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0100000002

第2章 前言

随着交通和信息的日趋发达、商业和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个国家的人们仿佛是同一个“地球村”里的邻居。人们如果能和睦相处,实现世界大同,无疑是人类之福,令人担心的是,随着物质充裕而来的道德滑坡。从古至今,人们为了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互相争斗,以强凌弱、以恶压善,经历了无数苦难;到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战争更为惨烈,甚至有可能毁灭人类赖以栖身的整个地球。幸福和灾难、光明和黑暗,全在人类的一念之间。

美国是近代崛起的超级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的广泛,国人对美国的看法有了改变。虽然国家制度存在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所差异,但同处在一个地球上,人们谋求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是相同的。

纵观中国历史,从19世纪末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代留学生,到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第五代留学生,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第一代留学生出国学习主要集中于1872—1900年间,包括留美幼童和最早的海军留欧学生。他们成就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行业领袖,是推动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的主力。第二代留学生是指1900—1927年间的留日学生、庚款生、留法勤工俭学生和早期的留苏学生,他们属于“留学救国”的一代。第三代则是指1927—1949年留学欧美的一批学士,他们以学习科学技术为主,主要代表有杨振宁、李政道、“三钱”(力学家钱学森、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力学家钱伟长)等声名卓著的科学家。第四代留学生主要留学于苏联和东欧等国家。1950—1965年,我国向苏联、东欧、朝鲜、古巴等20多个国家派出留学生1万余名,这些留学生主要在国外学习工程技术和实用科学,归国后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中国的中坚力量。第五代留学生,就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到今天的留学生,人数超过百万人,约是前四代留学生的10倍。第五次留学浪潮和前几次不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留学,不仅是学科的全方位,而且是留学国家的全方位,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还以留学美国居多。

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地大物博。因为新兴,她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没有束缚思想的古老观念;因为是移民国家,她能吸收世界各国的精华,朝气蓬勃,勇于革新。这是吸引留学生前往美国深造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美国的先进和富裕也是令留学生向往的重要因素。美国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投入为各国留学生的涌入创造了条件。申请美国助学金的中国学生就有很多,他们学成之后,或回国报效,或留在美国谋求发展,去留是自由的。中国的留学生很多学成之后都留在美国谋求发展。看起来祖国的精英流散在国外好像是个损失,但世上的事有失才有得。从长远的眼光看,他们在国外的成就也会为祖国作出贡献。

随着祖国的富裕和强大,一方面,学成回国的人才越来越多;老一辈留学国外的科学家也经常回国讲课,并且推荐学生出国深造。

美国像一座大熔炉,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精华提炼为己所用。

美国的大学很多,闻名世界的就有十多所。圣路易市的几座大学虽然算不上名牌,但在华盛顿大学和密苏立大学里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他们大多数是靠美国学校提供的助学金来留学的。圣路易市的大学有一些自己的优势科系,而且因为经费富裕、师资优良,正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

密大、华大的中国留学生,都先后组织了自己的学生会,推选出热心能干的同学担任主席。学生会的宗旨是团结并服务同学,为新来和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年轻的学子在遥远的异国求学,举目无亲,当地的习俗观念又不同,难免会有思乡之苦。有了学生会互相帮助、互相安慰勉励,彼此受益良多。

逢年过节,学生会都会在礼堂组织一些庆祝活动,营造一些祖国的节日气氛,大家从中得到不少快乐和安慰。礼堂很大,桌椅很多,舞台也是现成的。兴致所至,谁都可以上去唱首歌、跳个舞、说说笑话、猜猜谜语,猜对了还有奖品助兴,气氛热烈,情绪高涨,让留学生们暂时忘记身处异国的孤寂,放下生活和学习的重负,共同沉醉在欢乐中。这时候,不管你来自北京、上海、四川、东北乃至香港和台湾,大家都只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

中国留学生们在美国的生存舞台上上演了一场场悲欢离合、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本书收集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笔者接触过的留学生中,有的已经取得成功,融入了美国社会的中上层;有的正在走向成功;还有的依旧在困难和挫折中奋斗。我为成功者高兴,为走向成功者加油,更为暂时还处在困难中的年轻朋友祝福。本书描述的是笔者多年旅居美国所闻所见之故事的缩影。笔者真心希望这些小故事能为以后的中国留学生们作个借鉴并给予他们一些勉励。

同类推荐
  • 中年人的寂寞

    中年人的寂寞

    纵观夏丏尊的散文,思路清断、逻辑严密,朴素严谨,精炼畅达,记叙散文描写生动、表情准确,抒情散文感情深沉、诗意浓郁。叶圣陶在《<夏丏尊文集>序》中说:“他是个非常真诚的人,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剖析自己尤其深刻,从不隐讳自己的弱点,所以读他的作品就像听一位密友倾吐他的肺腑之言。”他的散文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文。
  • 沙的建筑者:文集

