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9100000006

第6章 四个男子汉的“无臂”人生(2)

无臂 一样拥抱爱情

失学期间,不愿放弃学业的孔黎翔,给有关领导写信反映了情况。一位领导了解了孔黎翔的事迹后,当即拍板。孔黎翔进了宁波镇海职业中学财会班。再度圆了“求学梦”的孔黎翔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镇海职高学习的三年时间里,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硬是用他那双神通广大的脚学会了打算盘,技术等级达到国家二级,受到省、市、区各级珠算协会的表扬和奖励,被授予“创珠坛奇迹”称号,并在毕业前夕荣获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受到当时省委书记李泽民的接见。毕业后,孔黎翔成为浙江省第二建筑公司第四分公司的一名职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2000年6月,在省残联的牵头下,孔黎翔上浙江卫视征婚,当时远在新疆的姑娘杨新慧在电视上看到孔黎翔的事迹后深受震撼,她无法想象失去双臂的孔黎翔竟能用脚篆刻出如此精致的作品。新慧打电话向电视台要了孔黎翔的地址并写信给他。想不到通过这一古老的传情方式双方都有了“来电”的感觉。杨新慧这位新疆奇女子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到浙江的旅程。她一个人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来到孔黎翔身边。两人一见面都被对方吸引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就这样两人相处3个月后,携手迈进了婚姻殿堂。杨新慧羞涩地说:“残联是我俩的媒人。”

有了小家庭后,考虑到今后将面临的一系列生存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开阔视野,为进一步钻研篆刻艺术创造条件,2002年,孔黎翔携妻来到杭州闯天下。经过一连串的挫折,孔黎翔终于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金石篆刻店,并且生意兴隆。

孔黎翔告诉记者:“现在,我的生活虽然忙碌但非常充实。”如今生活、事业俱已稳定下来的孔黎翔打算早日当爸爸。

第三篇章 上虞陈伟强

在活动现场,记者见到陈伟强时,他正弯着腰用嘴咬着毛笔在红纸上挥洒自如地写着对联,美丽贤惠的妻子在边上不时地给丈夫递纸、拿墨水。谁也不会想到,被当地戏称是最早“五子登科”(房子、妻子、儿子、厂子、车子)提前奔小康的陈伟强当年曾一度迷茫得想到过“死”。和记者谈起过去,已是中国书画联谊会理事、省美协会员、上虞市政协委员兼美协理事、绍兴市肢协副主席的陈伟强深情地说,这一切皆缘于三个女人:母亲、张海迪、爱人。

母亲含泪的眼光让他学会了坚强

今年38岁的陈伟强来自上虞市沥海镇农家。5岁那年几乎是一夜之间,厄运降临到这个贫寒的家,先是积劳成疾的父亲去世,不久在外玩耍的陈伟强突然被落地的高压电“电”掉了双臂。

在母亲含泪的眼光中,陈伟强开始了以口、颌、肩、脚等代替手做事的“魔鬼”式的训练……经过无数次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折磨,小小年纪的陈伟强不但学会了自己吃饭、刷牙、穿袜,还学会了扫地、洗衣等家务活。紧接着,为了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陈伟强开始学着用嘴咬笔和颌、肩、脚趾夹着笔练习写字的艰难历程。

当年灾难降临时陈伟强最大的姐姐才10岁。陈伟强的母亲硬是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挑起了全家四口人生活的重担。

细心的母亲见儿子常常用脚在地上画鸟呀树呀有模有样的,就四处收集废书废报纸给他当画纸练习画画。为此,陈伟强每个月要用掉废书报几十公斤,没墨水了母亲又想办法用烟囱里的烟煤加水给儿子当墨汁用,还把一年辛辛苦苦卖葵花子赚来的钱托人给他买来颜料。

“我今天走上书画这条路和母亲是分不开的。”陈伟强动情地说,母亲是他要感谢的第一个女人。

上学后,陈伟强很快在绘画中崭露头角:从10岁开始,陈伟强书画作品屡屡获奖。当地文化站还把陈伟强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积累的80多幅画作拿到镇文化中心展出。一时,观者如潮,他成了当地的名人。

张海迪给他回了信

因为身体残疾,初中毕业后的陈伟强被自己考中的高中婉拒于校门之外。看着同龄人要么上学了要么就业了,待在家里半间破屋里的陈伟强想到了两个字“死”、“搏”。迷茫的他提笔给远在山东的张海迪写了两封求助信。

想不到张海迪不但马上回了信还寄来两本书:《张海迪日记》、《闪光和青春的道路》,并在信上鼓励他,告诉他自己是怎样自学成材的。陈伟强深受感动,深受启发:原来人生的方向盘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的风筝线可以由自己紧握!这位坚强的少年从此开始走上艰苦的自学生涯,仅用两年的时间他就自学完绍兴师专三年的美术课程。

“灾难可以击碎我的肉体,但无法击破我的灵魂!”陈伟强豪情满怀,“天大地大总会有属于我的天空!”

