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200000005

第5章 毛泽东读《水浒传》(4)

本来,《水浒传》中的石秀,并不是梁山好汉中特别突出的英雄,但书中在记述石秀时,重笔描绘了其在关键时刻不怕死,敢于舍弃性命去斗争的形象。石秀这个《水浒传》中并不显赫的人物形象,被毛泽东抓住了特点:拼命精神。毛泽东透过这部书中较为原始、粗糙、杂乱的描写,看到本质的东西,并将这种本质的东西,幻化成一种精神材料,进行提炼、升华,试图将它熔铸成共产党人的革命魂魄。

四、从“林冲棒打洪教头”学“以弱胜强”

毛泽东读《水浒传》,不是泛泛而读。他每次阅读这部书,都善于对书中故事进行深度挖掘。《水浒传》第九回,有一段林冲在柴进家,与武术教师洪教头比武的描写。

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毛泽东读这段故事,从中悟出的道理非常深刻和独到。他依此启发党和军队的干部——在斗争中,要讲究策略。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先进行战略退却,从退却中发现敌人的弱点,进而打败敌人。毛泽东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以这段故事,来比喻说明战争中根据形势进行战略退却的重要性:

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因为顾到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可是,军事冒险主义者则坚决反对此种步骤,他们的主张是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毛泽东的话,生动而又有趣,让干部和战士们一听就懂,并且容易记得住,得以在战争实践中加以运用。本来,林冲与洪教头“放对”,属于两个人的对打,在现代战场上可以称之为“单兵对抗”,但毛泽东却从中发现了大兵团作战的战略思想,即如何对待强大敌人进攻的战略问题,用《水浒传》中的小故事,来说明我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先退一步,以争取主动的道理。这是毛泽东从通常人们只是作为热闹来看的故事中发掘出的深刻道理。

五、要学宋江善于调查研究

毛泽东在一生实践中,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注重调查研究,他是把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门基本功课来看待的。但是,毛泽东讲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这一道理时,用的却是《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例子。1937年8月毛泽东在他所写的《矛盾论》中写上了这样一段话:

孙子论军事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说的是作战的双方。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

毛泽东用《水浒传》中这个故事,告诉共产党员,要从调查研究入手,才能解决问题。三打祝家庄最终能够胜利,还是得益于宋江最终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此后,毛泽东多次用《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启发干部。

1943年底,京剧《逼上梁山》在延安演出成功后,毛泽东给编导写信,信中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1944年春,毛泽东又指示延安平剧院创演《三打祝家庄》,他的目的,是通过这个戏对干部、战士进行“谨慎”教育。1945年2月,《三打祝家庄》排完公演,毛泽东看后讲了这样的话:“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三次?我看宋江这个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真打。我们干革命,就要学宋江,要谨慎。”之后又给剧院写了一封信:“我看了你们的戏,觉得很好,很有教育意义。继《逼上梁山》之后,此剧创造成功,巩固了平剧改革的道路。”

六、不当李逵式的官长

《水浒传》中的李逵,是一个性鲜明的人物。他有拼命精神,朴实,豪爽,疾恶如仇,但性情过于鲁莽,杀人过多。《水浒传》中江州劫法场救宋江一节,描述梁山出动大批人马劫法场时,李逵滥杀了很多无辜百姓。

说时迟,一个个要见分明;那时快,闹攘攘一起发作,只见夥客人在车子上听得“斩”字,数内便向怀中取出一面小锣儿,一个客人立在车子上,当当地敲得两三声,四下里一齐动手,却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众士兵急待把去搠时,那里拦得住……只见那人丛里那个黑大汉,抡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晁盖等却不认得,只见他第一个出力,杀人最多。晁盖猛省起来:“戴宗曾说一个黑旋风李逵和宋三郎最好,是个莽撞之人。”晁盖便叫道,“前面那好汉莫不是黑旋风?”那汉那里肯应,火杂杂地抡着大斧只顾砍人。晁盖便叫背宋江,戴宗的两个小喽罗,只顾跟着那黑大汉走。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横遍地,血流成渠。推倒颠翻的,不计其数。众头领撇了车辆担仗,一行人跟了黑大汉,直杀出来。背后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四张弓箭,飞蝗般望后射来。那江州军民百姓谁敢近前?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自在江边杀人。晁盖便提着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哪里听得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李逵这个人勇猛无敌,孝顺母亲,对“李鬼”有怜悯之心,在梁山泊中敢于拍案而起,仗义执言,对宋江赤胆忠心,凡此种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非常惹人喜爱的,因此大部分读者在读《水浒传》时,都不会太在意这段李逵滥杀无辜的情节。但是鲁迅则与一般读者不同,他超越那个时代普通中国人的价值观,简言之就是讲“损”和“益”,他说:“不知怎地,我虽然并非犹太人,却总有些喜欢讲损益。”因此,他对李逵的滥杀无辜十分不屑:

