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400000001

第1章 寂静倾诉--后花园里的童年(1)

1.苦乐童心

萧红,一个鲜艳生活的名字。

生活凄苦,却使她对生命充满了热望。

她像是一个华贵迤逦的前尘旧梦,又用灿艳的色彩点染鲜活的生命。且让我们从最初,探访她爱与挣扎的苦旅。

故事开始在呼兰,一个最北部的小城,小城记忆含笑着将今时演绎成往事。往事的开端,是一条江水在滚滚流淌。

松花江有一条支流叫呼兰河,就像一缕蓝烟,轻渺地在呼兰的小城划过。划过一年年四季更替,又划过一缕缕老旧时光。

生活在呼兰的人们看着哈尔滨的大都会风情,却悄然地自顾自地生息。默默生存,默默老去,默默地为小城搭建古老的故事。

那一年,正值辛亥革命年间,社会局势不稳,各种力量暗中攒动。混乱与动荡的社会,蛊惑着人心惶惶。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为许多人生铺了一个淡灰色的幕。这其中一人,就是萧红。

1911年,萧红降生,这个特殊的年代为萧红的生命注入了一种叛逆的力量,或也因此,她一生都是不屈地反抗,抗争家庭、饥饿、苦难……

又巧的是,正值端午节,那是流亡诗人屈原投江自沉的忌日。这也仿佛是映衬了的萧红哀伤的宿命,从开始之时,既已注定。

她的生命,成了一首悲伤的诗,哀婉、悠长,每能扯出一声泪。

若想是想将她整个人生故事看透,自是要细从根里追寻。

萧红的家族本是乾隆年间从山东来的流民。张家最早落脚阿城,经过几代人的艰难种植,多方经营,终成省内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威名、声望、财富无所不具。

那一时,张家活得俨如一个华丽的贵族,家境优等,生活富足。然而,再极致的繁华却总是要落幕,到了萧红的祖父张维祯一代,家势已经衰落。财富渐逝,华光褪色,外表的壳薄了,这大家族的底子也就虚了。

分家时,张维祯得了一些土地和房屋等财物。张维祯离开先祖的发迹地,迁至呼兰。呼兰河源远流长,新的故事在延续。于是,这一切的一切,为萧红这样一个艳丽的人生故事,铺了一个冗长而哀伤的序。

萧红本姓张,名迺莹,萧红是后来发表小说《生死场》时所取的笔名。像是冥冥中走向宿命的悲艳,生与死,都是不同意味的挣扎。

再说张维祯,本是读书人出身,性情散淡,又不爱理财,一切家务全由妻子管理。实际上,后来家庭的权力中心,是过继的儿子张选三,也就萧红的父亲,萧红悲哀的开始。

对于自己的父亲,萧红多是硬冷的印象。她这样记叙她的印象:“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柔软的女儿心,定是无奈至极才脱口而出这样心冷的话来。她最不愿如此,而事实却摆在眼前。

张选三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被授予师范科举人,曾任汤原县农业学堂教员、呼兰农工两级小学校长、呼兰县教育局长、巴彦县教育局督学、黑龙江省教育厅秘书等职。在外,他是一个谦和的君子、绅士。然而,对于萧红来说,他俨然是一个魔鬼。所有浓浓亲情,父爱如山……这些美丽的词汇,只能幻化为梦里的渴望。

这个她呼唤做父亲的人,从未给过她半分温暖的爱,而是为她悲凉的人生注入了痛心的冰凉。当祖父离世,萧红开始了和父亲漫长的抗争,她也渐渐发觉,人是残酷的东西,人生是苦寒旅程。

父亲对萧红的管治是严酷的。他打她,骂她。萧红总是感觉到他在斜视着自己,威严而高傲。像是一颗颗钉子,直锥萧红最柔软的心底,她的亲情,被父亲一次次刺破,汇成了永远好不了的伤。

