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500000012

第12章 瞬间十一:董仲舒的第三策:儒术独尊

汉武一出,热浪破冰,翻滚风云,独尊儒术,权力集于帝王家,从此汉朝抛弃了黄老无为之术,施行大有为之政,儒运宏昌,儒家从内部穿孔走向掌握政治和话语的权力。

公元前140年10月的一天,年轻天子刘彻单独召见了博士董仲舒。

登基以来,刘彻一直设想着做一番大事业,但眼下也有很多问题要先行解决,特别是政治思想上的诸多问题。汉承秦制,但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使得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统一等,却没有制定出一套思想哲学体系,各种流派的思想并存,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混乱。

景帝时,董仲舒就是博士,自幼研习儒家经典,造诣很深,为时人所称道。

董仲舒第一次近距离与年轻的新天子面对面,还让他开诚布公,他心中很高兴。他的声音也就在朝堂上响亮响起。

他说:“儒家讲大一统,这是千古以来帝王都想完成的事,也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各种学术流派并存,各执不同的学说,互相攻击诋毁,即使不攻击,人们也走不到一起,因此使统治者无法完整地统一起来。我认为,现在礼、乐、射、御、书、数之中凡是不属于儒家学说的言论,一律杜绝。尊儒家为圣,这样,那些不统一的思想就会灭息,然后天下便有一致的条例准则,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就能达到一致。”

董仲舒接下来还畅言时事,纵论古今,广援儒理而不迂腐,句句说到了武帝的心坎上。

武帝即位之初,汉朝历经文景两朝的休养生息,日渐富足,社会经济已经得到恢复和发展,繁荣富裕,国力强盛,武帝需要对内、对外进行霸业扩展。与此同时,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需要强制中央集权化。在这种情况下,文景之治时候的清静无为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性情相抵触。而董仲舒提倡的儒家的大—统思想、君臣伦理观念等,不但恰恰满足武帝的胃口,更与汉王朝当时所面临的形势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思想呼啸而出,一跃成为强势,并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占统治地位,董仲舒此次的提出功不可没,在汉武帝当政之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只是各种学说中的一种,而且不为官方所看重。作为他向年轻天子建议的“天人三策”之一,他总结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付诸行动积极推行,他还建议设立学校,宣扬儒家文化,使得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

“天人三策”的另外两策归纳概括还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建立太学,改革人才拔擢制度等,在政治方面强调集中皇权;而第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强调实行的专制。非常有意思的是,汉朝的董仲舒和秦朝的李斯同样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但后者以焚书坑儒来统治文化,而董仲舒则以文化来统治文化。以今人的眼光来看,二者流弊皆深,但是董仲舒的明显要“技高一筹”。

但是儒学一开始的时候,发展并不是那么顺畅。信奉黄老无为之术,并由此尝到甜头的窦太后对儒学在汉朝的流行施加了很大的阻力。最初时,武帝任命倾向儒学的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当然田也倾向儒学,二人又各自推荐儒学门生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赵、王二人是诗学大师申培的弟子,一上任,就建议立明堂以朝诸侯,他们事先得到风声说武帝准备大干一番,儒学的昌运已经来了,放开手脚干吧。二人一合计就是以厚礼请他们的老师一起制定明堂礼制。

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现在还有最大的阻力——窦太后。按照他们的意思,希望汉武帝不用再跟太皇太后打招呼,以便推行儒术。谁知这事情不久就传到了窦太后的耳朵里。窦太后大怒,加上太后周围也有一些不太同意行儒术、好黄老无为的人的帮忙,于是很快赵绾、王臧就以贪污的把柄被人揭发。武帝大怒,但是并未起杀心。在窦太后给武帝施加压力后,武帝将二人下狱,并迫令他们自杀谢罪。因为窦婴、田蚡也心向儒术,所以也都免职反省。赵、王二人的老师申公因年事已高,得以活命,所以又重归故里了。黄老无为在此次博弈中胜出,最根本的是窦太后的缘故啊。后来明堂之事不了了之。

整个武帝建元时期,儒学还是饱受压抑,武帝抱负有点施展不开。直到窦太后亡故,儒学迎来了一片新的天地。田蚡复出为丞相,董仲舒也积极推广儒学起来。

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针的落实,先秦时百花齐放、盛放似锦的局面彻底结束,文化开始变得单一,在学术和仕进上,儒家被定为一尊,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延续千年。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但在当时以及后来的王朝中都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的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昌盛,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同类推荐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 笑抽三国

    笑抽三国

    我是刘诚,是阉宦之后,别人说我毒死了司空,两个,其实并没有,你们要相信我,我只是怕死,贪财一些,好色一点,帅很多……上面掐了别播,重来!我是刘诚,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刘虞、刘表、刘宏都得喊我小叔,别人说我结党营私,其实我并没有,你们要相信我,我身边都是些正直的人,比如刘瑾、和珅、李莲英……我是刘诚……我真不想当皇帝,都是他们逼的,你们要相信我!
  • 黄天之世