    沙的建筑者:文集

    陈寅恪、钱锺书之后的第三代兼通中西之大家,译介《尤利西斯》第一人。《沙的建筑者》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吴兴华文集,收录了吴兴华自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创作的散文、书评与论文共二十五篇。1940—1941年,吴兴华向上海《西洋文学》供稿,前卫地介绍并节译了当时刚刚出版的乔伊斯《菲尼根的醒来》。后又在《新诗》杂志、燕京大学《文学年报》等陆续发表中西诗论和文学评论文章,从中可管窥他在中国古代典籍上深厚的学问功底,也可见他自如进出古今中西诗歌渊薮的文学眼界和鉴赏力。
  • 搓麻手记

    搓麻手记

    我不怕,我怕什么!老子一不贪污二不腐化三不杀人放火四不争权夺利五不欺世盗名打打麻将怕什么?真的话。七筒,好牌趁早打!你干什么?采访?你就公开讲,想在老子跟前套几句话编编写写然后卖给哪个小报骗几个钱花就是了。缺钱花你就找老子来了,平时头昂得跟公鸡一样。哎!你讲老实话。老子跟你也不外。如今这年头……兑!狗屎(九筒)兑。你一讲话差点把老子一副好牌搞糟了。九万。不就是打麻将吗?好,我给你透两句,稿费提成百分之十。零八年是麻将年你可晓得?谁说的?主席说的。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家赋

    家赋

    曹多勇,一九六二年生,供职于安徽省淮南市文联。先后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刊发表小说若干,作品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长篇小说《美丽的村庄》(与人合作)获中宣部第十届(二〇〇三——二〇〇六年度)“五个一”工程奖。中篇小说《好日子》获二〇〇三——二〇〇四年度安徽文学奖。短篇小说《塌陷区》、《这日子应该平静似水》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著有长篇小说《大河湾》、《找活》等。二〇〇四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这是神赐的本能,在人类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相互依存性,在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一种奇妙的归属感。若每个家庭成员都按照神的模式去做,就能真正体会到家庭的安全与温情。
热门推荐
  • 调整队

    调整队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阳光照耀着湿漉漉的草坪和人行道,也让停在路边的汽车熠熠生光。办事员疾步向前,不停翻查着指令簿,他一边翻着书页一边蹙起了眉头。在一间绿色水泥拉毛墙面的小屋前他稍停片刻,然后抬腿进了后院。狗正在窝里睡觉,背朝外。只有他那毛茸茸的大尾巴露在外面。“老天啊。”办事员拍了拍狗屁股,用铅笔敲打着文件夹发出噪音,“醒醒,你这家伙。”狗抖了抖身子,慢吞吞地从窝里探出脑袋,在清晨的阳光里眨了眨眼,打了个哈欠。“哦,是你啊。有活儿了?”说完他又打了个哈欠。“要狂吠。”
  • 乖乖投降吧王爷

    乖乖投降吧王爷

    “王爷,王妃把皇上的妃子给打了”。“王妃受伤了吗?看王妃需要人手不,本王这就派人去助威”。人人都说燕南王杀人如麻,嗜血。但天下人都知道燕南王,护犊子出了名的。
  • 温馨祝词(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温馨祝词(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现代名言妙语全集》。《人生名言》、《生活名言》、《情感名言》、《理想名言》、《品质名言》、《文化名言》、《哲理名言》、《知识名言》《人生格言》、《生活格言》、《情感格言》、《理想格言》、《品质格言》、《文化格言》、《哲理格言》、《知识格言》《社会警言》、《政治警言》、《管理警言》等
  • 琴弦、河童与萤的炎夏

    琴弦、河童与萤的炎夏

    悬疑推理痴迷者,于四年前开始创作推理小说,已发表数十万字,喜爱松本清张、京极夏彦、三津田信三、连城三纪彦,文章追求绮丽,常涉及怪谈妖物、奇人异事,愿得京极之博学、连城之真挚。【琴弦断】琴匠是一把琴最初的主人,他抱着它,如同抱着恋人,如果他的爱足够,他怀中的琴就会越来越完美。有句老话,一位好琴匠八成也是个好琴师。涼介和信吾同年,都是片汤琴坊的年轻琴匠,涼介先入门,是师兄,信吾是师弟。在制琴上,师弟信吾的天资比涼介高一些,因此也更得师父喜欢。
  • 走过夏天的你

