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6100000009

第9章 潮起潮落(8)

我至今仍然是单身。安室美惠子的暧昧我懂,但我想我们两人就像铁轨,可能平行,但永远走不到一起

不缺钱、模特儿的身板、见多识广、到哪儿都有朋友……这样的男人,照例蛮有女人缘的,但至今我仍然是单身。问题主要在我自己,我觉得目前这样漂泊的、边缘人的生活挺好。

恋爱的经历当然有过几次。一次是在哈尔滨,那儿有个搞美术的女孩对我很有意思,老是黏糊糊地来找我。我感觉要出位了,就和她说:“我是准备一辈子搞这一行的,你以后有勇气和人说你男朋友、你丈夫甚至是你孩子他爸,是男体模特儿吗?”

我这样一说,她就怕了。

另外在济南、在北京、在合肥,我也有过几次短暂的艳遇。有一个是学版画的姑娘,还有一个是离异的女画家,她们很主动,但我都临阵脱逃了。平常我们和女画家的关系就是雇主和打工的关系:她叫,你去,到点了,给钱走人,话都不必怎么说。如果她休息时和你聊天,画室里出来还要请喝咖啡请吃饭,那么她可能是有问题了。说实在的,这个圈子里的女人,富有才气、口齿伶俐,大部分气质都非常好。这样的女人,你和她们调调情、喝喝花酒可以,但要一起过日子就难。

和我有过两次合作的一个女画家,有一次喝多了,醉眼蒙眬地说:“以后咱俩如果一块过了,你叫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别叫我干活……”

这样的女人怎么能做老婆?

我们和男画家相处,一般来说要洒脱一点。合得来的,可以成为朋友甚至哥们。合不来的一次就玩完。因为都是艺术家,讲究自由开放,有特别兴趣爱好的比较多,例如“同志”吧,在这圈内是见怪不怪的。这码子事我也碰到过,不过我从不让自己太投入,当然我也不歧视、不反对。允许有不同的生活状态,现代人应该宽容,你说对不对?

在感情方面,我陷得最深的是和安室美惠子,地点是在深圳。

安室美惠子是个日本艺术家,当时在深圳研究中国绘画史,她自己也画画,只爱临摹男体。她碰到我以后,对我很中意,有半年多的时间里,她包了我,原来的那些模特都不叫了。时间长了,我本来对自己的身体已有些迟钝,但在她面前,我每次都觉得新鲜,一脱衣服,浑身的活力就弥漫开来,很有感觉!

美惠子是为数不多的干完活我还想和她聊聊天的人。从聊天里,我知道她已经三十多了,在日本有未婚夫,由父母指腹为婚,两人没有多少感情。她对我有过多次的暧昧表达,说我是个自然人,生活方式很现代,也不像别人那样计较报酬,所以她很喜欢我。

有一段时间我离开深圳,她就打电话来说她天天喝酒,人像是生病了,做任何事都没有了动力。我一回去,她不但身体康复,画画的灵感重新降临。后来她还和我说,只要我愿意,她可以带我去日本,有我这样条件的,在那儿可以赚更多的钱。

和她嘛,有进一步的关系当然好;如果不能,经常在一起,姐弟相称也可以……

但我后来还是疏远了美惠子,因为她未婚夫来中国时,让我碰到了--宽边眼镜,络腮胡须,很老实的一个工程师。我觉得我去插一杠,就是欺负他,良心上有违,咱俩闹起来,还是个国际纠纷。另外,女画家见多了,我对她们有点戒心。我和她们的关系就像铁轨,可能平行,但永远不可能走到一起……说多了,该打住了。

我现在的感觉很好,最近,在中国美院造型基础部孙老师的引荐下,我成了该院的职业人体模特儿。接待我的方老师、许老师,每次都让我有回到家的感觉。还有那些同学,都很欣赏我、尊敬我,把我当大哥哥看--真的,我喜欢现在的生活,我喜欢做模特儿,就像我喜欢展台上裸体的那种感觉一样……

另外,我还资助了两个希望小学的孩子,他们读书很用功,很听话,让我很欣慰。这是题外话,用不到,你就删掉好了。

我是维和警察

口述 王之达 整理 任为新

考官是联合国派来的美国人和约旦人,戴着墨镜板着脸,他们一声“Out”,我们就脸色煞白--几年的努力都泡了汤呵……

大概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吧,我在西安军校读书。有一天,我到校门外的军用品商店闲逛,看到了一张招贴画:一队英姿飒爽的中国士兵,手握钢枪,脚穿军靴,戴着醒目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蓝色头盔,踏在异国风情的土地上执勤--学好本领、走出国门、代表一个国家,为世界和平作贡献,这才叫男人干的活呀!

