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900000008

第8章 “富国之学”与“救亡之学”——西方经济学的中国式解读(2)

早在1897年的《栀史记·货殖列传枛今义》中,梁启超就提到西方的经济学(梁称“富国之学”)在欧洲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称“西士讲富国学,倡论日益盛,持义日益精,皆合地球万国土地人民物产而以比例公理。盈虚消息之,彼族之富强,洵有由哉。”“西人富国之学,列为专门,举国通人才士,相与讲肄之。中国则邃古以来,言学派者,未有及此也。……今西人之商焉者,大率经学堂中朝研夕摩,千印万证而来,而我以学书不成之人,持筹而与之遇。

无惑乎未交绥而已三北也”。维新派他在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时指出,洋务运动以求强求富相标榜,但只是效仿西方之“军兵炮械”,对西方致富致强的学问缺少足够的了解。经济学就是其中一门重要的学问。梁启超说:“今日之言洋务者,则曰西之强,惟兵而已,而岂知其政事,其学问,其风俗,举有可以强而后强之”。洋务派只知举西人之事,却不明西人之学。他说:“今天下之变亟矣。稍达时局者(指洋务派——引者注),必曰兴矿利,筑铁路,整商务,练海军”,然而,从经济方面来说,矿务学堂不兴,开矿人才乏绝,“如是,则开矿如不开”;商务学堂不立,不明贸易之理;工艺不兴,制造不讲,“如是,则通商如不通”,同样,“若铁路、若轮船、若银行、若邮政、若农务、若制造,莫不类是”。维新派洋务“富国之术”的批评并未深入到经济学的学理层面,更多的是对部门经济学“富国”功能的赞叹。如梁启超肯定了日本学者绪方南溟撰写的《栀中国工艺商业考枛提要》中的观点,认为“前明之时,上下奢华相竞,故工艺之业反盛。

本朝崇尚俭德,政体虽整肃,而工艺实因以渐衰,其言具有精理,与葛履蟋蟀之经义相发明”;“中国所兴制造之业,徒偏重于造船、造兵械、造火药等局,糜金甚巨,而无益民业”;“中国制绒、织布、缫丝、炼铁等厂,皆缘官办之故,百弊滋生,即有号称半官半民者,亦皆以官法行之,其真为民业者盖寡”观察,指出了“中国工艺不兴之大原”。遗憾的是“吾之士大夫,竟无一书能道之,是可耻矣!吾所不能道者,而他人能道之,是可惧矣!”

戊戌变法后,维新派对经济学属性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的梁启超有机会涉猎更为广泛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着作,他读了严复的译着《原富》和日、欧经济学着作,开始比较系统地了解西方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对国家前途命运始终如一的强烈关注使他从宏观上思考如何增进中国的国民财富问题。他意识到步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把整个世界席卷进资本主义体系。中国是以一个贫弱帝国的形象被迫进入这一体系的,改变落后状况,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今日则全世界赴于开明之时也,故凡立国于天地者,无不以增殖国富为第一要务。”戊戌时期维新派所提倡的振兴农工商诸业固然对于落后的中国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但是从理论上说,构成国民财富的因素是什么?一国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国民财富的增殖?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使梁启超更加明确了经济科学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中的作用:“西国之兴,不过近数百年。

其所以兴者,种因虽多,而生计学理之发明,亦其最重要之一端也。自今以往,兹学左右世界之力,将日益大。国之兴亡,种之存灭,胥视此焉。呜呼,是岂畸处岩穴高语仁义之迂儒所能识也?”以《新民说》为例,梁启超在这篇着名的政论文中不仅专设一章阐述亚当·斯密的“论生利分利”学识,还能够运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国富的增长道理,他指出:“生计家言财之所自出者有三: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三者相需而货乃成。顾同一土地也,在野蛮民族之手则为石田,在文明民族之手则为奇货,其故何也?文明人能利用资本劳力以扩充之,而野蛮人不能也。所谓利用资本与劳力者何也?用之而蕲其有所复也。何谓有所复?用吾力以力田焉,制造焉,被其功于物材,成器之后,其所成之物,历时甚久,犹存人间,可以转售交易,今日以功成物,他日由物又转为功,如是则劳力复矣。

