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6500000003

第3章 序言(2)

然后她再重复道:“你想要点什么?”顾客还是没有反应。

罗西只好提高嗓门,大喊:“你想要点什么?”直到这时候,顾客才会注意到她。

其实,顾客们并不聋,只是他们的耳朵里塞着iPod的耳机而已。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更确切地说,他们已经与世隔绝。

当然,在iPod和随身听把行人与外界隔绝开之前,汽车早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它把人们保护在玻璃、钢铁和宜人的音乐中,使人们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地经过公共场所。而在汽车发明之前,人们的代步工具往往是马车或者牛车,在这种交通方式下人们和周围的环境亲近多了。

这种由佩戴耳机所形成的“外壳”只会减少人际交流的机会。戴着耳机的人即使与熟人面对面地碰到,他们也不会注意,更不会去寒暄,因为他们是有理由这样做的:“我们的耳朵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对他们来说,这些熟人只不过是出现在自己周围的普通物体罢了,没有任何其他意义。普通行人至少有机会同熟人打个招呼,和朋友闲聊几句,而这些听iPod的人却可以理所当然地目中无人。

当然,从iPod使用者的角度来说,他也在和人交流,他是在和音乐的演奏者交流,他在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但是这些虚拟世界里的“他们”和周围一两步之遥的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位全神贯注听音乐的人完全忽视了周围人们的存在。科技把人们吸引到了一个虚拟世界,让他们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由此产生的社会自闭症只不过是科技不断入侵人们生活的又一后果。

由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即使在度假时也很难摆脱工作的打扰。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34%的假期时间都在处理工作事务,以至于他们休假回来后觉得比休假前更紧张、更疲惫。电子邮件和手机更是打破了最后一道防线,进入了人们的私人时间和家庭生活。在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野餐时手机可能会响起,爸爸或者妈妈也有可能在晚间聚会的时候离开大家去查收电子邮件。

当然,如果孩子们也在专注于自己的电子邮件、网络游戏或者电视的话,那么他们是不会介意父母离开的。法国一项有全球72个国家25亿人参加的调查表明,2004年人们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3小时39分钟,其中日本人每天看电视时间最长,为4小时25分钟,美国人紧随其后。

在1963年,当电视开始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诗人T·S·艾略特就曾警告人们:“电视虽然可以让无数的人在同一时间欣赏同一个笑话,但人们仍然会感到非常孤独。”他的话一点没错!

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也是如此。在对4830人进行调查之后,美国的一项研究宣称,对许多人来说,互联网已经取代电视,成为他们打发空闲时间的主要方式。一项研究表明,每上网一个小时,与朋友、同事、家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就少了24分钟。但是就像互联网专家、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定量研究院院长诺曼·尼所说的那样:“人们是无法通过网络来拥抱和亲吻的。”

人际关系为什么如此重要

本书介绍了社会神经学这一新兴学科中一些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发现。其实在着手写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一领域还一无所知,但是我渐渐发现许多学术文章和新闻事件都与人际关系的神经动力学有关。比如:

纺锤形细胞是一种新近被发现的神经细胞,它反应速度极快,可以帮助人们在社交场合迅速作出决定。而且科学家们已经证实这类细胞在人类大脑中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其他物种大脑中该类细胞的数量。

镜像神经元是脑细胞的一种,它可以使人们察觉他人将要做的动作,并迅速作好模仿的准备。

当一位迷人的女士盯着一位男士看的时候,这位男士的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可以使人产生快乐情绪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而在这位女士把目光移开后,多巴胺也就消失了。

上述每一个发现都反映了“社交脑”——指挥人们人际交流活动的神经系统——的工作。尽管单独的一个发现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当类似的新发现越来越多时,一门新学科就诞生了。

社会神经学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而且这门新学科已经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科学家们的难题。比如,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压力荷尔蒙的急剧增加,从而损害抗病毒细胞的某些基因。这中间的环节就是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即不良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影响身体产生压力荷尔蒙的。这正是社会神经学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在这一新兴学科中,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共同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系统来进行研究。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可以对大脑活动进行成像,现在一般用于医院的临床诊断。这一系统利用强磁体非常详尽地呈现大脑的活动,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则把该系统与大型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些计算机的功能相当于录像机,可以显示当一个人接到老朋友电话时,大脑的哪个部分会兴奋起来。通过类似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当一个人凝视着恋人时、固执己见时或者策划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时大脑里神经系统的活动了。

