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9200000012

第12章 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制度分析(1)

张德祥

摘要:通过对1998—2007年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和布局结构发展变化的历程、趋势及特点的分析表明,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大幅扩张,各层次比例关系、各科类层次结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科类层次结构上表现出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人才培养的重心出现上移,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人才培养重心出现下移的特点。形式结构上,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数与在校生数,高等网络教育的在校生数、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公办高校的机构数与在校生数,民办高校的机构数与在校生数均呈现增长趋势。科类结构上,各学科规模均呈现增长趋势;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发展速度较快,而理论性强的基础性学科的发展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布局结构上,全国各地区普通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总体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各地区的普通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每10万人口在校生人数绝对差距不同程度增大,但相对差距总体呈现缩小趋势。基数较大地区在数量上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基数较小地区在数量上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全国各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总体上持续增长,梯队层次明显。从1998—2007年的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来看,政府制定的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大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结构;制度

一、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状况(1998—2007)

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和布局结构的发展变化,对四个亚结构发展变化的历程、趋势及特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该部分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1998—2007年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并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对这些变化和特点进行了归因分析,同时也指出了高等教育结构变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提供借鉴。

(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选取“1988—1997年、1998—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含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各层次之间比例;各层次增长率”等作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研究的主要指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大幅扩张,具体表现在:

(1)1998年—2007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招生规模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增幅较大。

(2)在总体规模不断扩张的大趋势中,各层次的增长幅度并不相同。专科层次规模增长最快(招生总增长率559.30%,年均增长率23.31%),其次为研究生层次(招生总增长率520.11%,年均增长率22.47%),最后是本科层次(招生总增长率331.91%,年均增长率17.65%)。综合考虑招生增长率和招生数,1998—2007年高等教育规模主要增长点在专科层次。

1998—2001年,各层次的年均增长幅度均远远高于10年的平均水平(3年总增长率147.38%,年均增长率35.24%)。专科层次规模仍然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44.58%),其次仍为研究生层次(年均增长率34.66%),最后是本科层次(年均增长率28.38%)。1998—2001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发展的快速时期。

(3)各层次规模增长走势。1999—2001年,各层次招生均呈现大幅增长;除研究生招生在2003年又出现快速增长之外,2002—2004年,各层次招生相对放缓。2005—2006年,各层次招生增长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7年本科增长幅度略有提升,专科招生首次出现负增长。

2.各层次比例关系变化。从1998年至2007年,各层次之间的结构比例也一直在变动。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专本比例。以年度各层次招生数计算,10年间,专本比增长了52.65%。研本比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了43.52%。专∶本∶研从1998年的65.91∶100∶10.34变化为2007年的100.61∶100∶14.84,由于专科层次招生数增幅较大,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下移。

3.分科类的层次结构变化。研究分别选取了1998年、2007年不同学科门类各层次招生比例作为分析样本,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发现如下发展特点:(1)不同科类本科与专科层次的比例关系变动较大。医学、农学、工学、教育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专科层次比例增长速度和幅度较大,本科层次比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减;文学、法学、经济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的专科层次比例呈现不同程度上的缩减,本科层次比例呈现不同程度上的增长。(2)硕士均呈现不同程度上的增长趋势,博士层次变动不明显。(3)就2007年的数据来看,部分应用性学科的培养层次重心仍然偏高,例如农学的研究生层次发展速度较快,占各层次比例13%,本科占45%,而专科层次扩充较慢,只占42%。

4.1998—2007年与1988—1997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较。(1)相较前10年,1998—2007年高等教育各层次增长幅度显著提高,其中,本专科层次增幅均比较显著。相较于前10年,后10年属于跨越式发展。(2)从前后10年各层次比例发展变化看,1988—1997年的专本比曲线波动较大,而后10年则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5.通过以上分析,最后得出层次结构研究基本结论。在1998—2007年间:(1)专科、本科、研究生各层次规模均实现大幅扩充。1999—2001年各层次的急速发展是一种规模和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开始,各层次规模增长速度出现放缓。10年间,各层次规模增长的幅度和趋势表现出差异性。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在绝大多数时间段内的增长幅度大于本科教育。(2)各层次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显著变化。专本比大幅提升,研本比也有较大幅度提升。总体来看,由于专科招生数比例的显著增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重心在下移。(3)不同科类的层次结构表现出: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人才培养的重心出现上移,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人才培养重心出现下移。(4)与1988—1997年相比,1998—2007年在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急速扩张的条件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波动较为平缓。

