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600000007

第7章 潘阆——村意远

后来啊……后来,很多人以他的诗为题材画画儿,很多人以他为题材画画儿:譬如,他写的钱塘潮;譬如,他倒骑驴的样子。

他是个倒骑着驴四处旅行的人,处处履痕处处诗。他深刻地知道,凡是天成的,没有不美的,并身体力行。《天堂电影院》里老放映员劝告男孩远走他乡时说过:“如果你不出走走,你就会以为这是世界。”

想来他也是这个诗观以至人生观的拥趸吧。其实,诗观以至人生观,是不以东西方或古代现代等来做划分的,在哪个地方、哪个时代,都有一部分生命质地相似的人潜伏着,等着左右、前后的人来呼应和感知。真是奇妙。

看看他的作品,每每就羡慕起像他那样的隐士。他们舍平原尘埃而取高山烟霞,断然关上喧嚣,得来一片自己的淡泊,站在上面,看小了天下,是大自在。记得比尔·波特的那部《空谷幽兰》里所寻访的隐士,衣食简陋,而心中常有慈悲。不管在哪里,相似的境况和感觉也是差不多的。

灵雨空山虽然寂寞,却能平实感觉到一种天地和谐的淡淡欣喜,周而复始,舍去的总比得到更多。躲进山中,恪守精神,即使人们不可能也决不去做到,但心中却实实在在地生出欣羡以及崇敬。至此想到,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就有了隐士——也许是从二十四节气形成之初开始的吧?这几千年里,寒食清明,雪后飘着的几缕炊烟,一直证明着他们的存在。不知道人们的崇敬从哪里来,可是关于这些崇敬的文字却在过去的历史里不断增长。也有人回到了山里,真的做起了隐士,可惜繁华终究胜过寂寥,欲望也比沉默富有吸引力,群居显赫当然比得过独处清寒,所以每每又想及这事,更多人只能以寻游作为填补罢了。记得张孝祥的那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然而等这些人们到了山里,却人人感觉自己像个蹑手蹑脚的客人,万象才是真正的主人。

他当然是真的隐士,还能不顾家小,以一介自由身去满天满地地旅行,体会旅行的内美,更羡慕死个人。

哦,我有许多喜欢旅行的朋友,可是,很少有人提起他(她)在巴黎看到的美景,或他(她)在埃及感受到的心灵触动,他们只是异口同声地反复提及:我去过了、我去过了、我去过了……原谅吧,原谅他们,因为我们自己也常常如此。我们快速地、脚不沾地地走过一个又一个景点乃至一个又一个国家,“咔嚓”、“咔嚓”不停地谋杀着手中“菲林”,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那不算什么,我们只在乎开心,譬如在土耳其洗了一直想洗的男女同浴的土耳其浴——看究竟有多新鲜多刺激多有趣——是那种忿忿十年一朝雪了心头之恨一样地畅快。因此,我们多么不了解他啊,他的行走,他的反复的吟唱。

他最为着名的十首《酒泉子》,就是旅行到彼时,对钱塘江潮进行的反复吟唱——反复吟唱,这是农耕文明时代巫术仪式中惯常的手法。

这样看似平庸的手法自然无法支撑一个伟大诗人的荣誉,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意蕴。其中两首,我以为最好的是忆观潮的——是最好的揭示自然奇观地记录了,似乎他把那一面喧哗的墙,直接复制粘贴到了纸张上,白浪滔天——《酒泉子·长忆观潮》: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回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一首小词,言语利落,笔力雄劲,既浓郁奔流,又布满旋涡。

当时已经有人把它画成画,叫做《潘阆咏潮图》,到处印卖,风靡一时。

忆西湖这首纯用白描写景: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就是好。没来由的好,不讲道理的好。这种无法之法的手法更是我们民族抒情诗的正宗写法,它所捧出的,是诗中之诗。

悠然自得,不喧不扰,翅膀随意起飞或呱嗒落地,全凭一时高兴,是谓逍遥。而即使逍遥人也有些不能放下之事。可就是有一类倔强到宁折不弯的人执意要走一条与众不同、与世俗画地为牢的路,那才是神飞天外真正的逍遥。

也对吧,要不然,人还要那颗高高在上的头干什么呢?不会只为了吃?

