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700000014

第14章 流水落花南明政权朱颜改 壮志难酬各路英豪美名传(9)

李定国联合广东义师,于1653年东围肇庆。清将尚可喜、耿继茂自广州增援,进驻三水(广州西),同时派出部分清军援救肇庆,与李定国军在四会河口遭遇,结果李定国军被击败。1654年李定国率余部转移进攻目标,东破长乐(广东五华北)后,又回师粤西南,连克高州(治所为今高州)、雷州(治所为今海康)、廉州(治所为今合浦)三府,战果辉煌,李定国军增至20万人。1654年10月(顺治十一年),大西军围攻广东新会,威胁广州。清军前锋两大战将平南王尚可喜和清南王耿继茂株守广州,一筹莫展,连连向清廷告急。新会位于珠江三角洲广是广州的海上门户。清军一边死守新会,一面从水路向城内供应援兵和粮食。大西军以陆战擅长,缺乏水战经验和船只,因此李定国约郑成功会师广东。然而郑成功派出的舟师一再误期,大西军久攻新会不下,军中温疫流行,士气低落。清廷调都统珠玛喇为定南将军,率满汉大军从江西增援广东。珠玛喇的大军与驻三水的尚可喜和耿继茂军队会师后,合兵进攻大西军,双方激战于栅洲,大西军连续失败,损失惨重。李定国退保新会,清军攻城,李定国用火炮还击,并用象阵冲击清军,李定国又令步兵4000人随后自山上向下猛冲。尚可喜率军从背后插入大西军阵地,李定国军损失惨重。1655年3月,李定国率军退回广西,清军穷追不舍,大西军退守南宁。在广东的清军趁机收复了高、雷、廉三府及三州八县以及广西二州四县共22城。“定国力屈不能复出,西南之业衰矣!”李定国后来又曾分兵东下浔州、横州,企图重新打开两广的抗清局面,但这时局势已发生了变化。清廷派富有军事经验和剿抚农民经验的洪承畴,“经略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坐镇长沙镇压西南的抗清斗争。经过长期的消耗,李定国军到1656年时仅剩6000余人。时值孙可望称帝心切”永历小朝廷寄居在孙可望篱下,大臣被孙可望随意杀戳。永历帝万般无奈,给李定国送去血诏,要求速往“救驾”。1656年3月,李定国抢先一步,从贵州安隆将永历帝迎往云南昆明。永历政权尽管腐败无能,但它却维系着分散于各地的抗清势力,是各阶层合作抗清的一个象征。留守昆明的军队都归附了李定国,桂王政权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孙可望军仍在贵州东部,眼见废帝自立的阴谋成为泡影,后方又被李定回占据,孙可望恼羞成怒。

1657年秋,孙可望以“清君侧”为名,调兵十几万渡盘江,进攻昆明。孙可望留冯双社守贵阳,以白文选为前锋,自率马进忠、贺元仪等西进。水历政权闻讯后即刻削去孙可望的秦王称号,速派李定国、刘文秀迎战孙可望。双方激战于曲靖的交水。双方隔河对峙,一时胜负难料。李定国兵力虽少但颇得人心,得道多助,关键时刻,孙可望营中的白文选及马进忠、冯双礼等临阵倒戈,孙可望防不胜防,余部大溃,只好率余部东逃。退至贵阳,孙可望投降了洪承畴,成为农民军的可耻叛徒。

清廷因孙可望投降和告密,而摸清了大西军的兵力布署以及南明政权内讧的情况,决定大举进攻云、贵。1658年(顺治十五年)4月,清军分三路进攻贵州:以贝子洛托为宁南清寇大将军会同经略洪承畴,为中路,从湖南向西推进;西路以平西王吴三桂和定西将军墨勒根虾(即李国翰)为首,从四川向南推进;东路以征南大将军卓布泰会同提督钱国安,从广西向北推进。三路清军由郡王多尼统摄,预期在贵州会师。

清军已大军压进贵州,而李定国却逗留在滇西永昌,忙于镇压孙可望残部的叛乱。洪承畴与洛托在常德会师后,4月经沅州(湖南芷江)、靖州(湖南靖县)进入贵州,并攻占了镇远,然后与卓布泰的东路军合攻贵阳。明将马进忠及各官员闻风而逃。吴三桂的两路军在合州(四川合川)击败南明守军,获战舰而经重庆入贵州,迅速攻占了遵义,缴获了大量的粮食,俘获明军约5000人。活动于川南的李来亨等率十三家军会同南明谭洪、谭谊、谭文等部从背后以水师攻重庆,吴三桂又回师救援,谭家军降清,致使大顺军的反清再次失败。

