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5800000002

第2章 从参加革命到延安(2)

4月,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的党中央派出代表团到达中央苏区,并参加中央局的领导工作。这样一来,中央苏区领导层产生了分歧,使第一次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受到干扰。对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问题,党中央曾指示:“当着敌人力量尚未集中的时候,我们必须利用优势兵力,去击溃敌人的主力。”“红军总司令部在组织决战中,采取诱敌深入苏区的策略,在当时的阶段中(年底及年初)是正确的。如果力量对比上利于我们时,我们应该扩展向白区的坚决进攻,打碎敌人的生力军。”同时还提出:“遇必要时,可以抛弃旧的与组织新的苏维埃区域。”

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又提出分兵退敌的方针。对反攻时先打哪路敌人问题,有的主张先打敌蔡廷锴部,也有的主张打朱绍良部。经过反复讨论,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并根据对敌情的分析,决定采取由西向东横扫,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从5月16日至31日,红一方面横扫700余里,连打5个胜仗,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粉碎敌人“围剿”后,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解放了赣东,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根据地。

在一次攻打敌人的山头阵地时,红军几次冲锋均未攻上去,战斗减员较重。

营长命令刘辉山率一班再次冲锋,一定要攻下敌人的阵地。刘辉山仔细观察地形及敌军的薄弱之处,趁敌人射击喘息之机,率全班猛冲到达山头,后续部队随即赶到全歼守敌,全班无一伤亡。

在第二次反“围剿”期间,时任红四军军部特务营政治委员的萧华找刘辉山谈话。他说: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办事情的,是要推翻封建反动势力,改造旧社会;共产党的目的是建立人人平等的美好幸福的新中国。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就应该加入共产党,为解放劳苦大众而奋斗。

1931年4月,在江西永丰县南龙镇龙子下村,刘辉山经连长陈世全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5月,蒋介石在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后,很快又于6月组织更大规模的“围剿”。他将其嫡系部队第十四、第十一、第六、第九、第十师,共10万人调到江西省,连同原在中央苏区周围的和新调来的非嫡系部队,总兵力达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人,蒋介石亲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并聘请了英、日、德等国的军事顾问随军参与策划。这次“围剿”,蒋介石采取“长驱直入”的方针,企图首先消灭红军主力,摧毁苏区,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第一方面军3万余人在闽西北、闽西、闽赣边和赣南等地区开展群众工作,进行反“围剿”准备。

6月底,红一方面军在临时总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和方面军总司令朱德的指挥下,判明国民党军即将发动第三次“围剿”的企图,决定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待敌深入苏区中心区,再集中兵力实行反攻,以打破“围剿”。随后,独立第四、第五师和红三军第九师在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以南地区,红四军第十二师在南丰以南和东南地区,协同当地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少先队,以运动防御和游击战迟滞敌军前进;红一方面军主力红三军团、第四军主力、第十二军在临时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总司令朱德指挥下,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调动敌人,择其好打者打之;于运动中予以各个歼灭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依靠苏区地方武装、赤卫军、少先队,不断地阻击、袭扰向苏区进攻的国民党军。苏区人民群众则实行坚壁清野,使深入苏区的国民党军饥疲交困,锐气大减,从而有力地掩护了红一方面军主力回师集中,并为转入反攻作战创造了条件。红一方面军则往返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疲惫敌军,避强击弱,速战速决,以少胜多,共歼敌17个团3万余人,缴枪1.5万余支、机枪175挺、迫击炮55门、电台6部,取得了重大胜利,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经过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红军的作战原则已基本形成。

刘辉山在这一次反“围剿”打宜黄的战斗中负伤,子弹打中他的肩胛骨。这颗子弹一直伴随他四十多年,直到1978年严重危害到刘辉山健康时才被取出。

1931年11月6日,中央苏区第一届党代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毛泽东被选为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7日,在叶坪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刘辉山光荣当选红四军特务营的代表,到红色首都瑞金去参加庆祝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的闭幕仪式,欢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诞生。

