不好?种地你热了我帮你脱衣服……脱……衣……小县令音如苍蝇声。
  • 拯救工作

    拯救工作

    本书以幸福为切入点,从如何得到幸福的各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直面的询问:你工作幸福么,到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幸福。从当今职场打工者的心理出发,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启发,帮助人们走出迷茫和困境。旨在打开职场人士的思维陷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苦役;工作不是放置抱怨和烦恼的垃圾堆,工作才是人生幸福所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塑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获得,当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热情、专注、勇敢、并有了管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间的能力的时候,幸福自然会飘然而至!
  • 阿曼达和艾米丽探险记(第一部):不能说的秘密之路

    阿曼达和艾米丽探险记(第一部):不能说的秘密之路

    当两个小姐妹开启暑假之旅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踏上了一个拯救动物的奇妙旅程。阿曼达和艾米丽在狂风暴雨中抵达了白杨村,一进村就立即开始营救一只被急流卷走的小狮子狗。在拯救过程中,十六岁的阿曼达和老朋友恢复了联系,而她的妹妹艾米丽则结交了一个新朋友阿什莉。可是当阿什莉指责阿曼达偷窃时,他们的友谊遭受了严峻的挑战!两姐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冲突一触即发。就在这时阿什莉的爱犬格斯突然失踪,两姐妹才抛开心结,不顾自己的安危投入了搜寻行动。格斯依然杳无音信,两姐妹却被锁在了一个鬼屋的小壁橱里。全村人又开始另一轮紧急搜寻,依然一无所获,直到两姐妹的朋友戴维带着她们的爱犬玛芬加入了搜寻的队伍。
  • 毒宠:病夫遇上变态小娇妻

    毒宠:病夫遇上变态小娇妻

    她,泥底重生,使出浑身解数,勾魂夺魄;他,坐于轮椅之上,却杀伐决断,俯瞰蝼蚁;他们,从主仆之别,宠物之戏,到相伴相扶,情入骨髓。她如履薄冰的小心经营,只因想和他站在同一片天空下,看粉红蛇蝎一样的重生女如何摆平傲娇偏执病夫!
  • 倾朝艳妃

    倾朝艳妃

    五年前的她,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温婉淑女;五年后的她,却成为了一掌便可吞噬天下的绝世女侠。毁容、陷害、阴谋、爱情...到底是什么,让莫名穿越的她脱胎换骨,华丽蜕变?当年,他为了帮她解毒,亲手打掉了她腹中的胎儿,不想,却将她的心一同打碎。她要为父报仇,不顾他的拼命祈求,无情的决然离去。当她成功归来,却发现他最心爱且无血缘关系的妹妹已经顶替了自己的位置。他的心房,到底为谁而敞开?
  • The Patchwork Girl of Oz

    The Patchwork Girl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王之恋恋吾妻

    网王之恋恋吾妻

    恋陌痕,一个国际巨星,还是网球场上的不败女王……经历过家人的长期冷落,抛弃,小小年纪,为求生存流浪异国他乡吃遍了百家饭,最终逆境重生,站上神坛,成为了一个,人们无法遗忘的神话,也在逆境中收获幸福……
  • 重生之嫡女为妃

    重生之嫡女为妃

    “皇上有令,王妃安氏三年无所出,赐死!”新帝登基,一纸圣旨,一杯毒酒,一场大火,让她用不甘与屈辱的方式结束性命,她无法忘记临死前丈夫的无情,姐妹好友的背叛,情敌的陷害……她用灵魂发誓,要将所承受的一一回赠到他们身上……再次醒来,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到了新婚之夜……曾经心爱的男人,他依然丰神俊朗,意气风华,他说:这辈子,你将是我唯一的妻!只是,经历过一世的她,却已不再相信,所谓爱情,也不过是一场华丽的骗局,一场残忍的利用,一次刻骨铭心的背叛。★★★★★★★★★★★安乔,相府嫡女,拥有绝色之姿,倾城之貌,自小聪慧过人,智慧堪比男子,无数男人仰慕,她却独独钟情于这个她嫁的人。她用她的智慧,帮助他一步步的登上皇帝之位,到头来却落得被惨痛背叛的下场!面对同样的人和事,她笑了,既然老天给她重新活一次的机会,这一世,她定要活出另一番滋味,那些前世背叛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凤凰浴火,魅世重生,风华依旧,只是谁人知道,她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她!她不再掩饰自己的风华,翻云覆雨,谈笑风生,她以巾帼之姿大放异彩,那些对她忽略的人,会有怎样的痴迷?洞悉所有的她,那些背叛过伤害过她的人,又会得到怎样的下场?世间男儿,究竟谁才能打动那颗尘封的心?繁华落尽,谁又是她执手终生之人?
  • 续济公传

    续济公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年一品温如言(全集)

    十年一品温如言(全集)

    超级畅销书作家书海沧生口口相传之作,承载千万读者珍贵回忆的青春经典!第一年,她贪图美色,爱上他,一盆水泼出百年的冤家。第二年,他为她拍了张照片,照片上有个微笑的姑娘。第三年,他卧病懵懂,赖着她,姑娘醒来发现一场梦啊。第四年,他喜欢的人从维也纳飞回他的心上,她从他的身旁漂泊到了距他最远的水乡。第五年,姑娘再也瞧不见自己的那朵花,他对着电流说我是DJ Yan啊。第八年,每次分离都如余生已去,少年再也瞧不见自己的那只小水龟。第十年,他做了爸爸,她做了妈妈。孩子姓言,母温氏。历数十年之期,他们有了百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