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00000002

第2章 本领一: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给自己做个“盘点”(1)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说:"无论别人的推心置腹显得多么明智、多么美好,从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讲,人们自己应当是自己最好的知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成就完美的人生。

给自己做个"盘点"

青少年朋友,本书将"给自己做'盘点'"作为首篇,不知你们是否能够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

这个世界纷繁复杂,外界环境日新月异,社会万象丰富多彩。人们可以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明净的心灵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审视世间万事万物。然而,最难认清的不是那些看似复杂的事物,也不是身边的其他人,恰恰是你自己。

你是否真正了解你自己?你是否曾审视过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能力?你是否清楚自己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是否知道自己适合做哪种类型的工作?

泰戈尔曾说过:"你看不到自己,你所见的仅是你的影子。"

只有通过学校各项活动的参与,才能逐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人格特点、价值观等,进而欣赏自己的特长,了解自己的不足,做到扬长而避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然而,认识自我的过程是曲折、艰难的。下面的这个寓言要说明的正是这个问题。

有一天,上帝来到尘世,对地球上的居民进行一番认知调查。

上帝问大象:"你是谁?"

大象回答说:"我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上帝问袋鼠:"你是谁?"

袋鼠说:"我是全球闻名的拳王。"

上帝又问鱼:"你是谁?"

鱼儿游动着灵巧的身躯回答说:"我是天地间的精灵。"

上帝又问鸟:"你是谁?"

鸟回答道:"我是风。"

上帝最后问人:"你是谁?"

人回答道:"我是谁?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

上帝叹了口气,说道:"唉!天地间,最难认识的是自己啊!"

这个寓言中,大象、袋鼠、鱼、鸟等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亦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大象自诩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它不知道世上还有一群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动物--人类,而这个智慧的集大成者也没敢宣称自己的知识渊博;袋鼠认为自己是全球闻名的拳王,想必它不知道还有个"泰森"存在;鸟儿以为扇动翅膀能够飞翔,便认定自己是风,殊不知自己只是借助风的力量;而人也一直在为"自己是谁"这个问题困扰不已。

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南坡上的神殿门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人们认为这句格言就是阿波罗神的神谕。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爱引用这句格言教育别人。

两三千年前的这句格言直到今天还在教育着人类,因为人类还未曾真正地认识过自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不能充分地认识自己、为自己定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自己视为一个"他者",即与外界的事物相类似的"其他人",自己站在客观的角度用另外一种眼光全面地审视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性格、素质等,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结论,为自己定好位。

青少年朋友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刻为自己做一次"盘点"尤为重要。这个盘点可以让你明白自己擅长什么,让你了解自己的优点以继承发扬,让你知道自己的缺点以改正。

由于青少年期属于人的心智、性格等不断变化、发展、完善的时期,给自己做"盘点"的工作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重新进行,随时掌握自身的全面信息,以便于对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动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

可怎样才能为自己做"盘点"呢?以下是几条自我"盘点"的有效途径:

第一,可以从班级和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来了解自己的能力。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班级和社团是展示自我的很不错的舞台。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组织策划能力,可以找个机会组织一次活动试试看,比如组织一次班级春游、一次元旦晚会,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效地组织协调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

第二,可以从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中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平时,你的身边有没有朋友呢?他们对你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朋友是不是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讲给你听呢?如果你有很多朋友,而且朋友与你相处会感到很轻松、很愉快,这说明你有令别人快乐的优点,你也可以问问你的朋友们为什么喜欢和你在一起,也许他们会告诉你因为你诚实、因为你正直、因为你幽默、因为你认真,等等。总之,这些都是你的优点,也是你能有好人缘的资本所在。这时,你就要继续保持自己的优点,让它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朋友。如果你身边的人看到你就马上躲开,他们的任何事情都不与你分享,这时,你就要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不要害羞,也不要顾及什么"面子",你应该去问那些对你不太友好的人:"我错在哪里?"态度要诚恳,并且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也许会对你说你太小气、你不守信用、你傲慢、你虚荣,这些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原来我有这么多的毛病!"假如这些缺点真的存在,那你就要努力改正,学得大方一些、更守信用一点、谦虚一些、务实一点,并诚恳地请求这些给你提意见的人随时监督自己,争取早日改掉坏毛病,找回原来的好朋友。

