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0200000011

第11章 文风(3)

三、文风应生动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古今中外的优秀作者,莫不重视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他们以新鲜的内容、优美的文笔、真挚的感情获得了成千上万的读者。而一篇令人难以卒读的文章,其传播范围和教育效果肯定是大为不妙的。

文章如何才能生动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内容要出新 内容出新,就是要求作者能把握时代脉搏,敢于面对现实,及时反映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同时还要求作者选择角度要新,提出见解要新。新事物一般都有较旺盛的生命力,新鲜、活泼,为世人所关注,这样的内容比较容易写得生动。——当然,以新事物、新问题为内容,文章不一定就生动,这里还有一个如何写的问题。倘若毫无创见,囿于旧俗,那完全可能把新事物、新问题写“死”,所以我们提倡内容要新。但也不排斥写那些人们早已熟悉、了解的事物;对于这样的事物,关键是能否推陈出新,以新的角度和方法,提出不同于前人的独创见解。比如人们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南郭先生》。以往的作者批评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居多;但假如我们变换一个角度来论述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够“滥竽充数”混饭吃,正是由于齐宣王爱听大合奏,良莠不分,提倡奏乐“大锅饭”所造成的。以这样的见解写文章便能令人耳目一新,使古老的寓言有了新的时代气息,文章也有了生动性。

2.笔端要带感情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文章对读者产生影响的两种主要手段。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要以深刻的道理教育读者,还要以真挚的感情打动读者。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应笔端常带感情,做到情文并茂,情理兼存。写人也好,记事也好,都要注入作者的爱憎感情,或使读者喜笑颜开,或使读者横眉冷对,或使读者同情落泪,或使读者扼腕愤慨。即使是理论性较强的议论文章,也不可笔下无情而纯粹论理;只有理中带情,情中有理,才能使读者心悦诚服,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和见解。至于纯粹说明性、信息性以及法规性的应用文,则当然另当别论。

3.材料要具体 就人的认识规律来看,总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个别”开始的,然后随着人的阅历逐步加深,分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才渐渐地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写文章也不能离开人的认识规律。一般来说,生动的东西大都是具体的。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这类文章写自然,就得让人触摸到其光泽和软硬;写人物就要让人感觉到他的音容笑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写事件,就应让人了解它的前因后果,使读者如亲历其境,如亲履其事。议论文主要表现手段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抽象说理,但并不排斥适当运用具体形象的材料来说明问题。这些材料既能有力证明论点,又能使文章显得活泼、生动。

4.语言要形象 语言的形象生动,首先离不开作者对所写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准确的认识;其次还得力于作者对客观事物新颖独特的感受。有了这个基础,再调动其他的写作手段就能达到语言的形象化了。再如,灵活地安排文章句式也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文章写作应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适时调整句式,长短结合,整散交错。长句周密细致,短句简洁明快,整句连贯和谐,散句自由疏放。这样可以避免单调划一,给人以参差错落、富有韵律的美感。有时候作者不用形容,不加修饰,运用白描手法如实把事物本来面貌写出来,反而显得朴素自然,清新感人。另如表达方法的交替转换,结构形式的灵活变化和幽默笔调的适当运用等等,都能给语言带来生动性。

四、文风应简练

所谓简练,就是整篇文章篇幅小,字数少,容量大,用比较少的语言表达比较丰富的内容,具有高度浓缩的涵盖面。我国传统文论中说的炼字、炼句,实际上就是追求这种“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笔简意繁”、“文约而事丰”的境界。我们提倡简练的文风,要求文章尽可能写得短小些、精粹些,这在当今工作生活节奏十分紧张,文字刊物铺天盖地滚滚来,特别是长篇大论已成时髦的时代,更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请看下面巴金《我为什么写作》一文: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

我五十几年的文学生活可以说明:我不曾玩弄人生,不曾装饰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

写作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一件令人向往又似乎神秘的事。1985年,巴黎图书沙龙通过法国驻各国使馆,分别邀请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就“你为什么写作”一题撰文。巴金应约写了如上一段文字,连标题在内才120字,但其涵义深刻,涉及了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历程,以及他的生活追求和情感世界,文笔真是简练。

当然,我们不能机械地以文字的多少作为衡量是否简练的标准。少而精,不是越少越好,越简越好,应从文章的内容着眼。只要内容确实需要,短短数语不为简,连篇累牍不为繁,该短则短,该长则长,真正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

怎样才能做到简练?