……所复者多一次,则所值者进一级。何也?复者必不徒复也,而又附之以所赢,此富之所由起也。一人如是,一国亦然。”亚当·斯密对富国原理的阐释为孜孜求索富国与救亡的梁启超找到了最有力的根据。

把经济学视为一种“救亡之学”与梁启超一贯倡导学术救国的思想是一致的。尤其是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把学术视为救国之大原。他在《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一文的开篇所说:“亘万古,袤九垓,自天地初辟以迄今日,凡我人类所栖息之世界,于其中而求一势力之最广被而最经久者,何物乎?”“天地间独一无二之大势力,何在乎?曰智慧而已矣,学术而已矣。”梁启超从世界史的角度,列举哥白尼、培根、笛卡儿、孟德斯鸠、卢梭、亚当·斯密、伯伦知理、达尔文、瓦特、富兰克林、牛顿、边沁、斯宾塞等十数人为例,论证了一门学说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思想家们“出其博学深思之独得,审诸今后时势之应用”,“耸动一世,饷遗后人”,用“诸贤之脑髓、之心血、之口沫、之笔锋”,创造出“今日光明灿烂如荼如锦之世界”。这其中,谈到社会科学,当举亚当·斯密之“理财学”,即经济学。

梁启超在《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中说:“吾着生计学史至斯密时代,使吾生一种异感,吾乃始惊学问左右世界之力,如此其宏大;吾乃始惊二百年来欧美各国以富力霸天下,举环球九万里为白种人一大“玛杰”而推其波助其澜者,乃在一眇眇之学士。”斯密着作的影响力为何这样壮伟?因为斯密从理论上回答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的问题,“资产阶级从斯密的着作中找到了当时适合自己要求的理论体系”,英国产业阶级找到了“在阶级斗争中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尤其是劳动价值论的揭示,使劳动创造世界的说法获得了经济学的有力支援。而“我中国土非不广,人非不众,而百姓愁苦,财用不兴。”对于这种现象,人们“习而安之,莫知其所由然,或以为是天运循环,莫之为而为,莫之至而至,而剥极将有必复之时也”。现在只要“一读生计学之书”,比照生计学公例,关照世界变化的大势,可以认识到“全地球生计之风潮,皆集中于此一隅(即中国——引者注)”的真正原因,不禁使人“瞿然失惊,汗流浃背”。

在梁启超的经济论述中,经常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概括为“公理”或“定律”,虽然这是一种“专门学识”,但在西方已经化为一种“常识”被社会各界所应用,成为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量。他说:“盖今日所谓常识者,大率皆由中外古今无量数伟人哲士几经研究、几经阅历、几经失败,乃始发明此至简易至确实之原理原则以贻我后人,率而循之,虽不中,不远也”。如果对于“各种现象,皆略识其最要之原理原则,则思虑通达,目光四射,后此随时随地遇有新发生之现象,或相同者,或相反者,或相近似者,皆得有所凭借以下判断,而所判断者不至大误,此常识之用也。”他进一步指出:“人之欲自立也,则具备常识,其最要矣。为国民之一分子,而于国中必需常识不能具备,则无以自存于其国;为世界人类一分子,而于世界上必需之常识不能具备,则无以自存于世界。若此者,有劣败以归于淘汰已耳”。由此,梁启超指出,“吾国人所有举措,无论大小,动辄为他国人所窃笑。而以吾之政府与人之政府遇,未尝不败;以吾之兵与人之兵遇,未尝不败;以吾之学者与人之学者遇,未尝不败;以吾之工之商与人之工之商遇,未尝不败”,原因正是由于“常识缺乏之为之也”。同时,“虽累败矣,而曾不思悛改,不识其所以致败之由也,亦常识缺乏之为之也。或虽改矣,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一弊未除,他害已睹,此由不知社会各种现象,互相依而不可离而仅以管蠡之见,欲藉单义片条以为匡救,亦常识缺乏之为之也。”国人如果不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无法立足于世界。梁启超痛心地呼吁:“夫个人而常识缺乏,则其人不能自存于世界;一国之人而皆常识缺乏,则其国不能自存于世界,此自然之数必至之符,无可逃避者。前事既历历矣,而后此之覆辙,且相寻而未有已时。言念及此,则岂可不为寒心者哉!则岂可不为寒心者哉!”