她想忘却,她想逃离,却始终躲不开张选三给她带来的苦难和阴影。他是一层魔障,笼罩着她悲苦人生。

世间万事,皆有缘由。萧红的叛逆性行为,张选三宣布与她脱离父女关系,事情严重到禁止萧红的弟弟张秀珂和她通信,甚至在宗谱里也不记她的名字。她是被开除了族籍的。她们姐弟两人都曾经怀疑,甚至确定张选三不是他们的真正的父亲。

母亲姜玉兰在萧红九岁时病故。“母亲并不十分爱我,但也总算是母亲。”

如此酸苦话语,自是伤心到了痛处。

在回忆起和垂危的母亲诀别的时刻,她是怀着深情的。那时刻,她垂下头,从衣袋里取出母亲为她买的小洋刀,泪花闪烁:“小洋刀丢了就从此没有了吧?” 心底里,她是如此的渴望着爱。

双亲不亲,让她双生悲苦。

幸而,她获得一份温暖的爱,能让她在悲伤中展颜。

萧红只爱祖父一个人。

在她的笔下,这位身材高大的老人喜欢拿着手杖,嘴里含着一根旱烟管,眼睛总是笑盈盈的。祖父给予的爱,是柔和、温润的,这对于萧红来说仿佛从寒冷的枝头探身出来的春天的嫩芽。

萧红长到懂事的时候,祖父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一个寂静安闲的老人,一个活泼俊俏的女童。两个人放在一起,就生出了无限的爱与快乐。

但在萧红看来,他一天到晚自由自在地闲着。他是一个寂寞的老人,只有一件事可做,就是擦一套锡器,仿佛在一遍一遍地温习一个古老的故事。萧红清晰地记得那个表情,沉静、闲适、安详……

萧红喜欢沐浴在他宁静的笑容里,如同饮那醉人的老酒,美妙而芳醇。

祖父也会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的锡器不干净。这时,萧红就会立刻就难,飞快地拉着祖父的手往屋外走,“我们后园里去吧。”

一到后园里,就立刻到了另一个世界了。

一个宽广、明亮而温暖的世界,恍如隔世仙境。

太阳光芒四射,冲走了一切不快乐的阴暗,阳光之下,一切都是温暖、健康而鲜活的。萧红在那里用尽所有的力气,跳着,笑着,喊着,那是她最酣畅淋漓的快乐。

萧红感觉到,只要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叫一叫,连对面的土墙也会回答似的。

玩累了,在祖父身边躺下,看又高又远的天空,看大团大团的白云。有时,就在房子底下找个荫凉的地方,盖上草帽就睡着了。

长大了一点儿,若是遇上晴好的夜,萧红还喜欢独个儿留在草丛深处,窥看萤火美丽而神秘的闪光、听蟋蟀幽幽的吟鸣。她更爱仰望夜晚的天空,静静地望着深邃的远方……

这也正是后来萧红笔下的后花园里,花草丰美,蓬蓬勃勃,生命力旺盛。毫无遮拦的阳光、蓝天与白云,有小孙女的笑声与老祖父的慈祥。那是她一生中最明丽的时光。如含苞的花蕾,在后花园里,恣意快乐地生长。

然而,走出了后花园,她的阳光就逐渐少了,她的生命也开始变冷。

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里,萧红用了复沓的句子,反复写道:“我家是荒凉的。”

萧红有了小伙伴以后,开始在这些破旧的房子中间来往。院子里租住着许多人家,有养猪的、开粉坊的、拉磨的、赶车的,是挣扎在底层的人们。她敏感的心,看到了后花园之外的世界。

她困惑着观望,默默地摄取他们日常生活的图景,倾听他们的说话、歌唱和叹息。那些悲哀和寂寞在她的心中渐渐晕染。

她心痛着,也哀悯着。她在家里常常偷了馒头、鸡蛋等物食,分给穷人的孩子们。她喜欢看着到那些小伙伴们脸上绽放的幸福和喜悦,这会让她也跟着幸福起来。

有一个冬天,她看见邻家的小女孩光着身子蜷缩在炕上,就立刻回家把母亲给她新买的一件绒衣送过去。

小女孩的一个微笑,让她心底涌出难忘的暖,母亲的责难早已经被那暖意驱散。

可是现在,小女孩、老祖父,早已化作灰尘离去。

这后花园修缮得再好,也没有了当日的风致。

然而,萧红却用至美的文字,锁住了后花园里的童年。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过来。凡在太阳下的,都不得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得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哪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萧红《呼兰河传》)