回到学校,那画面让我梦魂萦绕。自此之后,我就关心起维和的事情来,学外语的动力也大了--要到联合国维和部队去,外语是必备功夫,就在毕业的前一年,我拿到了英语六级证书。

1995年,我被分配到杭州武警支队当排长,业余自费到杭大读了三个月的口语强化班。1998年,再到浙大读夜校,找机会和外国人对话,把英语说得滴溜转。

1999年,有消息说,中国要组建维和警察。我想机会来了,去政治部询问,首长说,不对现役开放。我是武警,属现役,一句话就没戏了。过了年,有朋友从北京来,说他将去东帝汶维和,而他和我是一样的身份,我的希望之火又蹿起来,东颠西跑地打听,仍没有结果。

1998年我结婚了,2001年有了个女儿。仿佛是女儿带来的好运,她出生才三天,领导就找我谈话,说中国要组建维和警察部队,在全国160万警察中招120人。招收的条件很苛刻:党员、身体强健、大专以上文凭、四级以上外语证书、工作满六年、驾龄满三年……这些都是硬杠子,浙江省有5人参加全国初选,我是其中之一。一石激起千重浪,使命感、荣誉感、人生难得几回搏……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让我神魂颠倒,失眠了好几夜。

2002年5月,我告别家人,奔赴北京进行三个月培训。那可真是“魔鬼训练”:白天七节课,晚上自学,不到凌晨一两点钟甭想上床。《联合国宪章》、《人权宪章》、《国际警察条例》、军事地形学、射击、驾驶、排雷、实战模拟演练……各种各样的课程和训练猛灌一气。

这里的外语只教案例:杀人、放火、抢劫、绑架、强奸,听听都让人汗毛凛凛。

2003年9月是最后甄别考试,考官是联合国派来的美国和约旦警官,戴着墨镜板着脸,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考的科目有九个,都是“突然死亡法”——熬到第八项了,该项卡住,第九项不用考,立马卷铺盖走人。你想啊,从全国各地来的120名警察精英,都扛着家人、领导的嘱托,灰溜溜地回去,怎么交代啊!所以考试时压力特别大,考官的一声“Out”,常常让我们胆战心惊,被点出局的立刻脸色煞白,甚至还有哭鼻子的……

我们浙江的5个人中,被淘汰了2个。

我当然是过的--那本蓝皮维和警察资格证书发到我手上的时候,我独个儿傻乎乎、笑眯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破旧的候机楼窗口架着一挺重机枪,由全副武装的人员把守,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下面--大家紧张得面面相觑,周围的空气都凝重起来了

2004年5月25日,我们从北京出发,奔赴利比里亚。利比里亚地处非洲西部,出产黄金、钻石、橡胶,本来富裕程度为非洲之首,但因为民族和宗教矛盾,流血冲突不断,各个派别“你方唱罢我登场”,经过14年的内战,整个国家千疮百孔,民不聊生。

出国前,我们就知道那里很乱很穷,真到了,所见所闻还是出乎意料:偌大的首都机场,没有此起彼伏的飞机起降,没有豪华的接送巴士,也没有漂亮的候机楼,除了我们的民航包机,只停着孤零零的几架飞机--机身上还都标着UN,说明为联合国专用。机场的围栏,简陋得像牛栏似的。破旧的候机楼窗口架着一挺重机枪,由全副武装的人员把守,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下面--大家紧张得面面相觑,周围的空气都凝重起来了。

出得机场,目之所及,一派战争景象:没有完整的房子、墙壁,甚至桥墩也布满枪眼,马路边上还有被炸毁的汽车残骸。路上开的汽车都够老爷--能看到的好车,都是有联合国标志的,全白为民事,白红相间为警用,因为都由可口可乐公司赞助,所以当地人也叫它们“可口可乐车”。

其次印象深的,是这里的脏--垃圾成堆,臭水横流,路边苍蝇成群。打前站的同志来接,把我们带到一个叫Corina的宾馆。说是宾馆,其实很破旧,领了钥匙进去,一股霉味扑鼻而来。飞机上、汽车上连日连夜,人困马乏不说,大家最想先洗个澡。但洗完了,人人都说身上怎么滑腻腻的,像是肥皂没洗干净的样子。后来听说当地用水都抽浅井里的,这儿打了几年仗了,死人随地掩埋,我们用的井水里很可能混有尸体汁液。