事实上,不管和我们长年累月生活在一起的人们是长期伤害我们,还是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情绪,我们大脑的某些特征都会因此而改变。

“社交脑”指的是影响人际交流活动和人们对待周围人们以及人际关系态度的神经系统。社交脑与其他所有生理机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仅可以影响我们,还会反过来受到我们社交对象心理活动的影响。而其他的生理器官,不管是淋巴腺还是肺,都是根据身体内部的信号来调节自己的,不受外部信号的任何影响。因此,社交脑是唯一对于外部信号敏感的身体器官。不管人们是在面对面地交流、电话交流,还是肌肤相亲,他们的社交脑都在彼此影响。

通过“神经可塑性”,人际交流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人们的大脑。也就是说,人们的经历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形状、大小、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点。如果一个特定情景被不断重复,其中的人际关系就可能会逐渐重塑某些神经细胞。事实上,不管和我们长年累月生活在一起的人们是长期伤害我们,还是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情绪,我们大脑的某些特征都会因此而改变。

这些发现告诉我们,短时间来看,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微小,但是假以时日,影响就会越来越强烈持久。因此,如果人们长期处于恶劣的人际关系之中就糟了。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些发现同时也指出,这种状况有可能从人生其他阶段的良好人际关系中得到弥补。

因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超乎我们的想象。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社交商的奥秘

早在1920年,在人们刚开始热衷于智商测试后不久,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就首次提出了社交商的概念。他曾经给社交商下过这样的定义:“理解人类行为和处理彼此关系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巧。

我们的情绪和生理系统的状态也在影响着交际对象的情绪。事实上,我们可以用彼此的影响力来衡量人际关系的亲疏。

但是这个定义把自控力作为衡量人际交往能力的唯一标准。即使到现在,一些对社交商的描述也没能区分骗子的伎俩和可以大大改善人际关系的真诚行为之间的区别。

在我看来,社交商仅仅关心自控能力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关心一个人的行为而没有关心与他人间的相互影响。相反,我们应该从更宽的角度来理解社交商:我们不仅要明智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还要了解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彼此影响。

这样,社交商的研究就从个人角度转向了人际角度,从研究个人能力转向了研究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而且,研究范围的扩大使我们超越了个人的范畴,来了解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生理活动,因此也就超越了利己主义而转向关心双方利益。

这种新视角把一些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因素,比如同理心和关心,也作为社交商的研究对象。因此,本书采用的是桑代克提出的关于社交商的另外一个含义更广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行为得体”。

大脑对社交活动的响应会促使我们行为得体。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我们的情绪会受到交际对象的影响,我们的生理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我们的情绪和生理系统的状态也在影响着交际对象的情绪。事实上,我们可以用彼此的影响力来衡量人际关系的亲疏。

既然人与人之间的生理影响如此巨大,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就应该抱有利他的心态,这样才能利人又利己。

人际关系本身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也应该从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它。这样做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还会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探讨这些深远影响之前,让我们再回到本书的开头:人们的大脑相互影响,轻松的情绪就这样不可思议地传播开来。

同类推荐
  • 北大情绪掌控课

    北大情绪掌控课

    在现代社会,学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对人才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智商、情商、财商、逆商……其实,归根究底,除了具有先天性因素的智商外,其余的都是人对自己的情绪的掌控。卡耐基说:“如果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就是对的。”充分说明了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北大情绪掌控课》详细阐述了情绪掌控的必要性与方法,所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的北大人的故事,而另一部分则来自北大学子亲身经历。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以背着沉重的历史上路,而是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方法,而是需要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不可以接受单一的价值标准,而是需要认同那些有益于人生的观念;不可以热衷于某些处事计谋,而是需要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疲于应对的工作、寡淡无味的感情、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这些只会无限地消耗你的激情和能量,赶快摆脱吧!《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里的47篇温暖人心的佳作、100多个打动心灵的故事都是作者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提炼的真谛。为当下目标不清、方向不明的年轻人找回初心,让他们接近梦想。
  •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拒绝,在无意之中拒绝很多东西,而选择拒绝就意味着堵死了人生的条条大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只固守旧有的生活。《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强调一种“不拒绝”的理念,旨在告诉读者只有面对失败、付出、改变、尝试、责任、宽容、理解、倾听等的时候,应以一种不拒绝的积极心态去应对,才能迎接希望的曙光。
  • 打造黄金人脉