刘辉山在《星火燎原》丛书中发表了《欢庆红色中央政权的诞生》一文,回忆了划时代的这一天: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多少年来,政权一直掌握在地主资产阶级手里,我们工人农民被人踩在脚下,而现在,我们就要有自己的中央政权了,工人农民就要当家做主了。想到过去的苦难日子,想到今天革命形势的发展,想到今后日益美好的远景,我的心头像波涛一样汹涌奔腾。

在松岗子尽头,坐东南朝西北的主席台口的两旁,装饰着翠绿的松柏树枝,中间还嵌着许多大红花;台口的上沿有醒目的庆祝工农代表大会闭幕的字样;台上正中高挂一面有镰刀、斧头的大红旗。一群捧着鲜花的儿童团的孩子们,面对台口在歌唱;一个小女孩舞动小手在指挥,头发上的大红蝴蝶结,被风吹得一飞一飞的。

下午三点钟,会议主席宣布开会。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毛主席讲话了。他告诉我们:红旗不倒就是我们的胜利,敌人的破产、红军的发展,是保证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现在建立了红色政权,将来还要巩固和扩大,以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这是个幸福的时刻。我紧抱着怀里的枪,仰着脸,目不转睛地望着毛主席那魁伟的身躯和那温厚、纯朴的脸,听着他那平静而充满自信的声音,我觉得浑身都充满力量。就是他创造和教养了我们红军,并指挥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粉碎了蒋介石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消灭了大量敌军,从而建立、巩固和扩大了红色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就是他,将领导着我们获得更大的胜利。我们都记下了他的话,并以雷样的掌声表示对自己领袖的热爱。

游行开始了。我们红军战士们穿着灰色军衣,领口缀上黑边红底的领章,胸前佩戴椭圆形红色的“中国工农红军”的符号,戴着八角帽,手持带有明晃晃刺刀的步枪,排成六个方队,整齐、雄壮、精神抖擞,以刚健的步伐走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当通过主席台时,毛主席亲切地向我们频频招手,全场群众也热情地向我们欢呼。这是领袖和人民给予我们的荣誉和奖赏。我们把手臂甩得更直,步伐也更加整齐和有力。我们要用行动证明:我们不仅能消灭敌人,开辟革命根据地,而且还能继续粉碎敌人的“围剿”,保卫新政权。

在回队的路上,我不时回过头,望着那个被薄雾笼罩着的山头,想着昨天大会上毛主席的讲话和狂欢的会场情景,不由得心中万分激动:红色政权呵,我一定终生为你战斗!

1931年12月,刘辉山由红四军军直特务营第一连三排调红一军团直属工兵连任二排排长。1932年12月,刘辉山调红一军团政治部政卫连任副连长。

从1932年冬开始,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陆续调集近40万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总兵力约有7万人,在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的正确指挥下,既运用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经验,又结合国民党军队进攻时采取新战略的实际情况,依据中央苏区多丘陵大山的特点,采取大兵团山地伏击战的方法,在黄陂、草台岗两次战斗中,一举歼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近三个师,俘师长李明、陈时骥,击伤师长萧乾,俘虏官兵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并缴获大量枪械、子弹、电台等军用物资,首创了大兵团山地伏击战的范例。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这在以往各次战役中是不曾有过的。朱德总司令说:“陈诚几年间所依靠的部队整个打垮了。四次‘围剿’也算告结束了。”蒋介石在给陈诚的“手谕”中说:“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疼。”

1933年5月,红一军团政卫连在藤田整编,刘辉山由政卫连调红一军团司令部任警卫排长。军团司令是林彪,政治委员是聂荣臻。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在江西瑞金沙洲坝召开第二次苏维埃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693人,候补代表83人。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朱德和林伯渠先后作了有关红军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报告。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国徽、国旗、军旗的决定,以及修正的宪法大纲等重要决议案。大会上选举了毛泽东、陈绍禹(王明)、张闻天等175人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罗荣桓等36人为候补执行委员,董必武等35人为中央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2月3日,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等17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选举张闻天为人民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为副主席。