1984年,得知他情况后的镇领导非常感动,把陈伟强安排到文化站工作。工作之余陈伟强继续钻研书画,同时拜沥海中学的邵望荣为师,风雨无阻,准时到老师家登门求教。

1993年,陈伟强的中国画《绍兴水乡》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画篆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颁奖仪式上,评委们震惊地发现作者竟是用口笔作画的无臂青年!

至此,陈伟强佳作不断,捷报频传:2002年,在首届全国残疾人书画篆刻摄影大赛中,陈伟强的《四大美女图》获大奖,中残联主席邓朴方亲切接见并拥抱了他。2004年,浙江省第四届残疾人书画大赛中,陈伟强作品《四季仕女图》获唯一的金奖。二十多年来,陈伟强的作品已先后7次获国际性大奖,20多次获国家级奖,两次应邀赴日本参加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在迎接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系列活动中,作品还被选送到了北京,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2006年,陈伟强被评为“中国百位优秀残疾名人”。

雍东明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

令人难以料到的是眼前的陈伟强还是一个叱咤商海,事业有成的“老板”,在上虞他一手创办了舜强美术广告策划有限公司、舜强包装材料厂和舜强画廊。最近又买下了1900多平方米厂房,准备筹建创办舜强残疾人才艺培训中心。

陈伟强告诉记者,事业的成功妻子功不可没,妻子雍东明是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是她给了他完整的一个家,给了他事业上的帮助……

比陈伟强小四岁的雍东明来自四川。1991年高中毕业后,雍东明经人介绍来到上虞阳光集团打工。单位餐厅正中的墙上有一幅名为《仙山琼阁》的巨型油画,从小喜欢书画的雍东明就餐时常常欣赏这色彩绚丽、饱满的画。有一次一同事无意中对她说,这画还是一位无臂的人用嘴、用脚创作的呢。“太不可思议了!”雍东明忍不住感叹,她盼望着有一天能一睹这位无臂画家的庐山真面目。

机缘来了,喜欢看书写东西的雍东明经常去当地文化馆看书、借书,在这里她遇到了油画的作者——陈伟强。一回生二回熟,共同的爱好追求使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半年后,雍东明从陈伟强的手里借了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雍东明发现了一张陈伟强写的纸条:“这辈子,这里的书你能帮我照看吗?”一个礼拜后,忐忑不安的陈伟强等来了雍东明的回条:“恐怕我管不住,但我会尽力。”两人相爱了。

同类推荐
  • 云间笔会(2011)

    云间笔会(2011)

    本书是上海市松江区文联文学分会会员作品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形式,文笔流畅,内容健康向上。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体现出松江的地方文化氛围和创作状况。
  • 陈思和文集:巴金的魅力

    陈思和文集:巴金的魅力

    全书共分为《巴金研究论稿》《巴金研究论稿续编》《巴金研究的回顾与瞻望》三辑,主要收录了作者1980年代以来关于巴金文学思想研究的专题文章。在现当代作家中,巴金是独具一格的,从青年巴金到晚年巴金,尤其是“随想录”的出版,更是他思想的一次闪亮。这本书是作者全方位深入研究的成果,展现了一个多面相的巴金,堪称一本真正的“巴金评传”!
  • 黄河手记

    黄河手记

    请不要怀疑这是事实,这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故事。那里面有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普通人的不普通之处,我们为之震撼,我们无法移去目光,并且要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样的人生!这段话写在《榕树下》对《关注》栏目的注释里。正是因为这样一段话,才使我下决心将这些纪实的文字和图片交给《榕树下》。是的,你不要怀疑它的真实性。生活在城市,生活在优越或者说生活在因繁华而困惑中的我们,不会想到,在黄河边,有那样一群人,有那样一群孩子,他们挣扎在生存与饥饱中,他们奋斗在求知与无望中。是的,当我在无意中把目光投向他们时,就再也无法移去。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沈岩船政研究文集

