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400000007

第7章 百岁口述传记(7)

他在物理学上的创造,思想要跳过一个屏障,原来旧的公式不能限制他。许多人被旧的公式限制了,就不能发展了。能量怎么变成物质呢?这个概念不得了,他从数学里提出来的,不是从实践里提出来的。先有理论,后有实践,这就改变方法了,在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爱因斯坦是思想家。

十九环游世界

我在美国工作,条件太好了,可以到世界各国,眼界开阔了,了解不一样了。欧洲也是“左”倾,我一到意大利,不得了,罗马市中心就是共产党的旗帜,共产党在意大利的国会里占了三分之一的席位。一到法国,法国共产党在议会里占了四分之一的席位。人家都说整个欧洲很快要被共产党接收了,可是后来没有成功,欧洲还是有民主基础。到了英国,我也是“左”倾幼稚病,很快要找共产党的机关报《每日工人》,在伦敦到处买不到,后来人家告诉我要到一个小地方才买到。共产党在英国始终搞不起来,没有群众跟上去。英国对共产党没有印象,大英博物馆是马克思待的地方,结果共产党在英国影响最小。工党在英国有很长的历史背景,可以说是最早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旁的地方闹得很厉害,在英国不行。

银行要不断派人到世界各地了解情况,主要是经济情况,可是经济情况跟政治、历史背景有关系。这一点重要性在中国还不能感觉到。特别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国家,跟中国完全不一样。讲一个小事情,在中国买小菜,就是买本国的小菜,在美国买小菜,全世界的小菜都有。现在我们在中国买苹果,已经有好几种苹果了,到美国去,多少种苹果,不知道选哪一种好。美国一早就是世界性的,这一点跟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不是世界性的国家。这要经过一百年才懂。

游览世界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必须有的基础知识,开阔眼界。假如眼界不能开阔,你就什么事情都不行,这在中国是完全不了解的事情。那时候到世界各国去,不是玩,当然也是玩,是了解世界各国的情况。在银行工作,一到外面就感觉到世界性,在中国不大感觉到,我到许多国家,一种是风景旅游,一种是历史旅游。我的旅游是历史旅游,可是着重经济的特点,养成一种习惯,到一个地方,要敏感经济特点在什么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原来在中国很难体会,读书大家都懂,“行万里路”在中国很难理解,到外国去,才体会到“行万里路”的确跟“读万卷书”一样重要。

在中国,我进大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利用百科全书,今天中国人还是很少人用百科全书,在中国跟外国差距很大。我们是一九八○年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编成十本,到一九八五年又重新翻译,新版变成二十本,中国开始有一部百科全书,我们这种地方都落后于世界。我了解百科全书的重要性是进了教会学校。中国始终是一个大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国家,今天还只是看到中国,实际上没有看到世界。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譬如讲一个小事情,中国跟美国一样,到火车站,要放行李,给了行李房,就给你一个条子,你下来就凭条子拿行李。我到英国的火车站,交给他行李,他没有条子给我,我说:“条子呢?”“什么条子啊?”我说:“我的行李怎么拿?”他说“你不是告诉我们到什么地方什么旅馆吗?”我到了订好的旅馆,行李已经放在房间里面了,我很不放心:东西丢掉了怎么办呢?这种情况是一个中国人跑到外国去,变成乡下人。

二十美国归来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会体会我们当时的感受。中国解放后,在国外的知识分子大批归来。我们都认为中国有希望了,中国的建设等着我们。学经济那么多年,我想中国当时最缺乏的也是经济建设,于是立志回国搞经济。甚至还有很多人都克服国外的千般“劝阻”,回到祖国。至于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谁也不会想到。

我回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认为中国解放了,有希望了,大家都希望回来为国家做点事情,这是当时青年的一种思潮。很多人回来,不是一个两个,而且抱一种理想的人才回来,没有理想的人不一定回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母亲在中国,不肯去美国,我不愿意与母亲长期分开。

