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人们见面,最常听到的问候是“你吃了吗”。现在,问候语的内容多样化了,“身体还好吗”“心情怎么样”“过得开心不开心”……归结起来,就是“你幸福了吗”。
不仅如此,“幸福”一词频频闪现于社会活动家、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的讲话中,各种关于“最幸福……”的评选层出不穷,以“幸福”为名的各种文艺作品推陈出新,各国政府更是纷纷提出以“民众幸福”为导向的施政纲领……
当“幸福”成为一个流行词,当幸福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涤荡全世界,我们需要先回到“幸福”的原点,厘清幸福的真正含义。
一、难以捉摸的“幸福”
在自然界中,水有千变万化的形态,山有春绿秋凋的轮廓,飞禽走兽,落叶飞花,无一不呈现出它们特有的造物之神奇。人们津津乐道的“幸福”
却犹如镜中花、水中月难以捉摸,虽寓意美好,却又十分抽象。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幸福
现代汉语中这样定义“幸福”: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可见,这里说的是一种结果,该境遇和生活具体是什么情况,则是一道因人而异的填空题。
在中国古汉语中,“幸福”不是一个词,而是二字连用。幸,指的是好运气;福,则是指获得佑护。显然,古时的“幸福”尚未具备现代“幸福”的丰富涵义。在中国古人眼里,幸福生活大致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没有战乱,没有纷争,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安宁美好。
在幸福理论极其丰富而又全面的西方哲学界,对“幸福”做出独特、精彩论述的大家比比皆是。
大政治家梭伦说:“许多最有钱的人并不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则推崇“至善和智慧”,认为幸福就是灵魂的不朽和安乐。到了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更是简化成了“至善是幸福”
的观点。
也有一些哲学家并不同意这种纯精神的论断,像伊壁鸠鲁和边沁,自成一派,称为“现实幸福学派”,他们提出“幸福应该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干扰”,他们强调尘世快乐,追求感官刺激,与苏格拉底的“精神幸福学派”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无论是精神幸福,还是感官快乐,显然这些幸福观都偏颇一方,直到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才将物质生活同精神生活科学地结合起来,指出这二者的统一是幸福的主要内容,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另外,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奉献是追求幸福的终极归宿。
对于“幸福”的理解,圣哲、学者们是站在崇高的认知层面上,他们所阐述的幸福固然不失精辟,却也是抽象的。而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陷于生活的琐碎,对“幸福”的体悟反而更贴近自身生活:
家徒四壁的人说,幸福就是住着恢宏华屋,吃遍天下美食,背靠一座大金山。
乞丐很直接地说,幸福就是天不刮风不下雨,还能顿顿填饱肚子。
饱受病痛折磨的人说,幸福就是无病无灾。
学业沉重的学生说,幸福就是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可以通宵玩游戏。
为人父母者则说,幸福就是看着孩子一点一点长大成人,健康、快乐。
“幸福是……”是一个万能排比句,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人,因其对“幸福”的认知与渴求的内容不尽相同,他们所描绘的幸福也都各不相同。所以德国着名哲学家康德也这样说道:“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如果非要给幸福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最简洁明了的说法——幸福就是过得快乐,感到满足。
你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你感到心身愉悦,这就是幸福。这种满意和愉悦的程度越高,你获得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我为他人的幸福付出而感到幸福,他人为我的幸福付出而感到幸福。他人幸福,我也幸福,这也是幸福,而且是一种广义的幸福。
尽管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幸福有着不同的概念,然而无论哪种幸福,它们都有共通的一点,即最终体现为一种满足感。长途跋涉的旅人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胃里舒坦了,与其之前饥肠辘辘相比,现在的他无疑是幸福的;被战争摧毁家园的人们觅到一处世外桃源,远离了战火,他们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安居乐业的幸福;而饱受工作压力的现代都市人,能忙里偷闲,远离城市的喧嚣,偷得浮云半日闲,同样是一种惬意的幸福。
追求幸福永无止境
数千年来,尽管幸福概念、幸福方法论几经颠覆、修正,有一个共识却始终屹立不倒,即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坚信:人类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
例如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就曾说过:“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们如果问,什么驱迫欲望,则我们可以答复说,那是幸福,而且亦只有幸福。”而另一位对马克思影响深远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亦说过:“人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
在潜移默化中,幸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成长道路和奋斗方向,影响着个人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
美国一家民间机构曾针对22个国家共2万多人进行幸福指标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有将近50%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英国的这个指标达到了37%,而中国参与调查的人中,只有9%的人认为自己幸福。也就是说,10个中国人就有9个认为自己不幸福。
我想过“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可是我没有足够的钱,所以我还得为了金钱而奔波、劳碌,所以我不幸福。
我想拥有像偶像明星那样的美貌,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另眼相待,可是我五官平庸,我很温柔但我很丑,所以我很自卑,我不幸福。
我想拥有成功人士们的好运气,心想事成,但现实是,我的很多次努力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屡屡受挫,我怎么可能幸福?
