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0500000006

第6章 西湖的形成和历史沿革(3)

元明二代,可谓西湖发展史上的衰败期。 元代,杭州依然是歌舞升平的“销金锅”。据《元史》卷二三记载,在至大二年(1309),“江浙杭州驿,半岁之间,使人过者千二百余,有桑兀、宝合丁等进狮、豹、鸦、鹘,留二十有七日,人畜食肉千三百余斤”。西域和域外的商人、旅行家,来杭州游览的增多。最为闻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在游记中盛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元代后期,继南宋“西湖十景”,又有“钱塘十景”,游览范围比宋代有所扩大。但在整个元代,官府对西湖始终采取了废而不治的政策。虽然元世祖至元期间,曾一度疏浚西湖,作放生池,但不久部分湖面就逐渐葑积成桑田。特别是元朝后期,西湖疏于治理,富豪贵族沿湖围田,使西湖日渐荒芜,湖面大部分被淤为茭田荷荡,连行船也困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中叶。当时西湖己处于泯灭的危境。因之后人有述:“有元一代,守令治西湖者无人,湖遂废而不治,故元史河渠志不及西湖。”明代《成化杭州府志》亦有记载:“明初,西湖仍元之旧。西湖以山为岸者,去山日远……六桥之西悉为池田桑埂,里湖两岸亦然,中仅一港通酒船耳。孤山路南,东至城下,直抵雷峰塔,迤西皆然。”

明代中期正德元年(1506),杭州知府杨孟瑛力排众议,组织民工大规模疏浚西湖。疏浚后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用于修补拓建苏堤,大部分用在苏堤之西筑起一条与苏堤平行的长堤,名为杨公堤,堤上亦建有六桥以通湖水,称里六桥。此后,杨公堤以西至洪春桥、茅家埠一带尽为湖面,西湖重又恢复了唐宋时“湖上春来水拍空,桃花浪暖柳阴浓”的旧观。因此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赞道:“西湖开浚之绩,古今尤著者,白乐天、苏子瞻、杨温甫三公而已!”

由于元明两代民间侵占湖面的情况一直比较普遍,因此到清初顺治时(1644—1661),西湖面积已缩小为原先的一半。鉴于西湖被侵占的严重情况,顺治帝遂命杭州的地方官吏浚治西湖,力图恢复原有面积,但此次工程直到雍正年间(1723—1735)才终告完成。不过到康熙朝后,情况有了一些好转,因为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多次南巡到杭州,促进了西湖的整治和建设。康熙帝五次临幸杭州,并亲自为南宋时形成的“西湖十景”题字,地方官又为题字建亭立碑,使“双峰插云”、“平湖秋月”等未定点的景目,有了固定的观赏位置。雍正年间,还推出“西湖十八景”,使杭州的游览范围进一步拓展。乾隆皇帝曾六次到杭州游览,又为“西湖十景”题诗勒石;又题书“龙井八景”,使偏僻山区的龙井风景也开始为游人注目。乾隆年间,杭州人翟灏、翟瀚兄弟合著的《湖山便览》,记载西湖游览景点增加到1016处,为杭州最早的导游书籍。但是自乾隆以后,西湖又多年疏于管理,杨公堤以西多为居民田桑之地,行游者稀少。到了嘉庆年间,里六桥以西、太子湾、赤山埠、长桥等处都已成为洼地。其后,尽管也有阮元等人对西湖的疏浚,然杨公堤终因里湖不断淤浅、田桑扩大而废去。

自清末进入民国以后,阻隔在杭州城市与西湖之间的城墙逐渐被拆除,城市与西湖的关系更加密切。民国元年(1912)7月,杭州市政当局开始拆除钱塘门至涌金门城墙,沿湖筑湖滨路,在离湖20米处设栏,广种花木,称湖滨公园。长约一里的湖滨公园共分为一至五公园。次年,又开始拆除旧旗营城墙,开辟新市场,据时人游记的记载,“自旗营开辟,垣毁,西湖宛在城中”,西湖现代建设由此起步。此前,由于旗营为八旗兵丁驻防所在,而钱塘门逼近旗营,因此“游者为之裹足”;及至旧旗营城墙拆除以后,附近一带“春秋佳日,士女如云”。自1920年起,市政当局为修建环湖马路,还陆续改建了苏堤六桥和白堤两桥,改石阶踏步为斜坡桥面,苏、白二堤也被铺成碎石路面。到1930年,西湖四围已建成的主要马路还有南山路、北山路、岳坟路、灵隐路等等,其中有些路面并由碎石路改为沥青路。1930年春,杭州市政府又在长生路之北至钱塘门头,用浚湖之泥填为平地,约21亩余,辟为六公园。

