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7600000001

第1章 试论行政诉讼禁止判决(1)

刘善春 裴建饶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和变更判决四种判决形式,1999年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又增加了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判决和情况判决。但是,我国的行政诉讼判决制度仍不完善,法律和司法解释都尚未承认行政诉讼禁止判决,理论界对此也鲜有探讨。

传统行政诉讼法理论认为,对于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基本上是采事后性之权利救济原则”。但是,现代法治国理念基于全面、有效、“毫无漏洞”地保护公民权益的需要,承认特定情形下的“预防性法律保护”,而该理论的成熟和发展,在我国大陆地区尚有待深入。正如刘飞博士所说,中国的行政诉讼法对“既往”和“未来”的法律保护方式,考虑得并不多。对于预防性法律保护方式,受到的关注则更少。从时间方面来看,虽然履行判决也属于带有一定预防性的法律保护方式,但是中国还并未涉及到法院对行政机关预期的作为或不作为进行法律评价的问题。“有权利必有救济,有救济斯为权利。”笔者认为,为了积极、及时、有效、全面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迫切需要引入行政诉讼禁止判决。

一、行政诉讼禁止判决的含义和种类

(一)含义

行政诉讼禁止判决,是指法院经审查认为已有的某行政行为违法,责令被告行政机关将来不得作出相同的行政行为(即不得重复作出),或者认定被告行政机关即将作出或者正在作出的某行政行为明显违法而禁止其作出(即自始不得作出)的判决方式。

(二)种类

1.禁止重作判决

禁止重作判决是指法院在撤销或以其他方式否定违法行政行为后,责令行政机关不得再度为相同的行政行为的判决。一般而言,法院禁止行政机关未来再次作出的行政行为,在性质上都属于“侵益行政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禁止重作判决就与重作判决构成相反方向的两类判决:前者的要义是不准行政机关再度行使行政权,而后者在于督促行政权的再度行使。之所以要设置禁止重作判决,是为了防止行政机关在违法行政行为被否定之后,再度毫无必要地行使行政权,干扰相对人的正常生活。

2.预防性禁止判决

预防性禁止判决是指法院经审查认定被告行政机关即将作出的行政活动明显违法而禁止其作出的判决方式,即判令行政机关自始不得作出某行政活动,完全是预防性的,而与禁止重作判决相区别。

相比较而言,预防性禁止判决是在行政机关正式作出行政活动之前加以阻止,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干预时间较早、力度较强,虽有必要性,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应当严格限定适用条件,至少比禁止重作判决要更为严格。

二、行政诉讼禁止判决的制度模式

(一)英美法系的禁令制度

1.英国

英国司法审查中的禁令制度,包括禁止令(prohibition)和阻止令(injunction)这两种,分别属于公法救济和私法救济。

(1)公法救济中的禁止令

禁止令是高等法院王座分院对低级法院和行政机关所发出的特权命令,禁止它们的越权行为。禁止令现已成为禁止行政当局超越权限、滥用权力的手段,它特别用于禁止许可证发放单位制定违反法律的规定和发放违反法律行为的许可证。禁止令常常和其他特权令同时使用,但它只针对所有行政机关、行政裁判所和司法机关。英国是议会至上的国家,法院不能针对立法机关颁发禁令。禁令具有极大的法律权威性,不服从者即以藐视法庭罪论处。英国1976年的“色情影片”案就是例证。在该案中,雷蒙德·布莱克本先生发现有人在伦敦放映色情影片,而大伦敦市政府不采取任何行动加以制止。他遂以个人身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颁发中止令(prohibition)。最终,法院不但承认其原告资格,受理了他的起诉,而且颁发了中止令,成功阻止了大伦敦市政府对不良影片发放许可证的违法行为。该案中,丹宁勋爵认为:“……他已经证明了大伦敦市政府一直在以一种违法的方式行使他们的审查权……如果他们继续使用他们现在这种错误的审查方法,即允许非常淫秽的影片放映,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们是在帮助和支持一种刑事犯罪。在这种情况下,本法院能够并且应该颁发一道中止令去阻止他们。”

(2)私法救济中的阻止令

阻止令原为衡平法上的制度,是一种由大法官法院发出的、禁止私人和私人团体的违法行为的命令。到了1854年,英国通过立法把普通法院与衡平法院合并在了一起。阻止令后来扩大适用于公法关系,用以阻止公共机构的越权行为。由于阻止令原为禁止私人违法行为的手段,所以行政机关也可以向法院申请阻止令,以禁止私人的违法行为。例如,英国一个卖花的人因为妨碍交通,被处以一百多次的罚金,但因为罚金太轻,卖花人置之不理,行政处罚并没有效果。地方政府就向法院申请阻止令(injunction),阻止卖花人的这种行为继续发生。对于阻止令的意义,韦德勋爵解释说:“……有许多情况防止比救治更好。为了在真正发生之前阻止可能的错误行为,就得判予永久性禁制令或者临时性禁制令……这种救济提供了一种既能检验某未来行为的法律有效性,又能阻止已经开始的某些过错行为继续发展的方法。”

