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3500000008

第8章 尘土合上海伦的眼睛

(本篇标题取自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1567—1601)的诗篇《瘟疫之时》第三节:

美貌无非花儿一朵

皱纹终将把它吞噬;

光明从半空陨落;

红颜帝后盛年夭折;

尘土合上海伦的眼睛;

吾已染疾,去日无多——

主啊,请怜悯世人!

——译注)

I

我最近到过戈尔韦郡的基尔塔坦男爵领地,那里只有几个稀稀拉拉的宅院,简直不能算是一个村子。不过,它的名字巴里利在整个爱尔兰西部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里有座古老的巴里利方堡(1918年左右,叶芝购下了这座古老城堡,并于1919年携妻儿入住,这里成为叶芝一家避暑之所。这座方堡在叶芝的中后期创作中成为一个重要意象。),一个农夫和他老婆住在里面,他们的女儿和女婿住在另一间小屋里,附近还有个磨坊,里面住着老磨坊主,许多古老的柳树将浓绿色树荫投在小河和宽大的台阶上。去年,我到那里去了两三次,和磨坊主谈论一个叫比迪·厄利的女人,她是个聪明人,几年前在克莱尔住过。她曾经说过,“在巴里利的两个水车轮子之间,可以找到对付所有邪恶的良药。”我试图向磨坊主或别人打听她是否指的是流水中的苔藓,还是别的什么草药。我今年夏天又去了一次,还打算秋天到来之前再去一趟,因为60年前,有个叫玛丽·海恩斯的美丽女子就是在那里死去的,她的名字至今还在炉火边的闲谈中频频出现;我们的脚步总愿意在美曾经悲哀地生活过的土地上徘徊,好让我们意识到它并不属于尘世。

一个老人带我从磨坊和城堡出发,没多久便走上一条狭长小道,路几乎埋没在荆棘和黑刺李丛中。他说,“那里就是房子的老地基,不过它大部分都被拆掉做围墙了,覆盖着它的灌木丛被山羊啃过,变得弯弯曲曲,再也不长高。人家说,她是全爱尔兰最端庄的女孩,她的皮肤像飘零的雪花”——没准他想说的是飘扬的白雪?——“她的小脸红扑扑的。她有五个英俊的兄弟,不过他们现在全都不在了!”我和他谈起一首爱尔兰诗歌,是著名诗人拉夫特里写给她的,诗里说,“巴里利有个坚实的酒窖。”老人告诉我,坚实的酒窖指的就是河流从中陷入地下的那个大洞,他带我走到一个深深的池塘边,一只水獭闻声逃到一块灰色大石下。老人说,清晨时分,许多鱼都从黑色深水中游出,“品尝山上流下的鲜水。”

我是从一个老太太那里第一次听到这首诗的,她住在小河上游大约两英里远的地方,她记得拉夫特里和玛丽·海恩斯。她说,“我从来没见过像她那样端庄的人儿,我一直到死都不会再见到那样的人了。”至于拉夫特里,他几乎是个瞎子,“没有别的活命法,只能四处漫游,标明将去哪家,然后周围的人都会聚到那一家听他表演。要是你款待他,他就赞美你,否则他会用爱尔兰话骂你。他是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他要是碰巧站在灌木丛下,就能随口吟出一首关于灌木的诗。有次他站在一棵树下避雨,便吟了首赞美它的诗,没多久,水漏下来了,他又吟了首批评树的诗。”她用爱尔兰语给我和一个朋友唱了拉夫特里写给玛丽·海恩斯的这首诗,我觉得它的每个词都非常清晰、意味深长,这正符合旧日歌词的特点,那时候,音乐还没有喧宾夺主,变得不屑于仅仅充当歌词的外袍,而是跟随歌词中力量的流动、变化而流动、变化。这首诗不够自然,不属于上个世纪最出色的爱尔兰诗歌之流。它表达思想的方式过于传统,以至于创作它的可怜的半瞎老人说话的口吻,恰似一个向自己爱慕的女人献上一切最美好之物的富裕农夫。不过,它的用词天真而温情脉脉。和我一起去的朋友把这首诗翻译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是村民们自己翻译的。我觉得比起大多数译文,它更具备爱尔兰歌谣的质朴特色。