    走过夏天的你

    在一个夏天,一对陌生人在网上相遇,性格迥异的他们聊的很来,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第一次,他只不过是她画上一抹令人着迷的背影,他的旁边爬着一只哈士奇。第二次,他无意中看到了自己的画像,是画展的第一名,他莫名的想知道画他背影的作者是谁?第三次,在蓝天白云的见证下,他们发现对方就是那个自己相见恨晚的人。……一次偶然,面对同学的表白,她才发现,她们的距离不过是尽在咫尺,而他亦是她的学长,那个她们学校神一般的存在,看到他,听到他霸气的宣布她是他的,内心莫名的开心。走过夏天的你,在那个夏天,一直停在了我的心上。
  • 状留篇

    状留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喀纳斯湖咒

    喀纳斯湖咒

    人的好奇心在面前。人的恐惧感在背后。好奇与恐惧一前一后挟制人类走过了一二十万年的光阴,走到今天人类仍无法真正看清自己、看清面前和背后的世界……太阳落山了,落到树林尽头那个像牛一样趴窝着的土山背后去了,土山上面的天空变成了半生不熟的西瓜的颜色。每天这个时候,爷爷就拎着一只黑色的铁皮水桶往泉水那儿走,他身后一大一小跟随着白尾巴和它的孩子。白尾巴是一匹母马。那时候我很小,一低头就能从白尾巴的肚皮底下跑过去。
  • 教授奇遇记

    教授奇遇记

    身材适中、没有小肚子的李大川,上身一件深褐色休闲西装,下面一条黑色绒布裤子,腋下夹着质地优良的黄色牛皮公文包,迎着北方初秋的晨风,文质彬彬地站在小区门口,等待接他去做学术讲座的汽车。李大川身后的小区,是个六层砖混的老旧小区,家家户户的窗户和阳台都装着铁栅栏,无法辨认的各种破烂货从锈迹斑斑的栏杆中探头探脑地向外张望。进出小区的男男女女,推着各种各样卖早点的小车,仰着一张张笑脸,逢人就打招呼,把一个两百多户的小区变成了早年的一条大胡同。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老婆结婚吧

    老婆结婚吧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每每想起,爱到极至,恨入骨血!苏禾,H市首富之女,聪明豁达,对爱执着。谭家的步步紧逼,她忍,她认,因为坚信,还有爱情。谭少山,J市名门之后,冷静睿智,以爱之名,织下一张大网,将苏禾困入其中。在爱情与亲情之间,近乎残酷地维持平衡点。苏禾以为,只要坚持,她总是那个能陪谭少山直到最后的人,她总是这场名门之战的最后胜利者。岂料,七年,未婚先痒。一场意外,爱情再也不能来日方长。*****“谭少山,你要怎样才能原谅我?”“苏禾,我永远不会原谅你!”“你说过要跟我结婚。”“不,苏禾,婚礼不会再有了。”苏禾曾经以为,自己既使是死了,也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场景。可如今,她不过才来这里六个月,她都快要记不起那个叫谭少山的人的模样了。所以,关于自己曾经逼婚这件事,苏禾打死也不承认!坚决不承认!不就是一名门吗?有啥了不起!*****“苏禾,你剃光头的样子,真是难看。”苏禾忍住,默念阿弥托佛一万遍!弯腰,点头,双掌合十。“施主,嘲笑出家人会遭雷劈。”“苏禾,你这么恶毒,佛主怎么会肯要你?”老祖说了,莫装逼,装逼者遭雷劈,苏禾忍不住地在心里冲着眼前的人比了个中指。“施主,请不要在庙堂之上对佛主不敬。”*****“苏禾,你那是扫地还是画圈?地都不会扫,师太很快就会把你扫地出门了,你还是趁早长出头发,下山跟我结婚去吧。”是,老子是在画圈,诅咒你!诅咒你全家!!“施主,莫开玩笑,师太会生气的,师太一生气,庵里就不开伙了。”“苏禾,你就算是入了佛门,我谭少山也要你穿着袈裟跟我结婚入洞房!你要真舍不得师太,我倒是可以考虑请她观礼。”苏禾抬头望天,一口老血硬生生地逆流成大姨妈。“施主如此污秽,小心贫尼写篇加长防侧漏型微博给你曝光!*****师太:“苏施主,生病就要好生养着,不要剃了个光头就来冒充佛家子弟,庵里饭菜不够分。”苏禾:“师太,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你看我都剃得这么干净了,收了我吧,我把心献给佛主。”师太:“哦,那你身后之人又是什么?”苏禾:“年纪轻时不懂事,喜欢狗就养了条,后来被咬得狠了咬得痛了,就不喜欢了。”师太…某咬人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