它的前半部分几乎完全使用白描手法,却在词首着一“忆”字,像茶的那种“高香”,缭缭绕绕的,引人浮想联翩,那会是一个怎样的事情或是人物呢?引得这样一个以“逍遥子”外号而名世的专业旅人也无法忘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未免答案无数。或许不久之后,我们也会把这个问号忘掉了。然而,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读着这样道家风骨的词,就不由地体悟而知:你我相遇、相知、相识直到相离,不都是一种你无法去掌握无法去控制的东西吗?不如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缘。缘起而得,缘灭而失,得失之间毕竟是有着一种平衡的,因为世界上有一种不可避免的事情叫做死亡。得时愈是幸福雀跃,失时愈是痛不欲生,愈是珍惜,愈是刻骨,不管是什么。所以,闭上眼,听听他从岁月那头传来的笛声、念叨声,就等于同他一起上路了。

说实话,我还是很喜欢读这样的词或者诗的,很安静,很舒适;或者说,很和谐,黄晕晕的像碧空大月亮一样美好。有许多东西,就是这样被消磨后再在某一个时刻回来,这是生命里最动人时分。这种文字容易让我发呆,常常盯着那些汉字,脑子里一片空白,眼前只有一幅画:清秋,雾气还未散尽,一个白须白发的帅老爷爷或坐或倚在西湖畔的小亭之中,半是垂钓半在静睹半隐雾中半没水中的钓舟,哪里分得清水和雾。世界,宁静而洁白,洁白得像是创世之初的那一片混沌;而混沌之中自有一种来自天堂的光,照亮了,竟似从内部照亮了世界之中的一切事物,甚至精神。小舟轻轻漂荡到凭空悬起的芦花丛中,舟中或快乐或安心的人随手摘来芦叶吹出自己心中的旋律,笛声慢慢溢过芦荡,静静从水面浮起,似幻似仙,如梦如醉。芦丛中白鹭骤尔和乐而鸣,和歌而舞,浮游天地之间。鹭儿渐鸣渐远,终也遁入水云深处,莫非那水云深处竟有另一番天地?雾渐散去,只留得似是鹭儿隐去之处那一方天地……

不由低头揣摩:那个吹笛的人该是什么样子呢?

至于他着词时的心情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是忆得不能忍耐?忆得怅惘?还是……我倒觉得大概会淡然一些,“闲”这一字已经反映出了他那一刻的心情。当回忆完这美好的景象后,重新回到现实之中,悠闲地整理了钓竿,回味着水云深处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不是存在于现实世界,而在于他心中,是个乌托邦式的梦想国啊,回声一样,有点离开有点相随地陪伴着人,度过悲欢交加的岁月。读到这里,会觉得,如果没有了诗歌,没有了闲在,衣紫腰金都是输。

那也是我们的乌托邦啊——我们在这里,这里却没有我们的心。

如此想着,有时我就会把他的词当成了悼词来读。

其实,任何时候说起杭州,西湖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不仅是因为它湖光山色的美妙夺人心魄——说起来,哪里的山不是山、哪里的水不是水呢?真正迷人的,是西湖水岸演绎过的那一幕幕才子佳人的往事,像一圈蕾丝花边,镶在西湖的边上,使那一片小花布光芒万丈。

我们无从考证他所说的那个西湖到底美不美,他在那里是怎么游玩的,也不知道他在面对它的那一刻都想起过什么。一个江湖浪人,站在婉约的城中,拍掉身上的风尘,他应该坐下来了。不知道囊中羞涩的他有没有坐下来讨一杯龙井?因为真正的龙井茶产量是很少的,几乎是达官显贵的专属。想来他没那个能力得到一杯龙井茶的吧。对于一位诗人来说,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除了诗人,我不知道什么人还配龙井。据说龙井的茶最好要用龙井的水来泡,才会让茶味臻于完美。啜一口,细细地品味……那一刻,浊气下降,诗歌上来。

千年以前,或千年以后,所不变的,大概就是这些。而西湖之美也因为这出尘的诗歌,从此驻扎在我们的心中。说到这里,就忽然想起欧阳修的十首《采桑子》,也是说西湖的好的(以后我会说到它们)。

虽然彼西湖非此西湖,但一样好就可以了,管它是哪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如何,他都算是个不幸的人,跟他的词一样,野生,没人照管,像半边莲,金鸡菊,葱兰花,彩叶草,开得恣肆自由奔放。而所谓的“狂逸”、“狂妄”说的就是志向高迈,不肯流俗的人的玉碎之举。他不愿意违心地活着,宁可选择自我流放,也不想拘禁在权贵们的手心里。嗳,或许也不是,有时他多么矛盾!他实在是一个异类,精神高蹈,艺术高致,又有时屈从世事,妄自菲薄,叫人难以看清其内心的真实,令人摸不着头脑。不过,总的来说,他始终坚持与世俗那样倔强地保持着距离。也许正是这样,他才有一般人不可企及的迷人魅力吧。而狂歌纵笔,大抵可以在人前风光,霜清月冷,困顿和失落却总是在独自时生长。诗才闻名与科场蹭蹬,就中的感觉,如人饮水,想来他也是冷暖自知吧。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这样的人都必是生活在世界的边缘地带,收获到的也只能是一份滋味杂陈的边缘人生。