遵照上帝的旨意,我去做弥撒,

天突降大雨,又刮起大风;

在基尔塔坦路口邂逅玛丽·海恩斯

我当时当地就陷入情网。

我温和有礼地同她说话,

因为她据说就是这样待人;

她回答说,“拉夫特里,我性子直,

你今天就可以来巴里利。”

我听到她的提议,毫不迟疑。

她的话儿使我心里欢腾。

我们只要走过三片田地,

天黑前就到达巴里利。

桌上摆了酒杯和一夸脱酒,

她头发金黄,坐在我身边;

她说,“喝吧,拉夫特里,非常欢迎,

巴里利有个坚实的酒窖。”

哦,明亮的星辰,哦,丰收的阳光,

哦,金黄色的秀发,哦,我的世界。

你是否愿意每星期天来到我身边

直到我们在众人面前结为夫妻?

我不会吝惜星期天晚上为你唱首歌儿,

在桌上摆上潘趣酒,或者你想喝的酒,

啊,荣耀之王,请将我面前的道路吹干,

让我找到通往巴里利的小径;

要是你在山上俯瞰巴里利

会发现那里空气香甜;

要是你在山谷里摘坚果和黑莓,

会听到鸟儿歌唱,还有仙乐盈耳。

然而,除非你看到身边树枝上这朵鲜花

否则还有什么称得上了不起?

没有神灵能否认它,或者掩藏它,

她是天堂的太阳,灼伤我的心灵。

我游遍爱尔兰每寸土地,

从河流到高山的巅峰,

直到深不可测的格莱湖边。

我从未见过像她那样的美人。

她秀发金灿灿,弓眉亮闪闪;

她脸蛋儿端庄,小嘴甜又蜜。

她多令人骄傲,我赠她树枝

这朵巴里利的荣耀之花。

她就是玛丽·海恩斯,温和亲切的姑娘,

她的美不仅在外表,更在心灵。

哪怕一百个学者凑到一起,

也写不出她一半的好。(实际上,这个版本应当是叶芝的好友,爱尔兰女诗人奥古斯汀·佩尔斯·格雷戈里夫人(1852—1932)翻译的,收在后者的诗集中。——译注)

有一个织布娘,她儿子据说夜里会去到仙人当中。她告诉我,“玛丽·海恩斯是人间有过的最美丽的人儿了。我妈妈经常跟我提到她,因为她一场曲棍球都不落,而且不管在哪里出现,她总是一身白衣。有一天,整整11个男人赶来求婚,但她谁也不答应。有天晚上,很多男人聚集到基尔伯坎地,边喝酒边谈论她,其中一个人站起身,打算这就赶到巴里利去看她;不过,那会儿科伦沼泽正开着口,他走到它附近,失足掉了进去。第二天早晨,人们在里面发现了他的尸体。她呢,后来是在饥荒前的那场瘟疫中死了。”