    黄天之世

    “苦难,腐败,欺凌!”“我等小民饱经苦难,官吏腐败横行,肆意欺凌我等,我等不过是贩夫走卒,农人兵丁,家无立锥,不为大汉天子所知,对于高高在上的大汉天子,不过蝼蚁!”“官兵称我等为蚁贼!!!”“天下大旱,颗粒无收,而赋税益重,只因宦戚权贵欲骄奢享福!”“我等家无立锥,手无寸铁,唯有人多势众。今我等裹黄巾而聚众而起,定当革天命于世间,汉家气数已尽,我等必将取而代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同治帝陵历史之谜

    同治帝陵历史之谜

    同治帝作为大清国短命的皇帝,却出生显贵,可是他天生厌学,最终他的皇权被生母慈禧皇太后掌管。19岁的同治帝得病死去,死因有争论。由于生前未建陵,他的生母以权为情打破“昭穆相建”的祖制为他在东陵建造了陵寝。建好的同治帝陵寝,规制虽然简单、规模简朴,可建筑质量却丝毫不含糊,号称“铜梁铁柱”;选陵风水繁复,可建陵的过程则是一招一式按照规定严格办理。笔者以正史和清宫档案为基础,通过实地考证和社会调查,结合当今史学研究成果,运用通俗、娴熟的笔触,向您讲述同治帝本人及其陵墓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中国“老牌理想主义者”的历史现场。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国知识分子,本性并不热衷政治,大多素以教育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改造、扶助弱民为安心立命之地。无奈国运艰危,民生离乱,烽火连天,没有安放书桌的地方。他们走出书斋,抱团成势,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不靠武装、不图政权、不占地盘,只凭文化和思想力量参与中国政治,活跃在国共两党之间,形成可圈可点的政治风景。《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在零碎史料中渐渐聚拢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呈现这一中国知识分子集团政治主张全貌的形成过程。精彩、渊博、厚重、亲切的先生们,排成了星汉灿烂的人物长廊。
热门推荐
  • 白雪白个雪

    白雪白个雪

    白雪公主吧,不知道会怎样?要凑二十个字啊!
  • 末世全能战神

    末世全能战神

    当全世界的人一夜之间消失99%会发生什么?暴乱,政变,阴谋,残忍。虽然末世前只是一个普通平民,但不妨碍他俯视这个世界。晶矿,传承,觉醒,一切提升实力的方法他都要得到。末世全能战神当属陆风。
  • 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本书主要从心理品质和个性对孩子进行分析,从家庭、学业和社会三个角度分析孩子情绪形成的客观影响,帮助家长在了解孩子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并帮助孩子调解情绪,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摆脱烦恼,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
  • 佛说处处经

    佛说处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天营养百味:易学的家宴菜

    天天营养百味: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
  • 海贼王之风

    海贼王之风

    不小白,不种马,不无敌。“路飞,我能加入你们么?”“不要。”
  • 漫漫飞仙:渣男请让开

    漫漫飞仙:渣男请让开

    复仇重生女:让开,挡我者死!穿越极品男:吓唬谁?又不是没死过!无法修炼的千金大小姐被人阴谋毒害,背负着血海深仇重生归来,眼看要手刃仇人,却被无耻男处处阻拦,简直就是找死!
  • 十字架上的正义

    十字架上的正义

    本书作为独角札丛系列的又一本重磅之作,能够继续增加这一套丛书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作者经常在《法制日报》《法国研究》《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报刊上发表法学随笔和学术论文,具有较为广泛的读者群,特别是在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影响力。这本书对于法律爱好者、法学界、法科学子及普通读者来说,都是值得期待和阅读的一本书。
  • 爱到无处可逃

    爱到无处可逃

    每个月的这几天,她都会被带到这间没有灯光的漆黑屋子里。他不许她发出声音,不许她触碰他,更不许她看他一眼。一月复一月,他只是将她当做生育的工具,救他心爱女人的工具。甚至当她躺在产房里,都听见他说——“保小孩,不保大人。”所以的恨在这一刹那爆发。一场火,她把她年少岁月的爱全部烧尽。五年后。她重新回到这一片土地,不只是为了夺回自己的骨肉,更是为了让伤害过她的人血债血还!可偏偏为什么,曾经对她不屑一顾的他,突然变得万分温柔。甚至她心爱的儿子,都拉着她的衣角,无辜的求她:“妈咪,原谅爹爹好不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邪郎君追逃妻

    妖邪郎君追逃妻

    第一卷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躲,四回赶,五回逃……初次相识是谦谦君子多有礼,慵懒优雅谈生意,手摇折扇佳公子。言儿低头细细思,罢,送你满分印象礼,替我家兰儿收了你……再次相见是扶肩吹发太无礼,眼底尽显妖邪气,温热绛唇似无意,拂耳过鬓留痕迹。言儿握紧粉拳生忍暗怒,这只无骨虫……是孽障……三次听闻是屏住呼吸不露面,幽香浮动惹人怜,无骨虫悠然自品茗。言儿擦擦头上的汗,长吁一口含香气,这只妖妖邪邪的无骨虫可是患有脑疾?……四回见他是横眉怒视要赶人,言儿不顾诗书理,袖中一条银丝线,直绕无骨虫美人体。无骨虫凤眼含情,回眸一视,绛唇轻启,言儿真是没良心……五回闻风是胆战心惊落荒逃,从此桃花片片来......妖邪郎君急急令,苦追冷情美娇娘,朝堂、江湖一群狼,闺房、乡间一群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