1.胸有成竹 思路清晰,易使文章简练。一篇稍微复杂些的文章便会涉及多方面的材料和关系。作者如果尚未把这些材料如何安排,关系如何处理等等问题想透理清就仓促动笔,文章必会“乱套”,捉襟见肘,闲言杂出。苏轼称赞文与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庄子笔下的那个庖丁,但见他“动刀甚微”,偌大一头牛就“然已解,如土委地”,何等干脆利落!文与可所以能“振笔直遂”,是因为先“得成于胸”,又“执笔熟视”;庖丁之所以能做到游刃有余,刀起骨散,是因为他对整个牛体结构已烂熟于心,“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以上两例说的虽然是画竹、解牛的事,但对我们的写作具有启发意义。作者思路清晰了,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言简笔顺。

2.突出中心 突出中心也能使文章简练。除特殊情况外,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全文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构思。集中笔墨、有的放矢、目不旁鹜,调动一切手段来表现它、突出它就能避免枝节横生和行文繁杂的弊病。

3.多加删改 要使文章简练还需在删改上多下工夫,这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托尔斯泰写的《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一文只有5页,可他为写这篇文章所用的手稿却有800页之多。老舍先生说,有的文章“第一天可能就写成,第二天、第三天加工修改,把那些陈词滥调和废话都删掉”。由此可见,写文章一定要“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敷衍马虎不行,不忍割爱也不行。

第五节 当前应警惕“假、大、空、套”之风

中国自有历史以来,已出现过几次不正的文风。汉代出现过骈丽之风,六朝出现过浮靡之风,明清又出现过八股之风,到了当代又出现过“假、大、空”之风。二千年间居然陆续出现多种不正之风为害文坛,实在让人吃惊。前三种腐朽文风,都在历史上延续过几百年,实在为害匪浅。全国解放前后曾一度膨胀的“假、大、空、套”之风,不仅肆虐文坛,而且入侵政坛,腐蚀了许多干部的作风,也毒化了普通人们的言行,后果不堪回想。

现在能不能说已经不见“假、大、空”这种不正之风了呢?是不是已经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文风了呢?应该说,这种腐朽的“假、大、空”的文风并该有完全消失,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仍然不绝于耳;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实事求是文风,却仍然要花很大力气来提倡。这是因为任何一种腐朽文风都有其社会基础,不能把它看成是几个人的瞎折腾。而任何一种先进的文风,也是有其特定社会基础的,不能单靠几个人倡导就可以风行起来。实事求是文风在全国解放以前的延安时期,共产党就曾大力提倡。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进步很大了,老八股、党八股似已销声匿迹,但却又出现了新的“假、大、空、套”的新八股。“套”就是老一套,陈词滥调,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这是应该十分警惕。只有大家全力真正克服了这种“假、大、空、套”的腐朽文风,才能把实事求是的、科学的优秀文风真正地确立风行于文坛、政坛,使讲话、写文章、做决定等都能更好地为国家人民服务。

出人意外的是,目前又出现了“忽悠”之风,讲话、办事花样甚多,做报告、写文章,亦复是洋洋洒洒,花里胡哨,好听的多,好看得多,就是言行不一,人们把这种文风实实在在称之为“忽悠”。王蒙在上个世纪末尾写过一篇寓言小品《朝三暮四》,主要是揭露尽出花样以哄骗自己所管辖喂养的猴群,可为一读(见本书“传播文体”所附:“杂文三章”第一章[例文03])。

而现实生活中用作“忽悠”、哄骗人们的词语,也是层出不穷,有人曾罗列了一些,有一些词语很花哨,听了只叫人唉声叹气。有人说话、办事、写文章,要么根本不讲实际;要么就让人等到猴年马月亦终不知到底结果怎么样。这种文风其实是过去肆虐一时的“假”、“大”、“空”的当代版;只是“假、大、空”没有市场了,而改为“忽悠”以哄骗人。但社会上讲真话已成为真正的时尚,它会不断发扬光大,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用实际行动在文坛上树立起真正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新文风。

同类推荐
  • 刘慈欣经典

    刘慈欣经典

    本书收录刘慈欣的中短篇科幻小说代表作《带上她的眼睛》《朝闻道》《思想者》《中国太阳》等,既有强大的叙事力和绚丽的想象力,也有宏大的架构与深刻的思辨,集中呈现了刘慈欣的科幻风格。同时,由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李欣荣老师,从审美、阅读和写作等角度对各篇进行详细导读,使本书更适合课堂内外阅读使用。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景泰蓝(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景泰蓝(阅读中华国粹)