另一个老人说,他见到玛丽·海恩斯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孩子。不过他记得“我们中最强壮的男人,一个叫约翰·梅登的,为了看她一眼,把命送了。他夜里游泳过河去巴里利,结果着了凉”。也许这和织布娘记得的是同一个人,因为传说中同一件事经常出现各种版本。另有一个记得她的老妇人,住在伊奇格山中的德里布莱,那是一个空旷荒凉的地方,和古诗里说的几乎仍旧一模一样:“伊奇格寒冷山巅的野鹿,能听到狼的嗥声。”不过,她喜爱诗歌,保持着古代语言的典雅。她描述道,“太阳和月亮从来不曾照到过如此端庄的人儿,她的皮肤非常白皙,几乎泛出蓝色,她的脸颊上有两团小小的红晕。”有个满脸皱纹的女人住在巴里利附近,她给我讲过很多仙人的故事。她回忆道,“我经常见到玛丽·海恩斯。她的确美貌端庄。她的脸颊边挂着两绺卷发,是白银的颜色。我见到过淹死在前面小河里的玛丽·莫里,也见过住在阿得拉罕的玛丽·居特里,但是她们俩加起来也比不过她,她真是个清秀的姑娘。我也为她守过灵来着——她已经看够了世界。她是个善良的女人。一天,我穿过田野回家,累得发慌,是谁走了出来呢?还不是那朵闪耀的花儿,她给了我一杯新鲜牛奶喝。”这个老妇人所说的银色,意思是一种美丽、光亮的色彩。我认识的一个老头儿——他已经不在人世——认为这老妇人像仙人一样知道“对付世界上所有邪恶的良药”,不过她显然从没见过金子,也就无从知道它的颜色。金瓦拉海边住的一个人,尽管太年轻,记不得玛丽·海恩斯,但是他也告诉我,“所有人都说,现在再也看不到这样端庄的人了;据说她的头发非常美丽,是金子的颜色。她很穷,但是她的衣服每天都像礼拜天一样整洁,始终体体面面的。如果她去参加集会,人们总会争先恐后想看她一眼,很多人为她陷入情网,但是她年纪轻轻就死了。据说,被写进歌谣的人都活不长。”

人们相信,那些被热爱的人都会被仙人掳去,仙人们会利用人们过于强烈的情感。因此,就像一个老草药医师告诉过我的,父亲会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它们,丈夫会向它们交出妻子。被热爱、被渴求的人,只有别人眼睛一看到他们的同时便说出“上帝保佑他”,才可能安然无虞。唱歌谣给我听的那个老妇人也认为玛丽·海恩斯是被掳走的,“既然他们连许多不漂亮的人都要掳走,怎么会放过她呢?那么多人从各地赶来看她,其中肯定有一些在看到她时没有说‘上帝保佑她’。”一个住在杜拉斯海边的老人也相信她被掳走了,“还有些活着的人记得她参加圣人节(为某位守护圣人而庆祝的节日。)的样子,他们都说她是爱尔兰最端庄的女孩。”她年纪轻轻就死了,是因为神灵们也爱她,仙人们都是神灵,而那句我们都忽略了其字面意义的古老谚语也许早就暗示了她将如何死去。(此处指英语谚语:神所爱者必早夭。——译注)这些穷困的乡间男女的信仰和情感比我们这些有学问的人更接近古老的希腊世界,它认为美应当安置在产生万物的源泉之侧。尽管是她自己“看够了世界”,可是这些老迈的男人和女人谈到她的时候,只会指责别人而不是她,他们未必全都是软心肠,但是一谈到她,就都变得温柔起来,就好像特洛伊的长老们看到海伦登上城楼,顿时心肠变软一样。

