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800000007

第7章 “俾斯麦”号沉入大西洋(2)

当这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工程”完工后,海军部统计已经有价值25亿多美圆的黄金用船运到了加拿大。同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这3个月里,有134艘盟国或是中立国的船只在北大西洋被德国人实施的“狼群”行动所击沉,然而却没有一艘运输英国珠宝的船只被击沉——甚至从来就没有遭到过袭击。

不仅如此,更令人吃惊的是,丘吉尔的这个“鱼雷行动”计划,大西洋两岸足有1000人参与了这次运输行动,可是德国的情报部门一点也没有察觉,始终不知道这个秘密。

这笔财富后来被英政府用来购买美国舰艇等装备和物资,在保卫英国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国曾想轰炸前苏联

1942年,德国人的战车停在冰雪覆盖的前苏联境内。当春天的脚步渐渐来到这片大地的时候,德国人再次发动对苏联的攻击,而此时的英国人则时刻准备着他们蓄谋已久的轰炸前苏联的计划。随着战事的变化,英国人发现前苏联的抵抗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当斯大林保卫战中苏联军队获得胜利的时候,英国人才放弃了这个轰炸计划。被称做战争天才的丘吉尔怎么会做出这个窝里反的轰炸计划呢?

二战中,美、英、苏是同盟国中最具实力的3个国家。对于这3个国家来说,二战中结盟形成强同盟军并联手打倒了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是大家都知道的。然而,人们不曾想到,在二战中同为盟国的英国和前苏联却差一点因为石油而大打出手。就在前苏联与德国的战争热火朝天的进行中,英国人却制定了一个轰炸前苏联高加索地区的行动计划。随着战势的变化,英国人发现苏联的抵抗力量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当斯大林保卫战前苏联获得胜利的时候,英国人才放弃了他们蓄谋已久的轰炸计划。那么,丘吉尔为什么要窝里反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40年,二战刚刚开始,此时的德国正全力以赴对付欧洲的小国,在吞并了波兰后,又全力攻击法国。当时的前苏联还没有受到德国的进攻,它与德国之间还有一个苏德友好合作条约。在阿塞拜疆首府巴库上空,一架国籍不明的飞机正悄然飞临这里,对这里的大型油田进行偷拍。

数天内,已有许多架飞机飞临油田的上空。前苏联方面已经察觉到这些飞机的来意,于是调集了密集的炮火对其进行轰击,战斗机也紧急升空进行拦截。

类似的场景对经历过二战的人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了。德国就曾经用同样的方式窥探其他国家的军事秘密。而这一次也是德国人的飞机吗?不,这次是英国人的飞机。英国人的飞机到这里来干什么呢?

原来,根据斯大林同希特勒签署的苏德友好合作条约,斯大林同意向燃油缺乏的德国供应石油。英国等欧洲国家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不满,如坐针毡。他们发誓一定要加以阻挠。英法两国都认为,前苏联向德国提供的石油被德国全部用来进攻法国和英国,所以,这两个国家都认为,阻止前苏联向德国运送石油是当务之急。用什么办法阻止呢?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目的的途径之一就是摧毁前苏联这个位于高加索的大油田。

英国皇家空军根据高空侦察机拍到的图像,制定了绝密计划,即英国空军将对前苏联高加索地区的油田进行长达3个月的战略轰炸。这年的中旬,在德国战胜法国、荷兰、比利时以及卢森堡后,英国认为德军机械化部队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进攻,主要是由于前苏联的石油供应。因此,轰炸前苏联高加索油田的准备工作紧张地进行起来。英国皇家空军的“布伦海姆”轰炸机群已经进驻中东,随时准备轰炸。

到了1941年,战场上的形势发生变化。德国在攻打英国不利的情况下,转手作好了进攻前苏联的准备。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一直进行着挑拨德国人和前苏联人之间的活动,他总是散布假消息,说德国想进攻前苏联,同时又说前苏联想进攻德国。这一次,丘吉尔发现德国人是真的要对前苏联动手了。于是,丘吉尔向斯大林作了通报,但斯大林像从前一样并没有理睬丘吉尔。前苏联境内没有丝毫战备的迹象。英国人认为,斯大林宁可屈从于希特勒,也不会选择与德国军队兵刃相对。

6月22日,德国开始大举进攻前苏联。前苏联前线的部队面对突如奇来的德国人的攻击显得不甚一击,很快前线部队被打垮,全线崩溃。德国军队迅速地推进到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附近。此时的丘吉尔害怕了。他知道,一旦前苏联的高加索地区落入德国人的手里,必将更加提高德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同时也意味着下一步德国将全力以赴对付英国,形势严峻了。23日,英国军方高级将领们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对付德国占领高加索地区的形势问题。讨论的结果是,应该抢在德国占领高加索之前,摧毁前苏联油田。与此同时军方也向政府提出通过外交途径向前苏联方面施压,让他们自行炸毁油田的建议。

