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400000002

第2章 百岁口述传记(2)

五四运动是相当普遍,小地方都有活动。五四运动的确是广泛的思想活跃的时候。我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高潮。“五四”提出的口号“民主”“科学”完全正确,解放后要抨击“五四”,这是错误的。仔细研究,“五四”时的文章没有整个否定传统,对儒学也没有完全否定。有人考证,“打倒孔家店”不是“五四”时提出来的,是后来提出的。

五四运动的先锋是白话文运动。这个现象好像非常奇怪,后来胡愈之的解释非常好,他写过一篇文章,说:西欧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语文运动为先锋,中国的启蒙运动也是以语文运动为先导。

五圣约翰大学

我考大学有趣味。我报考了两个大学,都考取了。一个是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个是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学校,后来变成东南大学,后来又变成中央大学,今天是南京大学。为什么考两个大学呢?有几个比我高的同学劝我去考圣约翰大学,我到上海去考圣约翰大学,考取了。可是圣约翰大学贵得不得了,一个学期就要两百多块银元,我家里到我读大学是最穷的时候,没有钱。那时候每个大学考试的时间不一样,就再到南京去考,也考取了。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学校不用学费,那么,我就准备去南京。我的姐姐在上海教书,她的同事朱毓君听说我考进了圣约翰大学不想读,她对我姐姐说:“考圣约翰大学比考状元还难,你弟弟考进圣约翰大学又不进,太可惜了。我也没有钱,我去问我妈妈借,让他去上学,上了学以后再想办法。”她的妈妈说:“我现在也没有钱,但是有皮箱,里面放了很多嫁妆,拿一个皮箱去当,就可以当两百多块钱。”她们家也在苏州,她妈妈很喜欢我,老太太待我很好,她的箱子放在后房,多少年也没有去开,没有用的。有出戏叫《借当》,借东西来当。这样我就上了圣约翰大学。

考大学很有意思,我们那时候考大学要考六天,八点钟到,真正考试是上午九点到十二点,三个钟头不能停,下午一点到四点,一天六个小时,笔不停挥。考试的范围早已告诉你了,学校招考的小本子写明要考什么书,可以说没有舞弊,为什么呢?题目多得不得了,六天当中只有一天用中文,其他都用英文,题目多得你要笔不停挥。你想打稿子,不行,一打稿子,题目就做不完,舞弊是不大可能的。已经告诉你材料都在这里面,不要叫你猜,不捉迷藏,现在考试是捉迷藏。题目很多,就是叫你秉笔直书,写不快,就不行,怎么考,都公开的。而且很奇怪,招考多少人是没有数目的,七十分及格,及格的都收,哪年没有及格的,一个也不收。所以跟今天的考试方法完全不一样,没有名额,我们那一年,凡是及格的都收,宿舍不够,就把另外一些房子临时改成宿舍,跟今天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考上不难,只要把指定的那些书搞清楚就行了。

还有一个笑话,上圣约翰大学报名要照片,我的同学关照我“你最好拍一张西装照片”。因为我在常州不穿西装,土得很,也不知道西装怎么穿的。到照相馆去拍照,照相馆有西装准备拍照用的,照相馆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样打领带、领结。闹了一个笑话:他给我戴了一个领带,再戴一个领结。照片寄到上海,我的同学大笑,赶快寄回来,要求重拍。

一九二三年,我从苏州坐火车到上海。从火车站下来,坐电车到静安寺,静安寺再往西,就是田野了。租了独轮车到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在上海梵王渡,今天就是中山公园那边。独轮车是什么时候有?大概九百年,所以坐独轮车上圣约翰大学在文化上跨过九百年。古老的中国要到教会学校学外国的东西,文化历史跨过九百年。

有趣味的事情是,进大学第一次去报到,给我一个卡片,把我的名字打在卡片上。上面有中文,也有拉丁字母,我一看,是用上海话拼的罗马字,这是学校规定的标准,在学校每一个地方签名,都要按照这个标准。学校的管理就按照罗马字来管。我一进学校就懂得什么是罗马字管理法,这是科学管理,到今天中国人都不懂,圣约翰的总务部是没有几个人的,管理起来好得不得了。这件事情印象很深,这就是外国文化跟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到美国去工作,可以说,我在工作当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每一个环节都是高效率。人家问:“为什么美国人比别的国家富?”一天的工作要相当于好几个外国人,财富是这样来的。我到美国才知道,日本有一个调查团,调查美国人的办公效率,调查了几个月,写成一个报告,结论说:一个美国人可以抵十五个日本人。真是不一样,那时候电话当然还没有今天好,我才知道用电话的方法跟中国人不一样,在中国根本不重视效率,中国人办公的方法远不如他们。我训练到这个习惯:做事情一定要讲效率。

