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7200000001

第1章 古老的学科——光学

第一节历史长河中的光学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人们对光学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那时人们已经开始思索“人为什么能看见周围的物体”之类的一些问题。大约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国战国时期的墨子在他的传世之作《墨经》中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学知识,它在《墨经·光学八条》中详细地论述了影的定义和生成、光的直线传播性、针孔成像,用严谨的文字讨论了平面镜、凹球面镜和凸球面镜中物和像的关系。

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在古老的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对光学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做出了许多发明。公元11世纪的阿拉伯人伊本·海赛木发明了透镜,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詹森和李普希几乎同时独立发明了显微镜。

不过,在所有的发明和研究成果中,最具价值的应该是“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提出。大约在17世纪上半叶,科学家菲涅耳和笛卡儿在经过长期的光学实验和研究后,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便是今天我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8世纪,物理光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为着名的是以牛顿和惠更斯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和“光的波动说”理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物理学史上着名的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当时,这两派的支持者们坚持用自己所信仰的学说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学现象,而排斥另一种学说。不过他们各自都在“光的波粒之争”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哪一种学说,都不能完全地解释所有的光学现象,这一问题直到19世纪初,波动光学“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提出才得以解决。人们发现通过“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理论,不仅可以圆满地说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同时也能很好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自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之后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学说。

在经历了光的波粒之争后,光学的研究,开始转向电磁场方面。1846年,英国着名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光的振动面在磁场中发生旋转”的现象。十年后,德国物理学家韦伯于1856年提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电流强度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这一发现,表明了光学现象与磁学、电学现象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同时,它也是“光是电磁波”理论的重要依据。约在1860年,另一位科学家麦克斯韦提出了着名的电磁理论,并指出“光就是这样一种电磁现象”,这一结论在1888年被赫兹的实验所证实。不过,他的这一理论并不能解释“能产生像光这样高的频率的电振子的性质及光的色散现象”,这一疑惑,直到1896年洛伦兹电子论创立后,人们才完全弄清楚。

不过,“洛伦兹电子论”也有其片面性的一面,对于像“炽热的黑体辐射中能量按波长分布”这样重要的问题,它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物理学是以“量子物理学”的创立为标志的。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从物质的分子结构理论中借用“不连续性”的概念,提出了辐射的量子论学说。他指出,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包括光,只能以各自确定分量的能量从振子射出,他把这种能量微粒称之为量子(光的量子即光子)。量子论的说法,不仅能很自然地解释“灼热体辐射能量按波长分布的规律”,而且还以全新的方式说明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量子论不但给光学,也给整个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概念。

光量子学的提出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它结束了经典物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1905年,爱因斯坦运用普朗克量子论学说解释了光电效应,而且他还在这一年的5月,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关于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一文,第一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他在文章中指出,从伽利略和牛顿时代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古典物理学,其应用范围只限于速度远远小于光速的情况,而他的最新的狭义相对论可解释与很大运动速度有关的过程特征。在这一篇文章里,爱因斯坦完全放弃了“以太”的概念,从而圆满地解释了运动物体的光学现象。

这样,到了20世纪初,科学家们一方面从光的干涉、衍射、偏振以及运动物体的光学现象中,确切地证实了“光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的说法;同时,又从热辐射、光电效应、光压以及光的化学作用等角度,无可怀疑地证明了光的量子性,即光的微粒性。

在后来的研究和理论上,“光”这种既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的特点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一种现象,即不仅光有这种两重性,而且世界的所有物质,包括电子、中子、质子、原子等,以及一切宏观事物,也都具有与其本身质量和速度相联系的波动的特性。

自此之后,光学便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它现在是现代物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名人点击-墨子

1.墨学创始人

墨子,鲁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镇境内),约生于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汉族人。

他是我国先秦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着有《墨子》一书,墨学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派,它与孔子创立的儒学并称为“显学”。

墨子死后,墨家被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2.墨子的光学思想

墨子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学者和大师,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他和他的弟子所创立的墨学曾经产生过深远而有意义的影响。在《墨经》一书中,墨子对认识论、逻辑思想,特别是关于宇宙论、物理学、数学、机械制造、军事等自然科学方面所阐述的言论和观点,其思想之深邃,内容之广泛,可以说震动了当今的学术界。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墨子的这些言论和观点能出自墨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本节中,我们着重探讨墨子在光学方面的研究。

(1)光与影的关系

《墨经》一书中,墨子通过对运动物体影像变化的观察,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也就是说,运动着的物体的影也是随着物体在运动着的。不过这一说法,在现代看来,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当运动着的物体位置移动后,它新的影像是在位移后形成的,前一瞬间所形成的影像已经消失。它的影子是由于新旧影像随着物体运动而连续不间断地生灭交替所形成的,并非是原有的影像运动到新的位置,所以不是影像自身在做运动。墨子的这一命题,被后来的古人所继承,并由此而提出了“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命题。

(2)物体的本影和副影

在物体本影和副影的问题上,墨子指出,如果光源是点光源,物体则只有本影出现。如果光源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从而使物体产生本影和副影。