第三,可以在自我反省中了解自己的内在自我。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青少年朋友不必做到一日三省,但这句话中包含的一定要定期进行自我反省的精神实质是你要准确理解的。每隔一段时间,给自己留出一份空闲时间,独自一个人,思考一下自己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事情,哪些事情产生了好的影响,哪些事情造成了不良后果,其间自己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了什么作用,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足,打算怎样改正,对后一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有什么样的计划,等等。养成自我反省的好习惯,有助于更清楚地认清自己,也为更好地开展学习和工作打好了思想基础。

第四,可通过有关的心理测验了解自己各方面的特点。科学的心理测验结果是一个人的潜意识的体现。心理测验大多为设计一个场景测试你的反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分析你具有哪些性格特性,进而分析你适合做哪一类型的工作。目前,广泛流行的还有根据血型、星座等对人的性格进行测试的题目,其科学性虽不很高,但也不是没有依据。在此,还要提醒广大青少年朋友的是,因为心理测验对人的心理暗示性很强,所以要慎做,要依照科学的方法来做,不可随意相信所谓"权威"的心理测验,以免对自己造成不良暗示。

第五,可以从与心理辅导教师的谈话中了解自己。心理辅导教师都是心理问题方面的专家,他们可以帮助你通过你的日常行为分析你的性格特征或出现的问题,之后"对症下药",为你提供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青少年朋友不喜欢看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去找心理辅导教师谈话,认为自己去找这些人会被人看成是心理有毛病、不正常。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看法。大家应该放下思想包袱,怀着放松的心情向心理辅导教师寻求帮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给自己做"盘点"正是知己的过程,也是为了进一步获取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名人名言: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我。

--[法国]蒙泰涅

选自己能胜任的工作

如果说给自己做"盘点"是为了发现自己的强项,那么选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就是发挥强项的过程。

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有些人精力旺盛,认为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其实,精力再充沛,个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个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人所不能及的,也就是你的短处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这就要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长处,既保证自己能够胜任,又不会"大材小用"。

人的性格和能力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是长期养成的,不能说哪一种类型就一定好,哪一种类型就一定坏。正是这些不同,所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就不一样。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得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然后选定一个适合于你自己的工作目标。

而且每个人最好能从事与自己个性相关联的工作,这样就一定会全心全意做好这项工作。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也是最大的浪费就是,大多数人都在从事不适合自己个性的工作。过去的社会体制限制着个人,使得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现在的社会,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好多人却仍然只是选择或从事从金钱观点看来最为有利可图的事业或工作,根本没有去考虑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现在,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可以自由择业,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把握好,才不会在年老回首往事时感到遗憾。

选择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包含着3层含义:

第一,这是一份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也就是说工作适合你。找到这样一份工作的前提是你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等各方面特点,并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即有个明确的目标并有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案。

若按人与目标的关系分类,则可将人分为:

1确切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想做什么并且也去做的人。

2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他们害怕自己有目标,他们说:"我实际想要的东西,从来没得到过。所以我干脆也不去想了。"他们宁愿想别人也想的东西和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风险的东西。这些人实际上并不知道他们想要做什么,还不等一个愿望出现在他们的意识中,就已被他们扼杀在摇篮里。"我能做到吗?我有资格做吗?别人将会怎么说呢?如果我不能胜任它,结果会怎样呢?"如果说这些人也想做些什么的话,那也就只是做些别人想做的而不是他们自己想做的。

3看起来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而实际上他们对此却一无所知的人。他们与上面提到的两类人的区别只在于:他们非常重视给别人留下一种印象,那就是好像他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使得他们比较自信,看起来也比别人略高一筹。

4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就是什么都知道的人,至少他们对什么都了解得比较清楚。

青少年朋友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锻炼自己,让自己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这对青少年的成长益处颇多。

第二,自己能做这份工作。也就是说你适合这份工作。这需要你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有个正确的认识,即不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过低估计自己,而且又不尝试做些事情去发挥自己被忽略的能力,这绝非偶然。他们早就认识到,适应社会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他们的行为准则是中庸的,他们追求平均,而且不想全部发挥出他们的实际能力。