此外,回国以后我在银行界的待遇很高,是高级职员。在收入上,我在美国和中国相差不是很多。当时中国的薪金制度与现在不同,薪金跟工资不同,薪金是中产阶级的待遇,工资是工人阶级的待遇。薪金是对脑力劳动的,工资是对体力劳动的,之间往往差五倍、十倍、二十倍。我的薪金也比最高工资高很多。但是如果我在美国做生意,也可能发财。当时,“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突飞猛进,很多地方都蕴含着发财的机会,找工作很容易,做很多生意都可以发财。我的许多同学、朋友都是这样发财的。现在中国人想要去美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原因,他们的待遇比国内往往高很多倍。但是,当时美国并不是比国内高很多。所以,回国的经济问题并不是很大。加上帮助国家建设经济的梦想也能实现,也可以照顾母亲,所以就决定回国了。

一九四九年六月回来,去的时候没有飞机,回来的时候坐飞机。回来就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仍旧任新华银行秘书长,这是一个公私合营银行,国民党的时候,这是一个私营的银行,群众买股票,有三分之一的股票是国民党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我回上海以后,可以说是非常顺利。

二十一上海的变化

回国后,我了解到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破坏得很厉害。国家的经济、私人的经济要发展,银行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回来的目的还不是教书,我的一种幻想是帮助国家、帮助银行搞经济建设。我在复旦大学教书,兼新华银行秘书长,那个时候人民银行在上海有区行,我兼第二业务处处长,第二业务处对私人的,第一业务处是对国营的。我兼三个事情,所以忙得很,的确能够发挥长处。

上海陈毅市长非常开明,他跟人开会善于听意见,改革。可以说,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九年这十年当中,已经搞“反右”运动了,牵涉面不是挺广,打击五十五万知识分子当然是一个大事情,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讲,影响还不是挺大。但是我已经看到许多不合理的事情,虽然看到了,一点没有失望,以为这种不合理的事情很快会纠正。后来一件事情叫作“教育的速成”,说中国要建设,需要人才,大学四年五年太长了,把大学缩为三年。人家问我速成好不好,我说,需要一批速成的人,不能所有的人速成。有的事情当时以为是好事情,后来才知道是坏事情,我是从国外回来的,我的工资按照共产党解放后的规定给的,对我没有问题。原本银行里面老的职员要进行工资改革,目的是把薪金改为工资。我当时在复旦大学教书,又兼银行工作,当时说上海的工资全国最高,拿银行来讲,工资大量减低,一百块钱去掉八十块,只有二十块。今天宣布工资改革,明天上班,人见人都不点头了,一下子中产阶级的生活降到无产阶级,理论就是建设无产阶级的国家,资产阶级要取消掉。另外的理论认为,这个钱省下来,国家可以搞建设,当时觉得还是有道理。可是当时在上海就开了一个国际性的会议,外国人就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对社会发展很不好,当时我对这个问题还是顺着政府的政策来讲话,可是我没有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后来才知道这个政策很糟糕的。这个政策糟糕恐怕到今天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还是没有中产阶级的薪金,高工资只是少数人例外。

从美国回到上海,我本来想休息一段时间,可是他们很快让我到复旦大学去上课,我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讲经济学,能把具体的经济问题结合起来,很受欢迎。一些教授没有实践的经验,我有实践的经验。

上海院系调整,把十四个大学的经济系合并到上海财政经济学院,我从复旦大学调去,我当教授,同时兼研究处主任。研究处很大,下面单是翻译部门就有三个,一个英文,一个日文,一个俄文。因为我的学生俄文非常好,就发生一个事情。当时要我们用苏联教科书,这些教授十个有九个都是美国回来的,这件事情比较困难。苏联的经济统计课说,经济统计是有阶级性的。我没有办法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用英美的课本,也不能用中国自己的课本,我说:“你们不要着急,我们再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不久,我拿到苏联新的百科全书。什么是经济统计的阶级性?抽样调查,生产一百个,抽几个来检查,按照苏联和解放初期的规定,不可以查的,抽样调查就是不相信工人,不相信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国家的主人,而在无产阶级国家里,工人是有最高的觉悟水平,不会做出坏东西来。我去查苏联的俄文大百科全书当中的“抽样调查”,一看,好极了,新版的统计这一章,开头就说,抽样调查是一种科学方法。我就叫在俄文翻译组的学生连夜翻译出来,油印了多少份,发给同事和其他财经学院的教师,他们都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一条就否定了经济统计具有阶级性。