他这样一说,不用说洗涮,我们连水龙头都不敢拧了。后来赶快想办法打了口深井,大家才敢洗澡--抽上来的水仍然浑浊,还有红线虫翻滚,但至少没有尸液的担忧了。

利比里亚的饮食我们也不适应--落地签证后的第一餐,我们吃的是有龙虾的自助餐和冰镇饮料,感觉不错,以为日后也有此口福。没想到那是中国使馆林大使请客,为我们摆的接风宴,吃了上顿就没下顿了。之后的上班,中午在办公室,要么吃花生,要么是Popcorn——这玩意儿类似于压缩饼干,初吃有新鲜感,味道还将就,吃到后来,舌头都干焦了。傍晚下班回宿舍,总可以做点好吃的了吧,但也不能,主要是副食品匮乏。我们有特供商店,但永远只有四样东西:

冻鸡块、熏猪肉、白菜和萝卜,天天吃能不腻?好在同伴里东南西北的都有,每人都变法子做个家乡菜,结果也变出五花八门来。我是杭州人,但对杭州菜一窍不通,烧鸡烧肉时,我反正把酱油、黄酒、生姜、辣椒都往里撒,橘子皮、苹果核也往里掺,有时候甚至用可乐--做出来的味道与其说独特,还不如说怪异。好在吃客们也不懂,以为这就是杭州菜--正宗的杭州厨师如果知道了,肯定拿块砖扁我!

中国警察参加维和重在政治意义。我们是代表中国的,到这里来可不能装熊,我这个部门有外国人,他们都在看着呢

我所在的这一拨中国警察,有8个人,分到4个区,每个区2个。我运气好,留在首都蒙罗维亚,具体部门是SSS(Special Security Service),相当于中国的警卫局,任务是恢复当地的警卫工作,使内战中几近瘫痪的机构能正常运作。我们部门一共有6个人,分别来自美国、乌拉圭、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津巴布韦,大家的肤色、语言、信仰、文化背景迥然不同,要谈点事情,差不多都是联大开会的样子。

工作一开展,我觉得最大的困难一是环境的恶劣,二是部门和人员之间的难以协调。

我们到达之前,联合国收缴叛军武器的“DDRR计划”已告一段落,但结果不甚理想,后遗症很多。原本缴一杆枪,可换150美元。这钱本来用于恢复生产、就业培训,但思想工作没有跟上,拿到钱的士兵吃喝嫖赌,钱花光了,偷啊、抢啊的都来了,社会秩序大乱。光脚汉不怕穿鞋的,这些人闹起来可真是凶,抢商店,抢不完的砸,砸不完的再烧,对去阻拦的,见谁打谁--维和警察也打,警用车辆也照样烧,我们所在的利比里亚警察总部也一度被封锁。后来维和军队出动了武装直升机和装甲车,才把他们平息下去。中国警队本来就是“精兵简政”的,但上级仍要求我们再准备贴身小包,里面只备少量的水、干粮、护照和急救药品,以备随时紧急撤离。

另外的问题是工作协调,当地人的工作效率实在不敢恭维——有一段时间我搞武器登记宣传工作,谁都说这工作很重要,但办起事来大家都拖--为出一个公告,我把总统府门槛都踏烂了,直到有一天我坐那儿,从早上坐到下午,说今天不见公告我不走人,这才有人着手去办。我们的房东也是个典型--利比里亚的蚊子会传播疟疾,蚂蚁能把人咬得皮开肉绽,我们要求他把门修好,在窗上装点纱窗,他态度是很好的,“Coming soon!Coming soon!”(马上就来)但就是不见动静。

尽管条件不如意,但我们在工作上不敢懈怠--我们是代表中国的,我们的形象就是中国的形象,凡事都不能落在别人后面。我们一个同伴,被蚂蚁咬了一口,人就发烧,脚也烂出一个洞来--大小都能伸进三根筷子去。但他自己弄点药吃吃,在家歇两天,看看能走路,就又上班去了。我自己,一天早上醒来感觉不对,坐办公室里人浮起来,脑袋却只往下掉,到中午人就腾云驾雾的,上车要用安全带才坐得住。傍晚回到家,我就躺下了,别的同事说热,我却向人要毯子盖--我得疟疾了。