7月4日,英国方面向莫斯科建议,在德国军队抵达高加索油田之前,英国的皇家空军从伊拉克的摩苏尔起飞,摧毁这个油田。作为回报补偿,英国将向前苏联提供重型机械设备和石油,但斯大林拒绝了这个建议。

到了7月中旬,前苏联的溃败似乎已成定局,在英国人看来苏联的失败已经无法挽回了。面对这种情况,丘吉尔越来越焦急,留给英国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英国负责制定轰炸计划的石油专家贝尔图这时赶到了伦敦,与军事行动总指挥、陆军少将肯尼迪商讨对策。贝尔图敦促英国应该尽快准备行动,并建议该行动只有在前苏联刚刚失去对油田的控制,德国刚刚接管油田的混乱时期执行。而军方的肯尼迪则提出在前苏联有迹象失去油田时就开始进行轰炸。

这时,乌克兰首府基辅已经陷入德军的包围之中,尽管丘吉尔知道,轰炸前苏联油田将导致前苏联农用燃油机械全部瘫痪,并导致大批的前苏联人陷入饥荒,但是此时的德军距离油田仅仅只有数百里的距离了。丘吉尔按奈不住了,他再次呼吁斯大林尽快自行摧毁油田。作为回报,英国将向前苏联提供1亿元英镑用于进口石油。他告诉斯大林:如果前苏联方面不自己动手炸毁油田,那么,英国将出手替前苏联来完成。

此时,英国皇家空军已经制定出摧毁前苏联石油工业计划的大部分详细步骤,即全面摧毁高加索地区的石油泵站、炼油厂和石油输送设施。

由于无法准确估计前苏联空军将如何对付出现在高加索上空的英国飞机,为了减少风险,军方建议轰炸机夜间进行低空飞行袭击目标,并列举了三方面的优势:轰炸引起的大火,会使轰炸目标更加清楚;海岸沿线城市比较容易定位;前苏联的防空相对较为薄弱。英国人知道,这部分油田的高度低于海平面,如果幸运的话,只要一次有效的轰炸,就可以将油田变成一片汪洋。

然而,轰炸另一个国家的油田到底是否有必要,英国人心里还是没有底,至少要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和充分的借口。

1941年秋天,基辅被完全包围,50多万前苏联红军成为德军的俘虏。前苏联南方战线危在旦夕。几天后,德国开始进攻莫斯科,并很快就推进到距离莫斯科140英里处。前苏联红军的溃败,为德国军队直捣北高加索地区开辟了道路。到了10月20日,德国军队已经到达距离莫斯科不到65英里的地方。与此同时,英国也在不断向伊朗增兵。丘吉尔告诉斯大林,英国的军队将有效地保障前苏联供给线的畅通,并可以向高加索派遣英军协同苏军作战。斯大林对丘吉尔在高加索地区以及伊朗问题上的用心颇为疑虑,对英方的“好意”丝毫不领情。他用冷冷的口气回复丘吉尔:高加索没有战争,战争在乌克兰。

丘吉尔对斯大林的态度十分气愤,他埋怨前苏联的不领情,并指责说正是前苏联同纳粹德国签订了条约,让德国攻破了波兰的大门,开始了这场战争。他一度怀疑前苏联人面对德国军队的进攻能否迎刃而上,他曾经说:“我们不知道,当希特勒攻打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迎刃而上,还是踌躇不决。有着这样一种背景的政府竟然指责我们试图靠着他们的血本,在伊朗争取利益,这真让我感到寒心。”丘吉尔指示总参谋部,不管斯大林持怎样表态,英国都要作好轰炸油田的准备,只要德国军队向巴库进军,英国就要阻止他们。

莫斯科会战中,前苏联红军第九军在首战中就全军覆灭,在英国人看来,前苏联的溃败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在伊拉克境内待命的英国皇家空军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实施轰炸,当时的态势异常的紧张,轰炸高加索油田的计划随时都有可能实施。

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德国军队在前苏联境内的战斗情况越来越成问题,他们已经没有了先前那样的勇猛,他们一开始就已经把前苏联红军打得几乎失去了一半的军队。可是,在冬季到来的时候,德国人发现前苏联红军并不是像他们想像的那样快要没有战斗力和没有兵源了。相反,红军反而越来越多起来。这得益于前苏联独特的“第二力量”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在和平时期,每一位师长都有两名副手,其中一人是常规的副师长,另一人则只有部分职责——他另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的师长。当战争来临时,师长和常规副师长带领这个师出发打仗,而剩下的那位副师长这时成为“第二力量”的师长,把像他一样的“第二力量”的团长、营长等等召集起来,重新成立另一支队伍,这样前苏联红军的实际军力并不像德国将领们开始估计的那样少,也就是令德国人感到大惑不解的前苏联红军怎么会越打越多的来源。