古远兴和其他同志一起,被临时抽调去搞代表大会的警卫和招待工作,也就是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张耀祠。这里的任务完成后,古远兴又回到通信排工作。这时,组织上准备要他当通信班的班长。

古远兴讲述了这段有趣的经历:

我那时参加红军有一年多啦,交给我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领导都很满意,在杨尚昆同志那里的工作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天肖秘书长把我叫去说:“准备要你当通信班班长。”

我就问他:“我哥哥呢?”

肖秘书长不解地问道:“你哥哥怎么啦?”

我说:“我当班长,我哥哥当什么?”

肖秘书长说:“你哥哥还是当战士呀。”

一听要我当班长,远浩还是当战士,那可不行,我就对他讲:“这个班长我不当。”

肖秘书长问:“为什么?”

旁边的一个首长就对他讲:“你还没有看出来吗,这个小鬼仗义呀,你让他当班长,哥哥当战士,这个班长他是不能当的哟。”

肖秘书长说:“那好,你当一班班长,你哥哥当二班班长怎么样呀?”

肖秘书长的话刚一说完,我就高兴地答应:“这样行,这个班长我当。”

旁边的另一位首长故意逗我说:“你可要考虑好了,一可比二大呦。”

我说:“只要两个人都是班长就行。”

“那以后你就是老大哥,他就是老二哥啦。”逗我的那位首长话音刚一落,其他首长就大笑了起来。从此后总政治部的首长就叫我“老大哥”,叫远浩“老二哥”。解放后那些知道这件事情的红军总政治部的首长,见到我还是开玩笑叫着“老大哥”。

中央红军在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范围扩大到30多个县;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取得很大成绩,主力红军扩大到约10万人,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亦有很大发展。

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蒋介石命令“围剿”军构筑绵密的碉堡封锁线,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对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的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第五次“围剿”。

而此时,毛泽东已被排斥在中央领导之外,面对国民党军队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和重兵进攻,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等却错误地认为,这次反“围剿”战争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阶级决战。在军事战略上,拒绝和排斥红军历次反“围剿”的正确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企图以阵地战、正规战在苏区外制敌,保守苏区每一寸土地。这时,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共产党员李德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直接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权。因而,在国民党军“围剿”前夕,当时的中央领导未及时有效地组织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准备,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持续作战而未得到休整和补充的情况下,即于9月下旬仓促开赴中央苏区北线迎击国民党的“围剿”。

同类推荐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带着商城去大唐

    带着商城去大唐

    现代人元善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用几年的积攒玩了把跨境穷游,可惜不幸掉沟里去了,再次睁开眼睛发现竟然带着个猫狗商城系统来到了武德八年的大唐,凭借现代人的跨越千年的知识和商城的帮助,看他如何玩转大唐时代吧。
  • 三国之东汉风云

    三国之东汉风云

    萧雨穿越至名臣武将辈出的东汉末年成为刘备之子,金戈铁马,收文臣武将为己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乱世纷争,谁主沉浮?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 历史的个性:兵家

    历史的个性:兵家

    《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本书作者挑选《史记》中的军事家,如孙武、孙膑、廉颇、赵奢、白起、李广等,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透过这些各异的个性,我们可以重新发现自己,回归到人类的初心。
热门推荐
  • 风火天下

    风火天下

    【逍遥诛仙阁出品】你穿他穿大家都穿,我为什么不穿?你行他行大家都行,我为什么不行?同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内容,且看猪脚是怎样风火天下…喜欢的收起来!爱看的藏起来!推荐点击动起来!每天的更新会爆起来!群号13783103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加,一起讨论!
  • 剑势

