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7300000007

第7章 全球公民社会:理论模式与研究框架(3)

贝克尔等归纳出的全球公民社会规范研究的主题获得了普遍的认可Randall在相似的意义上指出,全球公民社会的规范性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一是全球公民社会对政治共同体的影响;二是它与公民身份的关系;三是作为权力关系、不平等和关键的社会斗争展开的场所,全球公民社会所具有的意义。这三个领域研究的落脚点是:全球公民社会如何改变着全球秩序?广泛的研究资料表明,全球公民社会与主权国家的关系及对政治概念影响、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公民身份及全球伦理的关系、全球公民社会之于全球民主秩序的意义正是近十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主题词。

(1)全球公民社会与主权国家的关系及对政治概念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散见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各种研究范式。比如卡尔多分析了冷战后兴起的全球公民社会开创了超越主权国家活动的空间;基恩将全球公民社会定义为跨越边界的自组织活动;利普舒兹和福格(Fogel)认为国际规制领域私人权威正在出现,而全球公民社会是私人权威的一大拥有者;罗西瑙等人看到以全球公民社会为核心的非国家行为体对国家主权的挑战等等,并据此提出了“无政府的治理”这一新概念等等。从总体上看,认为全球公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削弱或限制了国家主权、挑战着主权国家的内外治理能力的观点在全球公民社会研究占据主流。并且,一些学者拓展这种认识,得出了全球公民社会正在履行去政治化功能的结论。比如,哈特和内格里(2003)认为,全球公民社会代表着一种对民族国家政治的进步转换。坎德勒(2004)提出,全球公民社会进入国际关系领域代表着一种原先被国际关系所抛弃的道德概念重新返回了,政治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必须重新定位;卡尔多(2003)认为,全球公民社会是实现政治解放的领域,其中个体的权利将获得真正的实现。

与这些乐观主义者相比,一些学者在对待全球公民社会与主权国家和政治的问题上较为慎重。比如,在全球治理理论者对主权国家的分析中,他们也强调国家在当前形势下的变化,但对主权和政治持一种积极和肯定的态度,未曾动摇过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以非政府组织为研究主题的学者们也从一系列数据中看到了非政府组织对主权国家的强大依赖性。

弗洛里尼总结说,在对待国家的态度上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态度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的地位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它的权力仍是主导性的和绝对的;另一种态度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它的权威正在被削弱。这两种观点都不尽合理,我们所应认识的是,“统治了几个世纪的国家系统既不是庄严地命定的,也不会轻易被消除。但是,它正在变化,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与跨国公民社会(TCS)相关”。

(2)全球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全球伦理的关系。对公民身份和全球伦理的讨论是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浪潮中复兴的。但是,自90年代中后期全球公民社会的概念被提出,这一讨论的空间获得了空前的拓展。一般认为,公民身份与现代的民族国家相对应,而全球公民身份则与后现代的全球公民社会相对应,公民身份的变化所挑战的是主权国家的概念。许多学者认为,公民身份是一种主观政治建构的结果,它基于多种不同的作用和界定。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建构一种全球公民身份是可能的,它并不必要排除传统的地方的和国家的身份认同,可以采取复合认同的形式,或者建立一种新形式的文化意义上的认同(与政治认同并不冲突)。与此相对应,全球伦理的实现也不再是一个神话。克拉克认为,全球公民运动现在正在经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伦理全球化的阶段。日益全球化的公民行动需要全球伦理作为指导,以克服内在的局限性和张力,同时,全球公民行动也是推动伦理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道尔(Dower)在讨论全球伦理和全球公民身份问题时,以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全球社会运动作为已出现的全球公民行为的实例,在分析全球伦理可能实现的基础时,尤其重视全球公民社会的意义。

(3)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民主秩序的关系。许多学者重视全球公民社会的讨论,是因为他们相信这种新型的社会结合方式能够弥补民族国家内部和国际领域中存在的民主赤字。比如,吉登斯和哈贝马斯都认为世界性的公民社会将承接民族国家向上转移的许多功能;赫尔德对民主的全球治理充满热望,为实现这一目标,他高度重视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不但如此,一些学者还将全球公民社会看作是建设一种新型全球民主秩序的希望所在。扬指出,非政府组织一方面燃起了草根民主的希望,一方面,它们又将自己与国际民主相联。国际非政府组织不单纯关注持久的人权运动,它们更多的以保证国际规制内关系的民主化为目标,它们通常将目标自我定义为:提高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它们宣称自己远非被国内民主所鼓舞,而是为在国际规制中实现“世界主义民主”的要求所激励。