清军总帅多尼于6月率京师禁旅从荆州(湖北江陵)出发,9月进入贵州与三路清军在平越(贵州福泉)会师,然后统一调遣各军,进驻贵阳。直到这时,李定国才从滇西回师。清军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于12月兵分三路进攻大西军,多尼自帅中路军,经关岭进攻北盘江铁索桥,直趋水西,攻占曲靖,尔后向云南省城进攻,全程约1000里;北路吴三桂军从遵义进攻七星关,抄袭大西军的后路,向云南省城进逼,全程约1500里,故先中路军10天出发;南路卓布泰军从都匀经盘江、罗平,沿途消灭明军余部,尔后也向云南省城进军,全程约1800里,故又先吴三桂军15天出发。

由于李定国回师云南已耽误了时间,面对清军几路攻击,只好匆忙设防应战。李定国令白文选驻守七星关,阻击北路吴三桂;令冯双礼驻兵鸡公背(约在安顺一带)以抗击清中路军的时犯;令张克望驻扎在南盘江之黄草坝(贵州兴义),截击清南路军。李定国亲率主力据守北盘江之铁索桥,居中策应各路。

清军各路按周密的作战计划向云南推进。清中路军轻而易举地击溃了冯双礼的阻拦,进至关岭。李定国只好令人焚北盘江铁索桥而撤退,多尼军进驻曲靖。吴王桂率清军绕道乌撤土司的境内,避开大西军驻守的七星关天险,出其不意地从背后袭击白文选军,白文选腹背受敌,不战而退败。清军南路卓布泰军与李定国军遭遇,李定国列象阵迎战,分全军为30营,列栅固守。卓布泰军一举击溃象砗,然后从两翼出击,李定国军连败于罗炎、凉水井(贵林兴义东),全线崩溃,大营陷落。李定国妻子被杀,将士死难者逃亡者不下三四十万人,大西军的精锐尽失。

1659年1月(顺治十五年底),李定国率余部退回昆明。清军几路猛追猛打,李定国只好奉永历帝走永昌(云南保山),清军会师于昆明。吴三桂等率清兵穷追不舍。永历帝出逃腾越(云南腾冲)。李定国在撤退途中,于滇西磨盘山(即高黎贡山)令白文选设伏,阻击清军。清军不知是计,兼程追击而来,约有1.2万人进入大西军的包围圈。但由于叛徒的告密,清军停止追击,并抢先以炮火猛轰大西军的设伏地区,结果使大西军的伏兵死伤三分之一以上。磨盘山一役,清军也有较大伤亡。但这时大西军的败局已定,大西军再也无力抗击清军了。李定国只有率残余力量撤往腾越,而这时永历帝早已越过边界,逃往缅甸境内避难。李定国在中缅边界一带,继续与清军周旋,时刻威胁着清军的边关。但由于李定国一心一意保护永历帝,军中给养无着,且携带眷属,累赘不堪,实际上部队已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1662年(清康熙元年)1月,吴三桂军大举入缅,俘虏了永历帝,不久永历帝被绞死。从而结束了南明的最后一个政权。噩耗传来,李定国悲愤交加,于8月病死。清帝福临向中、外宣布,云、贵、川、广、湖五省平定。

大西军转战西南10余年,建立了巩固的抗清基地,得到了当地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大西军的抗清斗争虽然失败,但将士们在抗清斗争中表现出的英勇品质和作出的英雄业绩是难以磨灭的。李定国死后,剩下的数千名农民战士大都遣散归农,西南地区农民的抗清斗争仍时有发生。

夔东十三家军的抗清斗争大西军抗清的最后失败,标志着西南地区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基本宣告结束。自此以后,全国范围内的抗清斗争已不多见,清朝已进入顺利发展的和平时期。唯有川、陕、湖广三省边界的夔东十三家军和东南沿海上的郑成功还继续坚持着抗清斗争。

