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跑场引人∶演出前先打几通锣鼓招徕观众,然后开始跑大场,场面是一般秧歌常用的摆队、十字梅、四门斗、绳子头等。在台上跑大场时,多由鼓子带队从两面交叉跑出,每种角色两人相遇时要对舞,交错而过时男角还做些翻扑技巧动作,女角则对舞而过。过场中,演员可以即兴发挥技艺,充分表演,但舞时从不唱。场面多少、时间长短、因观众多少而定,人员己满则开始演小戏。人来不齐,由膏药客插科打浑后,再来一次跑场。
②膏药客打浑∶大场后膏药客上场,调剂气氛,并让演员休息,以便后面的小戏演出。他上场时,撑着打开的伞,拿着虎撑缓缓而上,即兴编词诙谐逗趣。如演出中各角色都是女孩子扮演的,上场后就来段逗趣的话:“锣鼓煞住乐自然,尊声诸位听我言,今年小屯这台耍,尽是女的缺少男。有心还想说几句,我的膏药又不黏。叫声伙计们再把锣鼓敲起来,膏药不黏来二遍。“于是又跑一次大场后,才开始小戏的演出。
6、胶州秧歌的音乐表现
胶州秧歌中,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
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一般用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羽调式的民间吹打乐。秧歌的音乐与舞蹈动作配合密切,音乐中用来表现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动律的附点八分音符贴切典型,音乐根据舞蹈情绪灵活运用,两者在力度与速度上高度和谐统一。
第三节海阳秧歌
1、海阳秧歌的历史脉络
(1)海阳秧歌的地域分布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
(2)海阳秧歌的历史溯源
海阳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洪熙一年为公元1425年,可见当时已有秧歌活动于今海阳凤城。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是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城(地名,及后来的海阳县县城,地址在现凤城)。
(3)历史见证下精益求精的“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的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海阳秧歌在形成之初就糅合了很多武术表演的成分,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它仍然大量的吸收各种武术流派的精华,以充实自己。并且,海阳旧县城凤城,依山傍水,海运方便,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而凤城已是四乡秧歌的活动中心。
海阳秧歌得以逐步发展、日趋成熟,重要因素之一是它能不断地吸收各种外来艺术的精华,据乾隆三十五年海阳柳树庄人陈英弼编写的秧歌剧《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序中所述:“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可见,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借鉴蜀歌了。清顺治七年(1650年)海阳大辛家村的少林高徒辛璋光将少林寺武术的套路交给本村的年轻人,丰富了“花鼓”的舞蹈表演。清乾隆年间,海阳一带沿袭前朝的习武之风,练武健身、防身成为时尚,村村设立拳房,“螳螂”、“八卦”、“长拳”、“少林”等各路武功风行于世,年轻人无不习武,武术渐渐成为海阳秧歌中单独表演的部分。再往后,艺人们又将武术融入在“花鼓”表演的套路中,一方面淘汰了纯武术的表演,一方面使花鼓的表演更具阳刚之气和艺术魅力。故,海阳秧歌中“乐大夫”俗有“螳螂门”、“八卦门”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动作汲取了不同拳术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2、多元化的舞蹈特点
海阳秧歌的故事性较强,由于故事性的需要,海阳秧歌的动作对生活的模仿更多一些,抽象的、纯审美的成分要少一些。且角色和表演的多元化,内容和素材的丰富性,风格和形式的多样性,亦是它另一个突出特点。海阳秧歌特别注重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善于从人物的身份和实际生活中寻找动作依据,丰富舞蹈词汇。
3、海阳秧歌舞队的组成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
首先是执事部分包括“三眼铳”、“彩旗”、“乐大夫”、“花鼓”、“村叟”、“家妇”、“渔翁”、“樵夫”、“相公”、“闺秀”、“货郎”、“翠花”、“箍漏匠”、“王大娘”、“丑婆”、“俊小儿”、“霸王鞭”等等。
其次是乐队,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
随后是舞队,一般扮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又分为指挥者——乐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
4、海阳秧歌的角色及作用
执事部分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由三眼铳、彩旗、香盘(由会首或副会首端捧)、大锣组成。
乐大夫。舞队的指挥,左手抱伞,右手执甩子,关于其身份,民间传说不一,有说是一看场佬,反穿皮袄是为御寒,手抱雨伞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也有说是一过路大夫,手执马甩是为了消病去邪。
花鼓。一般由16至24名男青年组成,武生扮相,排在队伍前列,为秧歌队开路和打场,单手击鼓,左手虽持鼓槌但不击鼓,只随节奏相应地做动作。
小。作乡间姑娘扮相,原与花鼓结对表演,后逐渐脱离花鼓而独立表演。
货郎与翠花。表现乡间小商人串乡走村,村姑挑买小百货的生活情节。
箍漏匠与王大娘。民间传说,王大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旱魃所变,她私自下凡,变成村妇王大娘。箍漏匠是南天门土地神变化,受玉皇大帝之命,到凡间捉拿王大娘归天。艺人选取二人相遇后戏逗打闹、相互周旋的情节,编排成一段双人舞蹈,既可以串街走阵,又可以在演场时单独表演。
丑婆与傻小子。丑婆是乡间老妇扮相,傻小子则是顽皮孩童扮相。二人在秧歌队中不受局限,可随意跑动,逗闹嬉笑,取悦观众。
5、海阳秧歌的表演程序
(1)海阳秧歌的演出步骤有:
拜进、串街、走大阵、耍小场、跑阵式、演场、拜出。
(2)各程序的作用
①“拜进”与“拜出”主要是用于秧歌队与接受单位的联系和告别。
②“串街”、“走大阵”是显示秧歌队阵容、技艺和进入表演场地开辟表演区域、拉大场的表演。
③“耍小场”和“跑阵式”为秧歌队中几种角色的重复表演和各种图案变换的默契配合,犹如众星捧月。
④“演场”则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煞板收势”。
6、海阳秧歌的流派
海阳秧歌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即“大架子秧歌”与“小架子秧歌”。
(1)大架子秧歌
代表了海阳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主要流传在海阳东部和南部地区,以颜明玉、王发为优秀代表。
(2)小架子秧歌
流传于海阳西北部地区,除打击乐伴奏外,还配有唢呐、笙、笛等乐器。舞蹈动作不多,以跑阵式为主,俗称“跑秧歌”。
7、海阳秧歌的艺术展现
(1)海阳秧歌的音乐表现
海阳秧歌的音乐由锣鼓和歌曲两部分组成,以锣鼓伴奏为主。打击乐由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组成。两种主要的锣鼓曲谱为慢走阵与快走阵,只是速度不则,而节奏型基本相同,都是三鼓一锣(一板三眼)。歌曲多为民间小调,演唱时,中间进有打击乐插入,其代表曲目为《大夫调》、《跑四川》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笛子、笙、二胡等乐器伴奏。
(2)海阳秧歌的舞蹈步法
舞蹈步法主要是“三步一隔”,即走三步、踏一步,当秧歌队串街走阵时,主要是以两竖排队相互交叉走“三步一隔”贯串始终。
第四节渔灯秧歌
1、趣味盎然的名字来源
“渔灯秧歌”又称“太平歌”是“乡会”的节目之一,取俗谚“吉庆有余”中“余”的谐音“渔”,“五谷丰登”中“登”的谐音“灯”,故称“渔灯秧歌”。
2、土生土长的地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