由于沪杭、杭甬、浙赣等铁路路线以及杭州至上海、南京、宁波等地的公路相继建成,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杭州旅游的发展。杭州西湖作为风景名胜湖泊的盛名日益远扬,除了传统的香客外,全国各地的游客甚至国外的游客也日渐增多,整个西湖进入了旅游的繁盛时代。

抗日战争期间,杭州沦陷于日本侵略军之手,西湖也失去了正常的整治和维护,葑草淤塞情况也日益严重。当时的敌伪市政当局对西湖只是维持表面的管理而已。

1949年5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在接管期间,杭州市工务局园林管理处即以“维持现状之原则”,对西湖风景区开展了接管工作,维护好景点的旅游设施;同时组织人员对西湖开始进行初步的保护与整理,西湖周边的主要景点由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杭州为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杭州市政府对西湖山区实行封山育林、植树绿化,对西湖湖体进行全面疏浚。1950年,国家把治理西湖列入国家投资计划。1951年至1958年,杭州市启动疏浚西湖工程,开始建国后的全面疏浚治理西湖。西湖实施了有史以来清除淤泥量最多的一次疏浚,8年间,共清除了721万立方米的淤泥,湖水从0.55米加深到1.808米,恢复了西湖的库容,摆脱了当时西湖沼泽化严重的困境。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西湖流域范围常住人口的不断增多,生产、生活污染源对西湖水质的影响日益明显,湖水中的有机质、总氮、总磷等含量不断上升,浮游藻类也迅速繁殖,西湖很快成为了富营养化湖泊,并且富营养化程度日益严重。

1976年,国家拨专款200万元,开始第二次疏浚西湖。除了疏浚工程,杭州市政府还对西湖湖墈进行了全面整修,结合驳墈还整修或新建湖滨公园、中山公园、岳坟、苏堤两侧等供游船停靠的大小埠头十余处。

进入21世纪,数项整治西湖环境的大型工程被启动。首先是“西湖南线整合工程”,2002年开始,又启动了规模宏大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相继对西湖风景区的众多景点进行整修。2005年2月,实施湖中“两堤三岛”整治等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完善深化项目。这一系列举措,使西湖沿线成了开放式大公园,对于重塑西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作用,使西湖固有的山水依存关系更加密切,也使西湖与城市、与人民的关系更加融合了。

附:竺可桢《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科学》1921年第6卷第4期·现代):湖沼生成的原因,依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该克衣(Geikie)之说,可分为三种:

(1)因为地面升降变动,造成一盆形的陷穴。譬如亚洲西部的死海(Dead Sea),及意大利各处已熄火山顶上的克莱透湖(Crater Lakes),就是这样形成的。

(2)因为风霜剥蚀的结果,地面上容易消磨及溶化各种岩石,缓缓消尘灭迹,剩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地面,不久就成了许多湖沼。世界各处以这个原因而成的湖沼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南斯拉夫国内喀斯特(Karst)地方的湖沼。

(3)因为河流河水所带下泥土,或者山崩时候落下石块,把河道海湾的出口塞住,如美国的五大湖及佛罗里达(Florida)省海滨一带的礁湖(Lagoon)就是这样生成的。

西湖生成的原因,不外上述三种。据记者去岁(民国八年)夏间的观察,加以东西书籍的参考,西湖生成原因,可以断定是属于第三种。换言之,西湖是一个礁湖。

西湖的地形,南西北三面均为山所围绕,惟有东面是一个冲积平原,浙江省城就在这个冲积平原之上,所有泥土,统是钱塘江带下的沉淀积成。大凡河流所带泥沙到了河口,一部分就要沉下来,一则因为河流入海受了海水的阻力,速率减缩;二则因为海水含盐分,盐分能减少河水分子的凝聚力(Cohesion)。有了上述两层原因,凡是长江大河,如埃及的尼罗河(Nile),印度的恒河(Ganges),以及我国黄河、长江,到了入海地方,均成有三角洲。照这样看来,杭州附近冲积平原,不过是钱塘江所成的一个三角洲。