圣约翰大学的专业跟今天不一样,现在进大学就要分专业,圣约翰大学是外国规矩,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都是基础课。专业分得粗得不得了,现在是根据苏联的办法,专得不得了。圣约翰大学本部只分文科、理科,医科在另外一个地方,我们不大碰头。一年级不分文理,二年级才分文理。我一年级进圣约翰大学,学基础课,三面墙上都是黑板,黑板可以拉上拉下的,好多学生可以在上面做题目,数学的水平比较高。我的数学很好,一个外国数学老师就劝我:“你就学理科吧。”可是,我的同学都跟我讲:“你不要学理科,要学文科。”为什么呢?圣约翰大学有名的是文科,不是理科,到了圣约翰大学不读有名的文科,而读理科,吃亏了。我就学了文科。实际上,我当时偏重经济学方面。

我那时候学经济,主要是学经济的技术,中国是一个大国,要做国际贸易,要办银行,要有一套学问,不像现在乱七八糟一下子几千万被人家骗走了,没有这么傻的事情。资本主义如果这么搞,早就垮掉了。国际贸易要有一套技术,我主要是学这方面的东西。

可以说,大学里所有的功课都很有意义,是英美的做法。比如大学里有一本小书,客人来了可以看,这本小书讲:我们这个大学不是培养专家的,是培养完美人格,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发展成为专家。一到圣约翰大学,每一课都有课外阅读材料,常常要看百科全书。学会了自学,学会了独立思考。这种教育方法从教师来讲,并不费事,可是可以给我们一个方向。

那时候鼓励学生自学,上课的时间并不多。有的时候,老师的几句话,会给学生一生影响很大。那时候的教育跟解放后苏联教育不一样,苏联教育是强迫性的“填鸭式”教育,效果不好。

在圣约翰大学,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看报,主要看英文报。一个英国教师问:“你们天天看报,是怎么看的?”我们说:“看报就看报,没有什么。”他说:“看报有看报的方法,每天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第三个问题:‘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就赶快去查书,查书是首先查百科全书。”我们按照他这个方法来看报,兴趣就大大提高。

圣约翰大学重视基础的教育,我读基础的文学、世界史,这很有用处。我进的中学是中国人办的,可是中学的世界史是英文的,世界地理、化学、物理是英文的。我们能够用英文,基础培养今天办不到,今天的中学生、小学生许多时间浪费到莫名其妙的课程上面,应当学的东西学不到,人又苦得要命。学生累得要死,搞得父母也累,睡觉都没有时间,结果学问学不好。我们的教学没有上轨道。

英文很容易学好,你重视它就会好的。我们的英文教师都是教会学校毕业的,我们中学能用英文演讲比赛,英文不过关不能毕业。实际上是中文、英文、数学三门课放了工夫,旁的都不放工夫,好多课不用考的。那时候比较轻松而学得好,今天把学生的时间都浪费掉。还有一个关键,那时候中学都是住读的,没有走读生的,一走读,走来走去,把精力都走光了。今天的学生到大学再读英文,那大学的课程怎么能读呢?大学是用英文了,不是学英文了。现在的青年苦得要命,这个办法不对,我们的教育要彻底地改变。

圣约翰大学在政治方面特别注重外交,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代,外交界都是我的同学,顾维钧是比我们早的最有名的同学。我毕业以后,人家好多次请我到外交界去做事。张允和是断然反对我参加政治,我想是对的,假如我参加政治,就麻烦了。

圣约翰大学的校园美极了。现在上海的中山公园就是我们的校园,校园里原来都是大树,外国人对园林很重视。今天来看,我们学校是规模小,园林大。园林从前叫兆丰花园,现在叫中山公园,把树都搞光了。资本主义的管理学是值得钦佩的。