他的朋友魏野曾有诗《赠潘阆》:“昔贤放志多狂怪,若比来今总未如。从此华山图籍上,又添潘阆倒骑驴。”他倒骑驴的形象,后来还被北宋着名画家许道宁画入图中。

说起来这个魏野也是个风流别致的人物,与他属于一类人。据说,寇准和魏野曾一同到一座寺庙中去游览,两个人在寺庙的墙壁上都题了诗。数年之后,寇准做了宰相,两个人又一起来到这座寺庙,墙上的题诗还在,但是待遇已经截然不同:寇准的诗被绿色的绢纱覆盖保护起来;魏野的诗仍然维持着原状,任凭风吹雨打灰尘满面。同行的一个陪玩儿官伎很有眼色,她担心魏野遭遇尴尬影响游兴,就用自己的衣袖拂去了魏野题诗上的灰尘。魏野看到美人拂尘随即吟出两句诗:

“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意思是,你受到的是宰相级待遇的碧纱笼,可诗人我受到的是仙人级待遇的红袖子,历来的皇帝可都想炼成金丹做神仙呢,因此“红袖”胜“碧纱”。

他说的一点没错,诗人当然是靠着成就自己的神性来胜出的,而不是依赖权势金钱或是其他什么——那些东西,于一个艺术家反是相妨的东西,要远远避开的。最简单的事物才是接近神只的最便捷途径。

而他们牵住的那些事物,它们属于另一个王国,一直安静地与他们一起,封他们为王。他们和它们在一起,像一个天长地久的故事,我们围坐在他们身旁,听得迷醉……他们和它们,是我们只能仰望聆听却抵达不了的地方。

我想,不管是谁,朋友之所以能成为朋友,总是有精神上的相似和气质上的暗合吧?无论经历、性格有多么相同或不同。他和魏野一样,类似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精神流浪者,那样一种心灵活在回忆中、身体却永远在路上的旅人。不管是雄鹰还是鹌鹑,鸟儿的故乡总是天空,不管北漂还是南下,东飞或者西去,再漂泊无根,常怀恐惧,内心也总是孤高的。

[词人小传]

潘阆(?-1009),字梦空,一说字逍遥,自号逍遥子,大名(今河北邯郸)人,一说广陵(江苏扬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先中进士入仕,常倒骑着驴闲逛(后被世人演绎成为张果老故事),有诗“散拽禅师来蹴踘,乱拖游女上秋千”。后以“狂妄”罪名被斥,流落杭州,卖药为生。王继恩因事下狱,连坐甚广,潘阆扮僧人逃匿中条山(今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真宗时获释,寓居皖南一带,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参军。与寇准、钱易、王禹偁、林逋、许洞等交游唱和,今杭州城有“潘阆巷”。

潘阆以性格疏狂闻名于时,诗风不像贾岛等诗僧以清奇僻苦为主,而是倾向于自然真率,闲逸疏放。

着有《逍遥词》。

同类推荐
  • 退步集续编

    退步集续编

    本书由近两年陈丹青的杂文、博客、采访汇编而成,与《退步集》在体例上接近,既有对教育体制的系统剖析,也有对“文艺复兴”的借题发挥,还有三篇关于写鲁迅的杂文。责编陈凌云说:“读《退步集》时,能感觉到陈丹青的一腔热忱,文风犀利老辣轻快,是一个提问者的姿态。但到了《退步集续编》,他不仅提问而且试着回答,尤其是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有些篇章显出用力过猛,这可能源自他逐步对国内现世的了解。另一个感觉是陈丹青缺少对话者。”与《退步集》相比,本书话题有所调整:教育、城市的议论相对减少,人文与艺术的剖析,相对增加。回顾往事,作者向历史借一双眼,试图更为清晰地描述当今文化的种种情境,于是谈鲁迅、谈文艺复兴、谈木心。
  •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 萧红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每一天都活得热气腾腾

    每一天都活得热气腾腾

    这是一本写给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的姑娘,一个人也可以像一支队伍,从心底里不害怕,不怀疑。不向生活认怂,不怕别人的冷眼和同情,唤醒女孩子内心天不怕地不怕的倔强。作者通过一个个故事和鲜明的观点,诉说一个简单到我们都忽略的道理:未来需要靠现在一步步走,唯有将现当下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才能到达你想要的未来。
  •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本书是从语言的角度专门研究莫言小说语言中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技巧的一部著作。
热门推荐
  • 矿难之后