大顺军余部离开了明政权之后,在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的率领下先后进入荆襄和川东地区。由于南明军队内部争权夺利,互相顷轧,排挤和打击大顺军,所以大顺军毅然放弃了联明抗清的计划。他们在巫山、归州(湖北秭归)、房县一带山区,建立了抗清根据地,众推刘体纯为首领,“听节制”,同时联合驻扎在这一地区的原明朝军队,号称“夔东十三家军”。刘体纯驻军于巴东,袁宗第驻军于大昌(四川巫山县北),贺珍驻军于大宁(四川巫溪县),各自屯田自给。从巴东西至四川的夔州,称为西线。郝摇旗驻军于房县,以此为中心占有了附近的保康、竹山、竹溪等地,称为北线。李来亨驻军于归州、兴山,以茅麓山为基地,称为东线。此外.南到靖扛以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西南到利川,是原明军阀谭氏三兄弟的驻军之地。周围还有一些零星的各阶层的抗清武装。这一大块抗清基地,位于大巴山、武当山、巫山和荆山四大山系之间,山势险峻,物产丰富,正是农民军生存发展的好地方。十三家军注意开荒生产,招集逃亡百姓令其安居:“来亨等势稍振,屯耕山田,发收麦粟草绵,供粮食衣履,亦遣人市盐铁荆西。居民或与往来市贩。”十三家军对内“则以课农练兵为本”,对外则抗击清军,当地农民纷纷加入十三家军,致军队扩大到几十万人。自1651年以后,十三家军经常主动出击,曾攻打过襄阳、彝陵、归州、宜昌等地,令清军手足无措。

1658年,为打击清军三路进攻云贵大西军的作战计划,十三家军冒着远离基地的危险,两次攻打重庆,试图减轻大西军的压力。第一次是在1658年8月,刘体纯、李来亨、袁宗第等联合谭文三兄弟的明军,从水路攻打重庆,因为吴三桂防守严密而退回。第二次是在次年的1月,十三家军以谭氏兄弟所率明军为先头部队,仍由水路攻打重庆,“战舰蔽扛,势甚猖獗”。再次包围了重庆。后因谭氏军队内讧并投降了清军,十三家军只好收兵。

当清廷镇压了西南以大西军为主的抗清斗争之后,又把镇压的矛头指向了夔东的十三家军。1661年(顺治十八年),清川陕总督李国英献计“合营进剿”。清廷调集大军30万,以权臣鳌拜之弟穆里玛为靖西将军,国海为定西将军,加上总督李国英,分兵三路围攻十三家军的抗清基地。清军作了周密布署,从1662年(康熙元年)开始,调兴安、郧阳兵为一路,攻打房县、竹山;调四川兵为一路,进攻夔州、建始、巫山、大宁、大昌;调荆州、宜昌兵为一路,进攻远安、兴册、巴川、归州。显然,清军以30万重兵合围巴蜀一隅之地,农民军处境十分不利。为了掌握主动,十三家军首先围攻巫山,清军被困城内。清军增援巫山,并截起义军粮道。起义军只好撤围败退。清军则沿途追击,由于众寡悬殊,主将刘体纯兵败自杀。经过1年多的浴血奋战,十三家军的一些主要将领如郝摇旗、袁宗第等都先后牺牲,许多地区落入清军之手。李来亨率余部退守兴山,虽然曾在房县七里坪大败清军,但终究是寡不敌众,不久,李来亨的军队就被清军团团围困于兴山县西的茅麓山上。这里是李来亨的根据地,将士们凭借有利的地形,继续与清军鏖战。1664年(康熙三年)从2月至8月,李来亨率领农民军顶住了清将李国英部29余万的围攻,并屡次挫败清军。直至9月,由于叛徒的出卖,引清兵从后山而上,攻进山寨。李来亨带领全军将士不屈不挠,誓死抗击。终因弹尽粮绝,败局已定,李来亨全家自焚。全军万余人,除百余人被俘外,没有人投降。十三家军联明抗清斗争就此结束。这支农民队伍,继承了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英勇斗争的传统,在全国抗清趋于低潮时不屈不挠地继续抗清,坚持战斗达10多年之久,这是非常可贵的。

§§§第四节 南京陷落弘光政权土崩瓦解

明朝灭亡之后,明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起一系列地区性的政权,包括福王弘光政权、唐王隆武政权、鲁王监国、唐王隆武政权和桂王永历政权。清军从入关到消灭南明政权,经过了近20年的战争,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华大地的战略任务,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历史从此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同类推荐
  • 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夏商周既是逐次更替的朝代,又是交叉并存的部族集团,在政治上都是分封制,在经济上都是井田制,在王位继承上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分别代表着我国奴隶制的形成、发展和结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历史转折基本完成;商朝的奴隶制已经达到鼎盛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随着诸侯兼并的结束,华夏文明已经露出“大一统”的曙光。
  •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3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3

    平实严谨说历史,轻松幽默神吐槽,一本保证让你爱上“历史”的超级畅销书!本册书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绘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之间几十年的历史,详细讲述了清朝从“天朝上国”到“东亚病夫”的转变历程,深度剖析转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清朝的皇帝似乎总是活在梦里无法看清局势?晚清时期的清朝与西方列强都在使用怎样的武器?为什么日本和清朝遭受同样的入侵却能够迅速崛起?你想知道的各种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