(二)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选取了1998—2007年普通高校数、公办高等教育机构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数、成人高校数及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自学考试报考、高等网络教育、公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作为研究指标,其中民办高等教育数据包括学历文凭、高职和独立学院的数据总和,普通高等教育数据中未含成人高等教育数据。

1.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不同走势。1998—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机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一直在增长(机构数由1998年的1022所增长到2007年的1908所,在校生数由360万增长到2004万)。而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一直在减少(由1998年的962所减少到2007年的413所),但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在校生的数量虽然经历一些波动,但却一直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从1998年的282.22万增长到2007年的524.16万)。

(2)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增长走势。1998—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数总增长率为86.69%,年均增长7.18%,在校生数总增长455.58%,年均增长20.99%;1998—2001年,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数年均增长6.23%,低于10年平均水平,而在校生年均增长率为28.1%,高于10年平均水平7%。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数总增长-57.07%,年均增长-8.97%,在校生数总增长85.73%,年均增长7.12%。普通高校在校生出现急速增长,普通高校机构数与成人高校在校生数呈现稳步增长。成人高校机构数出现负增长。

2.网络高等教育、高等自学考试发展规模。

网络教育的统计数据是从2002年开始的,2002—2007年,网络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出现急速增长,从2002年的108.22万人猛增到2007年的310.48万人,总增长186.9%,年均增长23.47%;1998—2007年的高等自学考试报考人数的变化比较复杂。

1998—2000年出现快速增长,随后从2001年开始缓慢下滑,出现负增长。10年总增长率-19.02%,年均增长-2.32%,1998—2001年总增长12.67%,年均增长4.06%。总体来看,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头较好,而高等自学考试则有日益缩减的趋势。

3.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总体发展趋势。1998—2007年间,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的机构数和在校生数的绝对值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的机构数在增长的同时呈现不同幅度的波动,以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数在2003—2005年间的变化最为明显。相对来讲,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数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增长趋势。公办高等教育机构数从1998年的997所增长到2007年的1293所,年均增长2.93%。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数从1998年的325所增长到2007年的615所,年均增长7.34%。因此,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数的增长幅度要大于公办高等教育;公办高校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0.99万增长到2007年的1654.77万,年均增长19.18%。而民办高校的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19.80万增长到2007年的349.69万,年均增长37.58%。因此,民办高校的在校生数增长幅度也高于公办高校。

4.形式结构研究基本结论。

在1998—2007年间,(1)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数与在校生数、高等网络教育的在校生数、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增长速度较快,成人在校生数在波动中缓慢增长;自学考试的报考人数、成人高校数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减少趋势。(2)公办高校的机构数与在校生数、民办高校的机构数与在校生数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民办高等教育的机构数与在校生数增长幅度较大。

(三)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科类结构中,本文选取了1998—2007年份学科的在校生数,各学科门类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1998—2007年普通高校分学科本专科专业点数,各学科门类专业点占专业点总数的比例等作为研究指标。

1.各学科不同的增长走势。1998—2007年,各学科在校生人数绝对值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各个学科增长的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计算1998—2007年各学科在校生数增长率,可以看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发展速度较快,其中,经管类在校生规模增长幅度最大;而理论性强的基础性学科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在校生年均增长率由高至低的学科排序依次为: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哲学、历史学。

2.各学科发展比例。通过计算1998—2007年各学科在校生占所有学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可以看出,工学、理学、农学、历史学等学科在校生比重出现下滑,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学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就当前比重来看,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的在校生数占所有学科在校生的比例较高;其他学科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下。

3.普通高校本专科专业点的学科分布变化。1998—2007年,专业布点数按照增长率从高至低依次为: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医学、法学、工学、理学、农学、历史、哲学。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专业点的学科分布显示:工学专业布点数最多(20413个,占所有专业点数的33.67%),其次为经济学和管理学(15824个,占所有专业点数的26.10%),再次为文学(10111个,占所有专业点数的16.68%)。历史学与哲学在1%以下,其他学科的专业布点均为1%~10%。