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毛泽东是赞同鲁迅的看法的。虽然毛泽东并未对李逵有更多的贬低,但对于他不分青红皂白,乱杀人,是持批评态度的。毛泽东的深刻之处在于:由《水浒传》中的这个故事说起,讲明白一种道理,用以启发共产党的干部。

毛泽东早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时候就发现,红军游击队里有些干部不注意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往往离开实际情况去估量政治形势、指导工作,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则一律狠整,因而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错误。毛泽东批评这种人是“李逵式的官长”: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你不相信这个结论吗?事实要强迫你信。你试试离开实际调查去估量政治形势,去指导斗争工作,是不是空洞的唯心的呢?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一定要弄出错误。这并不是他在行动之前不留心计划,而是他于计划之前不留心了解社会实际情况,这是红军游击队里时常遇见的。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干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吗?

必须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

毛泽东在这里讲述了这样的道理:共产党人,对于形势要冷静分析,要有头脑,不能乱闯乱撞。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去办事、指导工作。对于犯错误的同志,也要调查研究,分清情况,区别处理,不能见自己的同志犯了错误,就乱打一气。那样做,只能伤害同志,抛弃政策,放弃原则,对革命是不利的。

《水浒传》中的李逵朴实豪爽,对革命事业很忠诚,但头脑简单行事鲁莽。毛泽东将红军中“懵懵懂懂”处事的干部比做“李逵式的官长”,是批评他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同时用李逵这样一个中国人喜爱的人物作比喻,也肯定了这些人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因而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节毛泽东发现“《水浒传》里没有农民”

毛泽东读《水浒传》,理解得很深刻,视角也很独特。他虽然曾经把宋江理解为农民造反领袖,但他后来也发现《水浒传》中没有写农民,是一个缺点。他认为,这是这本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是农耕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保留、存积了我国自宋元至明初中期的许多民间语言和文化、社会风俗和习惯。这些内容在官修史书和朝野士大夫的札记、野史里难以寻见。而《水浒传》的精髓,是以形象思维,抒写了那个时代各阶层,尤其是中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心态和行为。它记下了当时社会的大多数职业行当。但是,这些学者大多没有看到,这部书中没有写农民。而毛泽东却看到了。

毛泽东注意到这一点,是在少年时代。当年他读了包括《水浒传》在内的若干传统平话小说后,发现《水浒传》中所重笔描写的梁山群英,社会成分较为复杂,宋江本是朝廷的下级官吏,其他好汉,有的是旧军官,有的是受到排挤的富裕大户,有的是开店的,有的是卖艺的,有的是游手好闲的乡村流浪汉,有的是小偷。五行八作,什么人都有。连晁盖也是乡村富户,有点类似现在村长的角色。可以说,《水浒传》中描写的绝大多数人,很难说是真正的农民或者城市雇工。只有渔民出身的阮氏三兄弟,以及砍柴出身的李逵,属于农民的范畴。毛泽东在少年时代读这部书时,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还没有更深入思考。到了青年时代,毛泽东十分注重阶级分析,在读《水浒传》时自然看重这一点。

其实《水浒传》中描写的大多数英雄好汉并不是纯粹劳动人民出身,却在当时代表了普通劳动者求平等的意愿起来向皇帝造反,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时包括普通农民、城市下层贫苦劳动者的意愿和利益,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至今中外学者仍然在探讨这一问题。可贵的是,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水浒传》时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直到他成为中共中央领袖时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

故事发生在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1947年6月中旬的一天,转移中的中央纵队在陕北田次湾宿营。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人坐在火堆旁。毛泽东用一根树枝翻动火堆中燃烧的木柴,抽着烟,神情专注地在思考。周恩来小声问:“主席又在想什么?”

毛泽东冲周恩来微微一笑说:“我在想,我小时候读《水浒传》中梁山英雄好汉的故事,读得入神。可是,有一次我忽然想到,这部小说中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我纳闷了两年,种田的为什么就没有谁去赞颂呢?后来我想通了,写书的人都不是种田的人!所以我在想,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思想是统治思想,被统治的农民的思想是不能占统治地位的。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真正地歌颂农民英雄的作品的,《水浒传》能用这种方式歌颂一些非农民出身的英雄好汉,已经不容易了。这部书能够传下来,也是民间下层口口相传的结果,下层民众用这种方式,竟能让它不胫而走,传世传代,了不起啊!”