    景泰蓝变化多姿,遗型淳厚,纹饰典雅,技巧精湛,色泽悦目,是我国数千年的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珍晶,在当今依然绽放出炫目的光彩。《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景泰蓝》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

    本书是一本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汽车基础知识和汽车文化教材,为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汽车基础知识,感受、传播和弘扬汽车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作为职业教育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教材。本书讲述了汽车史话、汽车魅力、汽车博览、汽车风姿、汽车会友、汽车改装、汽车赛事、汽车展望及汽车服务人才等知识。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更全面的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本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合于职业教育院校汽车相关专业及培训班的师生使用,也适合于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驾驶员以及汽车爱好者参考阅读.
  •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精选了数百篇极具思想价值的哲理美文,呈现了大师们的深刻人生感悟,使读者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的关怀。
  • 长腿叔叔(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长腿叔叔(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长腿叔叔》是一部充满爱与奇迹的成人童话。该书讲述了女主人公茱蒂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她早已经厌倦了孤儿院按部就班、枯燥乏味的生活。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幸运女神忽然降临。茱蒂高中时的一篇作文获得了神秘的董事先生的赞扬,并决定资助她去读大学。她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位神秘的先生,只是偶然看见了他投在墙壁上瘦长的身影,所以茱蒂戏称他为“长腿叔叔”。上了大学的茱蒂犹如获得了重生,每天都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她一有空就会给这位神秘的先生写信,报告自己在大学里的点点滴滴。尽管先生很少回信,但她和神秘先生之间的联系却从未间断。
热门推荐
  •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本书精选百余篇古今中外各界名人的演讲词,它们或激情澎湃、或慷慨陈词、或说理生动、或娓娓道来,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思之余味无穷:产生强烈的共鸣。 
  • 魔法不惟一

    魔法不惟一

    “英雄?”“聪明,谓之英,胆力,谓之雄。”“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有此,皆族群之精华。”
  • 爷爷的契约书

    爷爷的契约书

    陈靖有一本书,是他去世的爷爷留给他的,说是一个契约书。据说这本契约书可以穿越空间的次元屏障,去到幻想中的世界,实现梦想。一开始陈靖是不相信的,只当是爷爷的遗物,留下一个念想罢了。但是,就在某一天,这本契约书竟然发出了光芒,并且出现图画……
  • 登相国寺阁

    登相国寺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国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爱国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善终中篇小说

    善终中篇小说

    一名特警在击毙一个劫持人质犯后,对劫持犯的动机产生了疑问,遂开始了漫长的追查过程。谁是罪犯?谁很无辜?谁被伤害?结局令人深思。据说,人如果在密闭空间里关上两个小时以上,其本性深处的东西就会难以遏制地发作起来。比如此时在南园春菜市场东门口的一辆巡逻车里,石敬唐那种不顾体面吹牛逼的老毛病就又开始发作了。素材就是他当年干武警时枪毙人的经历,对象则是窝在驾驶座里本已经昏昏欲睡的协警马想禄。
  • 我的世界:边境之地

    我的世界:边境之地

    『精品』神秘的血符,古怪的事件;血红的骷髅,友善的猪人;尸王冥天魍,尸皇瓦伦;一次旅行,一次探险。探索之路,贫瘠之地,地狱之旅,末路之地……边境之地,等你来战!!江离:“等等啊,鸡爪先锋,你还没介绍我们几个呢!”我:“不重要了。”江离:“等我回来,你完蛋了!”黑殇:“嘿嘿!”绍天:“嘿嘿!”我:“妈耶!好了好了,给你加戏份!偷偷告诉你们,书中有福利哟!”
  • 萌妃驾到

    萌妃驾到

    邹集城执导,汪东城、金晨领衔主演,继《太子妃升职记》后又一现象级欢萌力作。步萌觉得嫔妃这职业是世上最危险的职业,不仅要在不爱龙床爱胡闹的妖艳妃子面前以一战百,还被上届宫斗冠军太后单方面碾压,更因清新脱俗神经病皇帝牵连屡被刺杀!她只想做一个有颜有才有内涵的名侦探啊,求放过!
  •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中小学教师大有作勾。”这是温家宝总理对广大教师和免费师范生说的话。古今中外,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许多烛照千秋的杰出人物,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颖超,科学家钱伟长,文学家鲁迅,教育家蔡元培等,都曾在三尺讲台留下自己的身影。中小学教学经历能够成为奋发求索、拼搏进取的动力源泉;中小学讲坛能够为有志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平几的人生!
  • 疟门

    疟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