由于前苏联红军自身兵源的增加,以及从西伯利亚来的援军也及时赶到,加上此时已是隆冬季节,德国军队无法适应前苏联冬季的寒冷气候,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于12月初开始停滞不前了。气候的恶劣,加上援军不足和武器供给短缺,德军此时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斯大林借此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迫使德军节节败退。

前苏联的节节胜利,让英国人感到如释重负。然而,轰炸行动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停止。伦敦方面认为,冬季结束后,德国人还会卷土重来,前苏联首都莫斯科仍然处于严峻的威胁之中。

果然,到了1942年的夏天,希特勒再次集结兵力大举入侵前苏联高加索地区。尽管苏军给予了顽强的抵抗,但阿尔马雅尔和麦科普还是相继落入了德国人的手里。此时的英国,正是被德军具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入侵埃及,以及日本占领新加坡和缅甸而被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已经顾不过来前苏联战况以及高加索的局势了。德国人这回可以轻松地夺得高加索地区的油田了。但是,德国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没有夺取油田,而是将全部精力用于进攻斯大林格勒上去了。英国的轰炸行动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英国的这次行动成了前苏联对西方极不信任的借口。斯大林认为德国进攻前苏联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消除英国对高加索地区的威胁;而英国则决不承认对前苏联实施空中打击的计划促使德国对前苏联的入侵。

这种敌意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冷战时期……金发野兽海德里希的阴谋1939年8月31日,一批恐怖分子冲入了靠近波兰边境城市格莱维茨的广播大楼,他们在播音器前面开了几枪,并用波兰语宣读了一篇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波兰对德国开战的时侯到了。”次日,几架不明轰炸机在柏林上空盘旋。波兰真的要对德开战吗?那些闯入波兰广播大楼的人是谁?

同类推荐
  • 遏浪微湖

    遏浪微湖

    微山湖畔,抗日的枪声与号角响彻云霄,运河两岸,武装斗争的烽火熊熊燃烧,以“刘和尚”为首的英雄的抗日武装和当地人民,勇敢的拿起镰刀、锄头、土枪和鱼叉,配合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游击战,同日寇进行殊死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部悲壮的抗战史诗!
  • 孙子兵法(中华文化书系)

    孙子兵法(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等,是我国古代兵法之大成。
  • 最强军魂

    最强军魂

    【热血爽文】部队里有一个传说,一个没有番号的部队,一个比魔鬼还可怕的代号。他的名字,敌人闻之丧胆。为兄弟,头颅可抛,为国威,粉身碎骨,中华好男儿,持枪驱妄图进犯之虎狼!(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抗战之小军医

    抗战之小军医

    这是一名现代医生带着药房回到炮火纷飞的抗战年代的故事。卖药,造武器。卖武器,打鬼子。
  • 向八路军学习

    向八路军学习

    这套丛书的描述对象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因而向人民解放军学习的基本内容只在《向红军学习》中交代,如树立信仰、坚持宗旨、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等,而在其他几本书中,只叙述其在那个特定时期的战斗作风。
热门推荐
  • 木锡镇

    木锡镇

    讲述了一个男人在只有六间客房的小旅馆里突然失踪;性格木讷的老警察在给眼科专家打过一通电话后,同样在这家旅馆消失了;一个女人为了寻找自己丢失的猫,匆匆来到旅馆,又神秘离去。木锡镇,这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镇。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踪案,变得不再平静……偶尔来小镇旅游的法医谷平。在木雕店店主狄亮的帮助下。凭借在旅馆房间内找到的一片皮肤组织和大量血痕,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凶手。
  • YK作品精选集

    YK作品精选集

    该合集主要由作者YK的四本书组成。本书集结YK几年来在《红秀》,《广州日报》,《嘉人》,《希望》等时尚/生活杂志上发表的专栏,痛快淋漓,一针见血地分析男女关系中的方方面面,荷尔蒙拥护者,教我们科学地谈恋爱。
  • 重生之锦绣春

    重生之锦绣春

    一不小心穿越了,江南水乡,远离朝局,黄锦只想带着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怎奈一次神秘邂逅,江湖之远,却牵扯进庙堂之争。他本是傲娇皇孙,被她的独特吸引,开始步步为营,挖下陷阱,只为了让她无路可退。
  • 妖异全书

    妖异全书

    世间万物变化,不出阴阳两字。而阴阳不知,则谓之“神”。不为阴阳所知,未必超越阴阳。三界六道新的故事,原来都是人的传说。人鬼殊途,却充满交集;人鬼之战——较智、斗法、谋杀、迷局,一切尽纠葛于此……
  • 带我去天堂