……
然而,被认为最应该感到幸福的企业家、明星、金领等成功人士,虽然拥有常人难以比拟的财富和影响力,能实现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梦想,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认为自己不幸福。
做企业的人,无论是老板还是高级经理,操心最多,休假最少,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种种不可控因素,都使他们的神经总是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哪里还有平常人的平常心态去体验生活中的各种快乐。
明星们外表光鲜,拥有无数粉丝,日进斗金,但他们也面临着个人隐私无处藏身,任何微小的纰漏都有可能被放大成一场风暴的风险。所以人气越旺的明星越是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于是,在享受尖叫和名利的同时,他们也与普通人的快乐渐行渐远。
渴望名和利的人说他们不幸福,这个不难理解。可是已经名利双丰收的人也说他们不幸福,这只能说明由于每个人的企盼不同,他们渴求的幸福变幻出了不同的模样。
要解释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回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起初将人的需求归结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后来又进一步扩充为七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求。按照马斯洛的这一理论,当人的这些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愉悦、快乐,这便是幸福。
马斯洛需求理论折射出一个事实,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永无止境。一种需求得到满足的人,他不会长久停留在该层面停滞不前,而会向着更高的需求行进,于是形成新的“不满足”,新的幸福焦虑和内心空虚促使他努力拼搏,直到新需求得到满足。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攀升向上。
可见,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贯穿一生的岁月,并由于在不同时期和阶段,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尽相同,其所渴求的幸福内容更是千姿百态,由此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世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迈进。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幸福如何去丈量
每一个令我们愉悦的瞬间都是幸福的时刻,每一个令我们振奋精神、努力拼搏的梦想都是幸福的载体,然而,仍有那么多人说自己不幸福。所以,我们需要测量我们到底拥有多少幸福。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一个幸福的测量标准,正如测量一座山峰的高度,需有可做参照的标准,比如它旁边的山丘,或者更为准确的标尺。
幸福问卷:你对生活满意吗?
以下这份问卷名为“生活满意度指数(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是生活满意度量表的一个重要分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诺加盾(Neugarten)等人于1981年设计,因其简洁、有效而被全世界研究人员广泛使用。其计分方式为:带★的题,选“是”得2分,“否”得0分,“?”得1分;不带★的题,选“是”得0分,“否”得2分,“?”得1分。
★1.当我年龄增长时,我发现事情似乎要比原先想象的好。
(是 否)
★2.与我认识的多数人相比,我更好地把握了生活中的机遇。
(是 否)
3.现在是我一生中最沉闷的时期。
(是 否)
4.回顾以往,我有许多想得到的东西均未得到。
(是 否)
5.我的生活原本应该有更好的时光。
(是 否)
★6.即使能改变我的过去,我也不愿有所改变。
(是 否)
7.我所做的事多半是令人厌烦和单调乏味的。
(是 否)
★8.我估计最近能遇到一些有趣而令人愉快的事。
(是 否)
★9.我现在做的事和以前一样有意思。
(是 否)
10.我感到自己老了,有些累了。
(是 否)
★11.回首往事,我相当满足。
(是 否)
12.与同龄人相比,我曾作出过更多的愚蠢决定。
(是 否)
★13.现在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是 否)
★14.我感到自己确实老了,但我并不为此感到烦恼。
(是 否)
★15.与同龄人相比,我的外表更年轻。
(是 否)
★16.我已经为一个月甚至一年后该做的事制定了计划。
(是 否)
17.与其他人相比,我惨遭的失败次数太多了。
(是 否)
★18.我在生活中得到了相当多的我所期望的东西。
(是 否)
19.不管人们怎么说,许多普通人是越过越糟,而不是越过越好。
(是 否)
★20.我现在和年少时一样幸福。
(是 否)
测试结果:
得分若为0~7,说明你对现状极不满意,幸福指数很低。
得分若为8~15,说明你的生活幸福感很一般,容易沮丧,经常情绪低落,幸福指数较低。
得分若为16~34,说明你的生活和大多数人一样,有喜也有忧,自认为并无特别之处,幸福指数一般。
得分若为35~40,说明你对生活比较满意,且懂得感恩,心态较好,幸福指数较高。
在这份问卷中,隐含了一系列的幸福指标,例如生存状况、生活质量、心理调适、人际关系和未来预期等,只需不到2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大致了解眼下我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是幸福居多,还是不幸福居多。
将这份问卷中的问题进行归类,就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人们的生活满意程度,在绝大多数时候是通过比较获得的,例如从前与现在的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想象与现实的比较……现状比过去好,自己比别人好,现实接近甚至好于想象,就会感到满意,否则就可能相反。
其次,个人对生活满意与否,是一种极具主观色彩的个人感受。同样一件事,对于某人是愉快的经历,而对于另一个人则未必,因此也就有了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人生的说法。
最后,人们生活满意度的高低,还与期望值有关,期望值包涵着一个人的自我肯定程度、自我设定标准等,所以现状与期望之间越接近,满意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当然,任何一份调查结果,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时效性的局限,即便有一些问题本身具有长期效应,但是考虑到被调查者受当下特定情绪的影响,更多反映的是短期甚至是瞬间的主观感受。
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客观的、具有长久参照价值的幸福测量体系,能为我们提供长期的指导作用,告诉我们如果不幸福该怎么改变。
幸福指数的几种丈量办法
一个人感到幸福,即他有一种真切的现实存在感,且在梦想追求上心愿得偿,所以他会对所处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感到满意。
不过,不同的人对现实的感受并不一样,由于际遇、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迥异,人们对幸福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对幸福衡量的标准也随之改变。
因此,一直以来,人们总想着就幸福程度进行一个量化,例如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的着作《经济学》中,给出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在这个公式中,“效用”表示人们从消费物品中得到的主观享受或满足,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幸福公式清晰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幸福并不单纯取决于财富的多寡,而是取决于效用与欲望的相对关系。倘若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再多的物质供给都将无法满足其不断膨胀的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