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700000005

第5章 假奇缘长白山上藏卧龙 沐祥瑞山海关下定乾坤(5)

当李自成开始进北京时,明朝京师禁卫部队正在调回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入卫京师。吴三桂统领的“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而彝丁突骑数千,尤骁悍,北门锁钥,恃无恐”,是明朝防御清兵的屏障。吴三桂对明、清、农民军三方面的力量还看不清楚,鹿死谁手,还难以下结论。于是吴三桂带兵驻守在山海关,按兵不动,犹豫不决。援军至丰润,得知京都失守,崇祯已死。即驻军观望,京都被围,明军慌忙以禁卫军分守九门。大顺军一面围攻,一面命投降的太监劝明崇祯归降。城外明朝守军这时多已归降。到3月18日大顺军攻城益急,明太监开新义门迎大顺军入城,崇祯自缢死,明亡。

明王朝虽然已被推翻,但封建地主阶级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它们时刻准备着反扑。在南京的明朝大地主官僚,听到王朝覆亡,崇祯上吊的消息,“北向恸哭”,“誓师浦口,欲长驱死战”,“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1644年6月间,他们拼凑了一个南京弘光政权,企图与农民政权对抗,恢复他们在全国的反动统治。尤其在距离北京不远的山海关,还驻扎着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率领的精锐兵力,直接威胁着北京的安全。

大顺军进入北京后,明军尚存的宁远总兵吴三桂,统兵数万驻守在山海关,李自成一面令吴父写信劝降;一面派都将白广恩率步兵2万东攻滦州(河北滦县)切断吴军退路。吴三桂击退白广恩的进攻,退回山海关。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水昌元年),是风云突变的一年。对于欲等天下的明军、清军、农民军来说,认清形势,把握时机,掌握主动,才有可能入主中原。当时,在吴三桂驻军北面的满族地方政权,大肆发展自己的势力,虎视眈眈,企图取代明王朝,建立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掌握权力的摄政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之间发生权力冲突。当祟祯帝下令吴三桂撤兵进京保卫他的统治巢穴时,满族统治者认为夺取全国统治权的时机已到,暂时缓和了内部的矛盾,举兵南下。李自成农民军打进北京后,清统治者立即更改方针,“变抄掠之暴,为吊伐之仁”。改变过去进关内劫掠的暴行,而要夺取农民义胜利果实,实现满族对全国的统治。正于多尔衮道出的:“今此之行,非同昔日,蒙天眷顾,要当定国安民,以成大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清统治者把矛头指向农民军,扬言要为崇祯报仇,“沉舟破釜,暂不返旌,期必灭‘贼’”。并以此为号召,招降汉族官僚地主一明王朝的残余努力,共同绞杀农民起义。清赎治元年四月初六日,当京师已被农民军占领的消息传来时,摄政王多尔衮认为,入主中原,“成败之判,在此一举”,便于初九率领10万八旗军离开沈阳,向中原进军。

清军以摄政王多尔衮为首,随同豫亲王多锋、武英郡王阿济格、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主尚可喜、贝子尼堪博洛、辅国公满达海等满汉将帅,陆续开赴山海关。“山海关,外控辽阳,内护畿辅”,乃兵家必争之地。李自成此时对满汉族贵族官僚地主可能勾结,清军可能入关这些问题认识不足,等到李自成认为形势紧张,不得不出兵时,时机已晚。李自成于4月13日亲统10余万大军带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崇祯皇帝的儿子等,向山海关进发。李自成在清军已经倾巢出动,而吴三桂仍首鼠两端的情况下,出兵山海关。因此李自成对即将发生的山海关之战的结果如何,心中并无把握。因吴三桂仍然顽固不降,从21日开始,李自成下令强攻山海关。

当时,多尔衮因敌情不明,对吴内形势的变化难以预料以及与农民军交战缺乏经验等。未敢妄动,进军途中多次与范文程,洪承畴等谋臣商讨作战方案。对吴三桂的两封求援信件,多尔衮因吴三桂对降清问题上没有明确态度,本不想急于相救,但又考虑到军情紧急,怕行动迟缓会贻误战机,立即令清军昼夜兼程前进。

吴三桂占据山海关天险,却不料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外有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兵10万杀奔宁远而来,内有李闯王发兵20万亲征。吴三桂走投无路,决心报告满清。对多尔衮答复的“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的优厚待遇吴三桂心有所动。他进一步向清军献策说:“幸王速振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加攻,逆贼可擒,京东四可传檄而定也。”

山海关以关城为中心据点,四面有东西两罗城和南北两翼城,以及长城、关隘、墩台、城堡等。相互连结,彼此护卫,构成一个坚固完备的防卫体系。山海关北面是山,南接大海,是一座东西向的城镇。东面的北翼城、夺罗城和南翼城原为防止清军入关的要塞,如今却成为吴、清之间唯一的通道。其中西罗城面向关内,前有石河,石河以西地势开阔,是理想的战场,所以,山海关战役的两次激战都在这里进行。