我那时候精力充沛,在大学教书,在银行界工作,还跟几个有名的经济学家在上海办一个刊物,叫《经济周报》,我每个星期都要写文章。那时候真正想为国家做点事情。《经济周报》办到一九五五年,我离开上海了,就停办了,后来私人不能办刊物了。《经济周报》中有吴大琨,他后来到北京,是人民大学的教授。《经济周报》在解放前就有了,我在美国的时候已经办了,吴大琨原来也在美国。《经济周报》解放后最重要的人是许涤新。许涤新跟我关系很好,解放前他办一个杂志,他是秘密的共产党员,他争取我,我就给他的杂志写文章,那时候还不知道是共产党的杂志。抗日战争时,毛泽东带着周总理到重庆,我也在重庆,毛泽东待了几天,周总理就留了很长时间,经常召集所谓的民主人士开会讨论问题,我跟周总理很熟,许涤新是周总理的秘书,重庆开会都是他联络的。

在上海生活很好,我又是大学教授,又是新华银行秘书长,又兼职人民银行华东区行,拿三份工资,工作很顺利。张允和在光华实验中学教书,在上海是最好的中学,她教中国历史。我们在苏州还有一个家,我母亲不喜欢住上海,小孩子觉得住上海也没有苏州好。苏州的环境很好。

我是党外专家,后来“反右”以后就变成“狗屁”了。幸亏我到北京来了,否则在上海就是“大右派”。上海的大变化我看到一点点,就是“三反”“五反”,“三反”“五反”是整大资本家。大银行家从楼上跳下来自杀,天天有好多人自杀。可是整个来讲,还是很好的,至少我碰到的还是很好。

我在美国主要是学经济学。虽然有些东西跟苏联矛盾,但是国际贸易方面还是要用的,国际贸易还是要用国际的习惯。当时有两个市场,一个是资本主义市场,用货币交换;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用实物交换。货币交换那一套当然有用。今天国际贸易当然是一个大事情,还是有用处。可是经济建设方面用不上,我们学的一套跟苏联不一样。银行的技术也不对,苏联的银行技术是非常落后的。解放后没有银行,只有账房。银行有一套很完整的制度,几千万被人家骗走,在正规的银行不可能的,说明今天我们的银行还没有上轨道。

我始终对经济建设没有完全失望。一九五五年,我来开文字改革会议,开完改行留在北京,那是意料之外。不过既然是来了,我就要改变。我认为语言学方面还是要更新,因为整个中国要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每个方面都要更新,经济方面当然是最主要的,语文方面当然也很重要,但是不如经济这么规模大。

一九五五年我来到北京以后,经济跟语文不能兼顾的,这是偶然的,就把经济放开。我觉得任何一件事,只要搞出成绩来,对国家有贡献,就好。同时,意外的就是“反右”,我这个人有的时候反应不敏感,我就知道“反右”是一个大运动,但是那么残酷,我没有想到。

上海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志远自杀了。因为当时上海是经济中心,经济研究所是当时全国研究所中最有地位的。沈志远是莫斯科大学毕业的,解放前出过一本《新经济学》,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他在国共斗争时,可以用密码和毛泽东通电报的。一个重要人物,结果,他自杀了,隔了几年我才知道。

我一个很好的学生叫王世璋,也自杀了,我当时也是不知道。在抗日战争,重庆被轰炸得很厉害,城里不能住家,要住在南岸的一个小平地。下班要坐滑竿到江边,再坐船回家。那时候,日本飞机投下一个炸弹离我不远,我就从滑竿里掉在了泥土里。人都糊涂了,惊恐加震动,我以为自己肯定受了重伤,但是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大碍,而旁边的一个人却被炸死了。还有一次,我到重庆郊区办事,等到晚上回来以后发现办公室都被炸光了,同事不知道去了何处。回家以后,家里也被炸光,家人也不知道去了何处。抗日战争,天天都有生命的危险。而后来,更是逃过了“反右”运动。上海的朋友就说,他们受罪的时候,我在北京做研究工作。一生中逃过了两次劫难,所以,他们说我“命大”。