帮助她享有如此美名的诗人本身在爱尔兰西部也是家喻户晓。有人认为拉夫特里并非完全失明,他们会说“我见过拉夫特里,他眼睛不好使。不过,他的视力还是足够看清她”之类的话,不过也有人认为他完全失明,至少他在临终之前很可能是如此。传说总是令所有事物各就其位,它认为是盲人的人必然就不可能见过世界和太阳。有一天,我出发寻找一个据说有仙女出没的池塘。途中我碰巧遇上一个人,便向他打听,如果拉夫特里完全失明,那他如何欣赏玛丽·海恩斯呢?对方回答,“我想拉夫特里确实是盲人,但盲人自有看见事物的办法,他们有本领比正常人知道、感受、做得更多,也能猜到更多,他们拥有特殊的灵气和智慧。”实际上,所有人都会告诉你,拉夫特里聪颖非凡,他难道不是既是个瞎子,又是个诗人吗?我提到过的那个织布娘说过,“他的诗歌是万能者的礼物,万能者有三种礼物可以给予——诗歌、舞蹈和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古时候一个没文化的山里人会比现在受过教育的人举止更得体、更有学问的缘故,他们的天资直接来自上帝;”一个住在库勒的人则相信,“他用手指点点脑袋,马上就什么都知道,就像在书里看到它们一样”;基尔塔坦的一个老家仆也说,“有一回,他站在一丛灌木下面,和它说话,它便用爱尔兰话回答他。有人说是灌木在说话,不过其实说话的想必是灌木里面一个通灵的声音,它教会他关于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知识。后来这灌木枯萎了,你在从这里到拉赫西的路边就能看到它。”拉夫特里做过一首关于灌木的诗,这诗我没读过,不过也许这个故事就是由传说之熔炉这么改造而来的。

人们一般都认为他是孤零零死去的,不过,我有一个朋友,有天遇见了一个据说在诗人咽气时守在旁边的人。一个叫摩尔提·吉兰恩的人告诉海德博士,那天,人们彻夜都看到一道光从他躺着的那间屋子顶上射向天堂,“那些就是陪伴着他的天使们”;整个晚上,小屋里都亮堂堂的,“那些就是来召唤他的天使们。它们给他以荣耀,因为他是个优秀的诗人,吟唱过虔诚的歌谣。”很有可能的是,再过几年,在擅长将凡人转变为神的传说故事的熔炉中,玛丽·海恩斯和拉夫特里将会被塑造为哀伤之美和梦境之富丽和贫瘠的完美象征。

1900年

II

不久前,我去到一个北方城镇,和一个小时候住在附近村子里的男人进行了一次长谈。他告诉我,每当有美貌非凡的女孩在一个素来相貌平平的家庭出生,她的美貌就会被认为是来自仙人,将会带来灾祸。他列举了几个他知道的美人的名字,得出结论说,美貌从来就不可能给任何人带来幸运。它是一种值得骄傲,亦应当恐惧的东西。我真后悔当时没有把他的原话记下来,它们可比我回忆的这些生动得多。

1902年

同类推荐
  •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雷锋日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长久以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已经成为传播“雷锋精神”最鲜活的载体,“雷锋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而阅读《雷锋日记》则是我们了解雷锋生前工作与生活的最直接的方式,汲取榜样力量最丰富的源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和成长。经过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广泛搜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雷锋日记》除了收录雷锋同志的日记,还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文字,包括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等,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雷锋同志的光荣事迹,更加完整地展现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 野狼的嚎叫

    野狼的嚎叫

    玛兰沁夫说得没错,我这“点点”的确是只狼。1990年,我从同学那儿换来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小姑娘”才半岁就有小牛犊子那么大。它尖尖的头和宽宽的肩,披着一身褐色长毛,肚皮和腿却有一袭雪白短毛。我打算给它物色个如意郎君,就找养父给出个主意。他说起早年村里有条雌藏獒,发情的时候,一到夜里就往草原深处跑。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热门推荐
  • 魔魅倾城:王爷,我来了

    魔魅倾城:王爷,我来了

    她是现代杀手穿越成为南王妃,有着一个法器,皇帝要拿,继父也夺,亲爹要抢?命悬一线的东西岂能给!南司翊和他是如此的相像,勾起她曾经的记忆。是恨?还是爱?他,是一颗桃妖,默默地守护了她千年,千年的等待、千年的期盼。梦里她一身紫,一对紫红双瞳,散发着妖异鬼魅。在梦里她被人击杀,杀她的到底是谁?设计好一切的背后隐藏的什么?恩怨是非,孰对孰错?是因果循环还是前世纠缠不清?我来了,请替我看完这未完的结果!
  • 火影之筑梦