    矿难之后

    黑心老板谷雨逃到这个山沟已三天三夜。这似乎又到了半夜时分。他抬头看了看天,天阴沉沉的,有零零星星的雨点在飘落。山野显得阴冷而又恐怖,不知什么野兽的叫声从远处一阵阵传来,令人毛骨悚然。三天前的半夜时分,谷雨和同伴正在深巷里采煤,突然发生巷道塌方,前后几分钟时间,三百米长的煤巷就全部坍塌,百十名矿工全被沙石掩埋。在塌方发生的一刹,有石块砸在谷雨身上,当时他只觉得胳膊一阵生疼,就倒在了地上。后来他挣扎着一边从沙石中往出爬,一边大声呼喊着几个同伴的名字。这时候,巷道再次塌陷,谷雨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井下发生塌方的时候,二狗在地面上接电线。
  • 提督的二次元大冒险

    提督的二次元大冒险

    当王志接过声望递过来的任务申请的时候,他的表情是懵逼的。“希望购买八云紫或者风见幽香的照片。。。。我不想往下看了,我还不想死。”“希望劝诱并引导他人前往幻想乡进行商贸,详情请与热砂港商会咨询。。。。这个待定,那帮子财迷太喜欢赖账了。”“希望帮助打败伤害英灵的穿越者。视对方实力赠与。。。。心智魔方?”王志皱起眉毛思考了一下:“声望,帮我联系下阿赖耶。就说我更想要建造图纸。。。。”
  • 女王逃婚罗曼史

    女王逃婚罗曼史

    唉…难怪人家说一旦人衰起运来就会无药可救,喏!她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就是因为洗澡的时候摔倒了,所以就无厘头的掉进了另一个世界里,最倒霉的是她刚到达的地方居然是别人的浴桶!!!哇啊啊!!!!这个男人是谁啊?为什么她和他都没有穿衣服,而且泡在水里,难道是…鸳鸯浴?!哇啊啊!!救命啊!!色狼!!———————————————————————————————————————才华横溢的蛮横国师——绰隐:“女王陛下,您已经窥视了臣下的身体,所以您要对臣下负责!您必须娶臣下!”家财万贯的霸道少爷——霖蓦:“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女王,还是霖府的平凡管家,你!蓝若涵!我嫁定了!”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曲凡:“本来我是打算永远做一个自由人,但是自从遇到你之后我的心就被束缚了,所以我决定这辈子都跟着你了!”冷若冰霜的无情宫主——肆幽:“娶我!笨女人!否则!后果自负!”弱不禁风的纯洁少年——清煦:“呜…小涵不要煦儿了吗?呜…煦儿要永远跟你在一起!”柔情似水的神医谷主——梵唯:“纵使我有起死回生的医术,我也救不了已经被你侵蚀的真心,涵儿,只有你能救我了!”番外人物之流失21世纪的青楼男子——云颜:“我额前的梅花,永生只为你而绽放!”———————————————————————————————————————啊!!!这、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逼婚成奸?!她不要啊!!!不行!!她不能就这样屈服于这些魔爪之下,一个字!逃!就这样,她——蓝若涵的逃婚史拉开了序幕…———————————————————————————————————————此文轻松,简单,希望亲们在看完此文后能感受到和女主一样纯粹的幸福。最后感谢支持我的亲们。么个~~
  • 妖孽丞相入我怀

    妖孽丞相入我怀

    【新书《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欢迎大家跳坑d(?д??)】大宁丞相安自忠,你祸害朝纲,你祸害本公主,你女装大佬,你有毒!
  •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能佩戴黑色贝雷帽是中国特种兵的最高荣誉。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之所以有“黑色贝雷帽”称号,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雄鹰特种部队建立之初向往黑色贝雷帽,鼓励队员们以此为训练动力。原因之二是雄鹰特种部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黑色贝雷帽对于中国特种兵来说一样。
  • 辽诗话

    辽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碧苑坛经

    碧苑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阳女儿行1

    洛阳女儿行1

    洛阳古都风起云涌,轮回诡巷陈年辛秘,紫宸高手突现穷街僻巷,大荒山秘术鬼神莫测,在世家与权利的追逐中,爱情又能占有多少分量?历史底蕴浓郁深远,字里行问古意深厚。新武侠大师小椴如椽巨笔,重现汉唐风貌!
  • 花间错:小妖逆袭成仙姝

    花间错:小妖逆袭成仙姝

    花花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无父无母的小蛇妖,遇到婆婆是她的福气。仙族太子,呵呵,貌似深情却冷眼看自己被打回原形。可这魔族皇子一直对我不屑一顾,怎会如此情深似海。可我谁也不想要,谁也不想靠!堂堂天地灵尊怎可如此窝囊,且看我如何逆袭,谁也主宰不了我的命运!
  • 不死极魔

    不死极魔

    当一个大魔头的灵魂穿越降临至这方位面,这个世界也注定走向崩坏。他被称为恶魔、异端、残忍且冷血的极度邪恶者。但他自始至终都清楚,世界是疯狂的,只有利益,才有生存。————————————————————恶魔能力,死亡骑士、暗影军团、掏魂、黑粒子......这是一个冷血魔王的异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