六光华大学

事情出乎意料。我在圣约翰大学只读了两年,遇到“五卅惨案”。一九二五年,上海有一个日本工厂,老板把一个工人打死了,这个工人叫顾正红。首先是上海商业界起来抗议,后来整个上海出现抗议,后来是整个江苏,后来扩大到好多城市,全国抗议,反对帝国主义。“五卅惨案”在全国闹得非常厉害,上海是中心,学生都罢课,要出去游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教会学校,就跟学生发生矛盾。所有学校都游行,我们学生也要去游行,校长说:“你们在校内开会都可以,不要出去。”学生一定要出去,为这个事情就闹翻了,圣约翰大学的老师中一大半是外国来的,一小半是中国来的。中国老师和学生就离校,“离校事件”闹得不得了,这不仅是中国的大新闻,也是世界的大新闻,当时不仅是我们,好多大学都发生这种事情。

中国学生和中国老师排了队,拿了铺盖离开学校,怎么办呢?出来以后社会各界就支持我们,南洋公学也支持我们,就办一个光华大学。当时许多有名的教授都有爱国心,愿意到光华大学来教书,也请了外国人来,一度办得很好。新造的房子主要是华侨捐的钱,可是后来跟日本人打仗,日本人就把光华大学还有两所反对帝国主义的大学炮轰光了。

我在光华大学读了两年,最后在光华大学毕业,光华大学在“二战”以后不行了,没有钱,没有房子,什么都困难了。后来共产党来解放了,所有私立大学都取消了。历史的变化很大。

光华大学实际上还是按照圣约翰大学的方法来办学,当时教育部没有命令大学要这样搞、那样搞。光华大学请了中国有名的学者来上课,譬如教文学的有徐志摩,徐志摩是北京大学教授,又兼光华大学教授,从北京到上海跑来跑去,结果飞机失事死了。徐志摩的作品、做人的风格影响学生。我到过徐志摩家里,他和原来的夫人离婚,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也是很有文化的,张幼仪是小脚,他们是家里面订婚的。后来他跟陆小曼结婚,在上海住,一幢房子三层楼,下面一层是英国式的,第二层是日本式的,第三层是印度式的,三层楼三种文化。那时候老师跟学生,校长跟学生关系很好,像朋友一样。很多人很钦佩徐志摩的,他是一代风流。有人说白话诗到徐志摩时成熟了。

我没有听他的课,我那时候快毕业了,可是他的东西我都看过,很钦佩。我想徐志摩的文章今天也值得青年人读,他非常有才华。

大学毕业了,有人劝我:“你在上海待得太久了,不要老待在上海。”当时有一个思想说: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要超过三年,为什么呢?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久了,就会麻木,没有新的刺激,所以当时的教授跟大学要订合同的,不超过三年,三年以后换一所学校,换一个地方。这跟解放后的思想不一样,解放后是在一个地方,一生就不要动了。那时候要动,才有发展,这个思想影响很大。

本来我大学一毕业就要到外国去读书,因为穷,没有去,我的同学十个有九个到美国去留学了。因为虽然是光华大学毕业,却都是圣约翰大学来的,而且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我因为没有钱,所以拖了好几年才到外国去。

那时候大学生出路很好。我们的校长张寿镛对我特别好,我读书的时候,校长室缺少一个秘书,就在本校里面招考,我考上了,业余帮校长当秘书。这样,我跟校长关系就很好,我毕业了,他就劝我:“你不要出去了,你就在本校教书吧。”我一边就在光华大学附中教书,同时帮大学校长做一些工作。不久,就在大学里面教书。

张寿镛原来是清朝末年的大官僚,可是很有学问,他来做校长,做官方面是牺牲。为什么请他呢?当时大学校长很重要,能够搞钱,还要有声望,这样的人不容易,上海各界就推他,他能搞钱。宋子文是财政部部长,张寿镛做过财政部副部长。他的学术地位也很高。

同类推荐
  •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这是一本精神的自传,这是一声声耻辱中痛切的呼喊。如同作者所说,“思想者最大的敌人是恐惧”。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忆,在回忆中尝试着战胜恐惧吧。
  • 萨特和波伏娃:对新中国的观感

    萨特和波伏娃:对新中国的观感

    1955年9月,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与其终身女友,也是著名学者的波娃,应中国政府邀请,访问了正充满蓬勃生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短短的45天时间里,他们访问了中国多个城市:北京、南京、上海、沈阳、杭州、广州……对这个在西方舆论中带有特殊色彩的国度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使他们产生出许多异样的感受。波娃回国之后,收集了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观感,写出一部厚达500余页描述中国的著作《长征》。这部书,对像是西方人士,所以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情况,该书在西方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对当时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 化学家当律师