同类推荐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集结蒋晓云博客及专栏散文近六十篇,从小说到散文,从虚构到纪实。曾经忧于交心的作者终于写下自己的真实生活。上海的灯火流离,台北的淫雨霏霏,加州的阳光明媚。逝去的父母,离散的朋友,拆去的旧城墙。梦里不知身是客,此时何处是故乡。
  • 两生花

    两生花

    沈星随笔的第一个文学亮点,是对自己初恋的描述。一个大一女生对于一个大帅哥的单相思,她写得非常节俭。例如,哪一天大帅哥又打篮球了,她会主动地把全寝室打开水的任务全都承担下来,因为去水房的小路要经过篮球场。——这很普通,不普通的是,她一趟趟地走,居然红着脸却不看篮球场一眼。又如,当大帅哥终于发现这个小妹妹的心理,便约她一见。她看着他,他却避开目光,只说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说完还是不看她。她自始至终一直在笑,笑到最后,笑出两行泪,却还在笑。为什么在任何人都没有发现的情况下,提着水瓶来来往往一下午都不看球场一眼?为什么明知自己已经失恋却始终在笑?这些怪异,就包含着文学意味。
  •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红海求索集》共收录十六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章,多为批判、评述性文章或者综述类文章。这些文章,*能见出一个人的文史功底和思辨能力。这些文章不仅需要高度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而且还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类文章,实际上就是一部相关学术问题的小型学术史。
  • 案头文沫

    案头文沫

    《案头文沫》一书为作者李更在工作之余的所思、所想。有为图书而写的序及书评,还有对文化现象、社会热点以及文化名人的品评。他的文字一针见血,其文笔犀利,机智但不失幽默,对于当代文化时事嬉笑怒骂,品评人物则毫不留情。
热门推荐
  • 黑化快穿:花式撩男神

    黑化快穿:花式撩男神

    黑化大作战。温情竹马√腹黑世子√邪魅教主√高冷大神√病娇弟弟√傲娇校草√谪仙神医√呆萌侄子√蛇精师父√病弱少年……不就是不小心摔下了楼吗?这个坑货系统是个什么鬼?某女一脸凌乱。不就是找个任务者吗?这个神经少女是怎么回事?某系统一脸黑气。“系统君,你好坑。”“宝贝儿,是你太蠢。”从此踏上了一条撩男神的不归路。
  • 鸾峰之上梧桐可在

    鸾峰之上梧桐可在

    一句话,他成了她的男朋友;一句话,他误会了她;一次意外,他伤了她的心;一场报复,他再次遇见她。一次无理取闹,他被她牵动了心;一次意外,他害她被误会;一场报复,他再次遇见她;一次守护,他离开了她。
  • 我想在游戏世界里当第一

    我想在游戏世界里当第一

    我是孤傲的大侠,我为侠骨柔情。我是浪荡的徒子,我为俗粉折腰…
  • 颤抖吧,武林

    颤抖吧,武林

    李封:“我想活,但我不得不去死!”三千人围剿两百人,轻轻松松,一个照面解决战斗!可是你们竟敢发动反冲锋,什么鬼?你们还要大喊一声“金钟罩”来壮胆?呵呵,沾点金粉我也能金光闪闪,就这点伎俩还敢自以为刀枪不入?我戳死你们这群扑街!全员由小乘境界高手们组成的特种作战兵团?顶你个肺喔!
  • The Coming Race

    The Coming R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围故国

    山围故国

    十月革命后,白俄军及难民大股向中国境内溃逃,狼山烽火由此燃起,各种势力纷纷登台,明暗较量,一触即发。小说以宏大的叙事笔法,尽展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着力塑造各色人物,情节迭宕起伏,形象饱满生动,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穿透力,为作者新近贡献于世的又一部长篇力作。
  • 安玄界之神级天赋

    安玄界之神级天赋

    【安玄界】虚拟游戏开启,和平却是短暂的,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是全民穿越。成为魔族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 绿色未来与生活习惯(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与生活习惯(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除了外出上班、上学、旅游、办事之外,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是消耗资源最多的场所之一,我们的吃喝拉撒睡,无一不在消耗着资源。就从电力资源来说,据国家的权威部门统计,家庭用电已经占全社会用电的12%左右。其中,我们家里的冰箱、空调、电视、电热水器就占了家庭用电总量的80%以上。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家庭都有节约意识和节约措施,才能使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到实处。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 魔印战神

    魔印战神

    天地苍茫,武道漫漫!魔印横空,我为战神!镇压万界,执掌众生!苏少铭:“无尽岁月后,不是这个世界容不下我,而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