第一次,21日上午,吴三桂率领数万明军和乡勇在石河西布阵,与前来攻关的李自成的农民军展开激战。经过多次猛烈的冲杀后,李自成看到吴三桂的阵线已开始动摇,便兵分三路:一路由他督率,继续留在石河西与敌对阵,牵制吴军主力;一路由唐通率领,从山海关东北方向出关,至离关10里的一片石(今辽宁绥中县李家台)驻扎,进逼东面的外城切断吴军退路;一路由数千精锐骑兵组成,冲破敌阵西北有,直扑西罗城,援兵继进,分头围攻北翼城和东罗城。21日晚,多尔衮先派兵击败一片石唐通部,使李自成从关内外夹击吴三桂并切断吴军与清军联络计划遭到破坏。但是,农民军“日夜狠攻,关上炮声,夜深不止”,农民军越战越勇,杀声震天,山摇地动,至次日早晨,吴军“危急劳瘁”更甚。虽然昨天夜晚吴三桂已将主力调来加强城防力量,但军心已乱,“叛降”事件时有发生。农民军乘机发动更猛烈的攻势“竟扑边城直上”。守将一面“防奸”,一面“尽力堵战”,又急请吴三桂“拨兵协剿”,这才暂时保住了关城。李自成亲率的20万农民军从三面包围了关内城镇一山海城,又派兵2万骑,从山海西一片石北出口,东突外城,进抵关门,截断吴三桂与关外的通道。形势对农民军颇为有利。由于形势危急万分,而清军又屡请不至,吴三桂只得于22日早晨,率领数百亲兵冒险出关,绕向道左驰清军大营。清军从沈阳发兵之后,既不知北京已被农民军攻占,也不知吴三桂已决心投降。故此仍沿以前入关的路线,由沈阳往西出古长城,渡过辽河,取道蒙古入关。而不是沿古长城内侧取道锦州、宁远一线,直入山海关,以致迟迟不到,使得吴三桂在农民军大军压境之时,对清军望眼欲穿。多尔衮虽于21日晚率清军进至距山海关10余里处,并于一片石击溃大顺军唐通部数百人,但他不敢贸然出战,遂扎营于欢喜岭。吴三桂到欢喜岭威远台上与多尔衮相见,剃发称臣,对天发誓,多尔衮令吴军以白布系肩为标志,首先出战,“一以观三桂之诚伪,一以觇自成之强弱,欲坐收渔人之利”。双方达成协议后,清军入关。

清军入关,使形势发生根本变化。吴三桂所属有精兵4万,加上满汉八旗劲旅14万,力量陡增。21日晚,唐通败于一片石后,“夜遁入关”。此时,李自成已知清兵抵关,对吴三桂勾结清兵也有了思想准备。22日一早,他挥军猛攻关城,想抢在清兵入关前夺下山海关。此计未遂,就改令全军沿石河西边的开阔地带,“自北山横亘至海,列阵以待”。面对李自成摆开的一字长蛇阵,多尔衮令清军“向海列阵,三桂分兵列于右翼之末”,准备集中优势兵力,予以突击。双方列阵时,“时值大风,尘土飞扬,对面不相识”,布完阵后,大风即止”。中午,吴三桂首先率军出战,结果陷入农民军的重围之中,左冲右突,苦战良久,“围开复合”,力渐不支。多尔衮立刻令英王阿济格和豫王多铎率正白旗、镶白旗的2万骑兵为先锋,“三桂阵右突入”。此时,农民军因日夜奋战渐感疲劳,而八旗军却“蓄锐以待”,所以,只见“白旗所至,风卷潮涌,皆披靡莫能当”。李自成正在山上督战,只见大风过后,战场上飘扬着红、黄、兰、白四色旗帜,奔跑的是带甲而辫发的清兵,不觉大惊失色。农民军难以招架,开始由胜转败。下午,多尔衮见农民军阵势已乱,便指挥清军全面出击,吴军也乘机反扑。战局急转直下,李自成本想“麾后军益进”以挽回败局,但被人劝止。农民军经过几番苦战,伤亡惨重,终于全面崩溃。李自成见败局已定,就率“精兵数千,疾走入永平”,26日回到北京。29日称帝,30日即分两路向山西撤退。

山海关战役的意义十分重大,对农民军和清朝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军,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正义之师,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李自成在胜利面前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对满汉统治阶级的联合进攻缺乏预见,入京前后,没有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政策,提出新的战略方针,所以很快就从胜利的巅峰上跌落下来,从此一蹶不振。然而,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定鼎燕都,一统之基,实始于石河一战”。有了山海关战役的胜利,他们才有可能一步步地爬上全国统治权力的顶峰。

山海关战役之后,清军直逼北京,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人心动摇,部署已乱。5月2日,吴三桂诳称迎明太子进城,将摄政王多尔衮和清兵引进北京。10月间,清王朝统治者福临迁入北京,10月31日(阴历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标志着清王朝在关内的统治从此开始。