同类推荐
  • 致语文教师

    致语文教师

    本书以余映潮老师在全国各地的10个讲座稿为蓝本,分别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方面,提炼出关于语文教师成长的40项基本修炼,结合作者毕生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娓娓道来,是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的必备书。
  •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一书分为两个部分,共收录陶行知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3篇。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教学合一》《生活教育之特质》《活的教育》《行是知之始》等;第二部分的文章是陶行知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回忆育才学校办学的历史和教育宣言等方面的文章。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中国“超级”大学:中国大学最新、最全数据及精要注评

    中国“超级”大学:中国大学最新、最全数据及精要注评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列祖提纲录

    列祖提纲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编译局陆续编译出版了大量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为了满足当前学界的需要,让这些宝贵的研究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丛书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精选,分为“经典著作研究”、“基本理论研究”、“版本和传播、编译以及生平事业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部分重新编辑出版。
  • 国学之光 女性之美

    国学之光 女性之美

    从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及环境入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修养、礼仪、心态、治家、孝道、婚姻、教育等8个方面,通过理论梳理、案例剖析和实战指点,阐述了如何全面提升个人形象,提升国学艺术修养,打造优雅完美女人;如何开阔心智模式,获得自信祥和与内心笃定,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与魅力;如何消除夫妻误解,避免或摆脱家庭危机,营造爱情婚姻幸福之道;如何散发母性光环,通过科学教育方法,呵护儿女成长,培养现代栋梁之才。
  • 重生娇妻:总裁大人撩一下

    重生娇妻:总裁大人撩一下

    乔舒蔓觉得上辈子一定是瞎了眼,才会没有看出来乔舒雅二人的真面目,重生一世,乔舒蔓只想把上辈子心心念念的人撩到手,保护自己的家人,顺便将自己的仇人给挖个坑给埋了,爬都爬不出来的那种。
  • 激光:神奇的光束

    激光:神奇的光束

    本书是一本介绍激光的科普读物,着重介绍了激光在自然科学研究、军事、工业、医疗、环保等学科以及技术领域和文化娱乐活动中的典型应用实例。
  • 契约兄妹:扑倒冰山校草

    契约兄妹:扑倒冰山校草

    父母离婚,背井离乡;落入差班,结交仨俩哥们;人生悲催,那就认栽;既无欲无求,那就凑合过呗;偏偏老天不作美,一纸法律文书“啥?凭空多出个妹妹?”“做梦!乖乖认姐!”兄妹?!姐弟?!尚在争辩不休;生活已经悄然翻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爷太纨绔

    王爷太纨绔

    王爷太纨绔[绝对甜宠,1v1,放心入坑喔~~]
  • 无敌大神

    无敌大神

    主角林凡本是混沌生,却经过在一系列故事中,发生着一系列无敌的故事。
  • 一潜成婚

    一潜成婚

    办公室内,盛夏对身边的男人不满的道:“公司的人都说我一早存了心思勾你,才坐上这总裁夫人的位置的。说我心机婊,配不上你!”男人摸着下巴,对这个说法也相当不满:瞎了他们的眼,分明就是我潜了你……
  • 逆天改命:男主,你的帽子真好看

    逆天改命:男主,你的帽子真好看

    前世的她,不信他,而是错信旁人,最后自杀身亡;今世的她,不信旁人,而是错信了他,最后陷害而死。当前世的自己和今世的自己交换了灵魂,他们的故事又会变成什么样。女主们和男主们的日常:古代:“爱妃,我想带你去环游世界,你愿意么?”“不去,太麻烦了,太累了。”现代:“老婆,他们都说你被包养了,我不开心了。”“哦,这个新闻过几天就下去了。”当两个女主碰面时:“蔚儿,我想带你去环游世界,你愿意么?”“我行李已经收拾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出发?”“熙儿,他们说你被包养了,我好不开心。”“你等一会,我现在就去澄清,顺便把哪家报社告了。”两位男主蹲在角落里咬着手帕。本书又名《女主和她的小娇妻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