我们若再进一层来考察西湖近旁的地质,就晓得不但西湖东面有冲积土,就是西面也有冲积土,假使我们能追想钱塘江初成时候情形,一切冲积土尚未沉下来时,现在杭州所在地方,还是一片汪洋,西湖也不过是钱塘江口左近的一个小小湾儿。后来钱塘江沉淀慢慢的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礁湖。初成的时候,里湖的面积比较现在的外湖还大。后来因南北诸高峰川流汇集,如玉泉、两峰涧、龙井等溪水所带下的泥土,流入湖中以后,速率顿减,就淤积起来。里湖因在靠山这一边,所以淤积得快。如耿家步、金沙港、茅家埠等处,就是溪流带下的冲积土所成的。倘使没有宋、元、明、清历代的开浚修葺,不但里湖早已受了淘汰,就是外湖恐怕也要为淤泥所充塞了。换言之,西湖若没有人工的浚掘,一定要受天然的淘汰。现在我们尚能徜徉湖中,领略胜景,亦是人定胜天的一个证据了。

在夏季时候,外湖的水平均不过四英尺深,里湖因靠近山边,所受的沉淀比外湖较多,所以水亦较外湖浅。惟苏堤六桥、玉带桥、西泠桥之下,水度略深,最深的地方大约在六英尺左右。这是因为湖中水平如镜,流动极缓,水中所含最微渺的泥粒,也都沉下来。独堤上诸桥为湖水交通咽喉,自里湖流入外湖必经之路,湖水流行较速,水中微细的泥土不能沉降。试观西湖各处,香灰泥堆积很深,独在西泠桥上,注目俯观,水清澈底,能见岩石,即因水流湍急,香灰泥不能留足之故。

现在西湖情形照上面看来,是由于钱塘江带下泥土淤积,塞住原有的湾口而成。至于西湖生成的年代,离现在有多久,这个问题,却不容易解决,从历史上眼光看起来,西湖生成时代是很久远。唐代以前,虽则寂然无闻,自从李邺侯、白居易、苏东坡先后服官武林以来,西湖的名就声闻全国。但从地质学上眼光看起来,西湖生成却是很近来的一桩事,在地质学上最近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冲积时代。世界人类的产生,在洪积时代(Pleistocene)的末期,冲积时代的初期,所以西湖的生成,当然在世界有了人类以后。

西湖南西北三面的岩石,统是很老。西北方面如葛岭、宝石山等,系粗面岩(Eiparite or Rhyolite)所构成的。粗面岩是一种火成岩,它的分布在我国南部滨海非常广大。据德国著名地质学家列雪拖芬(Von Richothfen)之考察,自宁波至香港南海一带,斑岩(Porphyry)(粗面岩与石英斑岩是一类的岩石)之多,可称世界第一。这种石英斑岩与粗面岩,是火山所喷出而成的。喷出时期,据美国地质学家威利斯(Bailey Willis)之推测,大概在三迭纪(Triassic)与侏罗纪(Jurassic)之间。

西湖的南部同西部,如九曜山、石屋岭、南高峰以及灵隐等,统是砂岩(Sandstone)及石灰岩(Limestone)所造成的,其中尤以石灰岩分布最广。石灰岩所成的山峰,最足惊心动目的,要算云林寺面前的飞来峰,苍翠玉立,突兀峥嵘,它上面还刻有许多佛像,宛如天成的一座假山。西湖近旁岩洞很多,如玉乳洞、石屋洞等,也是石灰岩生成的。石灰岩与砂岩生成的年代,比北部的粗面岩还要久远,大约在上古时期(Paleozoic Era)的石炭纪(Carboniferous)(三迭纪与侏罗纪离现时约有二万万年,石炭纪则差不多有三万万年)。

西湖南西北三面的岩石虽然很古,但西湖东岸的泥土却是很新,是在冲积时期才成的,我们要晓得西湖生成年代的久远,只要晓得钱塘江排泄的沉淀,把现在杭州淤积为大陆的时候就是了。自从西湖生成以来,钱塘江的三角洲渐渐在海中推广,到现在已达杭州湾口,离杭州省城约有一百二十英里之遥。假使我们去推测钱塘江三角洲每年在海中伸张的速率,那末西湖生成的时代就不难知道了。

钱塘江河身的长短,河域的大小,同欧洲隆河(Rhone River)与坡河(Po River)不相上下。

隆河同坡河流入地中海,河口海底深度,同波浪强弱,与钱塘江口情形差不多。独坡河与隆河取源均在阿尔卑斯(Alps)山上,比较钱塘江取源安徽黄山的高度,有两倍多,所以钱塘江三角洲生长速率,应该没有隆河同坡河的三角洲这样快。隆河的三角洲,在1500年中增长十五哩,平均每百年增长一哩。坡河的三角洲在1800年中增长二十哩,每百年增长也差不多一哩。若使钱塘江的三角洲增长同坡河、隆河一样快,每百年增长一哩,要积一百二十哩长的沉淀,就要12000年。照这样算来,西湖的生长,至少在12000年以前了。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关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宁夏农业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教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院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要求,编写了本书,以供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训使用。
  • 辉煌60年