    一入候门深似海,宫廷是一个既让人感到神秘,又令人不禁神往的地方。本书简述外戚与宦官、皇后与嫔妃、嫡子与庶子等各种势力之间残酷斗争的描述,把宫廷中的残忍、血腥,皇帝的风光、无奈,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热门推荐
  • 重生女神为凰

    重生女神为凰

    上一世被渣男贱女蒙蔽,白白毁掉了一辈子。重生后的夏锦执古凰传承,习超然医术,掌古武异能,缔造学霸神话,坐拥暗夜帝国……心情好的时候救救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虐虐渣。好不容易发次善心救了一只小绵羊,岂料几个月后,直接摇身一变,被动成为金字塔最顶端的叶家少夫人。华夏最尊贵的神秘太子?夏锦怒,叶君故你大爷!小绵羊却是一装上瘾,指着嘴唇满脸无辜,“这里已经盖了章,夏锦你可不能始乱终弃。”自此上京传闻:向来薄情寡欲,不恋女色的叶家太子突然有了掌中宝,一纵入瘾,刻刻不离,摇身一变化为妻奴典范。叶少表示,老婆自己选的,宠着就对了!
  • 乱世逍遥记

    乱世逍遥记

    朝廷腐败,武林动荡,分争恨不休。儿女情长,爱恨痴缠,江湖任漂流。孰好孰坏,原本难分。沧桑患难,有情人虽成眷属,世事难全,尚有痴心人未归……
  • Done Dirt Cheap

    Done Dirt Cheap

    Tourmaline Harris's life hit pause at fifteen, when her mom went to prison because of Tourmaline's unintentionally damning testimony. But at eighteen, her home life is stable, and she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her father, the president of a local biker club known as the Wardens. Virginia Campbell's life hit fast-forward at fifteen, when her mom "sold" her into the services of Hazard, a powerful attorney: a man for whom the law is merely a suggestion. When Hazard sets his sights on dismantling the Wardens, he sends in Virginia, who has every intention of selling out the club—and Tourmaline. But the two girls are stronger than the circumstances that brought them together, and their resilience defines the friendship at the heart of this powerful debut novel.
  • 炼仙神道

    炼仙神道

    炼尽天下物,掌控世间人,唯物主上道,唯仙唯神乐逍遥,一本残破秘籍,掌控所有辅道独成一脉,谁说辅修不能成神,看我炼尽天地万物为我所用。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取自德国思想家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而实际上是独立成书的,阐述了生活的本质及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所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极为接近,如健康、财富、荣誉、名声、待人接物所应遵循的原则等。书中含有几分孤芳自赏的自我辩白和自我激励,甚至还流露着顾影自怜的几丝悲凉、几许惆怅,但更多的还是他因为自尊而隐匿在文中的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感悟,以及由此而来的坚定与自信、清醒与睿智。
  •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他予她滴血之恩助她化身人形她堕入红尘伴他两世情缘她,前尘尽忘却依旧苦苦守候千年他,抽去三千情丝,只为助她修补残魄她,灵动美好,心却被践踏的残缺不全他,本是无情,却终甘为她堕落凡尘待繁华落尽依旧红装摇曳的她“我早已不再爱你”
  • 赢来的三宝王妃

    赢来的三宝王妃

    好不容易遇到了个一见钟情的美人,求皇上赐婚,怎知赢娶回来的是个被移花接玉了的败家女,此女被人戏称三宝,能赌,会打架,还很败家,最让皇爷头痛的竟是她还很爱跟别的男人称兄道弟的,堂堂王爷怎能忍受如此无德的王妃,他决定废妃另娶,当她跟着别人走了时,他才知道,原来他一直最在乎的是她,当她再度出现是,她已是另一个身份,他要怎样才能把他的三宝王妃赢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毒宠霸天下

    倾世毒宠霸天下

    咏灵作为官家小姐无忧无虑的生活了15年,却被游学归来的哥哥一句话打破:“她不是我妹妹!”由此陷入身世与感情的漩涡。然命定的几人相遇纠缠,又掀起风波无限——合芯公主,玄玑公主,灵熙公主,究竟哪一个才是她的真实身份?迷离身世成就复杂恋情,三王争霸祸起倾世毒宠——当我心已向你,你却成为了谁?当我披上嫁衣,命运却再次摆弄棋局?我终于走向你,然乾坤未定,血溅泪寒,你可还是当初的你?回首间,天下已乱,这情却噬痛心扉——此生为你,愿与天下为敌!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斩法灭世

    斩法灭世

    诸教混战,三界崩离,法分万象……典籍散秩,传承没落,圣人不存,斩法灭世……传承不死,何人证道?新人新作,求支持,求收藏,求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