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3700000002

第2章 酒的起源(2)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据有关古书记载,杜康可能是夏代的第六世君王少康,禹的七世孙,他曾以高粱做酒。少康即杜康,不过是年代不同的称谓罢了。我国现存古书中记载杜康造酒的,首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巾”部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酒谱》的作者窦苹考据了“杜”姓的起源及沿革,认为“杜氏本出于刘,累在商为豕韦氏,武王封之于杜,传至杜伯,为宣王所诛,子孙奔晋,遂有杜氏者,士会和言其后也。”也就是说,有“杜”这个姓氏,应该是春秋时期的事了。那么杜姓到杜康的时候,已经是禹之后很久的事情,而上古时期,就已经有“尧酒千钟”之说了。如果说酒是杜康所创,那么尧喝的是什么人创造的酒呢?可见,杜康造酒之说,只能是一种传说,不能取信。这样说来,酒之源究竟在那里呢?窦苹认为“予谓智者作之,天下后世循之而莫能废”,这话可谓一语道破玄机。劳动人民在经年累月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下了制造酒的方法,后代人按照先祖传下来的办法一代一代地相袭相循,流传至今。就象火的发明一样,酒的发明也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很多人协同合作酿造成的。

第二节考古佐证

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是酿酒原料和酿酒容器。以下几个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情况对判断酿酒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裴李岗文化时期(前5000-前6000年)

(2)河姆渡文化时期(前4000-前5000年)

上述两个文化时期,均有陶器和农作物——尤其是粟遗存,均具备酿酒的物质条件。

(3)磁山文化时期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00年左右,在发现的88个窖穴(灰坑)内有堆积的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达2米以上,数量之多是惊人的。这些粮食刚出土时,尚有部分颗粒清晰可见。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中国粟出土年代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中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7000多年前,填补了以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粟,就是小米,中国最早的酒就是米酒。

遗址内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的使用,与粮食堆积的大量发现,证明磁山人已经摆脱了蒙昧状态,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形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故而有人认为磁山文化时期,谷物酿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4)三星堆遗址

该遗址地处四川省广汉县,埋藏物为前4800年至前2870年之间的遗物。该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壶等。其形状之大也为史前文物所少见。

(5)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掘到大量的酒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其中有一组组合酒器,包括酿造发酵所用的大陶尊,滤酒所用的漏缸,贮酒所用的陶瓮,用于煮熟物料所用的炊具陶鼎。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饮酒器具100多件。据考古人员分析,墓主生前可能是一位职业酿酒者。在发掘到的陶缸壁上还刻有一幅图,据分析应该是滤酒图。到龙山文化时期,酒器就更多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时期酿酒是较为发达的行业。至夏、商时代,出现了灰陶酒器,其种类除杯以外,主要有觚(其形大口、底部缩入)、爵(状似鸟雀、敞口、腹下有三脚)等。商、周时期,除却传统的陶制酒器,更有铜制的和角制的。酒器的形制则有杯、钟(通“盅”)等。如钟,王充《论衡·语增》:“文王饮酒千钟。”《列子·杨朱》:“聚酒千钟。”

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了至晚在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尧舜禹时代确实存在着酿酒这一行业。

第三节现代观点

一、酒是一种天然产物

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是由酒精所组成的。所蕴藏着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这说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了酒,仅仅是发现了酒。酒里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是乙醇,分子式为C2H5OH),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将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件的基础。

晋代的江统在《酒诰》中写道:“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在这里,古人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是符合科学道理及实际情况的。江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剩饭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和酒精,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最易发酵成酒。总之,人类开始酿造谷物酒,并非发明创造,而是发现。中科院院士方心芳先生则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在农业出现前后,贮藏谷物的方法简单。天然谷物受潮后会发霉和发芽,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些发霉发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曲蘖,将之浸入水中,便发酵成酒,即天然酒。人们不断接触天然曲蘖和天然酒,并逐渐接受了天然酒这种饮料,于是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

二、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

人类有意识地酿酒,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的。远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水果自然是主食之一。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极易自然发酵成酒。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有不少关于水果自然发酵成酒的记载。如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山梨被人们贮藏在陶缸中后竟变成了清香扑鼻的梨酒。元代的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言中也记载某山民因避难山中,堆积在缸中的蒲桃(葡萄)也变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

另外,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乳糖,极易发酵成酒,以狩猎为生的先民们也有可能意外地从留存的乳汁中得到乳酒。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一种“醴酪”,即是我国乳酒的最早记载。根据古代的传说及酿酒原理的推测,人类有意识酿造的最原始的酒类品种应是果酒和乳酒。因为果物和动物的乳汁极易发酵成酒,所需的酿造技术较为简单。

三、谷物酿酒始于何时观点迥异

谷物酿酒始于何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传统的酿酒起源观认为:酿酒是在农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早在汉代就有人提出了,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清盎之美,始于耒耜。”现代的许多学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认为是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余粮食后,才开始酿酒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谷物酿酒先于农耕时代。如在1937年,我国考古学家吴其昌先生曾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祖先最早种稻种黍的目的,是为酿酒而非做饭……。吃饭实在是从饮酒中带出来。”这种观点在国外是较为流行的,但一直没有证据。时隔半个世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索罗门·卡茨博士发表论文,又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人们最初种粮食的目的是为了酿制啤酒,人们先是发现采集而来的谷物可以酿造成酒,而后开始有意识地种植谷物,以便保证酿酒原料的供应。该观点的依据是:远古时代,人类的主食是肉类不是谷物,既然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不是谷物,那么对人类种植谷物的解释可能也可另辟蹊径。这种观点思考角度新颖,也有相当多的合理因素。