    化学家当律师

    这是一个特别的生日宴会,围坐在偌大圆桌边的人,除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和他的夫人外,都是原本互不相识的人,有人的家竟然还远在河南省,而没有一个是寿星的亲属。通常的生日宴会,不管是过生日的人还是前来祝贺的人,都是喜形于色,兴高采烈,充满喜庆热烈的气氛。可是这场宴会上,在人们向老人敬酒祝贺的词语中,说的都是千恩万谢的话。而有的人,则由于过于激动而热泪涌流,给宴会带来些许别样的气氛。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
热门推荐
  • 先孕后爱,总裁乖乖就范

    先孕后爱,总裁乖乖就范

    【他是三十二岁的冷漠冰山大叔,她是十八岁的迷人小女王,她该如何,才能得到他的爱?】八岁那年初遇,这个男人成为了她的天,从此为嫁给他鞠躬尽瘁,竭尽一切可能让他爱上她!他纵容她,宠爱她,她以为这是因为爱。可是,十八岁生日那天,他却说,“虞澜舒,你醒醒,我不会爱你!”不爱?那又如何?她虞澜舒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放弃!★夜色迷人,那人是谁?原以为把这当做一场梦,就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却不曾想,他竟从外面破门而入,瞬间,她如遭雷劈,彻底石化,懵了!怎么办?这样的自己被他撞见,要被嫌弃了吗?虞澜舒第一次没了自信,没了勇气,有的只是却步……★“这就是你想要的?”他低吼。“我爱你!”她深情呢喃。他恨,他怒,他被她逼得穷途末路,狼狈不堪。她到底知不知道,她将他一同拉进的,可是万劫不复的漩涡?当真相揭穿的瞬间,谁的天,会塌下?
  • 住在橘子里的仙女

    住在橘子里的仙女

    著名儿童作家黄蓓佳女士四十年创作精华,书中收录了作者创作的5篇小故事:《欢喜河娃》《住在橘子里的仙女》《美丽的壮锦》《小渔夫和公主》《牛郎和织女》。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给小朋友们展现了一个个奇妙梦幻的世界,让孩子在童年中感受到爱和温暖。
  • 奇迹的穿越外传之神奇宝贝外传

    奇迹的穿越外传之神奇宝贝外传

    一次奇遇,让这位少年重新回到了他的“陌生”的世界,在这里结识了新的朋友,新的伙伴。但事情的表面却远不止那么简单,日常的生活却存在着更大的阴谋……(本作品不定时更新)了解更多请加入群,群号码:555263168
  • 追梦幻晴恋

    追梦幻晴恋

    情歌王子:松开她的手,傻傻地看她远走。也许这样,能让自己更好接受吧!或许一开始自己就应该明白她的苦心,不应该继续盲目的追求,到最后,也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吧?冰雪公主:三年了,还是要分开,曾经多少的浪漫,甜蜜,尽管里面渗入了那么一个情歌王子,也都化成了回忆。或许,自己所欠他的,唯有未来再去还吧!
  • 鬼公主的秘密

    鬼公主的秘密

    “你是谁?!”他看着眼前的物体。想他盗墓无数,见过的市面可多了,死人更是不必说了!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男的女的有钱的没钱的有头的没头的多了去了,但是,这样的还真的没有见过!难道这是皇家的新的避暑招数?将人养在坟墓里?金龙皇朝还没有穷到这个地步吧?!她本应是金龙皇朝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长公主,但是因为恶人的阴谋让她十几年来一直过着不见天日的幽暗生活,从来都没有想到要出去玩!没想到,这个从小洞里面钻出来的男人虽然身上脏兮兮的,还对着她咧嘴,而他却说那是‘笑’,这个人真的好好,和她说了很多话;但是他也挺胆小的,看见自己飘在空中竟然大叫一声就跑出去了。她要不要跟着他一块儿出去玩一玩呢?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
  • 不属于我的日子

    不属于我的日子

    大学时代的残酷青春故事。中国版《丑女贝蒂》。那片阳光还在,失去与回归后,是自我发现的成长。华亭路买衣服,考G考托出国热,唐颖的作品总能带人穿越回那些年我们爱过的上海。想要出国的人,安于现状的人,这世界上惟有爱情是无法追求的。女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性情经历,渡边淳一一般的爱与失去。也许青春的秘密与真相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 宠妻无度:夫人,请上座