这样,梁启超开始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探求国富问题,认识到近代欧洲人之所以富强,中国人之所以贫弱,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原因就在于西方孜孜追索财富的源泉和途径,激励人们劳动,中国人却仍然纠缠于重义轻利的观念中,怎不能“未交绥而已乎三北”呢?说到底,我国贫弱之根源,实际上是缺少近代经济思想使然。他还分析了经济学在西方学术领域中的地位,认为生计学“为今世最盛之学,其流别最繁,其变迁最多,其学科之范围最广,其研究立方法最殽,非专门名家,莫能测其涯矣。”欧美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计学理论的丰硕高深。真如他所表白的那样,“兹学始盛于欧洲,仅150年以来,今则磅礴烨烁,如日中天,支流纵横,若水演派,而我中国人非惟不知研此学理,且并不知有此学科,则其丁兹奇险而漠然安之也,又何怪焉!”正是基于这种对经济学的重要性的认识,梁启超才对传播西方的经济学有一种紧迫感,并自觉承担了这一重任。“我国人今尚不知此学之重且要也,故发明其与国种存亡的关系,冀启诱学者研究之热心”。事实证明,梁启超的这番努力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仅隔一年,1903年,就有留日学生戢翼翚、章宗祥和两个日本学生合编的《最新经济学》以及留日学生王宰善独编的《普通经济学教科书》问世。

无论是“富国之学”还是“救亡之学”,只是说明了经济学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意义,并非对经济学学科性质的界定。经济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学科?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曾以《新民丛报》为中心,展开过认真的争鸣。

三、近代“经济学”内涵的探讨

在中国近代传播西方经济学的历史上,严译《原富》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地位。这里要探讨的是,梁启超在主办的《新民丛报》上,围绕《原富》的出版而展开的对经济学概念的探讨。严译《原富》出版后,由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的评议,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学概念的讨论,这也许是当事者没有预料的。通过这种讨论,加深了国人对经济学的了解。

严译《原富》前两编译文出版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1902年2月8号的创刊号上及时向读者们推荐。梁启超首先肯定了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意义:

其一,“此书印行后,迄今百有余年,其间学说之变迁,不下数十派,愈辩愈精,愈出愈新,至今此书,几如夏鼎商彝,视为陈迹。然后起诸家之说,总不外引申此书是正此书之两途,虽谓不能出斯密氏之范围可也。然则欲治此学者,固万不可不读此书。严氏首译之,诚得其本矣。”

其二,“全书凡分五编,前两编总释政术理财之届说”。“第一编考国富之实,与其所以富之由,而论劳力之贵巧贵疾,及其食报殊等之原因结果。第二编论资本之性质,及资本与劳力之关系。第三编论各国理财政术之历史,而穷其理势之所由致。第四编评隲前此理财家之学说,而论重农重末两派之异同得失。第五编论国家财政之事,其赋税之种类性格如何,赋税之方法如何,及近代国债之原起利病。论全书之体段,与部分之得宜,篇章之完整,不无缺憾。要之能综合种种繁颐之事务,而以一贯之学理镕铸之,其心力可谓宏伟矣。虽其中自相矛盾之处亦不少,但创始者难为功,非我辈凭藉先业者所宜妄加菲薄也。”梁启超介绍了五编的内容后指出,“严译仅第一第二编,其后三编尚未成。但全书纲领,在首两编,学者苟能熟读而心得之,则斯学之根础已立。他日读诸家之说,自不致茫无津涯矣”。

其三,“严氏翻译之外,常自加按语甚多,大率以最新之原理,补正斯密所不逮也。其启发学者之思想力别择力,所宜实非浅鲜。至其审定各种名词,按诸古义,达诸今理,往往精当不易。后有续译斯学之书者。皆不可不遵而用之也。严氏与西学中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此书复经数年之心力,屡易其稿,然后出世。其精善更何待言!”