同类推荐
  • 做人别缺好心态

    做人别缺好心态

    低调的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而不消沉,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永远保持着理性、豁达、睿智的处世态度。大智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
  • 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摩西奶奶生前经典之作,由美国摩西奶奶基金会独家唯一授权,摩西奶奶后人钦定译者姜雪晴翻译并亲自推荐。全书完美再现了摩西奶奶清新温雅的笔触,她用自己百年人生的经历娓娓道来,讲述人生的真谛与本质。从七十岁前的田园生活,到年近八十开始绘画,摩西奶奶将一切过往感悟缓缓写出,睿智又精炼,从容而乐观,犹如一道心灵温泉,给迷茫与困惑中的年轻人带来启示与激励。正如,她在本书序言中所说:“在我们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找到自己发自内心喜爱去做的事情,坚持做下去。让这一点点小小的坚持,带给我们微妙的喜悦。
  • 麻辣春秋

    麻辣春秋

    本书以春秋时期,吴国、楚国、越国之间自由竞争,人人都有机会创造财富,职场激烈角逐的时代作为背景,叙述了地处偏远的越国公司的草根老板勾践以及范蠡、文种怎样发挥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占领低端市场,与吴国公司总经理夫差和营销大师孙武,打造销售团队,进行竞争并最终成为业界王者的传奇故事。
  •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本书介绍了职场新人三十二律,内容包括:“忘记过去,从‘新’开始”、“唯有埋头,才能出头”、“认识自己,择‘擅’”而从、“行走职场,微笑是最好的名片”等。
  • 不抱怨的人生

    不抱怨的人生

    当今世界,很多人都在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出身的寒微,抱怨人际关系难处,抱怨自己赚钱少,怨天怨地、怨社会,抱怨冷,抱怨热,怨刮风,怨下雨,怨……如果把我们一天到晚的抱怨整理出来的话。那恐怕要有一火车了。爱抱怨是影响人生的通病之一,抱怨的人并不是不善良,但是绝对不受欢迎。偶尔抱怨一次,还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是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这就不是聪明的人了。人活于世,挫折失败不可避免,抱怨只会磨灭你的斗志,所以。积极地直面人生,迎接挑战,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绚丽多彩。
热门推荐
  • 禽难自禁

    禽难自禁

    某只对她说:我不介意你喜欢他,因为我终会让他成为过去时!醉酒那夜,她以为自己和乔二,最后却发现,居然是乔大。这可怎么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神不想当帝后

    魔神不想当帝后

    肖萧觉得自己可能是天道的私生子,前世没爹没妈,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人还把自己玩穿越了。进府第一天,国师:“徒儿,徒儿叫师傅”肖萧:……进府的第二天,国师:“肖萧来了好好伺候!”肖萧:丫的,国师府地牢一日游真好!进府第三天,国师:“我睡不着,你好好泡着,我看看星星。”肖萧:半夜把人扔山顶!进府第四日:……………多年以后,二人早已成了世界的主宰,故地重游,看着这片大陆,不禁感慨:有事你深陷泥潭,遇到的那个人可能不会救你,还会和你一起玩泥巴。
  • 虚创世界

    虚创世界

    拥有金手指的凡人,会如何发展自己的人生?是命中注定还是命随我定?当天戍发现自己胜券在握,星际大军环卫在侧,即将闪耀星海时,未知的一切开始在其眼前展露出真实世界的一角,所谓无敌,只是暂时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 司汉

    司汉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他有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地理,不一样的历史。同时他又有一样的争霸天下,一样的诡谲毒计,一样的人心叵测。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热血小胖子,在可怕的逆境中,以他的勇敢,机智,以及些许的运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历史!
  • 彼岸后的彼岸

    彼岸后的彼岸

    叛逆的二十岁黑客少女,海归神秘的心理学家,他们的相遇是命运使然,亦是早有预谋。
  • 豪门隐婚:轻轻,宠着你

    豪门隐婚:轻轻,宠着你

    传说,高冷邪肆狂妄的殷慕寒不近女色……“顾轻轻,你不喜欢男人,我不喜欢女人,咱们两个,天生一对。”哼!说得比唱得都好听。没几天,殷慕寒就狗腿地爬上了床,结果就是被顾轻轻一脚踹在了床下……如此反复,殷慕寒便练就了一身“上得大床,搂得老婆”的绝世神功。任凭顾轻轻如何拳打脚踢,某人都能淡定得不动分毫……
  • 潜室扎记

    潜室扎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天谈薮

    香天谈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本书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 Gen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