同类推荐
  •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图说世界名人: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介绍了,艾萨克·牛顿,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浪漫优雅的犹太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三国小独裁

    三国小独裁

    东汉末年,朝廷羸弱,诸侯割据,只有用铁血的手腕才能改变这个局面。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陈明不过是个穿越到三国的小人物,却一步步成长起来,搅动了整个中原的局势。骁勇的阵前战斗,辛辣的政治手段,过人的指挥艺术,独到的战略眼光,这都不是陈明与生俱来的,靠的是后世的知识以及不屈的信念。
  • 重生之我为唐王

    重生之我为唐王

    “我愿重回盛唐,再铸华夏辉煌!”唐朝,无数华夏儿女心中魂牵梦绕的梦,开元天宝年间,古代中国王朝最为巅峰的朝代,华夏民族称雄于世界的时代!!然而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举兵反唐,大唐辉煌不再,华夏民族从此再难崛起,重生在这样一个朝代的李清,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悲剧发生!神秘缥缈以守护华夏汉族为己任的昆仑一脉,亦正亦邪与世隔绝的川蜀唐门,忠心护主令人闻风丧胆的四灵之卫,精通暗杀之道的幻影楼与暗影门,精彩的场面,诸君请看!!
  • 华年

    华年

    “在最好的年纪富可敌国”——家族起伏、海漂奋斗、都市情感、职场历炼、商战争斗、金融投资创世纪商战小说。看平凡少女如何厮战商场,智斗各路大神……“人在方圆间,人渐渐也成方圆。可方圆里长出的那只锐利的角,还是势不可挡,迎风而长。”揭秘近十年金融圈大黑马实案、顶尖行业游戏内幕。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经济学者吴晓波,著名话剧导演田沁鑫盛赞之作。若得莲花铺路,唯有步步见血,一场投资圈繁花似锦的奇观盛宴。
  • 我修的才不是假仙

    我修的才不是假仙

    “我可能……修了个假仙……”身为一条万年老咸鱼,溪云一直怀疑自己修的不是真仙。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溪云暗戳戳地去观摩一个后辈渡劫……然后……————这世间从无真仙,也从无假仙。而我,既是溪云,也不是溪云。
  • 半崧集简编

    半崧集简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将门女相

    重生之将门女相

    名门之后,氏族嫡女,舍红妆,袭素衣,拾枪剑,斗文武。一腔智囊,决策千里。一身戎装,征战万里。功成之日却惨遭至亲背叛,一杯毒酒、一剑诛心、夺命手刃她的却是她倾心相护之人!半生戎马奔腾到头来只是笑谈一场,血溅华宫,赤红焰火熄灭深宫,雪漫漫,芳魂逝。可,天不负她!凤凰涅槃,地狱重生!重生来过,她也还是她,只是她却变成了执棋之人!她司懿,就是那来自地狱的索命恶鬼,舍心弃情,阴狠毒辣!立朝堂、战沙场,狡猾丞相、聪勇女将,今生她只为自己而活!既然今生无法安宁度日,那就让她搅乱这一池静水又怎样?!明枪暗箭,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源源不绝,扶幼帝,战天下,一代女相名扬天下!但所谓高处不胜寒,她要的只是安宁逍遥罢了,到头来她竟也只是孤身一人,冷冷清清。直至惊世秘闻重现,世间皆震,受尽苦难之时,却不想,消失已久之人忽现并以自己从未想过的身份出现眼前,此时才知,他竟一直默默相护,默默相伴,默默为了她颠覆天下!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是这个“默默”又为何物?司懿表示终身不解!小剧场:(一)“丞相大人,您还欠我一个人情呢。”男子笑的温和,月光洒落,零零碎碎的撒在如玉脸庞竟是一时恍惚了人眼,迷醉了人心。“哦?竟有此事?本相…不知啊……”女相大人坐在石櫈上疑惑抬头,看着那坐在对面执棋男子温柔笑意,心中顿时防备,可对上他的眼却没由来的心虚。“丞相大人是想吃了就不认账吗?”棋子啪的一声落在棋盘之上,女子心头一颤,浑身发毛,哈哈一笑之后竟站起身子转身就跑!只是还未迈步,威风凛凛一朝女相的后领就已被人提起。“娘子,该还债了。”声音温润,女子哀叹不已,自己聪明一世,怎地就遇到了如此狐狸?!(二)太阳高升,天气炎热,但是帝都之中朝堂之上,此刻上演着激烈的口舌大战!“皇上!丞相明昭阴狠毒辣,冷酷无情,做下无数阴损之事!为我夏恒,还望皇上将其贬为庶人,赐予极刑!”工部尚书一脸的痛心,就差老泪纵横了。“皇上!明昭虽为将军府大小姐,但是也不可横向霸道啊!前日竟然火烧大理寺卿的府邸,使其损失重大!还望皇上明鉴啊!”中书令一脸悲切,好似被烧的是他家一样。“皇上!我家小儿前日出行,偶遇明昭,却不曾想被那明昭打断四肢送回,还望皇上还臣公道!”被指正的女子一袭红白官袍,纹丝不动,站立如松,闭目养神?
  • 科技命脉