但在两个问题上,梁启超表示了不同的意见。

同类推荐
  •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晋商曾经从南方贩茶叶,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又以“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辉煌历程,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伟理想;徽商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靠“徽骆驼”精神,最终走出了一条险峻的出路;湖州丝商们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直接与国外买办交易,生丝的出口成就了湖商的成功……可是曾经辉煌的中国商帮大部分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本书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四大商帮本身的特质以及中华文化的特征等当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达到多高。历史会给每个商帮、每个企业留出转型的时间,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也是本书要告
  •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实用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研究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纶济世”,也包括一家一户一人怎样消费、购物、储蓄、投资的小计划。所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它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摆脱了经济学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面貌。同时,将经济常识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来开展行动,从而培养经济头脑,创造人生财富。
  • 激荡百年:大国农业

    激荡百年:大国农业

    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能像1912年至2012年这样精彩,就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了从军阀混战、割据分裂到内忧外患、强敌入侵再到建国统一、繁荣富强的坎坷历程。就在这激荡的百年时光里,中国农业在波动与革新中不断发展,逐渐进入平稳上升时期。在此后的发展中,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中国农业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过去30年,"中国制造"靠的是便宜的资源、便宜的劳动力和便宜的价格,创新的动力不足,如今,中国身处一个新的时代,低成本优势渐渐难以维持,且企业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那么,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引擎是什么?这本书将以相当大的篇幅探讨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 粉丝经济学

    粉丝经济学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这也使得粉丝经济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经济浪潮中的最强音。其实,粉丝经济最根本的内容就是品牌社群。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群思维,即必须先通过社交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群,然后才可以在市场上占据席位。反之,如果没有粉丝,在未来就必然没有市场!
热门推荐
  • 自己的园地

    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精选集:自己的园地》一书收录的都是周作人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家人·故国往事”收录的是纪实性叙事散文;“第二辑:日本·文化管窥”收录的是作者研究日本文化的文章,价值极高;“第三辑:美文·冲淡平和”收录的是短小精悍的杂文,极具启发意义;“第四辑:研究·鲁迅身后”收录的是作者写的关于鲁迅的文章;“第五辑:故人·往来鸿儒”收录的是作者纪念徐志摩、李大钊、辜鸿铭等人的文章。
  • 点点萤火

    点点萤火

    苏余以为surperman只存在于欧美大片里,却没想到上帝也为自己埋了伏笔。
  • 鼠疫

    鼠疫

    《鼠疫》是加缪的中篇小说集,包括《局外人》《鼠疫》《堕落》三部作品。《鼠疫》与《局外人》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均被列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缪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已;《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荒唐的生存环境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艰苦搏斗中感受着人生幸福的故事。
  •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这本《新文化运动》由金开诚主编,甫艳编著: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 重临大地

    重临大地

    当梦境可化为现实,当幻想亦可成真!当异常降临,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究竟是幻想化作现实,还是所谓的现实早已残缺?!新旧的交替,混乱的起点,时代的大幕早已悄然揭开。(温馨提示,本书为半无敌文)
  • 冒牌太子妃.A

    冒牌太子妃.A

    什么什么?我穿越了?那么这些野猪是什么?天啦,只要我赢了它们,我就可以活下来,并且可以身价百倍,被有钱的人买去。啊啊啊啊,不是吧,太师要买我?呼还好,只是买去当女儿,啊,皇后的儿子看上我了?不是吧!他是个傻子?神哇,主哇,观音菩萨哇,这到底怎么回事哇?一个傻里傻气却很痴情的王爷,另一个玉树临风劫穷济贫的大侠!我的心有点摇摆不定啦!嫁给王爷也不错,有吃又有喝,而且他又那么傻,欺负他的时候,不会有人知道的!嫁给大侠也不错,一起浪迹江湖,做一对快乐的神仙侠侣。可是……
  • 时光复盘手

