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1500000020

第20章 良策重绘江山美(1)

编者导读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政策符合中国的实际,干部的觉悟、作风,与党的要求相一致,他们与群众同睡一个房、同吃一锅饭、同耕一片田,呕心沥血,千方百计领导农民发展生产、支援建设,成为群众最信赖的贴心人。从而形成依靠自己的宗旨和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大规模建设的伟大创举。积贫积弱的中国,虽然没有多少有钱人、没有多少财产巨大的富户,国家也没有多少资本,但是,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人拿出一个鸡蛋,就聚集了恢复一个工厂的资金;一人拿出一块钱,就聚集了恢复一条铁路的资本;每户出一个劳动力,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建设大军。这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智慧,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奇迹。捷舟和伙伴们在学习之余,与长辈们一起辛勤劳作,经历着各种艰辛,投入这股建设洪流,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第十二节医创伤山乡援四方

送粮队伍回到村头,遍野是抢种的人群,只是缺乏农具,很多人不得不用木片制成的木锨翻地,可进展太慢了。

赵殿辉找来村长王季冰商量:“季节不饶人,能抢种多少就先种多少吧,种不上的,明年种春庄稼,这工厂搞不起来,发展农业受掣肘啊!”

“只能这样了,看来支援工业还得下大工夫!”王季冰回答。

“支援也不是句空话,我们庄户人家有什么?就地里刨来的粮食吧!季冰啊,咱们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下一步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工业、恢复交通,少不了要我们出人出物资,这可是国家建设的百年大计,我们不能装熊!”赵殿辉嘱咐。

“那还用说,对国家有利的事,我们妙疃可没落后过!”王季冰说。

“趁现在秋末,把义仓再恢复起来怎么样?搞大一点、装满一点,这样,哪里需要支援,拉上就走。”赵殿辉提议。

“好啊!我这就去布置,抢种过后就干。”王季冰答应着。

他们说的义仓,是古州乡镇一种老的传统——各个村镇、各个大的宗族,都留有义地,义地里种的粮放到义仓里。村民有热心公益的,也可给义仓送粮,这些粮,主要用于救济鳏寡孤独、赈济灾民、支援修桥铺路;穷孩子考上学校,家里供不起,也动用义仓供给。

秋种结束了,翠绿的麦苗一垅垅长起,妙疃全村动手,修了个又高又大的义仓。乡亲们算计着节衣缩食的日子,把家里的粮一盆盆端来,倒进粮仓里,装得满满的。

进村探消息的辛席童,看到义仓,后背直冒凉气。他跑回西峰山,钻进古刹,向一木报信。

坐在太师椅上的一木,回过头来,叹了口气:“唉,按共党的说法,现在疾风骤雨式的斗争行将结束,我们的办法也要转变,以后不能再这么硬碰硬了。”接着,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梁朝安等人听得频频点头……

几天后,古州城中一个偏僻的小街上出现了一个挂着“祥记”招牌的小药店,药店的掌柜自称穆大夫,既懂西医,又有祖传中医秘方,在全国各地都有药界熟人,能进到良药。他就是一木。

开业后的第三天,一个高大的和尚走进药店,见左右无人,怪笑两声:“行啊,老木,这药店开得不错嘛!”

一木机警地瞅瞅门外,转回身来,压低声音说:“现在共党政权日益巩固,我们得事事小心。”

“怎么?我们还能不干了?”梁朝安把僧袍一撩,坐到木椅上。

“不是不干,是不能让他们看出破绽,这样我们才能做得更好、更精细。今后,我的任务就是追山魂,找藏宝图,借助治病采药的机会,为霍克神父搜集情报,蛊惑人心,还能多少赚点活动经费。”说到这儿,一木叹口气,“顺便还得找找我妻女的下落。”

“我是打过仗的人,喜欢冲锋陷阵,像这种缩头乌龟的活儿,我一时半会儿真干不来!”梁朝安接过一木递过来的热茶,抱怨道。

“打仗你们不是共党的对手。搞建设,我看共党也不是吃素的。没有这点能耐,哪对付得了蒋介石?但是别泄气,我们的机会还多着呢!现在,铁路不通,工厂没恢复,矿山废在那里,锄、犁都买不到。共党要把这些建起来,全靠农村那几把粮食和劳动力,能蹦跶几天啊!”一木给梁朝安打气。最后,他对梁朝安耳语道,“韩战打起来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说不定要爆发,我们的机会多着呢!”