    剑势

    宋朝,奸臣当道,外敌强悍。张瑞泽手握绝世宝剑,保家卫国,征战四方。力撼名剑山庄统一江湖,一致对外。但却无力回天,埋剑归隐,一心修道。神奇功法现世,隐世老人出山,带他踏上修真路。且看他如何蜕变化龙,再现江湖,成为仙界至尊……
  • 打入公司主流圈

    打入公司主流圈

    这是一场站上中层的游戏,游戏中的每个人都削尖脑袋、挖空心思、极度悲催地渴望挤入这个圈子,成为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也许你并不这么想,但你内心很期待。在这个竞争无所不在、出头之日遥遥无期,又恐别人不理解但内心极度渴望站位的时代,谁都不想浪费青春,那么又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站上中层主流圈呢?《打入公司主流圈》详解如何发现主流圈,如何唤起主流圈的关注,如何在主流圈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何不紧不慢站上中层,触摸主流圈的天花板……
  • 新武帝

    新武帝

    大梦初醒,来历不凡的少年已然重生。自此,他面对的是爱恨悲欢家国恩怨、红颜转瞬快意恩仇!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身上背负的沉重期盼支撑着他从未停下的脚步!终有一日,他发现武道巅峰已是他的宿命!——————————这是幻想世界里的少年英雄梦。
  • 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

    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

    栾振芳编著的《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讲述了:与其空喊口号不做事,不如先干出成绩,基层群众的一句赞扬比任何口号都来得响亮。基层干部要为基层群众一心谋事,一心干事,要“干”字当头,千万别“吹”字当先。作为基层干部,尤其要讲究实打实,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只有通过埋头苦干,科学实干,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基层工作上,才能真正干出干部的人生价值,才能早日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是基层干部的培训教材。
  • 心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心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关于心理的一些小常识你了解吗?《心理常识速读》这本书从“感官生理心理”、“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心灵不可知”等等方面来向大家介绍心理的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关于心理的常识吧!
  • 梨涡浅浅

    梨涡浅浅

    学霸少女与高颜值“学渣”的甜甜小时光。刻苦努力不合群的谢沐和美貌但贫穷的戴笑是彼此的好朋友,高中开学第一天,谢沐认识了白昼。白昼开朗大方,却是个学渣。她对他的自由阳光由厌恶到好奇,最终白昼成了她的唯二朋友,她的暗恋对象。一次意外变故,白昼被学校开除,戴笑搬家离开,三人就此失散。多年后,谢沐意外发现自己担纲编剧的网剧男一号竟然是白昼。他们互相鼓励,一起经历了被开除、被排挤、被谩骂、被轻视。原来世界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相伴成长。那个大雪夜,窗外的烟火在半空绽放成根系繁杂的树木和闪亮的光圈,无数碎裂的彩色星河映亮了漆黑的天空。白昼对她说:“我们的友谊就到此结束吧,因为我喜欢你,不能再跟你做朋友了。”
  • 悠然的古代日常

    悠然的古代日常

    这是一个末世女穿越到古代跟农家小子谈谈恋爱种种田的小日常。*新文《福满农门》已发!合眼缘的小可爱们阔以去看一下哟!比心心?(????)??~
  • 田宠医娇

    田宠医娇

    一朝穿越,叶红袖成了赤门村的一名小村姑,左手银针能救人,右手银针能虐渣,发家致富不在话下,弄得上门来提亲的人差点要为了她打架。这下,某腹黑汉子坐不住了,我早就相中的小媳妇怎么能让别人拐了,于是计计连环,撩得叶红袖心驰荡漾,心甘情愿为他生娃娃。(一对一,爽文,甜宠文,欢迎入坑)
  • 炮灰女的完美逆袭

    炮灰女的完美逆袭

    自从喜欢他,叶依依的人生就发生了变化,从富家小姐变成了落魄姑娘。这还不算,最终自己居然还是死在了柳嫣的手里。死过一次才发现,原来自己居然是一本书里的女配!如果有重活一次的机会,她绝对不要这么憋屈了。当重生到来,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七岁小女孩。这一世,她一定要比柳嫣先找到他!