    科技命脉

    听说,天空中闪耀的每一颗星星后面都是一个文明,辨不了真假,那么只好去寻找答案
  • 夫人威武,将军求饶快

    夫人威武,将军求饶快

    前生,顾谨看着宁若从城墙一跃而下,可是她还在对他笑,一如既往:"哥哥,我没事。"他能看懂她的唇型,知道她说的是什么。那日,大昭灭,大昭皇后宁若殉国,大昭景帝生死不明。他抱着她冰冷的尸体,哭得肝肠寸断。那日炎国将军,前大昭丞相养子顾谨叛国,屠城。大昭都城__金陵血流成河。顾谨对宁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阿宁,天下人负了你,我便覆了这天下。现在哥哥来陪你,下辈子你喜欢我好不好。"重生归来的顾谨,从小就开始养妻子,宠妻子。金陵城的人都知道,顾谨小将军是妹控。谁要接近宁小姐,谁就滚蛋;谁要娶宁小姐,先过了宁将军这一关。于是乎,宁小姐的婚事,成了丞相夫妇的一大心病。丞相夫人:"你说,这金陵的人是瞎了吗?为什么,我宁宁如此优秀,竟然还找不到夫家?""是啊。"丞相也无奈。这时,顾小将军收网了。"父亲,母亲。儿子也喜欢阿宁。"顾小将军出手了。丞相夫妇,乐见其成,当天便敲定了二人婚事。大婚当日,顾小将军十里红妆,将心心念念的小姑娘娶进了门。婚后。"将军,夫人..."属下的话还没说完,顾谨急了。"谁又欺负阿宁了?"下属翻了个白眼,有您罩着,谁敢动夫人?不过还是把话说完了。"夫人,去...去了青楼。"果然顾小将军拍案而起。"去,把青楼给我抄喽。敢勾引我家阿宁。"然后夺门而出,直奔"醉仙楼"。夜晚,宁若,是被自家亲亲的夫君抗回家的。"阿宁,胆子肥了,敢逛青楼。看来是夫君没满足你。过来,过来,,夫君好好伺候你。"顾谨勾勾手指,脸上带着淡笑。宁若吓得抱紧了小被子。"谁把宠我的哥哥还给我?"当晚,宁若被顾谨在床上狠狠收拾了一顿。最关键的是这家伙还逼着她叫"哥哥"。从宁若的哥哥,变成宁若的丈夫,顾谨花了几十年,但是,他将用一辈子去宠,去爱宁若。
  • 重生之庶女为妃

    重生之庶女为妃

    她是侯府二小姐,堂堂太子妃,却被至爱之人亲手毒死,一朝重生,她誓要血债血偿!他是皇帝三子,风度翩翩,和她曾是前世敌人,这一世却意外邂逅。他说:“苏梓辛,无论你是谁,这辈子你都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她满脸苦涩,她虽然喜欢他,可终究他不是她的命定……
  •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打开尘封的历史,可以阅读文明的厚重,可以追寻时光的脚步,可以增加人生的领悟。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们读历史,不只是为了寻求知识,追寻事情的究竟,怀念伟大的古人,更重要的是寻找进步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