如此细腻充满灵性的女孩,等待她的却是悲伤的宿命。

2.光年里的渴望

莺飞草长,浮转的流光,在岁岁年年里辗转飘荡。萧红,像一只灵巧的燕儿般成长。

她是世界,自童年的光景开始,就非同一般,是完全被割裂开的不同的世界。

在父亲的家中,她是备受冷落的。而在姥姥家这一边却是被大家视如明珠般宠爱着的。仿佛冰火两重天。也就如同钢铁淬火,一冷一热,也就磨炼出了她刚韧的性子。

不仅仅是如此,就连萧红生活着的空间,也同样是被割裂的。后花园里,徜徉着的是她无忧芬芳的梦幻,鲜活而多彩。前厅正房中,则是规规矩矩的家族声威,是老旧呆板的浮华。双重世界,她落地而生的环境,命定于此,年幼的她还无可选择。

在萧红情感的世界里,她也同样是受着双色浸染,一面是父母对她的严厉的管教和祖母对她的严苛教导。那样冰冷的方式,萧红是断然不会接受的。另一面则是祖父的温暖慈爱。

一个稚嫩的女童,穿梭于各色极端的世界。反反复复的落差,也自然锻造了她迥异的个性,成了她反叛和早熟契机。

童年光景里,正是她认知世界之时,从触摸到辨别声色,又渐次体会人世冷暖。周围的一切都给她带来不同的信息。那些美好的、崭新的、迂腐的、悲苦的、鲜活的、死寂的……对于她来说,都是新的。

储物柜里的陈年旧物,连同祖父和祖母的回忆里,让萧红浅略地了解了一些家族过去的荣衰,在器物的浮灰中隐约看见些历史的虚影,在老旧的气息中窥见前尘,她当时自然是不懂,但心底却氤氲出了一些历史蒙雾,给她攒了些思想的底。

在祖母住处里看到了钟表,她新奇地看着这种不常见又十分新鲜的器物,心生欢喜。那是她第一次领悟现代文明。钟表虽是小器物,却在当时那个年代的小乡绅家中昭示出一种维新的倾向,是萧红一生跋涉的初始,命运的钟摆,在那一刻波动。悄然的,没有被任何人察觉。

后来,祖母去世了,萧红为了躲避父母的管束,陪伴孤独的祖父,她吵闹着搬去和祖父同住。祖父便开始教萧红念诗,祖父念一句,萧红就跟一句,像个婴孩一般咿咿呀呀学语。她不懂其中深意,却能挑出喜欢的韵律好的句子。就这样,有一小段时光的依稀(??)中,她是伴着祖父和诗句成长的。她越读越觉得那些句子美,形容不出来的色彩,凝华在胸中,点染了心底的色彩。

再看这世界,她仿佛觉出了更多的味道。

每一个朝阳初醒的晨曦,她用双手盛满阳光,细细地辨着七彩亮色。

每到黄昏,她眺目远望,夕阳之下,呼兰小城,匀称地呼吸,渐入她老旧的前尘浮梦。

疏落的几只黑鸦,在小县城的头顶绕了几圈,天色也就沉了下来。进而,深如墨染。

寂寥的夜里,也会偶尔传来萧红几声稚嫩的呼喊,诗中带愁,愁的是夜色寂寥,愁的是她后生浮沉凄冷。

在教了萧红几十首诗之后,祖父开始给她讲:“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祖父给她解释其中的意思。萧红听了赶紧追问:“我也要离家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也不认识我了吗?”对于离家,萧红有着一种恐惧和危机感。却又仿佛一语成谶,点破了她后来离家的宿命。

祖父温厚地安抚着她孩童的天真与恐惧:“你不离家的,你哪能够离家的……快再念一首诗吧!”