同类推荐
  •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

    从古至今,人世间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悲壮激烈的战争。运筹帷幄,攻城略地,长途奔袭,短兵相接。种种战例,或记之于史册,或见之于名著,或流传于口头。本书讲述了公元前27世纪的涿鹿之战、前8世纪—7世纪的亚述战争等内容。
  • 隋末之天下

    隋末之天下

    一曲隋唐风月,一场金戈铁马,一次争霸天下。谁不想在那隋末风云中写下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
  • 康乾御警

    康乾御警

    康熙大帝,迟暮之年威犹在。九王夺嫡,雍亲王虎视眈眈。雍正王朝,内忧外患十三年。皇室无情,铁腕帝君肃朝纲。多情弘历,侠骨柔情正年少。穿越刑警,断尽奇案历三朝。在一次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穿越事件中,主角来到了清朝,他利用自己前世刑警队长的经验,在清朝侦办起了案件,依仗铜鼎赋予他的“时间暂停”能力,并且凭借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主角由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捕快,升至龙椅之下第一人,戏权贵、斗奸臣、断谜案、步青云、结红颜、交豪侠,倚靠破案崛起,纵横康乾盛世。
  • 三国有君子

    三国有君子

    穿越成了陶谦的长子陶商,居住在群狼四顾的徐州,今后当如何面对?在汉末昙花一现的陶氏究竟会否有所逆转?是接受无奈的结局,还是与群雄奋勇相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书友群:9/2/4/4/1/3/2/4/6/
  • 三国之乱世谋士

    三国之乱世谋士

    初平元年,诸侯并立,战火席卷天下。南阳小庐,羽扇摇曳,红炉点雪中,笑谈天下。ps:扣群465324420全订书友群:731422593
热门推荐
  • 品味的记忆

    品味的记忆

    香港著名教授,穿行欧美亚三大洲,在旅游和美食中寻找故乡。郑培凯在台湾生活了二十年,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现在又在香港生活了十五年,何处是他乡,何处是故乡?对他而言,既暧昧又吊诡,既真实又虚幻。这将近一百篇文章,多半是作者过去十年到处游览的经历,以及品尝饮食佳肴,记载各地风土特色。在他乡与美食中,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寻找着家乡的记忆。
  • 我听过太多未央歌

    我听过太多未央歌

    我是蒋艾,他是丁舟;我是平淡无奇的中学生,他是孤儿,行骗为生;他收留了我,我与他相依为命。他接受委托人的委任去骗人,我从冷眼旁观到置身其中。我是梁敏芝,是苏安娜,他始终是他,只是丁舟。我是他奋不顾身想要保护的人,却终究不是他爱的那个人……他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位少年,可是,我爱了他那么多年……我曾爱过他,爱像寒风,凛冽刺骨的温柔。我曾恨过他,恨像利器,咄咄逼人的无望。被爱恨印染的时光沉淀,我与他之间最后只剩下穷凶极恶的想念。那些逝去的爱是虚妄,是残忍,横冲直撞在梦境填不满的光年,却提醒我那些不被爱的瞬息间。我喜欢你,到这里,仅此而已。
  • 战略特战队

    战略特战队

    这是一部十个兄弟的故事,经历坎坷,成就自己的辉煌。看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的艰苦路程。
  •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纸婚约:天才宝腹黑爹

    一纸婚约:天才宝腹黑爹

    杀他老婆,灭他威风,她带着他儿子落跑。8年后,她带着天才儿子回国,他已有未婚妻。“孩子给我,否则代价你付不起。”“姑娘吃荤吃素不吃亏,想要孩子多是女人给你生。”宝贝笑眯眯说,“想当我爹地,就看看你有没有这本事,否则代价你也付不起。”父子第一次网上见面,宝贝装人妖诱惑爹地,“求宠爱。”爹地大人淡定回,“我对对象有点挑。”
  • 舍利忏法

    舍利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魔道尊皇

    魔道尊皇

    地球进入星际时代,原本是星盟联邦第八舰队的指挥官,父亲更是联邦的掌权人之一。却因为犯了事,被撤了部分官职,成了个小长官。但就在一次简单的探索任务中发生了意外,再次醒来,墨封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高武世界,地球上的科技魔法这里都没有。墨封:(*▼-(。-_-。)
  • 重生之钱府有女不愁嫁

    重生之钱府有女不愁嫁

    有什么比未婚夫在订婚仪式上当众退婚,出去散心不小心失足掉水里淹死了,却被当成为情“自杀”来得冤枉?什么?穿越?好吧,穿越就穿越吧,为啥还要再遭遇退婚?身为商学院的高材生叶纤又怎么会认命?大将军又如何?她一改往日刁蛮同意退婚,再起死回生挽回家业,皇帝爱慕,把酒畅饮,更有太后收为义女,做善事,济灾民除恶棍……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