2.美国

(1)民事诉讼法上的禁令制度

禁令(injunction)是一种法院命令,它指示被告实施某种行为或一系列行为,或禁止这样做。在美国,法院既可以为政府机构作出针对私方当事人的禁令,也可以为私方当事人发出针对政府机构或官员的禁令。禁令所采取的形式是向被告本人发布命令,其实际意义在于,不遵守该命令可能受到民事或刑事藐视法庭罪的惩罚。与此相对应,可以对被告处以罚款或监禁,以强制其遵照执行。有学者指出,发布禁令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是法官个人的裁量权和公平正义感,所以称禁令制度为“法官制定之法”,再恰当不过了。

(2)行政法上的禁令制度包括禁止状和制止状这两种。禁止状(prohibition)作为特权状的一种,是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命令下级法院、行政机关或官员不执行或停止执行违法的决定。禁止状只能用于作出决定前和执行中的决定,且只能适用于司法性质的行为。制止状(injunction)是法院为了避免损害的发生或继续,命令行政机关或官员停止执行某种违法行为,或采取某种依法必须执行的行为。前者称为禁止性质的制止状(prohibitory injunction),制止违法行为的实施;后者称为命令性质的制止状(mandatory injunction),命令执行必须执行的义务。它是衡平法上的救济途径。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如果行政机关的命令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害,而且没有适当的补救方法时,可以适用衡平法上的制止状作为审查和救济的手段。

(二)大陆法系的行政诉讼禁止之诉制度

1.德国

(1)停止作为之诉

在德国,尽管《行政法院法》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行政诉讼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已经不言而喻地承认停止作为之诉。按照适用对象的不同,停止作为之诉可以作如下划分:其一,针对国家管理的事实行为的停止作为之诉,例如针对信息活动或某项警告、污染物排放等。其二,针对行政内部关系中的负担的停止作为之诉,例如地方组织法争议和类似的机构之诉。

其三,针对行政行为和规范的预防性停止作为之诉。针对一个行政行为的预防性停止作为之诉,只有在特殊的例外情形中才有可能考虑,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以撤销为目的的事后法律保护就已足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行政行为的实际前期效力已如此显著,以至于不应当再苛求原告,必须等待相应决定最终作出之后,才采取防卫手段。例如,德国某摇滚乐餐厅不定期向市政府申请周末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三点,市政府每次皆予以个别许可。邻近居民受到干扰,深以为苦,因而提起预防性不作为诉讼。行政法院认为,居民针对延长营业时间之许可提起撤销诉讼将缓不济急,因为居民每次感受到餐厅又在深夜营业时,始察觉市政府又已批准延长营业的许可。由于居民无法于事后救济方式达到有效法律救济,因而不能要求居民必须等到市政府批准延长营业许可后,再行诉请救济。

(2)预防性确认之诉

预防性确认之诉在德国法上常常和停止作为之诉交替使用,且功能相近。对于预防性确认之诉的适当性而言,法律关系必须已经足够具体,以至于基于一个已经可以看清的事实情况,就可以预计会对原告产生消极后果。

在预防性确认之诉中,确认利益必须正好在于,一个未来的法律关系之存在,当前已经可以得到确定。对此,相应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通常情况下,原告必须等待即将作出的决定,尔后才能寻求救济。只有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了消极影响的威胁,并且这些影响将来再也不可能通过撤销之诉或给付之诉予以消除时,或者存在着导致不可补救的损害危险时,才可以考虑采取预防性法律保护措施。倘若预防性确认之诉针对的是一个行政机关,或者一个规范,法院对于确认利益的要求,则尤为严格。因为此时,法院将干涉行政机关或规范制定者的某一正在进行中的程序。

2.日本

在日本,禁止判决制度的发展前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禁止之诉从法定外诉讼种类变为法律所明文规定的法定诉讼种类。

(1)作为法定外抗告诉讼的预防性不作为诉讼

2004年之前的《日本行政案件诉讼法》采用了撤销诉讼中心主义,对于其他的诉讼类型,法律虽未明确规定,但学说和判例都承认法定外抗告诉讼的存在。预防性不作为诉讼就是指请求行政厅不行使公权力的诉讼。从功能方面来看,预防性不作为诉讼,是根本不存在任何公权力行使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其事前监控。至于其必要性,则因为在有些情况下,撤销诉讼明显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而就广泛存在着预防性不作为诉讼发挥作用的余地。例如,监狱基于卫生上之目的,约每二十日强制地对受刑人剃一次头。因犯诈欺罪服刑之X,于入监之际,请求刑务所长Y勿为强制剃头,后仍被强制实施。X乃以此项强制行为违反宪法第31条等规定为由,请求法院予以制止。Y主张对行政机关提起不行使行政权之诉,系违反三权分立之原则,为不合法。法院认为,原告X的请求成立。(2)作为法定诉讼的禁止之诉