一木的话是有根据的。秋收过后,村里的劳动力陆续被动员修公路、盖厂房、建煤矿、铁矿,一段铁路坏了,政府一时拿不出钱,家家户户把鸡蛋卖了支援修建;矿山、工厂要赶在冰冻前封顶,乡亲们凑钱买瓦,帮助如期完工。工厂矿山当年开建、当年投产;村里的劳动力开始被派往远方。

冬季到了,寒风凛冽,雪花飘飘。村里不断接到通知:派十名青壮年去静海修铁路;派三名木工去宝鸡参加修路工程;派六名泥瓦工进城帮助盖厂房;派五名青年民工去参加恢复鞍钢建设……通知由县里送到区里,区里送到高等小学,由各乡、村的学生带回村里。

捷舟是村里唯一在高等小学读书的孩子,每周都有通知让他带回。他迎着朔风,趟过一条冰河,跑上十几里地,连夜把通知送到赵殿辉手里。赵殿辉提着马灯找到王季冰,按大家讨论过的名单,一户户去通知。捷舟跟在后边,待他们安排好后,再把回执带回去。

“当——当——当”的敲门声在沉寂的深夜响起,接到任务的村民连夜收拾,磨面烙饼,全家人都在忙活!那些亲人间相互关切、相互推让的声音,永远印在了捷舟脑子里。

青壮年们拉着媳妇的胳膊:“孩子他娘,别烙了,就这么点粮,我都带走了,你们吃什么?”

年老的父母嘱咐着媳妇:“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别管那么多了,多烙上几张带着,我们在家好对付!”

梦中惊醒的小儿子闻到大饼的香味,从床上光屁股蹿下来,抓起一张就吃。孩子娘一把夺过来:“这是你爹出夫用的,他要在冰天雪地中干活呢!”

爷爷、奶奶心疼地搂过孙子:“孩子,别馋,今年咱家分了三亩好地,两亩种上麦子,明年白面大饼你尽管吃!”

当捷舟从村长、支书手里接过回执时,眼眶中总闪着激动的泪花,好在夜里没人看到。

出夫的民工越走越多,村子里的吃食开始紧张起来。人们提着篮子,到山里采集剩下的橡子、野果。

这天傍晚,大雪纷飞,刘汉卿随派粮的干部来到妙疃,听听村里的情况。派粮的干部久久没有说话,赵殿辉说:“老刘,这位兄弟是有任务来的吧?”

派粮干部支支吾吾说明来意,赵殿辉爽朗地说:“没问题,早准备好了。我们知道恢复工业需要农村支援。”

他找保管员打开义仓,白白的面粉、金黄的小米堆得满满的。

“存了这么多粮啊?!给缺粮户分点吧!”刘汉卿动员道。

“不行,这是支援国家建设的,国家发展不起来,我们还得受洋鬼子欺负!”几个端着粮食来的村民在义仓外回答。

“怎么又端粮来了啊?”刘汉卿不解地问。

“我们已约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义仓的粮要总是满的!”王季冰回答。

刘汉卿的眼睛湿润了,他的心又痛又感动,多好的农民啊!他站在义仓前,语重心长地说:“城市稳定离不开农村,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农业。我国是个农业国,要搞工业化,主要靠农民的支援。农民要挺起双肩和工人一起承担起为工业化付出的重担,将来国家发展了,再反哺农村。”

王季冰带着刘汉卿离开义仓,向学校走去。风雪中,一辆自行车摇摇晃晃地骑了过来:“刘叔,给您送急件来了。”

车上跳下的是宫义男,后边坐着的是甄玉望。

“你俩怎么来了啊?”刘汉卿问。

“明天是星期天,我爸让我俩来送个急件!”宫义男摇了摇车把说,“现在,会骑这洋玩意的人还不多呢!”

人们围上来议论:“怎么只有两个轱辘?骑上去还能不歪?”