    打造黄金人脉

    本书列出了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七个定律与法则,如坦诚定律、友好法则、个性法则、主动法则、率真法则、虚心法则、感恩法则等,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快穿白狐:位面维护者

    快穿白狐:位面维护者

    时渺是一只九尾白狐,因末法时代的到来而,主动归附天道,幸得以存活。不过她也成了末法时代唯一的幸存者。时渺跟天道做了协议,她帮天道稳定位面法则,不让位面崩溃,天道给予她各种积分和功德。时渺便成了:位面维护者。时渺平生三大爱好:美食,美人以及虐渣“正所谓颜值即正义也,就算你说我颜狗,我也认了,我是颜狗我骄傲”时渺一路,吃尽各国美食,看尽各路美人,顺带将老爱找死的妖艳贱货收拾了。本文虐渣为主,言情为辅,谨慎食用,勿喷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天心证道

    天心证道

    一个脑海中装着无数功法,无数秘籍的凡人少年,于乱世中崛起,弑神灭魔高歌猛进。悟心典,运心力,天上地下最为神秘的力量为我所用。修法则,证天道,仗剑轻舞风云搅动星辰只为唯我独尊。
  • 麓人行

    麓人行

    先生总有一句口头禅,同别人一样,在暗地里学这些口头禅的人最好小心为妙,纵使时不时被逮着,但我仍是那个最不怕死的,也是声音最大的人。
  • 我已喜欢你好久

    我已喜欢你好久

    你追着阳光,我追着你,于林烯暗恋是漫长的等待,于宋星野暗恋是长久的守候,这是一个先酸后甜的小故事。宋星野在心里暗暗许诺,以后的暴风雨我为你遮挡,你只需在我身旁看彩虹就好。
  • 梦幻同人之现世再聚

    梦幻同人之现世再聚

    纷争的过往已成回忆,曾经的英雄们也渐渐的归隐于各地。曾经那无数场惊世的救世之战也慢慢的变成了老人与小童讲述的传说。曾经的那些存活下来的英雄们再无人知晓,更甚的那些失去元神的英雄石躯上......
  • 爱情不设限

    爱情不设限

    力克胡哲在澳大利亚长大,他四肢皆无降临人世,曾心存疑惑,不知道自己能否拥有人生伴侣。在世界的另一端,墨西哥长大的日籍女孩宫原佳苗目睹了父母的分道扬镳,她怀疑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婚姻是否真的存在。两个人经历了感情挫折人,终于不可思议地相遇了。永不放弃的心,给了力克强大的勇气,他说这一生都无法抓住佳苗的手,但他只要抓住她的心,就可以将这遗憾填补。佳苗也终于知道了谁才值得陪伴一生:一个男人,在情感世界里拥有主动、强大、不放弃的精神,将超越一切外在的不完美!
  • 禁止回忆

    禁止回忆

    阁楼上传来答答的脚步声,我环视一圈,什么也没看到。我呆站在那里,思想也僵下来,当感觉到身后的异样时,已经来不及了,我的手臂被一只冰凉的手抓住了,我再也控制不住,尖叫起来……废弃的荒宅,深邃的古井,夜半女子幽怨的歌声……赫果西的记忆里到底丢失了什么?也许是隐藏着无尽的爱与忧伤吧。
  • 秦观词选

    秦观词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原地区中华古代文明发展史

    中原地区中华古代文明发展史

    本书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史前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大量的考古发现资料,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记载、民族学资料等,从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进而探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鲜明,既是史前时代晚期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史学化”成果,也是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考古学论著,对理解和认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