日本2004年修订的《行政案件诉讼法》取消了撤销诉讼中心主义,丰富了行政诉讼类型,增设了禁止之诉。该法第3条第7款规定:“本法所称的‘禁止之诉’,是指在行政机关不应作出而要作出一定的处分或裁决的情况下,请求责令行政机关不准作出该处分或裁决的诉讼。”

第37条之4款详细规定了禁止之诉的要件:“1.禁止之诉,限于作出的一定处分或裁决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害时,才能够提起。但是,有避免此种损害的其他适当方法时,则不受此限。2.法院在判断是否产生前款规定的重大损害时,应当考虑损害恢复的困难程度,考量损害的性质、程度以及处分或裁决的内容和性质。3.禁止之诉,限于有请求责令行政机关不准作出一定处分或裁决的法律上的利益者,才能够提起。4.判断有无前款规定的法律上的利益,准用第9条第2款之规定。5.符合禁止之诉第1款及第3款规定要件的,法院认为有关与禁止之诉相关的处分或裁决,行政机关不应作出处分或裁决并且作为该处分或裁决根据的法令规定是明确的,或认为行政机关作出该处分或裁决是超越裁量权范围或者滥用裁量权的,可判决令行政机关不准作出该处分或裁决。”

与之相配套,第37条之5条的第2款规定了临时禁止制度:“已提起禁止之诉的,在法院看来,为避免由于作出与禁止之诉相关的处分或裁决所产生的难以补偿的损害,而有紧急处置必要的,并且有涉及本案件的理由时,法院根据申请,可临时决定令行政机关不准作出该处分或裁决。”

3.我国台湾地区

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中的预防性保护制度,是吸收、借鉴德、日等国制度的产物,包括预防性不作为诉讼和预防性确认诉讼。

(1)预防性不作为诉讼

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虽未明确规定预防性不作为诉讼,但鉴于此种诉讼在性质上是给付诉讼,故只要人民在实体法上享有预防的不作为请求权存在,则在其有权利保护必要的前提要件下,应当承认得依“行政诉讼法”第8条规定提起预防性不作为诉讼,以有效保护人民权利免于非法侵害。给付之诉通常限于现行给付之诉,至于为将来给付而提起的给付之诉,学者称之为“预防性不作为之诉”,在学理与实务上屡有争议。行政诉讼法增列的各种诉讼类型,皆系针对行政机关已经或依法应作成之行政行为而不为,属于一种事后救济。而仅有预防性不作为之诉是针对行政机关尚未作成任何行政行为或依法尚不应作成任何行政行为,唯恐一旦作成后,提起撤销、确认、义务等事后救济之诉讼,无法发挥及时、有效的救济效果,原告不具有容忍行政机关作成行政行为之义务,而认为有权利保护的必要,就可以提起预防性不作为之诉。

同类推荐
  • CSI犯罪现场调查

    CSI犯罪现场调查

    本书是热播美剧CSI同名作品,主要系统介绍刑事犯罪中的杀人、盗窃、抢劫、强奸、爆炸和纵火案件。包括克利夫兰枪杀案、酋尔网络盗窃案,日本高校盗窃案、美国孟菲斯银行抢劫案、大阪少女被强奸案、孟买银行爆炸案、墨西哥监狱大火案等。这些案件故事广为流传,有些还被拍成电影,成为好莱坞经典悬疑片;还有一些索件,因为其令人费解的、无法探知的凶手的真实身份和内心秘密,被世界警察学校援引,作为其学生必读的教材之一。
  • 公法研究(第8辑)

    公法研究(第8辑)

    本书以国内外公法学最新发展为关注点,本卷设有专题论文、部门行政法、译著选登、以及书评四个板块。所涉话题包含试论行政诉讼禁止判决、福利行政之组织内部协调、我国税法行政解释制度之反思与重构、开启宪法审查的大门等。本书以每年一辑的频率编辑出版恰如其分地涵盖了公法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周期,较好地将前沿问题收纳殆尽。此外,本书规模适中,所录用稿件一般在1至3万字之间,给予了文章作者很大的空间来深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保证了理论上深入探讨的可能性,加之以权威的审稿团队通过双向匿名的方式挑选、审核稿件,本书文章的质量确属上乘。
  •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律这个非常严肃的词语渐渐被所有人所重视。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来保障我们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如果不了解法律,在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全然不知,在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中不知所措,那我们真是有点悲哀。法制社会是运用法律来调整整个社会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了法律,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挺起腰板,因为法律会为我们主持公道。
  • 犯罪构成与刑事处罚