一个青年接过来说:“让我试试!”可他怎么也上不去。

刘汉卿接过宫义男带的急件,提起马灯看着,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怎么,有情况吗?”赵殿辉问。

“唉!抗美援朝正在节节胜利,前方急需粮食!”刘汉卿说。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志愿军没粮怎么行啊!宁可我们缺粮,也不能让志愿军饿着肚子打仗。说吧,老刘,我们乡的支援粮该缴多少?”赵殿辉着急地问。

“我们合计合计吧!”刘汉卿同王季冰等村干部走进教室。

宫义男和甄玉望在街上教人学自行车。捷舟放学回来了,十几里路,他走得满头是汗。孩子们在雪地里玩着,大人们端着碗来喊他们。

“怎么都是菜团子?”细心的甄玉望问。

“孩子,今年收的不多,支援任务重,就得用糠菜凑合。”老人回答。

甄玉望拉着宫义男看了几户人家,发现每家情况差不多,他跑去同刘汉卿说:“刘伯伯,乡亲们太困难了,少要点粮好吗?”

宫义男接过话茬说:“粮食虽缺,但乡亲们没有一个叫苦的,难得啊!”

赵殿辉怕刘书记为难,也过来劝解说:“现在哪个村都一样,如果都不缴,工业怎么恢复?战备粮怎么准备?”

刘汉卿要赵殿辉再考虑考虑。

赵殿辉走出学校布置晚饭,他边走边嘟囔:“还有什么办法呢?还有什么办法呢?”

迎面走来的捷舟问:“支书,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是啊,孩子,缺粮啊!这又来了任务。”赵殿辉摊了摊手。

“支书,我出个点子,你看行吗?”

“好,说说看!”

“这么多年的战乱,田园荒芜,山高林密,野兽太多了,晚上常伤人,组织人打猎吧,肉比粮顶饥!”捷舟鼓起勇气,大声说。

“嘿,好主意!你到我家传话,让做五个人的饭送来,我这就同老刘说去。”赵殿辉匆匆转身回去。

刘汉卿对这个建议连声赞叹:“好啊!义男、玉望,你俩今夜骑车回去,让军分区送点子弹、炸药来!”

宫义男、甄玉望顾不上吃饭,骑车走了。

刘汉卿说:“专署的通知说:修铁路急需一批条筐,你们组织人上山割荆条搞编织,每个筐两角钱,多劳多得!”

饭来了,几个人边吃边说……

经过一夜的准备,第二天一大早,村里人便上了山。捷舟也拿着镰刀、绳子跟父亲去了。雪后的山峦,茫茫一片,朔风掠起林木上的积雪,迎面刮来,雪地上,野物的足印清晰可见。老猎人图恬带着儿子拴柱、外甥韩扬飞跑着辨认:“这是兔足印”“这是狐狸足印”“这是獾足印”“这是野猪足印”“这是狼足印”……

图恬是清军驻古州城的八旗子弟,辛亥革命后断了生计,流落到妙疃山里,以打猎为生,练就了一身好本事。他们扛着猎枪,跑一会儿在地上下一个套子。捷舟兴奋地跟着他们,跑得汗水淋漓。

前边的图恬突然“嘘”了一声,韩扬赶忙猫腰跑上去,静静地卧在雪地的荆棘丛里。捷舟好奇地爬过去:“嗬!两只硕大的野猪正在两棵大松树下蹭痒呢!”大树被它们蹭得摇摇晃晃。

“瞅准了,韩扬,你打右边的,我打左边的。”图恬俨然像个指挥官,不容置疑地命令着韩扬。

“瞄准了吗?”他问了一下韩扬。

“瞄准了。”韩扬答。

“好,开枪!”图恬话音刚落,“叭、叭”两声枪响,两只野猪应声倒下。但刚停了一会儿,一只在原地挣扎开来,它在地下晃了几晃,爬了起来,向荆棘丛冲来。这时,图恬和韩扬早已重新给枪填上了子弹。

“刚才你没打中要害,这一枪要打眼睛。”图恬命令着。野猪发现了,仇人似地向荆棘丛飞奔。“叭、叭”两声枪响,在它快冲到跟前时响起,野猪再次在雪地里倒下,挣扎了几次后,躺在地上喘起粗气……

日头偏西,进山的人们返回村里,担荆条的、扛苇杆的、背野兔野鸡青羊的,人人都有收获。图恬和韩扬打到的那两头野猪肥硕胖大,两个大人抬一头,走起来还晃晃悠悠,拴柱一溜小跑地跟在队伍后面。

捷舟趁下山的机会,讨要了些野味,拐进山沟去寻师傅。翻过一架山梁,听到一个小女孩喊:“舟哥哥,我们在这里呢!”