远在千里之外,家人不在身边,得病了,心里又难过,又害怕,不久前津巴布韦的一个维和警察刚刚病逝呢。但我不肯在面上露出来。大家让我卧床休息,我只说没事。我想的是,到这里来可不能装熊,我这个部门有外国人,他们都在看着呢。

后来幸亏自带的治疟疾的青蒿素--这个药还真管用,吃了两天,手脚虽然还软,但人已经清爽起来,我就又拖着身子上班去了。

因为工作出色,我从一般安全顾问、局长助理顾问、局长顾问,一直升到国家警卫局常务副局长的高级顾问。这个晋升过程都以工作业绩为依据,要逐级上报考核,最后由警察总监批准才行,一般人要费时半年以上,但我在三个月里就达到了,这让同事们既佩服又羡慕。

同类推荐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是人生中必须要承担的,因为人从生下来,就被赋予了各种责任。当你年少的时候学习和成长就是责任,当你长大以后拼搏和奋斗就是你的责任,当你拥有自己的孩子以后,抚育下一代就是你的责任。每一个人都要有责任心,这是人类不同于其它生物的条件之一。这是一本讲述责任感的书。
  •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真实地讲述了一个有趣、感人的故事。它有关一个家庭,更确切地说,有关一个女孩。面对夺走她声音的怪兽,他们没有言弃,没有灰心。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热门推荐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神武战天

    神武战天

    五行战神,得到老人的相助转世成为通灵修者,本来毫无属性天赋的武文却融合了所有的灵技,创造奇迹!觉醒血脉,再战苍天,逆天修神。我就是天下第一!
  • 三百千千:三字经

    三百千千:三字经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止观大意

    止观大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极品吹牛系统

    极品吹牛系统

    我要吹破这天,吹裂这地。吹的日月颠倒,星辰移位。吹的大海枯竭,山石腐烂。直叫古帝低头,诸神膜拜。吹牛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风月连城

    风月连城

    为与卓王孙“天下”一诺,风流骏赏的武林盟主杨逸之来到漠上,用一袭白衣,万朵桃花,弹奏出一曲千古风流的《郁轮袍》。可惜世事变幻,天涯隔知音。为救他生命中的公主,杨逸之于千军万马中浴血杀进杀出,更身陷地底之城,被作为非天向梵天所供奉的祭品。谶语迭出,江湖风波恶,漠上风尘,万里独人归。而当尘埃化成的一切蓦然在历史中沉碎时,那白色的妖魔发出了凄楚的怒啸。那是流传千年万年的悲哀,更如一件件隐秘出现的天人五衰一般,降临在杨逸之和相思身上。天人将命尽,重入六道轮回。谁是这个谶语的起咒人?谁又是谶语的应验者?谁是宿命的操盘手?谁又是宿命的演绎道具?
  • 寒家玫瑰

    寒家玫瑰

    在侍王市紧靠体育场的街道旁,有一片贫民区。一条条灰秃秃的毫无现代城市色彩的小胡同里边,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简易式低矮平房或楼房,里边住的大都是原水泥厂职工。这是一个真正的城市贫民区。水泥厂二十多年前就倒闭了,这些职工和家人,有的拿到微薄的补偿金或退休金,在社会中靠自身能力维持着最低生存状态,也有在极端绝望中混日子的各色人等。不过这些老职工以及家庭之间仍然不缺乏原有的企业亲情。最靠近大马路路口的一条胡同口上,有一个利用楼梯底和楼道空间垒起的小卖部,还分成里外间。
  • 偷天之录

    偷天之录

    一个普普通通混吃等死的国企小职员,粗鄙、狡猾、无良、自私,胸无大志又带着点猥琐和邪恶,同学聚会中酒醉掉入下水道,穿越到魔幻异世界,对于莫名继承的远古血脉,以及强加在身的重现家族荣耀的使命,他将何去何从······
  • 独家珍藏:前夫你认错人了

    独家珍藏:前夫你认错人了

    “别逼我再动手打你!我唐傲伦虽然很不屑对女人动手,但对你这样不顺从的女人,我还是不会手软的!”他扼住她的脖子恐吓。“手软?呵呵……”她冷笑了一声,他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比死神还残暴的人也会手软吗?如果他真的会手软不轻易对女人动手的话为什么他打她的次数已经多的让她数不清了?这个男人说话可真是矛盾的讽刺明明一边非人的欺负她,一面却在霸道的干涉别的男人接近她,将她死死的扣在身边,他到底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