    辉煌60年

    201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为弘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局、中国航空报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辉煌60年”征文活动, 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以著书立说的形式, 发掘航空工业的光荣历史。活动得到老同志积极响应, 收到来自集团总部及所属成员单位老同志撰写的征文32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计100篇。
  •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在讲述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汽车的小知识,学习中不乏休憩。易读易懂,阅读这些知识,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开发智力、增强青少年朋友的学习欲望,另外它可适用于家长阅读。
热门推荐
  • 娱乐圈盛世

    娱乐圈盛世

    人类如同进程那样,成功迈进星际时代。长达一千年的“和平”让各国蠢蠢欲动。长期处于黑暗中的异能者要求光明的使用自己的能力。科学家发现了一但基因强化就很可能出现精神力。……所以,这到底是科学主义世界还是异能玄幻世界?不知不觉站在风暴中间的男装大佬·江少君表示:“别来烦我,我就想安静的拍个戏。”写作不易,还请谅解哟~作者君:让玛丽苏光环照亮宇宙!!!
  • 逆星火

    逆星火

    逆天的人,一直都有。 飞向天空的蝼蚁,注定会毁灭在烈日的炙炎中。那是人们认定的真理。但是如果有一天,蝼蚁的数量足够多,多到足以隐天蔽日,情况是否会有不同?数千年来,人们行走在诸神的统治下,浑噩度日,不知那遥远天空之上,还有没有更遥远美好的风光。从今日起,我们这些匍匐在地上的蝼蚁,将抬起头,向天空进发,我们不愿意再活在压制之下,我们要让天空为我们颤抖,要以身填满那虚伪的光明,熄灭那虚伪的烈阳,让我们自身燃烧的那星星火光,汇成新的光明。逆世而生,逆天而行。我们将是燃烧天际的紫焰,我们燃烧自己,烧出一片广阔无垠的光明世界。
  • 特牲馈食礼

    特牲馈食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旅游“515 战略”系列访谈录

    中国旅游“515 战略”系列访谈录

    本书是作者用一年的时间走访各省区市旅游委主任/旅游局局长及部分业界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后的作品集,以“口述”的方式,立体化展示“515战略”落地实施以来各省区(直辖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亮点,记录地方旅游部门管理者及业界专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旅游深化改革发展的敏锐洞察和解读,其中不乏优秀的地方创新模式背后的故事与经验,对于总结“515战略”推行的阶段性成果及省区市之间经验的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 倒数黎明

    倒数黎明

    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过去后第四十年,地球上的资源开始急剧减少,所有的一切都被付之一炬。我们或许曾经找到过希望之火,但是瞬间,就被掐灭在了一切开始之前。如果没有希望,剩下的是不是只有挣扎?还是向那些夺走希望的人反击?曾经的幸福快乐被隐藏在了心底,所有的笑容都被放到了记忆中。是不是活下去,所有的希望就不会消失?是不是只要能够走下去,就可以回到那个温暖如初的地方?
  • 观所缘缘论

    观所缘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人物的星际

    小人物的星际

    这是一个属于平凡女孩的故事,她有自己的自私,有自己的心机,有自己的坏用尽一切的努力,只为了保有自己的小幸福。
  • 大家余韵:经典系列(套装共3册)

    大家余韵:经典系列(套装共3册)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荷塘月色》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
  • 90后的痕迹:刘海军散文随笔集

    90后的痕迹:刘海军散文随笔集

    本书集结了作者的多篇优秀随笔散文,大部分已经见诸报端,作者集结出版,以飨读者。作品包括在起点中文网发表过短篇小说,在中国邮政报、省、市邮政报刊发表过的百余篇文章。作者认为做人就应当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培育自己优秀的品德,方可在此时代稳当前行。以“天行不息”的精神,加之“修德载物”的品行,步步留印,终达目的。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做文亦是如此。书中渗透着满满的正能量。作者为人谦和,作品文采飞扬,曾被多家媒体采访和介绍,希望读者能喜欢此文,此人。
  • 会穿越的道观

    会穿越的道观

    滚滚诸天,红尘百态,不过一岛,一观,一道士而已。(古夏扬友群:179354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