从总体上看,对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民主秩序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对全球公民社会与民主的全球治理之间关系的研究。赫尔德等人主要从全球治理和“世界主义民主”的角度来讨论全球公民社会,将全球公民社会纳入全球治理和“世界主义民主”的体系。罗西瑙提出了“没有政府的治理”的概念,强调加强社会力量的建设将极大推进全球秩序的民主化。哈特和内格里则提出了“帝国”理论,认为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正在于它是帝国民主制借以实现的载体,与其他的力量一起共同支撑着帝国主权。修尔待进一步探讨了跨国公民社会(TCS)与全球治理的输入合法性—责任性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跨国公民社会在提高全球治理责任性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二是对草根民主或“自下的全球化”的研究。韦普纳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世界公民政治”的概念;福克将针对资本主导的全球化的反对运动称为“自下的全球化”,认为它代表着一种草根民主的希望;克拉克提出了“伦理的全球化”概念,认为它是一个由全球公民运动推动的过程。三是对全球公共领域的研究。马登使用阿伦特和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概念来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公民领域的建构,他指出,全球公民社会扩展了政治参与的概念,创造了公共领域的新形式。南兹和史蒂弗克提出,全球治理的合法性最终要建立在一个适当的公共领域的基础之上,有组织的公民社会在创造公共领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上述各方面的研究中,许多学者看到了全球公民社会自身的民主化问题并且积极面对这一问题。全球公民社会内部组织和行为的合法性、责任性和透明性需要迫切提高是一个基本共识。比如,弗洛里尼认为,跨国公民社会或国际公民社会(TCS/ICS)代表着全球的未来,但它要超越单纯倡议者的形象,就必须是负责任的,而首要的是增加透明性。劳伦斯·汉密尔顿则进一步指出,必须追问公民社会中的各种需求是如何形成的。他认为,特定的体制造就了特别的需要,因此,民主化的第一任务是重建需要和权利体系。当前我国学术界的全球公民社会研究

在汉语著述中,以“全球公民社会”或“全球市民社会”为题名或关键词的文章主要有杨友孙和胡淑慧的《全球化与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胡学雷的《全球市民社会与国家:一种功能分析》;刘贞晔的《国际政治视野中的全球市民社会:概念、特征和主要活动内容》、蔡拓和刘贞晔的《全球市民社会与当代国际关系(上、下)》、何增科的《全球公民社会引论》、袁祖社的《“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及文化意义》、庞金友的《希望还是偶像:全球化视野中的公民社会与民主化》,以及郁建兴等的《全球公民社会:一个概念性考察》和赵可金的《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等。另外,蔡拓等人在全球治理的研究文章中重点论及全球公民社会。

其中,杨友孙和胡淑慧的文章指出,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政治民主化、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是全球化的三个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胡学雷的文章认为,国家在市民社会、国家和国际社会三个层次上均对“全球市民社会”起着制约作用。刘贞晔的文章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全球市民社会,文章提出,以非政府组织为主要活动主体、公益政治性、网络化和公共行动领域是全球市民社会的主要特征。全球市民社会对推动国际政治朝着整体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及赋予国际政治以伦理价值约束具有重要作用。何增科的文章考察了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原因,全球公民社会的主要活动、资金来源、组织结构和治理方式及其在促进治理、善治和全球民主治理中的作用,还就全球公民社会的局限性和制约因素作了简单的分析。郁建兴等的文章考察了全球公民社会的概念性特征,分析了全球公民社会与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与主权国家、全球公民社会与民主的关系。作者认为全球公民社会是新形势下“全球化”与“公民社会”的结合,是区别于公民社会的全新概念;全球公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依存于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它又不断地挑战着主权国家的概念;它既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它蕴含着建立超越主权国家的全球民主秩序的希望,也存在着强化全球不平等的可能性。赵可金的著作在全球政治的范式下,较全面地分析了全球公民社会的起源和发展、结构和潜能。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形式转型和制度创新,以及全球治理秩序的变迁等问题。

从研究现状来看,虽然我国已有学者分别从国际关系、政治学和政治哲学的角度关注全球公民社会,但在总体上,这一领域的研究力量还是比较薄弱,成果不足,与西方的研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英语世界学者对全球公民社会的讨论已经由浅入深,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正如弗洛里尼在2001年指出的,在对世界范围内的公民社会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关注某一时期某一国的公民社会,或至多对公民社会进行跨国别的比较研究;很少有学者通过跨国公民社会网络的比较来分析这种跨国集体行动的力量和局限性,更少有学者通过更广泛范围内的事实和议题研究来探讨跨国公民社会应该做什么,它是否能够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在形塑我们未来的决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我们在前文中也指出,全球公民社会的规范性分析现在仍然比较薄弱,在全球公民社会与传统政治概念的关系、与未来全球秩序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虽然已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看法,但远不充分。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存在着学术上的争鸣,但西方学者对全球公民社会的规范性分析主要还是在自由民主的框架内做出来的,这对于深入理解全球公民社会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无疑还不充足。对全球公民社会的讨论应该可以更加多元化。

遗憾的是,我国学术界尚未承接起这种研究任务。我们对全球公民社会的深入研究和反思性批判还没有完全展开。因此,基于全球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在借鉴和反思西方现有理论的前提下,展开与西方学者的对话,进一步探讨全球公民社会与近代以来的政治传统之间的关系,在目前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本书以后的章节将从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出发,着重探讨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主权、公民社会以及与民主的关系,最后本书将尝试着对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作一个简短的评论。