就这样,在祖父的诗歌里,萧红对人世的感受力量渐次觉醒,那也同样是她无法拒绝的成长。

萧红细心地观察她身外所能触及到的世界,她的家庭和她平时能够接触到的房客。再次细心地端详这个世界,她忽觉得荒凉。方始知,世界不仅仅只有后花园里的柔软美妙,还有更多超出她想象的冷瑟萧索。她无能为力,只能静默地看着。

夏日的蒿草里散着浓浓的腥热的青草味儿。忽而阴云密布,大雨倾落,雨中一片迷蒙,雨滴敲打着散乱的农具。

院子里的草房不断在倾斜,支撑的柱子越来越多,房客们只笑着说房子会走,并不在意。

黄昏,胡琴在院口幽幽吟唱,老房客的口里喊着秦腔,和着夕阳暮色。萧红看得听得痴迷。

这些房客们在贫苦的生活里挣扎一生,只为能吃饱、穿暖活过一生。可是,如此低微的愿望,却始终未满足。因而,温饱成了他们追逐的梦想。

那么自己的梦想又是什么?萧红经常在这混沌的沉思中出神,常常忘我于幽眇的世界,不知今夕是何年,不知自己是身在何处,又不知自己是谁……

带着对世界迷蒙的思考,萧红很快走到了她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1920年,对于萧红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对于她分外值得纪念,因为她背起了书包,走向了学校。

诞生,是萧红生命之旅的开始;上学,则是萧红灵魂之旅的开始。

幸,也是不幸。

她的幸运在于,当时在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浪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让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在如此社会环境的感召之下,呼兰两个小学设立了女生部,这也才使得萧红当时这个学龄童有机会走进学堂。

她的不幸在于,课堂里的知识,为她打开了灵魂上的锁拷,让她辉煌,亦让她受尽一生飘零的苦难。

偶尔会想,萧红可以选择,如若她的灵魂不曾被知识和思想唤醒,让她愚昧的遵守旧礼,嫁为人妇,相夫教子,她可愿意?安老此生和一生飘零,她究竟会做何选择。

可命终究是命,她终归还是要走的。

书,是开启灵魂的钥匙,丰富了一个小女孩的眼界,让她内心萌生了对自由的渴望。无数次童年幼梦,她在童年的后花园中翩跹化碟,飞向了一个多彩的世界。那是她最初的叛逆,源于内心的渴望,在梦中凝结,也埋下了一颗命运的种子,在痛苦降至前肆意生长。

在小学的书堂里,萧红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她初来时,许多同学觉得萧红不易接近,但日子久了,才了解萧红性格恬静、温和,也很平易近人,只是平时不爱说话。随着对萧红了解增多,同学们也渐渐知道,萧红的性格和她家庭的冷落是有一定关系,便对她更多了几分怜惜。

学校里的故事总是各色各样的,一些女孩为了显示自家地位,不管学校远近,都会坐着自家马车去上学。去上学好像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那劲头仿佛要赴一场华丽的盛宴,只为多掠取他人半寸艳羡目光。

当时的张家在呼兰算得上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萧红却并没有半分阔小姐的派头。她去学校来回的路上只是步行,同学们十分不解。她只是笑着说:我不是小姐,可怕是要坐坏了身子。

可见,在年幼之时,她就已经从自己身上剔除了来自家庭的封建根苗。

同类推荐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来不及好好告别:三毛传(典藏版)

    来不及好好告别:三毛传(典藏版)

    她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她只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背影,然后背起包走向远方,义无反顾地流浪。她一生流浪过五十四个国家,经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经历的传奇故事。有人说:“三毛的一生,抵别人过好几生。”
  • 黄金荣全传(下)

    黄金荣全传(下)

    众所周知,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是“上海滩的三大亨”,他们各有各的招数,叱咤风云,闯的猛,玩的火,斗的凶。真是极尽19世纪末到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滩的黑白世界。大凡黑道枭雄总爱“狐假虎威攀高枝,借腹怀胎自发家”,总热衷“借高枝扶摇直上,会做人扬名江湖”。他们在自己羽翼未丰之时,总要为自己寻找理想的靠山,躲避官兵的清剿,防备百姓的报复,还有仇家的追杀,但是,他们决不甘为人下之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靠山的地盘上建立起自己的霸业。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男角

