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1400000001

第1章 人口老龄化: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因素(1)

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是目前和今后半个多世纪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产生。

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直面人口老龄化挑战,并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而老年后是否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也是每一个社会人面临的持续挑战。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的全球发展趋势

一、人口老龄化及其“全球展现”

按照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人口学辞典编写委员会《多种文字人口学词典》中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增大时,我们称之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少儿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年龄中位数逐步提高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准确的说法是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是指在把人口按单个人分成老年、中年、青年,或分成老年人口、工作年龄人口和少儿人口的情况下,在这种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年龄结构就转变为“老年型”。由于老年人口系数是衡量人口“老年型”的主要指标,通常将此作为衡量“老年型”人口的标准。

人口年龄类型分为三种: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1956年,联合国发表了《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提出了人口年龄划分的标准。

划分年龄类型最常用的指标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及以上的人口类型,属于老年型人口;我们习惯上称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和地区为老年型国家和地区。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60岁作为老年人口起点年龄。因此,在划分人口类型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及以上,也被称为老年型人口。我国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及以上作为“老年型”国家的标准,据此标准,我国在1999年已成为老年型国家。

从历史上看,最早成为老年型国家的是法国,法国在19世纪的中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1850年,法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186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到19世纪末,瑞典和挪威两国相继成为老年型国家。在20世纪初期,世界上只有3个老年型国家:法国、瑞典和挪威。经过大约100年的时间,到1999年底,全世界老年型国家和地区已经有72个,占世界202个国家和地区总数的35.64%,即超过1/3的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联合国资料,1950年,全世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8.2%;1975年60岁及以上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1.7%;200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6.4%。据预测,到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5.4%,而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7.5%。在老年人口增加的同时,老年人口逐渐高龄化。目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0%,到2050年将增加到25%。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人口老龄化国家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亚非拉较少。其中欧洲41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4个,亚洲12个,北美洲2个,非洲1个。老年人口超过20%的国家共19个,其中欧洲18个,亚洲1个。老龄化指数最高的是希腊、意大利,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4%;占23%的有法国;占22%的有瑞典、西班牙、比利时;占21%的有保加利亚、乌克兰、英国、葡萄牙;占20%的有匈牙利、丹麦、芬兰、拉脱维亚、挪威、克罗地亚、奥地利、德国。亚洲是日本,占总人口的23%。美国占16%,加拿大占17%,俄罗斯占18%,非洲只有1个小国家留尼汪,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

从发展速度看,在一些发达国家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增加至14%,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分别用了115年、45年、75年、26年,增长速度非常惊人。在老年人口的增长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长的速度更快、更惊人。法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占老年人总数的1/4以上。

随着控制生育技术的推广,妇女生育率逐渐降低,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发展速度将越来越快,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越来越高。据联合国的调查,1975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约有半数以上集中在发达国家。到21世纪末,这种情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有60%的老年人将在发展中国家。今后,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还会越来越多,所占的比重还将不断增加。因此,人口学家认为,21世纪将是“长寿时代”、“老龄化时代”。

虽然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早发于发展中国家,但在进入21世纪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很快。

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寿命延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人口老龄化。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开年启动仪式上第一次提出:“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我还要再加上一个时代,就是长寿时代。在过去人类的寿命很短,像短跑冲刺,而现在人类的寿命像马拉松赛跑,很长很长。”寿命延长是反映人类健康的最根本的标志。2002年,在马德里召开的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夫人在闭幕式上指出,20世纪人类寿命平均增加了30岁,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

就此而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已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人口老龄化本身无疑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乃至不发达地区,都会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新的“发展问题”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人们更关心的还是老龄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特别是给当下正在经历着这一变化的社会以及人们带来的问题。对此,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发现许多不同的问题,从宏观社会的发展到微观个体的成长,从生命历程视角,从经济、精神、照料等视角,人们都可以发现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给政策制定者提出的问题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让老年人有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度过老年,如何协调因此而牵涉到的其他社会成员、社会组织等的关系,都成了政策制定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发展战略、城乡建设发展战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人工作体系建设,都是中国政府如今面临的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给老年人提出的问题

在资源有限、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老年人面临着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健康身体、心理状况的保持,晚年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保持老年人的尊严,融合到社会中去等问题。

(三)人口老龄化给中青年提出的问题

中青年应在经济上、身体健康、心理平衡方面做好准备,使自己有一个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尊重并平等对待自己的老年长辈以及周围日益增多的老年人。为自己即将和已经进入老年生活的父母、祖父母以及老年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处理好代际关系、隔代抚养关系等。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因素