同类推荐
  •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美国宪法》——划时代的宣告,美国大选——万众瞩目,“杨照公民课”系列新作,带你一览无余!从2004年起,杨照持续开设“现代经典细读”课程,希望经由这些现代经典,让活在当下社会的人,有机会摆脱许多理所当然产生的麻木,重新思考、认知。《打造新世界》是系列课程的第二种。本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美国宪法的条款,讲解了以这套宪法为依据的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如何运作,并讲述美国宪法制定背后的思想渊源、历史情境、现实利益考量和斗争妥协,宛如讲故事一般。讲故事的同时,作者也分析了这套背景下诞生的美国宪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和传统欧洲民主思想的差异,以及美国宪法和美国的现代民主精神如何互相成就。
  • 中情局绝密档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中情局绝密档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无疑是20世纪最为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出身草根,却从列伍小兵,一跃成为帝国统帅,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纵使往日君临天下的帝王也无法比拟。他对“臣下”颐指气使,唯我独尊,同时又草菅人命,以致整个欧洲流血千里。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绝世”演讲天赋,居然能“忽悠”千百万的德国民众狂热不已,将其看成帝国振兴的人选。希特勒是什么样的人,希特勒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从这份中情局专门提交给美国决策高层的秘密报告中,读者将能获得彻底的了解。
  • 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1年苏联的解体震惊世界,对国际关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本书作者分别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形成与发展、“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要理论观点及纲领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引发的恶果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及其对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是一路货色、“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苏联剧变的关键性原因、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剧变的罪魁祸首。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热门推荐
  • 天眼暗卫传说

    天眼暗卫传说

    肖泉偶然获得未知来源的智能生命辅助,创立科技公司,通过科技实力逐步获得巨大影响力和权力,排除一切干扰发展深空探测,实现了人类走出地球的梦想。在这期间,与阻碍人类进步的黑手——以索伯尔博士为首的黑暗势力进行了生死较量……
  • 异世医仙

    异世医仙

    最强修真者,被数以千计修真者围攻,最终转世异世。对方云来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要你能付出相应的代价。他炼制出来的丹药可以垄断整个漠北,他炼制的低级法宝更是被奉为神器。大魔法师向他请教魔法阵,炼金师向他请教炼器,炼药师向他请教炼丹,就连异兽,都向他请教如何百炼成妖。————新书《移动藏经阁》
  • 我的故事里只有一个你

    我的故事里只有一个你

    “喂,你干什么对我那么好?”“……我喜欢你啊!”“……”“你不明白吗?那我给你解释一下。怎么说呢……说的含蓄一点,那就是我心悦你,说的直白一点,我想让你嫁给我,说的浪漫一点,我想和你度过余生,说的通俗一点,我想让你当我未来孩子的妈……”这是一个关于缘分的故事!缘分,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包括所有情感。爱情中,二人相爱的缘分是由很多巧合、很多阴差阳错、很多突然、一些偶然、一些必然组成的。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分,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慢慢的寻找她,等待她,靠近她,走向她……好在,余生很长,总有人,山高路远,披荆斩棘,为你而来。那……你相信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吗?
  •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里,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事情如何解决并要解决得好?只有靠我们说高品质的话、办高品质的事。正是基于”让平凡的人都能很好地表达、愉快地做事”的理念,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包括近300余个故事。关于说话,著名的交际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赞美要慷慨,称许要真诚。这样人们就会珍惜你的话。把他们视为珍宝,并且一辈子都重复着它们——在你已经忘记以后,还重复着它们。”一谈到说话,就离不开办事,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 无敌神医闯都市

    无敌神医闯都市

    一代邪尊重生,拥有绝世武功和傲世医术,在都市之中横扫一切!
  •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书总是一大摞一大摞地往家里搬,培训班、辅导班总是不停地报,这些虽然不是育儿高招,但却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读书习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知妈妈是一群热衷于孩子教育投资的人,高知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旨在揭开高知育儿的神秘面纱,邀请大家走入高知育儿的神秘世界。
  • 深衣考

    深衣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年转一回

    千年转一回

    新书《琴深似浅》热更中......明太子偷偷溜出宫,还没开始玩耍就被绑架,在小屋中等死,却见屋顶落下一丝月光,月光中的少女将其救走,飞翔于夜空,从此开启了千年轮回之旅.......
  • 快穿:腹黑男神宠上瘾

    快穿:腹黑男神宠上瘾

    【1v1甜宠,双洁,不存在什么小三小四的,男主只碰过女主一个人。】一场“意外”,她和系统绑定了,从此:高冷学霸:“兮儿,这题是这样做的。”喂喂,说好了高冷的,你手往哪儿摸。傲娇王爷:“王妃,该伺候本王更衣了。”喂喂,说好了傲娇,王爷,您崩人设了。病娇博士:“这么完美的‘人’,舍不得解剖了。”喂喂,说好的舍不得呢,那个谁,把刀放下。洁癖大神:“带你上分。”喂喂,我自己可以。(更多人设等你来解锁,千千等你们~)
  • 菜根谭谋略全本

    菜根谭谋略全本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体文集。《菜根谭谋略全本》编者以现代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来对它进行提炼和演绎,在每则原文基础上都加上了标题,最后还结合古今中外比较有影响的事例对原文进行了更为精辟、深刻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