“嗬!是秋霜!”身后站着夏雨。

捷舟问:“你们怎么在这里?师傅呢?”

原来,良姑云游四海,将两个孩子重新交窦婶抚养,乔队长牺牲后没有子女,窦婶携两个女童,乡人以为是乔叔遗孤。乡间有称母为婶的习俗,叫起来也不用改口。良姑常来探看,衣食、补品随时送来,两女童称其为师傅。良姑轻功非凡,来去如燕,村民只闻其声,不见其迹,疑为仙人下凡。

捷舟觉得,这样安排再好不过。

秋霜说:“夏雨的爸妈捎信给窦婶,说过些日子来接她回河西老家。”

“夏雨回到爹妈身旁,是件好事。秋霜妹妹,窦婶带你一个,也会轻松些。”捷舟放下山鸡野兔说,“这是我们今天打的,为你们补补身子,也算为夏雨送行吧!”他转身追上狩猎、割荆条的队伍,向村里走去。

晚上,伴随袅袅炊烟,山村飘起了肉香。饭后,哨子声起,村民们来到学校古庙的大殿里,课桌早被搬到了墙角,地上燃起一堆柴火,村民围坐在地上,刘汉卿请来的小教员拿着篾刀、削荆条和蒲草,给大家传授编织各种用具的技术。

图恬大方地把野猪肉切来一大块,炖在火上,锅旁放了几个粗瓷碗,要大家都来尝尝鲜。

刘汉卿坐在人群中说:“近两天,我们学会编织,各家没事了,想凑热闹的,晚上到这里凑堆编。过几天,我们再请几个小教员,在这里办夜校,大家一边编织,一边学识字,时代变了,没点文化不行,筐编好了,去卖时,也要认识钞票的数字啊!”

“共产党,为百姓想得真细啊!”人群中发出赞叹。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短篇小说卷》选取1993年优秀的短篇小说近20余篇,包括铁凝、史铁生、苏童、汪曾祺、毕飞宇、韩少功、周大新等茅盾文学奖得主、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二十余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短篇小说创作的极高水平。《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3短篇小说卷》主编为中国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短篇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
  • 毒枭枪声

    毒枭枪声

    漫城,在西南边陲,是个不大的城,然而,这个不大的城,最近却是血案连连,以至于每晚六点半,漫城新闻开始,漫城人从女主持人那红润的唇里,都能猜测出,她将会说出什么内容。果然,今天晚上,在女主持人的唇红齿白间,吐出的珠圆玉润的句子,又一次抓住了人们的神经:“今天早上,在城南靠近边境的苍龙山上,又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是一个胖子,一弹毙命。在死者身上,发现了少量毒品。目前,对于这个案件,警方正在作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又是一枪毙命,这已经是第三个了。
  • 骚土

    骚土

    老村的长篇小说《骚土》讲述的是鄢崮村在“文革”初起时的故事,以揶揄式的笔调、喜剧化的风格,对农村生活作了描写:季工作组进入鄢崮村,他煞有介事地指手画脚,句句不离“阶级斗争”,俨然是一部不食人间烟火的政治机器;而那些整天围着这位“钦差”团团转的叶支书、吕连长等,个个奴颜婢膝……作者用一个个《阿Q正传》式的情节,让读者在漫画式的人物形象中看到他们可笑而又卑微的灵魂。
  • 盲弈

    盲弈

    袁会东神情专注地和我对弈的时候,橘黄色的阳光漫进了屋里。猛然间,一只呆头呆脑的小麻雀,扑棱棱地飞进来,发出啾啾的心无城府的欢叫。
  • 飘摇的白大褂(4)

    飘摇的白大褂(4)

    王冬公然把病人偷走,而手术失败致使患者死亡,如此严重的后果,在经历最初的害怕后,现在他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让人更是震惊!面对死者家属质询他有无做这种手术的资格时,他才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急忙找副院长陈光远,要他出面向武明训求情。陈光远暗示王冬,他可以用要挟的手段跟武明训谈一谈。王冬如获至宝,马上找到了武明训。通过下跪、求情、哭诉、忏悔等一系列表演,似乎打动了武明训,但武明训一开口就点中了他的死穴——认为他的每句话都是在要挟他,可现实的情况是,他还真的不能正大光明地处理王冬。
热门推荐
  • 金枝玉叶