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生的是老龄问题。据联合国相关材料,目前全球有老年人6亿,为50年前的3倍,到2050年,老年人将超过20亿。在一些发达国家,50岁以上的人已超过1/3,到2035年将达到1/2。奥地利的830多万居民中,60岁以上的近200万;德国8100多万人口中,60岁以上的超过2000万。

因此,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老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对于老龄问题,1982年联合国文件中是这样界定的,“老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叫人道主义问题,另一个方面叫发展方面的问题”。我国很少使用“人道主义”层面的理解和阐释,大多数学者都把老龄问题归为老年人问题和发展问题。人口老龄化与全球化、城市化、气候变化一样,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四大挑战之一。

庞大的老年人口,存在着诸多需求并亟待需求得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质言之,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事实上都已构成严峻挑战。

一、庞大的老年人口需要供养,农村老年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人生活困难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精力的衰退,多数老年人会逐渐退出工作岗位,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老年人供养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个人、家庭、社区、社会各构成要素。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才能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老年人的生存资源有退休金、子女赡养费、商业保险金、投资收益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抚养的老年人占世界老年人的1/5,到2030年后要抚养占世界1/4的老年人。我国人均GDP位列全球排名100名之后,“未富先老”是我国的国情。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虽然目前城乡户口壁垒逐渐取消,但是城乡二元制的养老方式依旧存在。城市退休人员(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有退休金,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15年可领取养老金,符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老人可以领取城市低保等。而农村老年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人还是要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现代社会,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三重挑战:一是传统大家庭的解体和老年人经济地位的下降。老年人家庭核心化、子女成家后“分家”、老少两代人自立门户已是普遍现象。传统大家庭中,老年人作为扩大家庭的“家长”,掌控着家庭的财政大权。而现代社会,老年人对成年子女经济的控制式微。由于子女的经济状况和孝顺程度不同,老人和子女在经济上的交往也出现了差别。

“老人接受子女供养”和“啃老”是现代社会养老的两极,中间地带是老人和子女保持着均衡的经济关系。二是供养水平随社会发展而提高,供养年限随寿命增加而延长,子女的养老负担加重。三是农村在改革开放之前,老年人尚可以从集体获得口粮等生活资料,而在集体经济弱化、家庭重新成为基本经济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相对弱化的现在,有子女的老人不能再依靠集体经济养老,在晚年丧失劳动能力又缺少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子女养老。

另外,有的农村,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集中的部分地区,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科教文卫事业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很低。一些地方自然资源匮乏,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很低,容易引发和加剧贫困。这些地区的老年人较发达地区的老年人,生活更为艰辛。

二、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预防、护理、康复面临很大压力

发达国家在出现人口老龄化时,社会的公共卫生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人们的医疗保健知识已经比较丰富,社会已经能够将健康问题集中到慢性病治理和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上来。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相当发达,身患大病、绝症无钱治疗的人如无医疗保险,可从非营利组织得到资助。

而我国是在未富先老时进入老龄化国家,社会的公共卫生系统尚未完善,普通公众的医疗保健知识尚不健全,医疗保险未覆盖全民,因病致贫、因病倾家荡产、因病致残的现象时有出现。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残疾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且新增的残疾人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到了75.5%。

现有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常见疾病,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道感染。我国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以上四类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0%左右。医疗实践表明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致残的主要是老年痴呆、老年骨关节病、视力老化、前列腺肥大、围绝经期综合征、糖尿病等。如这些患者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其生活质量更差。另外,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的护理未被纳入公共卫生护理体系,而这部分老人的护理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三、老年人退出社会主流舞台,受到社会排斥,影响了老年人口的社会融合

社会融合,是指公民享受正常的物质生活,获得相应的社会福利待遇;获得平等的法律权利和其他公民权利;对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有肯定性的评价。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变迁速度成反比。社会变迁速度越快,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越低。现代社会,社会变迁速度快,社会流动频繁,强调个人中心主义,对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和作用缺少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同类推荐
  •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2013年1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 “改革新思维”与苏联演变

    “改革新思维”与苏联演变

    20世纪末,苏联在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中,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实践走向终结,并导致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面对如此震撼全球的世纪性、历史性、时代性悲剧,马克思主义者唯有走向历史深处多方探寻剧变的根源,才能在改革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来剖析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质和本质特征,深刻揭示其导致苏联演变的实践过程。本书以苏联社会主义历史为背景,从苏联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演变的视角,揭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列宁主义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演变过程;以剖析“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质为着眼点,系统研究了该理论与苏联演变的本质关系。
  •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陈晓钢编著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对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的研究,首先立足于对陈独秀著作的仔细研读,在准确把握陈独秀对各类问题所持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条分缕析,梳理出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所涉及的各主要方面。其次,是将陈独秀的社会发展思想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力求合乎逻辑地勾勒出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因此,阅读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文献,特别是与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联系紧密的有关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史