    带我去天堂

    哈姆出生那天,从他母亲子宫里先出来的不是他的头部,而是他的一条腿。接生婆惊慌失措。对接生婆来说,最怕遇到的就是这种事。她脸色铁青,和同样脸色发青的哈姆的父亲,站在院子里嘀咕了好一阵子。在大人和孩子之间,他们选择了保孩子。哈姆一出生就克死了母亲。村里每个人都这么说,哈姆是个不吉利的人。哈姆的父亲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每个人的生死都是天注定的。哪怕是他自己作出的决定,那也是顺应了天意。每次去墓地看望哈姆的母亲,他都会蹲在墓地旁边自言自语:请你保佑我们的哈姆平安长大,你再耐耐心,在天堂里等我几年,等我把哈姆带大了,我就去那边找你。
  • 深空之下

    深空之下

    (新书已发:《深空之流浪舰队》!)深空之下,星河璀璨,文明无数……这里是月球1号基地,随着一次史无前例的超强核爆,一艘庞大无比的超级战舰正式高歌起航!它是人类最后的希望,其名为……诺亚!(传统星际科幻小说,Q群:642704770)
  • 第七界灵界

    第七界灵界

    百年之前,灵界建立,六界首次联合,对抗灵界,灵界被击败后,余党四处溃逃,六界对灵界余党进行了百年的围剿。各地战火不断,在人界边陲的小村子,年仅8岁的李云逸目睹全村被屠,母亲也为救他而死,可是六界军队的一个将军依然不满足,拿着利剑刺向李云逸,此时突然……
  • 被遗忘的一场生活

    被遗忘的一场生活

    该作品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映照了当代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这个交接点上的疑惑与烦恼,以及思想尚未成熟阶段对人生命题的思考。小说中的主人公初入社会经历曲折,但最终选择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充满正能量。
  • 天使爱上恶魔后(大结局)

    天使爱上恶魔后(大结局)

    梦葬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被人那样的宠着,但是他却将自己当做至宝一般疼爱。历经苦难(也许算的上苦难吧!)总算在一起了,但误会这可怕的东西来临了,无法套脱它的追捕……4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一切都改变了,从原先的大小姐到现在的打工妹。没能逃开命运的捉弄,她再次进入了他的公司。当再次突破艰辛,原先的“动力”却成了“阻力”,父母由原先的支持到现在的反对。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的障碍,只是,当真正的障碍到来是,一样无处可逃……女主角:许梦葬。——最会无视人,和让人石化。后来基本正常化了,没什么特别的,但一样是情人眼里的西施。男主角:叶随风。——非常的温柔,对人很好。但不轻易为人付出真心。如此只是普通的学校校草的他竟有出乎人意料的身份。后来成了大公司的总裁,是个可怕的狠角色。其他角色:夜旋。——世界级的作曲家,被梦葬的特殊所吸引的衰人。大概要到第3部才会再次登场吧!-_-!喧喧。——随风的“家人”。随风重视的人,也是随风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稳重的个性,在碰到某人之前。感情的路很短但很艰辛,累啊!梦雷。——梦葬的哥哥,恶魔中的恶魔。是世界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旅游,随时有生命危险。可怕,做什么都可以,千万别做这个!!!死党们。——随风的朋友,也算属下。江月。——随风的青梅竹马。追随随风而来的火辣美女。欧阳敏——梦葬的密友,已经是浩然的女友。陈华和水情——两人是夫妻,如果不说的话,更像姐弟。但是,却是领黑白两道都害怕的存在。韵鑫——随风的秘书,美女。颖星——梦葬的朋友,但一样不是简单人物。两家的父母,就是两家的父母。没社么好介绍的。-_-!青蛙------------------------------------------------------------------------是个普通不能在普通不过的我,在高考失败,被一个冷门的大学以人数不足,又无人愿意去为理由录取了我。成绩烂到家的我被扔到了本校超冷门的系里,因此毕业后就不曾找到好的工作。打了一年的临时工,终于,我被一家公司录取了……可是,工作的第一天就事故了。(这都是前话……主角的小小介绍而已。)一场事故,我命丧猫前。阳寿未尽,我心有不甘。终于,阎王这死小子肯让我还阳了。醒来才发现,这尽是皇宫,更狠的是这是冷宫。
  • 卡扎菲小说选

    卡扎菲小说选

    城市是生活的梦魇,而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生活的乐园。它很久以前就是这样,更不要说是现在了!假若它是乐园的话,那原先设计出它来就该是为达到欢乐的目的的。但是城市却绝对不是为安适、愉悦、有趣或是欢乐而建的。城市是一处生活的聚集地,人们发觉自己是不得不在其中的。没有一个人居住在城市里是为了消遣,而都是为了生活,为了追求,为了劳动,为了需要,为了那个迫使他不得不在一个城市里生活的职务。城市是社会人情关系的坟墓。一个人只要进了城市就会身不由己地在它的波涛中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