(3)小孔成像

墨子在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之后,明确指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他解释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当光线经过物体穿过小孔时,物体上方成像于下,物体下方成像于上,因而所成之像为倒像。同时,他还论述了影像的大小与物体的斜正、光源的远近的关系,并指出,当物体端正或光源近时影短粗,当物体倾斜或光源远时影长细,如果光是反射光,则影形成于物与光源之间。

(4)关于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论述

在《墨经》中,墨子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①平面镜所形成的像大小相同、远近对称,但却左右倒换。

②假若两个或多个平面镜相互面对面照射时,则会出现重复反射现象,从而形成无数的像。

③凹面镜的成像是在球面镜的球心之内形成正像,即距“球心”远时则所形成的像大,距“球心”近时则所成像小;如果在“球心”中间,像与物就相同大;如果在“球心”之外,则形成的是倒像,这时,距“球心”近,所成之像大,距“球心”远,所成之像小。

④凸面镜的成像只形成正像,近镜像大,远镜像小。在这里墨子所说的“球心”是指球面镜的球心。

尽管这时的墨子,把球心与焦点混同在一起来论述,尚未区分出球心与焦点的差别,但是其所得出的结论与近现代球面镜成像的原理基本上一致的。

同类推荐
  •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问题;而是今天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与未来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的关系问题,只要树立现代的科学发展观,人类就一定能够达到诗意般地安居。《生态资源大搜索》是趣味科学馆丛书之一。本书内容包括认识生态系统、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球的生态系统、认识生态因子的作用、生态的作用。《生态资源大搜索》由刘芳编著。
  • 神奇动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动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动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编撰了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新探索发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 权益维护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权益维护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着眼于为农民朋友解决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政策和法律难题,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解答关于农业生产产前、 产中、 产后的一些政策与法律问题;二是解答关涉农民民主权利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三是解答农民民生方面的政策与法律问题。
  • 趣味生活小史

    趣味生活小史

    粉色一向是女性的颜色?白婚纱才是王道?厨房从来是女性的领地? Sorry,you are wrong!绅士不付裁缝账,蒙特祖玛二世的诅咒,魔鬼用甜蜜的睡眠引诱僧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意思的又岂止这些呢?衣、食、住、行,平常又不普通,有史以来缓慢发展变化,其间又趣味横生,作者选择其代表角度,做了有趣的博物考察和普及介绍,描绘了极具趣味的生活史。
  • 宇宙大发现

    宇宙大发现

    人类对奥妙无穷的宇宙的认识进程,首先是从地球开始的,然后由地球伸展到太阳系,进而延伸到银河系,再扩展到河外星系和总星系,最后再回到地球上。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宇宙,丰富了宇宙的内涵。宇宙空间是浩瀚广阔的,人类研究宇宙和发现宇宙的历史相对来说还是很短暂的,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日臻积累,人类对宇宙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热门推荐
  • 谋明天下

    谋明天下

    吴宗睿穿越了。第一,韬光养晦,集聚实力,第二,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第三,实力碾压,打到你服气,第四,以上办法全部采用,依旧不服者,彻底消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点又一点的改变,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一步又一步的走向辉煌。过程重要,结果更加的重要。我们一起来见证,看看吴宗睿如何走上巅峰。
  • 万兽仙皇

    万兽仙皇

    叶青本是隐村一枚小屌丝武者,从古沉船得到《万兽仙豢图》后,一跃成为万兽仙皇。他左手拥绝世妖女,桀骜的要死。右手抱天仙娇女,矫情的要命。痛,并快乐着。傲世的火凤、霸道的青蛟、狡黠的灵狐、翱翔九天的雷鳐,无数的上古仙兽,屁颠屁颠跟随在他身后,追随他将万界众族踩在脚下,成为万兽仙皇。
  • 木叶之一修大师

    木叶之一修大师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修大师名言。没看过火影忍者的一修是如何一步步踏上忍界巅峰,成为一代大师。
  • 你是夜色最倾城

    你是夜色最倾城

    夏月是一名警校生,孪生妹妹夏晚的意外死亡促使夏月走上查明真相的道路。这一路上,闷骚警官,七色落花,与夏月密切相关的死亡少女一一登场,带你走入一座迷宫的墙。夜色中有倾城晚月也有吞噬人心的黑暗,在这夜色之后出现的又将会是谁的脸?
  •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5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

    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

    《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作者以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发展及组织间关系为逻辑主线,运用调查、文献、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开展体育休闲活动、提高体育休闲品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有选择性的探寻。书中对英、美、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重点介绍,对发达国家的体育休闲架构和运作方式也做了介绍。作者以杭州为主要调查对象,以点带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现状,在中外比较的基础上,参照借用生活质量理论、现代组织理论和善治理论,比较全面和深入地审视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如何才能促进体育休闲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后做出八点结论性意见并提出四点对策性建议。
  • 庶族

    庶族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寒门庶族生来艰难。叶长安出身庶族,生母早亡,父亲失踪生死成迷,后来一朝家破,她被迫深陷国仇家恨中,那时候她便想,她一定要带领庶族中人杀出一条生路来。
  • 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神级明星成长记

    神级明星成长记

    她是兰国最火的明星,她的审美遭人诟病,她的作品为人追捧,她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混蛋。她的事业一片坦途,但是她的爱情一直波折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