    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史

    2013年,中央情报局(CIA)前雇员斯诺登曝光的“棱镜计划”让美国颜面扫地,也把这个神秘的情报机构再次带进人们的视野。CIA是如何诞生的?它在美国和世界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都干了些什么?本书将为你揭开中央情报局的神秘面纱。
热门推荐
  •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这是一部关于大学校园里的轻推理小说。有人进了女生的宿舍,并试图非礼睡梦中的石云婕,被发现以后迅速逃走。宿舍女生开始展开调查,目标锁定了几个可疑男生,并围绕着他们的背景、生活和嗜好做案件分析。随着调查的深入,女生们对这几个男孩也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熟悉,她们似乎忘记了她们最初的目的,四男三女反倒成了最好的朋友,一个团结的小团体。第二年大学毕业曲终人散,一次偶然的机会,最老实的那个男生做了忏悔,承认一年前的猥琐恶行,是他鬼迷心窍干出来的。而此时大家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责备,反而忽然感伤地怀念起来.是啊,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 皂荚树下

    皂荚树下

    嘉陵江汇集了西秦岭山山壑壑的小河大溪,到阳平关已经成了一条大河。据说,它西边源流古时又称西汉水;东边叫东汉水,它穿过陕西汉中这个汉民族的起源地,向东南流到大武汉,使万里长江显得更加壮阔。山高谷深,迂回曲折,嘉陵江匆匆流过大沱,闯过老虎嘴,冲出明月峡,水势才渐渐平缓下来。到了江城,有一千多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南河从东面流入,江水流量增大。当它正浩浩荡荡地向前奔去的时候,绵延数百里的南山挡住了去路,只好右转西流,到来雁塔下的山嘴那里又才左转向南。山形水势,得天独厚。嘉陵江和南河流过,给这里留下大片大片平坦开阔的土地。
  • 一纸忘情

    一纸忘情

    一纸婚约,一段情缘。她与他的人生就此绑到了一起,却亦将她带入了尔虞我诈的泥潭。姐姐的算计,私生女的风波。一切的一切彻底的击垮了她内心的防线。就在他勇敢的拉起她的手的时候,说一切有我的时候,她却怕了。再归来,却是他和别的女人的婚礼……有人曾问林逸凡今生最怕什么,他答:我不害怕一无所有流落街头,我只害怕没有她,一向不喜形于色的大男人,竟在这一刻红了眼,最后,他还是丢了她。……尹诺说,你从未对我说过爱,我却一厢情愿,把你待我的好当做了爱,最后才发现,我不过是你眼中那个合适的人,是你的责任罢了……他酩酊大醉,我总以为她是爱我的,所以我把她控在我身边,最后蹉跎了她的人生,我该放过她了……
  •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校草给姐站住

    校草给姐站住

    这场雨邂逅一场浪漫,让一个性格刁蛮、任性的大小姐璃茉对风度翩翩的沐之瑾一见钟情,新生欢迎晚会上,璃茉勇敢的对沐之瑾告白,只是却以拒绝结尾。一时受不了打击的璃茉发烧严重被送到医院,认识了一个小男孩,在那个小男孩的鼓励下,璃茉决定重新追求自己的幸福,一次又一次被沐之瑾拒绝下,璃茉是否还能勇敢得追求幸福。
  • 史上最强崇祯

    史上最强崇祯

    穿越成崇祯,南有李闯逼着上吊,北有鞑清虎视眈眈,且看朕如何以毒攻毒,让东林党统统去死,做一个乱世昏君!东林诸臣:最怕皇帝不要脸!新书《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已发。(普群:1057092116,进V群找管理拉人)
  • 九墟

    九墟

    星海做砚,道法为笔,聚众生之愿化墨,铺苍茫无尽,书吾之令,以吾之名,赐天地永恒!
  •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舞九天:邪王宠妻上天

    凤舞九天:邪王宠妻上天

    她是巫山族的传人,是巫女。有着超凡的未卜先知的能力。为守护宿命中的男子,自世外桃源,成为王妃。在这皇权至上、处处充斥着阴谋诡计的异世之中,她韬光养晦,淡然处事,只为求得一隅安宁之地,却终是不得所愿,不幸沦为他人手中的棋子。经历无情伤害后,她是否一如从前,还是决绝地反击,绽放光芒?
  • 变身魔法世界的修真萝莉

    变身魔法世界的修真萝莉

    白羽作为一名修真界的顶尖强者,却意外穿越到了只有剑与魔法的异世界,更加可怕的是,穿越到异世界后的他竟然还法力全失,身体更是变成了一副幼女的样子。面对这悲惨的现实,白羽唯有从零开始,一步步重回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