    火影之筑梦

    崽崽找哥记,哥找到之前,媳妇找到了[更新不定]文笔略渣,到18章会好点
  • 命案记事本

    命案记事本

    一个不足百万人的二级市,各种奇特的尸体,各种奇怪的现场,各种怪异的手法……故事从一个寺庙开始,寺门口黑森森的两个大松树看不到顶,黄色的庙门的已经半开,右边的门边隐约看见几滴鲜红的血……
  • 爆笑穿越:纨绔女相师

    爆笑穿越:纨绔女相师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被誉为神偷界一枝花的苏九九,一觉醒来,却穿越到了临安国纨绔风流的丞相李漠然身上。御书房伴读的第一日,便与相看两不厌的邪恶太子杠上,从此……“太子、太子,丞相今日举办宴会,把太子您邀请来赏花的大臣,全部都给截去了……”某太子拿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而后淡定的说道:“无妨,随他去吧!”“太子、太子,丞相把您在春风楼包的花魁,给抢回府当小妾了……”某太子眼光微闪,压下了心中的火气,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说道:“无妨,随他去吧!”“太子、太子,丞相在皇宫里,把林国夫人给打了……”某太子把手中的茶杯轻轻的往桌上一放,脸色平静的说道:“无妨,随他……什么,你说李断袖把姨母打了,那还不快前边带路……”且看二十一世纪绝色神偷如何化身为异界丞相,公子红妆,祸乱天下……
  • 韶华烬

    韶华烬

    中原清莲阁,西域拜火教。还有来自未名处的玄天血月。本是一场江湖的争霸。最后却脱离了轨迹……毁灭已至,谁能独存?所爱的,终将离去所恨的,终成虚妄她用人生三千苦为他铺平欲望的道路。然后,在生死的尽头,看他坐拥万里江山,看他执掌无边神权,看他享尽六道孤独乱世悲歌,神秘来袭。谁是最后的赢家?这个即将崩坏的世界,需要你用虔诚来供奉!
  •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分为理论篇、实战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评价中心、案例分析概述、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
  • 恐怖出租车

    恐怖出租车

    有一种车,是给那些人坐的。它们的任务,就是把那些人送到属于他们的世界里,那就是鬼车。活人坐上鬼车的事情,或许你没听说过,但如果在公路上遇到来路不明的车,你千万要小心了...
  • 犹太商人大智慧

    犹太商人大智慧

    "财富之道;翻开这本书,你将真正踏上百万富翁的成功之旅;如果看完这本书,你还不会挣钱,那你将一生与财富无缘。成功之道:人人可以成百万富翁,为什么不是你呢?!绝对不要怀疑自己,你一定行!但你必须要谦虚学习犹太商道!"
  • 让“死”活下去(续)

    让“死”活下去(续)

    他在任何组织中都不活跃,不在任何权威机构中任职,除了理解和帮助那些也有可能像他这样行事的人之外,再没有野心。施特劳斯没有因遭到忽视或敌对而气馁和受伤。记得我们俩都因为这段话而对施特劳斯有深深的敬意,你还把它们录在电脑里了。你甚至说,这是最高的赞誉,可以作为座右铭。布鲁姆还说,我忍不住要抄出来:施特劳斯对其工作的热情从不间断,严肃不苟但充满乐趣;在不思考的时候,他感到失去了生命,……施特劳斯没有媚俗,而是献身给了毫不妥协的真诚。
  •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奋然继起孔子的志业,“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他最真确的写照。《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还原了孟子的经典、孟子的思想所处的真实历史场景,孟子的观点和想法在列国争雄的时代远远不是主流,而孟子所讲的道理也不为当政者及时人所理解,所以孟子要周游各国,大声陈述自己的观点以对抗时代。本书以《孟子》为依据勾勒出了战国时代的孟子形象:承袭儒家理想的孟子,奋然继起孔子奔走游说的志业,为维护儒家理想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