    犯罪构成与刑事处罚

    本书围绕刑法总则关于犯罪构成与刑事处罚这两大主题,分为两编进行了宣讲。两编主要依照刑法总则条文顺序,区分专题作问答式宣讲。每个专题分为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四个部分。宣讲要点重在回答基本概念、内容和把握原则,再以典型案例作示范,之后以专家评析作进一步讲解和说明,最后附以刑法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文件。需要特别说明,法条指引部分主要为节录式引用,以节约篇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 舞动青春:误惹腹黑痞校草

    舞动青春:误惹腹黑痞校草

    【全文完】他外表俊朗无害,内里腹黑邪恶,不求上进只求每天玩得痛快;她外表美丽纯真,内里算计无数,储心积累隐藏自己的身份,只为能够摆脱过去的黑暗纠缠,然而一次异国的偶遇,一次无心的戏弄,命运将两个人牵扯在一起。当神秘的面纱逐步揭开,在面对危险的逐步迫近,他能否继续他的痞子无良?她能否够继续她的置身度外?
  • 瑾皇妃

    瑾皇妃

    我不过是一抹孤魂,因缘巧合地成了相府四小姐。又恰逢皇子选妃,我本想只是去过个场,谁料竟成了皇妃。难道所谓的缘分就是他么?既然老天这么安排了,我也就安于这皇妃之位,当一个十足的大米虫。谁料,来了个囘国王子,硬是将我拉进了一场混乱的秘密中……
  • 庶女惊华:一品毒医

    庶女惊华:一品毒医

    她是一国之后,不想却被自己的孪生妹妹生剥脸皮,害她腹中孩儿。夫君背叛,亲妹加害,她含恨而终。再睁眼时她却是侯府庶女,处境艰难。身负血海深仇,她步步为营,只为讨回自己的一切!复仇路上,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不想,却有这么一个人,以他真心换她倾情,庶女惊华,毒妃谋天下!
  • 盛夏未夏

    盛夏未夏

    “莫轩,听说孟夏去欧洲旅游了。”莫轩笑笑,“她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莫轩,听说和孟夏作对的人又死了一个。”莫轩笑笑,“那个人死得活该!”“莫轩,听说孟夏带回来了个小鲜肉。”莫轩笑笑,“没事,反正最后帮她暖床的人还是我。”“谁说一定是你的?!”孟夏咬牙切齿地说。“难道不是我吗?”莫轩一副笑眼盈盈的模样却让孟夏泄了底气,“是是是!”大哥,我怂了!【正经版】莫轩,我在这世上不知活了多少岁月,即便除去沉睡的那些日子,也不知道比你年长了几千岁,可即便这般,我也从没有看清过你,所以,莫轩你究竟是谁,又隐藏了些什么?(小众文不解释,结局甜虐不定,学生党,学业为重,更新不定。)
  • An Unsocial Socialist

    An Unsocial Social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潘多拉的眼泪:第七个天堂

    潘多拉的眼泪:第七个天堂

    她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女,倒在大雪里奄奄一息时一个神秘少年救了她。那邪魅的笑容,仿佛恶魔一般囚禁着她的心。五年之后,她带着强大的复仇心理回来了。凭着秦家私生女的身份,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最高点。他是荧幕前的宠儿,是高高在上娱乐界的大明星。孤冷清傲,一尘不染的如同神谪。她冷漠,她无情,她恶毒。最终,那冰冷的心又会为谁而融化成了一滴滴热泪。你知道什么叫做意外吗?就是我从来没想过我会遇见你。但是我还是遇见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爱上你,但是我却爱了。
  • 神武战天

    神武战天

    五行战神,得到老人的相助转世成为通灵修者,本来毫无属性天赋的武文却融合了所有的灵技,创造奇迹!觉醒血脉,再战苍天,逆天修神。我就是天下第一!
  • 仲冬纪

    仲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意千宠

    意千宠

    父亲是崩坏版陈世美,继母是典型白莲花。叶浔一生都在和两个人渣较劲,伤人伤己。重新活过,躲过算计,沿途风景流光溢彩。前世无言守候的有情人,此生得以常相伴。不曾奢望的千般宠溺万般深情,尽在手中。
  • 魔武邪尊

    魔武邪尊

    【极品爽文,不容错过】地球人江枫意外重生异世魔武大陆,融三世记忆,得噬魂逆天,虽有老怪百年经验,却是万年难得一遇的极品废柴之体——四象绝脉。且看江枫如何强势崛起,变废为宝,游戏花丛,一步步踏上至尊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