    金枝玉叶

    千古江山阅尽,吴钩了却前尘,回魂黯看漏雨,花错月影无痕。延绵不绝的亭台楼台之后,是寒玉生烟、胭脂生凉的寂寞宫愁,九重宫阙的水晶珠帘之后,是金枝玉叶、权柄玉座的血腥杀戮,金戈铁马的乱世末期,波澜诡谲的宫闱闺阁,一个叫苏谧的女子一生的挣扎反抗、起伏沉落。
  • 翡翠镯

    翡翠镯

    在做了二十三年记者编辑后,我忽然很想写小说,我把它看成是我人生的又一次重新设计和规划。匍匐拘泥于纪实报道太久,文学的情结想象的欲望一直未曾忘却———今年春天来到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个曾经的梦想,开始了我的第一篇小说创作。都市生活有许多眼花缭乱的东西,节奏变化之快让我们疲惫,老朋友们疏于联络,最亲近的人难以敞开心扉,每个人都变得更加自我。《翡翠镯》的创作也是缘于寂寞和孤单。这两年我一直在网上写日志,网络的好处在于你打开一扇窗口就打开了无数扇窗口,同时它也使孤寂的人更加孤寂。
  • 三界之轮回今生

    三界之轮回今生

    这是一场残酷的游戏,你我都不是游戏玩家,而是游戏中的角色,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场故事,都是早就设定好的环节。你以为游戏结束了,不,游戏才刚刚开始。三界系列书友交流:676894570
  •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

    你的孩子会做家务吗?你的孩子爱锻炼身体吗?你的孩子懂社交礼仪吗?你的孩子懂团队合作吗?……如果以上的问题,你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你会不会因此而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呢?可是,为什么日本父母却能应付得从容不迫呢?难道他们有什么教子的秘诀吗?《日本父母这样教孩子负责》就是能够解答你上面的疑惑。本书从八个方面来说,希望能够给广大中国父母以参考和借鉴,使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进而顺利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自律的人。
  •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这是一个既逗比又立志的故事,江云枫是新进国家级烹饪大师,浑身的光环都掩盖不了他逗比的性格,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神。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有喜怒哀乐。抱着侥幸心理带VR眼镜洗澡一下就洗到食戟的世界,从而开始了漫长而有趣的从逗比变成牛X继而装X的过程应读者要求建了个群:601403400欢迎来提意见,或者骂我都可以,只要能让我写作进步。
  • 战神记

    战神记

    面对人性诡策,丛林规则之残酷,身处杀性中的少年不得面临着一次次选择:放弃还是相信,生中待死还是生中搏生?
  • 萌妃当道:征服杀手妻

    萌妃当道:征服杀手妻

    据说这个文很搞笑,据说这个杀手很逗比,据说这个皇帝好腹黑……【她,是出名的贪财杀手!他,是有着神秘身份的皇帝!当一次不清楚是巧合还是特意安排的无良邂逅,某杀手的一世英明全部埋汰,只能在他那慵懒华贵的笑里,眨着眼睛、咬着手指:你放过我吧……】
  • 六字神咒王经

    六字神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容无双

    清容无双

    二十一世纪的外科医生穿越到一个架空的王朝之中,什么?是被打入冷宫的王妃,王爷是个面瘫脸?没关系,且看本王妃如何逆转乾坤,小王爷,你逃不出本王妃手掌心的。
  • 暗黑者四部曲(全4册)

    暗黑者四部曲(全4册)

    郭京飞主演系列网剧《暗黑者》原著小说,中国高智商犯罪小说扛鼎之作。企鹅兰登天价购买英文版权,继《三体》之后再掀海外阅读热潮。要战胜毫无破绽的高智商杀手,你只有比他更疯狂!凡收到“死亡通知单”的人,都将按预告日期,被神秘杀手残忍杀害。即使受害人报警,警方严密布下天罗地网,并对受害人进行贴身保护,神秘杀手照样能在重重埋伏之下,不费吹灰之力将对方手刃。所有的杀戮都在警方的眼皮底下发生,警方的每一次抓捕行动都以失败告终。而神秘杀手的真实身份却无人知晓,警方的每一次布局都在他的算计之内,这是一场智商的较量。看似完美无缺的作案手法,是否存在破解的蛛丝马迹?所有逃脱法律制裁的罪人,都将接受神秘杀手Eumenides的惩罚。而这个背弃了法律的男人,他绝不会让自己再接受法律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