    沈岩船政研究文集

    船政是中国近代史不可绕开的课题。船政是非常之举,是三千年大变革的历史产物,它吹响了向工业文明进军的号角,奏响了觉醒图强的进行曲,翻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崭新一页,是维护海权的先行者,是民族自尊、爱国自强的典范。船政学堂及其随后的新式教育热潮,奠定了闽台乃至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船政精英的呐喊,已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本书选取船政研究专家沈岩近年来研究文章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The Register

    The Regi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神武二代

    超神武二代

    网游《环宇》全球开服,成千上万的玩家涌入其间,原世界核心的剧情人物依然山头林立,而身为武二代的江乾,他又该何去何从?
  • 金牛潭

    金牛潭

    边民皆知金牛潭深,却从不知其深几许。水深超过四百米的潭下,竟是那样的景象;朱家王朝之圣物除了能预知福祸的翡翠玲珑枕,其实还有一物,便是相传已失窃的浮纹铜盆;几千年来,令人闻风丧胆的苗疆巫蛊,究竟是什么?身中蛊毒又该如何自救?如果你知道,所有的西藏天珠拼起来其实是一幅星际航线图……
  • 重生之异能憨妻

    重生之异能憨妻

    上一世的原小溪是一个笨姑娘。她与丈夫离心,被堂叔一家骗得团团转,最终公司破产,负债累累。这一世的原小溪承认自己是一个笨姑娘。她知道自己脑子慢,很多话入了耳朵,总要隔一会儿才能反应过来。不过既然重来一世,作为守业者的她,再也不愿意让家业像上一世那样全部败光。很多人都说,原小溪这人脑子不好使,命却挺好的。原小溪不过才二十岁,就已经是万里集团的董事长,山水集团的准董事长夫人。凭什么?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她有个好爷爷。作为别人口中的人生赢家,原小溪也有自己的烦恼。美食街里,原小溪震惊地看着面前的男人,惊呼道:“杨小嵘,你头顶怎么有光?”杨嵘皱眉,“什么光?”原小溪用力拍桌,如实回答:“好大一片绿光!”杨嵘:“……”原小溪却脑袋一疼,忽然耳鸣。“滴滴滴,滴滴滴,警报!警报!周围能量场异常,发现疑似异能者,滴滴滴,系统自动抽检中,滴滴滴,系统故障,系统重启中……滴滴滴,系统能量不足……”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野蛮皇后,接招吧!

    野蛮皇后,接招吧!

    麻辣女教师穿越时空,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明朝。意外不断,其身份竟成了明孝宗朱祐樘的选定的皇后张氏,太师张秀之女。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与明孝宗发生了各种不可言说之事。她接而连三的骂他是混蛋小子,还当着众人的面动手打他耳光。明孝宗郁闷:联好歹也是皇帝,这要这事传了出去,朕还怎么见人?这个女人,她当真不想活了吧……可她比明孝宗更郁闷:别人穿越都是遇到风度翩翩,痴心绝对的白马王子,怎么她就遇到一个白眼狼呢?老天啊,这也太不公平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

    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黄雀记

    黄雀记

    保润、柳生、小仙女之间的爱恨情仇,从本然之爱开始,以悲剧贯穿终了是《黄雀记》的故事主线。遽变并吊诡的是这三位少年间的危险关系,无常青春。一宗荷尔蒙气味刺鼻的强奸案,战栗地歌吟着那个时代的历史,还演绎出无尽的留连在香椿树街的罪恶渊薮。苏童在这部小说中,以温婉、沉实、内敛的耐心,从容叙述了一个时代生活的惶惑、脆弱和逼仄。他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进行了精准的解析和流畅的描摹。当他独有的少年笔意植入不同人物的心理视角,揭示生活世相的内核时,也一并完成了新时期文学画廊中保润这个十足倒霉蛋的典型形象。《黄雀记》书名的隐喻与文本中诸多的隐喻、象征相呼应,全书训戒隐忍,缕罗细节别致,无论是家族生命的倔强和衰颓,懵懂的青春形态和变态,局促的现实尴尬和纠结,都被苏童用诗性起兴开衿,把一个嚣嚣时代的芸芸众生还原得鲜活饱满,均衡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