    男角

    没有一个男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本书中,梁家辉、刘德华、黄秋生、张学友、李宗盛、崔健、曾志伟、罗大佑、任贤齐、钟镇涛、秦汉、成龙、吴若甫、罗家英等14位影视界的大腕、名角专访,讲述这些明星人物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和他们的爱恨情愁。
热门推荐
  • 北征录

    北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ALES FROM TWO HEMISPHERES

    TALES FROM TWO HEMISPHE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根儿事件

    根儿事件

    小根接到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的这一天,正是他爸老根工作的非法采矿场被炸毁并关闭的这一天。采矿场对于小溪村太重要了,男人们大多在这个矿上工作,虽说每月也只挣四五百块钱,但这四五百块钱可就是一家老小生计的本钱啊。因此听说要被炸毁,全村的男男女女一大早都涌到山头上。男人们嘴上说得凶,要跟政府如何如何的,但一到现场,看到一大群官员和公安气势汹汹地过来了,他们就憷了,散了。
  •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he State of Greec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HUCYDIDES, an Athenian, wrote the history of the war between the Peloponnesians and the Athenians, beginning at the moment that it broke ou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三代以前,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是巫医一体,而又以巫为主,是巫兼任医,而不是医兼任巫。西周以后医学逐渐从巫医中独立出来,可是独立的医学教育没有出现,医学人才大多来自于民间,但对于医疗相关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总体上,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规矩、有规律、有规范的完整体系。 王燕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 你好,别来无恙

    你好,别来无恙

    【出版名《致我们美好的20岁》】(全文完)20岁,我们任性,放肆,不知天高地厚20岁,我们热烈,勇敢,真实做自己每一个20岁的孩子,都对这个世界充满憧憬,对未来满怀希望。那个曾在身边一起做梦的人,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感慨万千。无论是相恋还是失恋,无论是走散了,还是破镜重圆,牛莹都细腻地将情感世界中的起伏真实展现,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20岁时的影子。29个20岁的故事,29段独特的经历,打动着无数20岁的灵魂。
  • 重生最强仙皇

    重生最强仙皇

    少年林天,前世一代大帝遭人暗害,重生之后,却背负血海深仇,这一世他要强势崛起,报仇雪恨,凭借各种机遇,逆天传承,碾压诸天帝子,各路天骄,在这光怪陆离的万千世界中,成就热血帝路,造就最强仙皇!
  • 我愿有你才安好

    我愿有你才安好

    所有人欺她愚蠢去,说她懦弱,骂她当她归来时,光芒万丈。她凭一己之力,救下官城水深火热的百姓,成为百姓中的一代女神级别的人很厉害的那种,崇拜和信仰。遇到危险时,所有人将责任推卸与她,陷害她,污蔑她。遇到困难时,学院学生们只会让她帮,把她当炮灰,捉弄她。遇到经济困难时,家人袖手旁观,冷眼相望,却忘了她是曾经救过你们命的人。
  • 天堂钥匙

    天堂钥匙

    本书是一部侦探、悬疑军事、黑道等元素混合的社会小说。作品以英雄人物为圆心,构思精巧,故事性强。希望以此为读者展现各级警卫部队和公安机关默默无闻地捍卫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勇敢却常常不为人知,不受关注。
  • Cuckoo Song

    Cuckoo Song

    Read this thought-provoking, critically acclaimed novel from Frances Hardinge, winner of the Costa Book of the Year and Costa Children's Book Awards for The Lie Tree. When Triss wakes up after an accident, she knows something is very wrong. She is insatiably hungry, her sister seems scared of her, and her parents whisper behind closed doors. She looks through her diary to try to remember, but the pages have been ripped out. Soon Triss discovers that what happened to her is more strange and terrible than she could ever have imagined, and that she is quite literally not herself. In a quest to find the truth she must travel into the terrifying underbelly of the city to meet a twisted architect who has dark designs on her family—before it's too late … Set in England after World War I, this is a brilliantly creepy but ultimately loving 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isters who have to band together against a world where nothing is as it se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