    时光复盘手

    高二学生朱闻天,偶然得到一款历史科代表系统,踏入体验真实历史场景的奇妙旅程,从此开始了由平庸无奇向卓尔不凡的蜕变,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固定时空登陆建立商业帝国,赚到的都可以在现实世界继承;达到一定条件可兑换历史猛将当保镖,亦可兑换历史美女当秘书......QQ书友群:949781814,欢迎加入。
  • 焚天武魂

    焚天武魂

    洛家少主洛天涯,觉醒出逆天武魂,却被认为是最低级的垃圾武魂,受尽屈辱……且看洛天涯如何凭借着逆天武魂,一路崛起,一路逆袭……练奇功、得奇宝、闯绝地、战天骄,吞噬无尽生灵,融合诸天血脉,鏖战天下,举世无敌!
  • 名门小户之闺色商途

    名门小户之闺色商途

    夏小钱做了个春梦,梦里的小贼笨手笨脚对着她上下啃咬。一觉醒来,竟是真的。小贼成了相公,她成了对等于几头牛的超级大母猪。二弟说:你就是用几头牛买来的,就得帮着大哥生崽子!生好些崽子!三弟说:我家的牛都没了,你不能让咱们亏了。可怜巴巴的小弟又来了:嫂子,咱家没肉了。相公说:我不是诚心的坏你身子的…以后我对你好,你这辈子就当我媳妇儿行不?————夏小钱懵了,这家儿太穷了,这村子太坑了。娘家无人,婆家落魄,还有个聋哑的瞎子娘要照顾,一家上下大人小孩五六口,还仅剩一头残牛要养活…夏小钱说:我帮你挣钱,帮着你养家,你能别用强,别暴力不?谁知,块头相公既没用强也没暴力,反而当宝贝似的供着,就差上柱香。————家境渐好,日子很温馨,可夏小钱不干了。因为:二弟说:嫂子,你放心,你这身子弱,大哥是个强劲的,绝不能让他乱来。三弟说:嫂子,我会叫大哥让着点。幼弟说:我心里最重要的是嫂子!大哥要是敢欺负你我就不要他了!反应迟钝的相公又来了:媳妇儿,他们说了,你的家不在这,不能弄个崽子拖累你,你不要,我不给。————夏小钱气着了,一坛子烈酒,一根长麻绳,将这块头相公绑了。夏小钱还说:我富得流油,你笨的可以,从此以后,我让你往东你不准往西,我让你上山你不准下地,就算我能下得了钱、下不了崽子,你也不能弄个小妾让我窝气!块头相公,嘴一咧眼一眯:就等着媳妇儿让我山沟子种地,下不了崽子也疼你。—————【总结版正经简介】她是无依无靠的孤女,一朝穿越,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赶得了牛羊。他是蒙尘的玉石,不求权势大握,不求高人一等,只求做她老实巴交的块头相公。夫妻同心,兄弟合力,打造一世安稳,世人荣华。—————【娘子当家,才得一世贵福;名门小户,携手闺色商途。】本文一对一,温馨宠文主打。
  • 绑架

    绑架

    警察顾大伟刚刚成功解决了一桩搞错了目标的绑架案,一份推不掉的高薪职位就摆在了他面前。“霸道总裁”盯上了小警察,祸兮福兮?一场以他为主角的“绑架”开始了……事情发生在上周星期四,谢东信报案说儿子谢小军被人绑架,绑匪让他拿100万赎儿子的命。谢东信是东信集团董事长。东信集团可是全市妇孺皆知的大集团,谢东信这样身份的人,报案自然不走常规,直接给局领导打的电话。顾大伟和陆小蝶受命赶到谢东信家,发现谢小军并没有遭绑架,正在电脑上打游戏,枪炮声大作,整座别墅就像硝烟弥漫的战场。谢东信说是你们领导听错了,孩子没被绑架。顾大伟松了一口气——基本可以断定为勒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