    宠妻无度:夫人,请上座

    顾璃卿本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校园霸王,最高记录是以一打十,人见之都要避让三分。可自从被拉入“调戏霸王组织协会”的Q群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翻墙时,“霸王,翻墙翘课啊!一起呗!”顾璃卿,“……”一边呆着去,谁要跟你们一起!打游戏时,“霸王,打我们上王者呗!”顾璃卿,“……”不带不带,王者也带不动你们青铜!课间休息时,“霸王,苏校董给你送的爱心便当!”“霸王,苏、”顾璃卿,“苏亦旬是没长腿?还是瘸了?他自己走不过来吗?”苏亦旬从人中走来,邪魅一笑,“看来,卿卿很想我!”顾璃卿翻了个白眼,“滚一边呆着去!”这是高冷女霸王变成软萌小白兔的故事。【1v1,宠文、甜文】
  • 通灵格格

    通灵格格

    段灵儿,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一个意外,让她灵魂穿越来到古代,并附身在一个婴儿的身上,真让她悔恨呀,本来马上就抱得美男归的,谁知,唉,一切都是天意弄人……她只因为拥有着琥珀色的眼瞳,被外人排挤,跟着自己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天生有跟灵体沟通的本事,还是一个可以漂浮在半空中的女生。一个江湖第一高手,他带她离开那个让她心痛的男人,两人一直以好朋友的身份相处,可是在他娶妻时,他却发现,他喜欢的人一直在身边……在此感谢勤勤师傅~!为花花的文打下广告:新坑:《暴君的绝色人鱼妾》《笨笨之越》(已完结)这是一本松轻的文,喜欢的亲可以去看一下~!推荐我觉得不错的文端木勤勤《危情》花花的群号是38738351,喜欢《通灵格格》的亲请收藏和投票哦~!
  • 原来抵不过

    原来抵不过

    如果说可以重来,那么我慕初语,还会这样选择。也许,我等了凌然好久。但是原来,抵不过柳樱君的一句都过去了又或许,郭凝沫盼了言时更久。但是后来,抵不过尹笑的一句我知道你在等我。命运弄人造化弄人后来的我们,原来属于那个适合自己的人,却不一定是最爱的。所有的我们都很平凡,没有做大事业,没有出名出众。我从来都不后悔,爱上凌然。我也知道凌然不会后悔,最终安定他漂泊已久的心让我们的故事,开始在那个秋天。原来一切都抵不过……
  • 夜王的冷情妃

    夜王的冷情妃

    前世,她是国家最出色的情报人员,却被唯一的朋友背叛。一声枪响,她带着满腔的恨意和讥讽闭上双眼。今生,她本为将军府尊贵的嫡长女,却出生丧母,又不得父爱,受尽屈辱与折磨!没有实力,她隐忍;没有权势,她建立。然而突如其来的圣旨仿佛一道枷锁,将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硬生生的缠在一起,他追逐,她远离,却始终躲不开情之一字。既然注定纠缠,不如放手一搏!赢了,她笑!输了,她杀!如此简单,而已――可当身旁傲世无双的男子用那双狭长的冰蓝眸子深情不悔的看着她时;当那人为她笑,为她痴,为她怒时,她冰冷的心是否还能无动于衷?她心底的伤痛又能否彻底放下?【本文系宠文无虐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新文求支持,求收藏!】【初见】“蓝小姐并不似传闻那般怯懦无知?”他淡淡道,完美的俊脸上看似不带任何情绪,只是望向眼前清冷出尘的少女时,一向凉薄的心中却是不可抑制的浮上一抹诧异和惊艳之色。“传闻是什么?不过道听途说罢了!莫非夜王殿下相信?”蓝羽情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和讥讽,径自说道。“本王自是—不信!”他上前几步,低头看着她,神色很是专注。窗外的暖阳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男子的风华绝代合着女子的清冷高贵绘成了一副唯美的画卷。【复仇篇】望着冷漠的连一丝感情都没有的白衣女子,蓝清灵心中尽是绝望和恐惧。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原来都逃不过她的掌控,自己就像个跳梁小丑般,一步步的走进她的陷阱。原以为可以将她永远踩在脚底,却不想自己才是万劫不复的那一个。“你到底要做什么?当初就该杀了你!杀了你!!”身边是亲生母亲的嘶喊,她瞪大了眼睛想出口阻止。可是,张了张嘴,却吐不出半个字,痛苦的泪水从那张已不复美貌的脸上滑落。她的舌,早已经被那个妖孽一般的男子下令拔掉了;她的脸,也已经被毒素彻底侵蚀。她怎么会忘了,那日日夜夜的折磨?一切都是她们自找的啊!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她张嘴大笑,无声的自嘲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失败,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