可见,谷物酿酒到底始于何时,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问题,要想获得最终的答案,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支持。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必听语文之谜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听语文之谜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动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动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荣耀新美文:何纳温柔乡

    荣耀新美文:何纳温柔乡

    有多元的视野,从各个角度描摹和思考人生和社会,将视野焦点多样化,并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勾勒当下不同群体的现实生活。有温度的故事,这里有美好的回忆,也有惨淡的阴影;有青春的疼痛,也有成长的蜕变。故事里有彷徨,有焦虑,有孤独,更有勇气,有温暖,有力量,有憧憬。有情怀的青春,这些青年作者的笔下涌动的是青春的新姿态,他们以独特的个性讲述属于他们的青春和成长,朦胧的爱,懵懂的情,挫折的阵痛,叛逆的碰撞,这一切都属于他们的逻辑和思维。有创意的表达,这里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变化多端的叙事方式,有多角度的人物塑造;他们冲破固有思想的牢笼,凭借创意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话语空间。
  • 班主任修心养德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修心养德100篇千字妙文

    这里有100位班主任,这里有100个故事。他们用真诚的态度,思考真实的生活,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没有退缩,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领导的排挤没有抱怨,面对教学中的棘手问题没有放弃;他们用智慧,用宽广的胸怀化解了生活中的一次次难题,生动而深刻地阐释了人生的内涵。读了这本书,会让你的心胸变得宽广,心情变得宁静,教育变得幸福,精神变得饱满,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奇异幻想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奇异幻想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 穿越到盛唐

    穿越到盛唐

    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冷面阎王的怀里。供吃供住,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土豪”?还特权专宠,不用这么热情吧?他淡然道:“我娶你。”钟希同:“噶……不用了,谢谢。”冷易寒:“我已经决定了。”嘎嘎嘎……一群乌鸦飞过。钟希同终于知道事情的严重了。融化冰山,收服浪子,匡扶天下,正义不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Hi我的记者甜妻

    Hi我的记者甜妻

    新文《是学霸先动的心》已开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卓熠修再见到岳幼清的时候,她成了全网辱骂的黑心记者,曾经气焰嚣张的她如今没钱,失业,犹如路边可怜的流浪猫狗。为了报复幼年时她对他造成的身心伤害,他打着收她为线人的幌子与她达成合作关系,实质是为了明目张胆折磨她。岂料到,最后他却被搅动了春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正直善良富二代警长X脾气火爆耿直记者的甜蜜爱情故事)
  • 决定一生健康的九型人格

    决定一生健康的九型人格

    有医学研究发现:从消化道溃疡、糖尿病到老年痴呆症,各种疾病都与性格特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九型人格就是很好的一个性格分析工具,它通过分析人们行为背后的出发点,即基本欲望和基本恐惧,将所有的人划分为九种类型,其基本原理为: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有不同的原动力和价值观,也就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也就有不同的健康隐患。本书就将引导人们从九型人格的角度来分析自身性格容易引发的疾病,帮助人们通过性格来更好地祛除病痛,维护健康。
  • 无极狂尊

    无极狂尊

    叶修原本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八极门弟子,然而就当他即将成为少门主的前夕,却因师兄嫉妒而惨遭暗杀,而当他再次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在了一个刚刚被打死的同名叶家弟子身上。死而复生,叶修立誓要让八极门成为天玄大陆上最顶尖的门派。然而天玄大陆不同于江湖,这里强者无数,势力遍地,玄兽凶猛,天才云集。因此,叶修重炼八门无极功,重开八门,以八门之力强势崛起,最终成为一代传奇人物。
  • 王牌神医当王妃

    王牌神医当王妃

    【正文已完结】她是21世纪王牌女特工,一朝穿越,废材重生。严重破相?筋骨尽断?爹爹心黑?姨娘狠毒?姐妹凶残?兄长暴戾?无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伤我一点,我干你全家!当废材嫡女死而复生,褪去懦弱,风华尽现!且看废材崛起,携手妖孽美男从泥沼到云端,从任人拿捏到手掌生死,素手遮天,傲视天下,赢得一世深情相付,赢得一场盛世江山。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落倾劫

    落倾劫

    【新文《他在清眠时光看见你》】看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最后如何相爱走到一起……
  • 心底桃花

    心底桃花

    古灵精怪的蒙浅浅在大学时期与商界新贵席斯醒相遇,毕业后顺利进入席斯醒挚友的公司维斯做起小白领。本以为爱情事业双丰收,却没想到席斯醒的前女友欧阳突然出现,搅乱了两人原本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席斯醒在与表哥冯禹凌所代表的冯氏交锋中陷入困境,蒙浅浅毫不犹豫拿出外婆去世前留下的股份相助,却在一切看似归于平静后,发现席斯醒一直以来隐藏的秘密。当所有深情化作一场步步为营的计谋,蒙浅浅的世界开始彻底坍塌……
  • ROBINSON CRUSOE

    ROBINSON CRUSO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